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品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佛告諸比丘,菩薩於靜夜中作是思惟。
我若不啟父王私自出家。
有二種過。
一者違於法教。
二者不順俗理。
既思惟已從其所住詣父王宮。
放大光明一切台殿樓閣園林倍增嚴飾光明照曜。
王遇光已尋便覺悟謂侍者曰:此為何光。
夜分未盡豈日光乎。
侍者答曰:非日光也。
重以偈頌而白於王。
台亭及樓閣,牆壁與園林。
衆影悉不生,故非日出光。
鴛鴦及翡翠,孔雀迦陵伽。
群鳥未翔鳴,故非日出光。
此光甚希有,昔所未曾見。
能令心喜悅,除熱得清涼。
應是勝德人,垂光照於此。
時王從卧起,詳觀於十方。
乃見菩薩身,威德無有上。
深心極尊重,将欲申恭敬。
菩薩以神力,固不令王起。
長跪而合掌,前白父王言: 大王莫愁惱,勿與我為障。
今者願出家,唯垂見哀許。
王時聞此言,思惟設何計。
涕泣向菩薩,而作如是言: 大位及國财,一切悉能舍。
除去出家事,馀皆無所惜。
菩薩以妙音,重白父王言:竊有四種願,未稱於本心。
大王若賜者,當斷出家望。
一願不衰老,二願恒少壯。
三願常無病,四願恒不死。
王聞是語已,而告菩薩言: 此事甚為難,非我力能辦。
諸仙雖劫壽,終歸於壞滅。
誰離生老死,獨求常住身。
菩薩答王言,四願若難得。
今但求一願,更不受後身。
王聞菩薩言,愛心稍微保而作如是說,我今亦随喜。
利益諸衆生,令汝願滿足。
雖發如是語,心猶懷熱惱。
爾時菩薩聞是語已歡喜而退。
雖複往來人無知者,既至明旦王召親族及諸釋種。
作如是言:太子昨於中夜來請出家。
我若許之國無繼嗣。
汝等今者作何方便令其息心。
時諸釋種白大王言:我等當共守護太子。
太子何力能強出家。
是時父王敕諸親族。
於迦毗羅城東門之外。
置五百釋種童子,英威勇健制勝無前。
一一童子有五百兩鬥戰之車以為嚴衛。
一一車側五百力士執戟於前。
南西北門各有五百。
如上所說於其城上。
周匝分布持刀杖人。
複有宿舊諸釋大臣。
列坐四衢鹹悉營備。
王自簡練五百壯士。
擐甲持矛皆乘象馬。
於城四面晝夜巡警無暫休息。
是時國大夫人摩诃波阇波提。
於王宮内集諸采女。
而說偈言: 汝等於今夜,無令著睡眠。
當建妙高幢,燭以摩尼寶。
四面珠嬰珞,亦發大光明。
照曜宮殿中,如日鹹睹見。
奏彼天伎樂,弦出微妙音。
花髻半月垂,寶鬘師子飾。
臂珰及環川,種種以嚴身。
戶牖設重關,堅牢持管鑰。
出入鹹親觐,進止悉當知。
汝等侍奉人,宜應執兵器。
鬥輪将羂索,矛戟及戈鋋。
莫生慢怠心,周衛於階闼。
汝等守太子,如人護自眼。
勿使棄世間,猶如象王去。
寶位絕繼嗣,國土無威光。
佛告諸比丘,時有二十八夜叉大将。
般遮迦王而為上首。
先住在彼毗沙門宮共相議言:菩薩今欲出家。
我與汝等作何供養。
時四天王告夜叉衆言:菩薩将欲出家。
汝等應當捧承馬足。
時釋提桓因告三十三天衆言:菩薩今夜将欲出家。
汝等宜應營護佐助。
時彼衆中有一天子。
名曰靜慧。
作如是言:我當於迦毗羅城。
所有一切軍士采女守菩薩者,悉令惛睡無所覺知。
