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夢品第十四

關燈
陀仙無虛謬也。

    於是更增五欲而娛樂之。

    諸比丘,複於一時淨居諸天。

    既見太子還於宮内處在五欲作是思惟。

    我今應為菩薩更現事相令速出家。

    爾時菩薩複召馭者而告之言:今日欲往園林遊觀。

    汝可嚴駕我當暫出。

    馭者又奏父王。

    王聞是已謂馭者曰:太子前出三門見老病死愁憂不樂。

    今者宜令從北門出。

    嚴飾道路香花幡蓋使勝於前。

    勿得更有老病死等非吉祥事在於路側。

    所司受敕嚴好過前。

    爾時太子與諸官屬。

    前後導從出城北門。

    時淨居天化作比丘。

    著壞色衣剃除須發。

    手執錫杖視地而行。

    形貌端嚴威儀庠序。

    太子遙見問是何人時淨居天以神通力。

    令彼馭者報菩薩言:如是名為出家人也。

    太子即便下車作禮因而問之。

    夫出家者何所利益。

    比丘答言:我見在家生老病死一切無常。

    皆是敗壞不安之法。

    故舍親族處於空閑。

    勤求方便得免斯苦。

    我所修習無漏聖道。

    行於正法調伏諸根。

    起大慈悲能施無畏。

    心行平等護念衆生。

    不染世間永得解脫。

    是故名為出家之法。

    於是菩薩深生欣喜贊言:善哉善哉。

    天人之中唯此為上。

    我當決定修學此道。

    既見是已登車而還。

    時輸檀王問馭者言:太子出遊甯有樂不。

    答言:大王當知。

    太子。

    向出至於中路。

    皆悉嚴好無諸不祥。

    忽有一人著壞色衣剃除須發執持應器杖錫而行。

    容止端嚴威儀詳審。

    太子即便下車作禮。

    言語既畢嚴駕而歸。

    竟亦不知何所論說。

    時輸檀王聞此語已,心自念言:阿斯陀仙言無虛謬。

    於是更增微妙五欲而娛樂之。

    佛告諸比丘,時淨居天欲令菩薩速疾出家。

    重與父王作七種夢。

    一者夢見有帝釋幢衆多人舁從迦毗羅城東門而出。

    二者夢見太子乘大香象徒馭侍衛從迦毗羅城南門而出。

    三者夢見太子乘驷馬車從迦毗羅城西門而出。

    四者夢見有一寶輪從迦毗羅城北門而出。

    五者夢見太子在四衢道中揚桴擊鼓。

    六者夢見迦毗羅城中有一高樓太子於上四面棄擲種種珍寶。

    無數衆生競持而去。

    七者夢見離城不遠忽有六人舉聲号哭。

    時輸檀王作是夢已,心大恐懼忽然而覺。

    命諸大臣而告之曰:我於夜中作如是夢。

    汝宜為我喚占夢人令解斯事。

     時淨居天化作一婆羅門。

    著鹿皮衣立在宮門之外。

    唱如是言:我能善解大王之夢。

    諸臣聞奏召入宮中。

    時輸檀王具陳所夢語婆羅門。

    如此之夢是何祥也。

    婆羅門言:大王當知。

    所夢帝幢衆人舁出城東門者,此是太子當為無量百千諸天圍繞出家之像。

     大王當知。

    所夢太子乘大香象徒馭侍衛從城南門出者,此是太子既出家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以十力之像大王當知。

    所夢太子乘驷馬車從城西門出者,此是太子既出家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四無畏之像。

     大王當知。

    所夢寶輪從城北門出者,此是太子既出家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之像。

     大王當知。

    所夢太子在四衢道中揚桴擊鼓者,此是太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諸天傳聞乃至梵世之像大王當知。

    所夢高樓太子於上棄擲寶物無數衆生競持而去者,此是太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諸天人八部之中當雨法寶。

    所謂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覺分。

    八聖道。

    種種諸法之像大王當知。

    所夢去城不遠忽有六人舉聲号哭者,此是太子既出家已,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外道六師心生憂惱之像爾時化人為輸檀王解彼夢已白言:大王。

    宜應欣慶勿生愁惱。

    所以者何。

    此夢吉祥獲大果報。

    作是語已忽然不現時輸檀王聞婆羅門解夢因緣。

    恐畏太子出家學道。

    於是更增五欲之具。

     是時耶輸陀羅亦夢二十種可畏之事。

    忽然覺悟中心驚悸惶怖自失。

    菩薩問言:何所恐懼。

    耶輸陀羅啼哭而言:太子。

    我向夢見一切大地周遍震動。

    複見一鮮白大蓋常庇蔭者車匿辄來奪我将去。

    複見有帝釋幢崩壞在地。

    複見身上嬰珞為水所漂。

    複見日月星宿悉皆隕墜。

    複見我發為執寶刀者割截而去。

    複見自身微妙端正忽成鬼陋。

    複見自身手足皆折。

    複見形容無故赤露。

    複見所坐之床陷入於地。

    複見恒時共太子坐卧之床四足俱折。

    複見一寶山四面高峻為火所燒崩摧在地。

    複見大王宮内有一寶樹被風吹卧。

    複見白日隐蔽天地黑暗。

    複見明月在空衆星環拱。

    於此宮中忽然而沒。

    複見有大明燭出迦毗羅城。

    複見此護城神端正可喜住立門下悲号大哭。

    複見此城變為圹野。

    複見城中林木泉池悉皆枯竭。

    複見壯士手執器仗四方馳走。

    太子。

    我夢如是心甚不安。

    将非我身欲有夭喪。

    将非恩愛與我别離。

    此是何徵為兇為吉。

     爾時菩薩聞是語已心自思惟。

    出家時到表是徵祥。

    乃令此妃見如斯夢。

    慰喻耶輸陀羅言:妃今不應懷此恐懼。

    所以者何。

    夢想颠倒無有實法。

    設令夢見帝憧崩倒日月隕落。

    於妃之身何所傷損。

    車匿持蓋将去。

    既曰夢奪。

    皆為虛妄。

    但自安寝不假憂愁。

    其夜菩薩自得五夢。

    一者夢見身席大地頭枕須彌手擎大海足踐渤澥。

    二者夢見有草名曰建立從臍而出其杪上至阿迦膩吒天。

    三者夢見四鳥從四方來毛羽斑駁承菩薩足化為白色。

    四者夢見白獸頭皆黑色鹹來屈膝舐太子身。

    五者夢見有一糞山狀勢高大菩薩身在其上周匝遊踐不為所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