誕生品第七

關燈
菩薩生已於龍毗尼園。

    七日七夜。

    人天擊奏種種微妙音樂。

    而以供養尊重贊歎。

    複以種種上妙飲食。

    施設一切。

    釋種親族。

    皆悉集會贊言吉祥。

    悉行惠施作諸功德。

    供養三萬二千名聞勝智諸婆羅門。

    随其所須皆令滿足。

    梵王帝釋。

    化作端正摩那婆身。

    於衆會中坐第一座。

    而演吉祥微妙贊歎。

     佛告諸比丘,菩薩生已,摩醯首羅告淨居天子言:菩薩已於百千阿僧祇拘胝那由他劫。

    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方便多聞。

    成就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心常希求利益一切。

    已於過去諸佛深種善根。

    從波而生。

    以百福相而自嚴飾。

    勇猛決定。

    習諸善行降伏魔怨。

    已能成就清淨妙願。

    名大智幢。

    於三千大千世界中。

    為大導師。

    天人供養積集福德。

    增長意樂。

    遠離生老病死。

    能盡邊際。

    能於甘蔗上族中生。

    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悟世間。

    我與汝等可共往彼。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及為斷除諸馀天子憍慢掉舉故。

    令彼諸天於長夜中獲利益故。

    得安樂故。

    證菩提故。

    又欲見輸檀王。

    贊歎吉祥慶賀種族宣說菩薩定當成佛。

     爾時摩醯首羅天子。

    與十二百千天衆圍繞。

    光明赫奕照迦毗羅城。

    詣輸檀王宮。

    頂禮菩薩繞百千匝。

    恭敬捧持。

    慶賀輸檀王言:大王應大歡喜。

    何以故?王之太子相好莊嚴。

    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

    色相光明道德名稱悉皆殊勝。

    大王。

    如是菩薩。

    決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諸比丘,摩醯首羅與淨居天子。

    設大供養。

    宣說菩薩定得作佛。

    還歸本處。

     佛告諸比丘,菩薩初生滿七日已,摩耶聖後。

    即便命終。

    生三十三天。

    過七日已,菩薩還迦毗羅城。

    所有儀式莊嚴殊勝。

    倍過聖後。

    往龍毗尼園。

    百千拘胝有五百千天女。

    皆捧寶瓶盛以香水。

    五百千采女。

    持孔雀羽扇次第而行。

    五百千采女。

    香水灑地導前而行。

    五百千天女。

    於前執篲掃地而行。

    五百千采女。

    以種種嬰珞莊嚴其身次第而行。

    五百千天女。

    執寶花鬘次第而行。

    五百千采女。

    持衆寶具次第而行。

    五百千婆羅門。

    執諸寶鈴詠吉祥音次第而行。

    二萬大象種種莊嚴次第而行。

    八萬寶車幢幡幰蓋。

    莊嚴微妙翊從而行。

    四萬步兵悉被甲胄。

    皆操儀仗陪列而行。

    又有色界尊勝諸天。

    執持拘胝百千那由他寶幢幡蓋。

    於虛空中供養而行。

    又有欲界諸天。

    執持拘胝百千那由他寶幢幡蓋。

    於虛空中供養而行。

    又有欲界諸天。

    以種種天諸寶具。

    莊嚴菩薩之車。

    又有二萬諸天采女。

    為菩薩禦。

    是時人天采女羅列而行。

    天無所嫌人無所羨。

    此由菩薩威神力故。

     佛告諸比丘,是時迦毗羅城五百釋種。

    各造宮殿合掌恭敬。

    稽首請輸檀王言:善哉善哉。

    一切成利。

    願天中天幸我宮殿。

    願最上導師幸我宮殿。

    願歡喜悅樂者幸我宮殿。

    願好名稱幸我宮殿。

    願普遍眼幸我宮殿。

    願無等等幸我宮殿。

    願功德光明具相莊嚴者幸我宮殿。

    由是贊歎成利因緣故。

    名菩薩為薩婆悉達多。

     於是輸檀王愍諸釋意。

    即将菩薩入諸釋宮。

    經於四月。

    方得周遍。

    然後乃将菩薩歸於自宮。

    於自宮中有一大殿。

    名寶莊嚴。

    菩薩居彼殿已,時輸檀王召諸親族長德耆年。

    凡預國姻皆悉來集。

    而告之言:我子嬰孩早喪其母。

    乳哺之寄今當付誰。

    誰能影護使得存活。

    誰能慈心為我瞻視。

    誰能養育令漸長大。

    誰能憐撫如愛己子。

    時有五百釋氏之婦。

    前白王言:我能養育王之太子。

    諸釋耆舊鹹作是言:汝等年少色盛心舉。

    不堪依時養育太子。

    摩诃波阇波提。

    親則姨母有慈有惠。

    唯此一人堪能養育。

    是諸釋種皆共和合。

    請摩诃波阇波提。

    為養育主。

    時輸檀王躬抱菩薩。

    付於姨母而告之言:善來夫人當為其母。

    摩诃波阇波提奉王敕已,命三十二養育之母。

    八母抱持。

    八母乳哺八母洗裕八母遊戲養育菩薩。

    譬如白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清淨圓滿。

    亦如尼拘陀樹植彼膏腴沃壤之地。

    漸漸增長佛告諸比丘,時輸檀王又與釋種共集議論。

    我此太子為作轉輪聖王。

    為當出家成佛道也。

    時有五通神仙名阿斯陀與外族那羅童子,居雪山中。

    見菩薩生時有無量希奇之瑞。

    又聞虛空諸天贊言佛出於世。

    又見空中雨種種香花種種衣服。

    人天往來歡喜踴躍。

    即以天眼周遍觀察。

    見迦毗羅城輸檀王太子。

    福德光明照曜世間。

    成就三十二大人相。

    見此事已,告那羅童子言:汝應當知。

    閻浮提内迦毗羅城。

    輸檀王太子福德光明。

    普照十方世間之中。

    此為大寶。

    三十二相莊嚴其身。

    若在家者,當為轉輪聖王王四天下。

    成就七寶具足千子。

    統領大地盡海邊際。

    以法禦物。

    不假刀兵自然降伏。

    若出家者,當得成佛不由他悟。

    為天人師名稱普聞利益一切。

    我今與汝當往瞻禮。

    時阿斯陀仙與那羅童子,猶如雁王翔空而至。

    攝其神足步入王城。

    詣輸檀王宮立於門下。

    告守門者,汝可入通有阿斯陀來造於王。

    時守門人往到王所。

    而白王言:大王。

    門有仙人名阿斯陀。

    願得親谒王聞是已,掃拭宮殿安施妙座。

    引仙人入。

    仙人既至咒願王言:吉祥尊貴願增壽命。

    以法為王。

    王於是時,以種種香花供養仙人。

    延其就座。

    仙人坐已,王言:大仙。

    恒思頂禮未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