複有莊嚴遊戲天子。
作如是言:我今當令彼城内外所有象馬及諸雜類寂然無聲複有嚴慧天子。
作如是言:我當從彼於虛空中化為寶路。
皆以金銀琉璃砗磲馬瑙真珠玫瑰衆寶廁填。
散諸名花彌布其上。
懸缯幡蓋羅列道側。
複有諸大象王。
伊缽羅王而為上首。
作如是言:我於鼻端化為樓閣。
其中則有天諸采女。
鼓舞弦歌而為翊從。
複有諸大龍王。
婆婁那王而為上首。
作如是言:我等當吐栴檀香雲及沈水香雲。
雨栴檀末及沈水末。
妙香芬馥遍滿虛空複有法行天子。
作如是言:我今當遣宮中。
所有端正女人形貌變壞不可附近。
複有開發天子。
作如是言:我當於中夜時覺悟菩薩。
釋提桓因作如是言:我今亦當為彼菩薩開示道路。
如是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婁那緊陀羅摩睺羅伽等。
盡其所應護助菩薩。
爾時菩薩於音樂殿中端坐思惟。
過去諸佛皆發四種微妙大願。
何等為四一者願我未來自證法性。
於法自在得為法王以精進智救拔一切牢獄愛縛苦惱衆生皆令解脫。
二者有諸衆生癭此生死黑暗稠林患彼愚癡無明翳目。
以空無相無願為燈為藥。
破諸暗惑除其重障。
成就如是方便智門。
三者有諸衆生豎憍慢幢起我我所心想見倒虛妄執著。
為說法令其解悟四者見諸衆生處不寂靜。
三世流轉如旋火輪。
亦如團絲自纏自繞。
為彼說法令其縛解。
如是四種廣大誓願正念現前爾時法行天子及淨居天衆。
以神通力令諸采女形體姿容悉皆變壞。
所處宮殿猶如冢間。
作是現已,於虛空中告菩薩言: 面貌清淨如蓮華,功德智慧無能比。
觀察女人當遠離,雲何於此生著心。
爾時菩薩以偈答曰:我今觀此淫欲境
我若不啟父王私自出家。
有二種過。
一者違於法教。
二者不順俗理。
既思惟已從其所住詣父王宮。
放大光明一切台殿樓閣園林倍增嚴飾光明照曜。
王遇光已尋便覺悟謂侍者曰:此為何光。
夜分未盡豈日光乎。
侍者答曰:非日光也。
重以偈頌而白於王。
台亭及樓閣,牆壁與園林。
衆影悉不生,故非日出光。
鴛鴦及翡翠,孔雀迦陵伽。
群鳥未翔鳴,故非日出光。
此光甚希有,昔所未曾見。
能令心喜悅,除熱得清涼。
應是勝德人,垂光照於此。
時王從卧起,詳觀於十方。
乃見菩薩身,威德無有上。
深心極尊重,将欲申恭敬。
菩薩以神力,固不令王起。
長跪而合掌,前白父王言: 大王莫愁惱,勿與我為障。
今者願出家,唯垂見哀許。
王時聞此言,思惟設何計。
涕泣向菩薩,而作如是言: 大位及國财,一切悉能舍。
除去出家事,馀皆無所惜。
菩薩以妙音,重白父王言:竊有四種願,未稱於本心。
大王若賜者,當斷出家望。
一願不衰老,二願恒少壯。
三願常無病,四願恒不死。
王聞是語已,而告菩薩言: 此事甚為難,非我力能辦。
諸仙雖劫壽,終歸於壞滅。
誰離生老死,獨求常住身。
菩薩答王言,四願若難得。
今但求一願,更不受後身。
王聞菩薩言,愛心稍微保而作如是說,我今亦随喜。
利益諸衆生,令汝願滿足。
雖發如是語,心猶懷熱惱。
爾時菩薩聞是語已歡喜而退。
雖複往來人無知者,既至明旦王召親族及諸釋種。
作如是言:太子昨於中夜來請出家。
我若許之國無繼嗣。
汝等今者作何方便令其息心。
時諸釋種白大王言:我等當共守護太子。
太子何力能強出家。
是時父王敕諸親族。
於迦毗羅城東門之外。
置五百釋種童子,英威勇健制勝無前。
一一童子有五百兩鬥戰之車以為嚴衛。
一一車側五百力士執戟於前。
南西北門各有五百。
如上所說於其城上。
周匝分布持刀杖人。
複有宿舊諸釋大臣。
列坐四衢鹹悉營備。
王自簡練五百壯士。
擐甲持矛皆乘象馬。
於城四面晝夜巡警無暫休息。
是時國大夫人摩诃波阇波提。
於王宮内集諸采女。
而說偈言: 汝等於今夜,無令著睡眠。
當建妙高幢,燭以摩尼寶。
四面珠嬰珞,亦發大光明。
照曜宮殿中,如日鹹睹見。
奏彼天伎樂,弦出微妙音。
花髻半月垂,寶鬘師子飾。
臂珰及環川,種種以嚴身。
戶牖設重關,堅牢持管鑰。
出入鹹親觐,進止悉當知。
汝等侍奉人,宜應執兵器。
鬥輪将羂索,矛戟及戈鋋。
莫生慢怠心,周衛於階闼。
汝等守太子,如人護自眼。
勿使棄世間,猶如象王去。
寶位絕繼嗣,國土無威光。
佛告諸比丘,時有二十八夜叉大将。
般遮迦王而為上首。
先住在彼毗沙門宮共相議言:菩薩今欲出家。
我與汝等作何供養。
時四天王告夜叉衆言:菩薩将欲出家。
汝等應當捧承馬足。
時釋提桓因告三十三天衆言:菩薩今夜将欲出家。
汝等宜應營護佐助。
時彼衆中有一天子。
名曰靜慧。
作如是言:我當於迦毗羅城。
所有一切軍士采女守菩薩者,悉令惛睡無所覺知。
複有莊嚴遊戲天子。
作如是言:我今當令彼城内外所有象馬及諸雜類寂然無聲複有嚴慧天子。
作如是言:我當從彼於虛空中化為寶路。
皆以金銀琉璃砗磲馬瑙真珠玫瑰衆寶廁填。
散諸名花彌布其上。
懸缯幡蓋羅列道側。
複有諸大象王。
伊缽羅王而為上首。
作如是言:我於鼻端化為樓閣。
其中則有天諸采女。
鼓舞弦歌而為翊從。
複有諸大龍王。
婆婁那王而為上首。
作如是言:我等當吐栴檀香雲及沈水香雲。
雨栴檀末及沈水末。
妙香芬馥遍滿虛空複有法行天子。
作如是言:我今當遣宮中。
所有端正女人形貌變壞不可附近。
複有開發天子。
作如是言:我當於中夜時覺悟菩薩。
釋提桓因作如是言:我今亦當為彼菩薩開示道路。
如是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婁那緊陀羅摩睺羅伽等。
盡其所應護助菩薩。
爾時菩薩於音樂殿中端坐思惟。
過去諸佛皆發四種微妙大願。
何等為四一者願我未來自證法性。
於法自在得為法王以精進智救拔一切牢獄愛縛苦惱衆生皆令解脫。
二者有諸衆生癭此生死黑暗稠林患彼愚癡無明翳目。
以空無相無願為燈為藥。
破諸暗惑除其重障。
成就如是方便智門。
三者有諸衆生豎憍慢幢起我我所心想見倒虛妄執著。
為說法令其解悟四者見諸衆生處不寂靜。
三世流轉如旋火輪。
亦如團絲自纏自繞。
為彼說法令其縛解。
如是四種廣大誓願正念現前爾時法行天子及淨居天衆。
以神通力令諸采女形體姿容悉皆變壞。
所處宮殿猶如冢間。
作是現已,於虛空中告菩薩言: 面貌清淨如蓮華,功德智慧無能比。
觀察女人當遠離,雲何於此生著心。
爾時菩薩以偈答曰:我今觀此淫欲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