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途中-1
關燈
小
中
大
已經到了三月的最後幾天,一年中開始暖和的日子,而送來的卻是春的虛假的信息,每年在這以後還會急劇地冷起來。
格羅梅科一家正忙着收拾行裝上路。
在這幢住戶大大增加、人數比街上的麻雀還要多的樓裡,他們把這件事做得好像複活節前的大掃除一般。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一度反對遷移。
他并不幹預他們的準備工作,認為這種多此一舉的行動不會實現,希望在關鍵的時刻一切告吹。
然而,事情頗有進展并且接近于完成,于是就到了必須認真地談一談的時候。
“這麼說,你們都認為我不對,我們還是應該走?”他用這句話講完自己的反對意見。
妻子接過話頭: “你說是再勉強湊合一兩年,那時候調整好了新的土地關系,可以在莫斯科郊區申請一塊地,開個菜園子。
不過當中這一段日子怎麼過,你并沒說出個主意。
這才是最讓人關心的事,想聽的正是這個。
” “完全是說夢話。
”亞曆山大·亞曆山德羅維奇是支持女兒的。
“那好,我投降。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同意了。
“讓我裹足不前的就因為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我們是眯着眼睛向下滑,木知道往哪兒去,對那個地方毫無所知。
在瓦雷金諾住過的三個人當中,媽媽和祖母兩個人已經去世,剩下的第三個人就是祖父克呂格爾,他如果活着也準會在鐵廖後面當人質。
“戰争的最後一年,他在森林和工廠方面做了一些手腳,裝作把它們賣給了某一個冒名頂替的人或銀行,也許和什麼人象征性地辦了過戶手續。
對這些勾當,我們誰了解?那些土地如今是誰的,我指的不是那該死的所有權,而是誰在照管?哪個機關負責?林木有沒有砍伐?工廠還開不開工?最後,那地方是誰的政權,等我們到了以後又會變成誰的政權? “對你們來說,米庫利欽就是救命的寄托,這是你們常愛提到的人。
可是誰告訴過你們,這位老管家還健在,而且照舊住在瓦雷金諾?除了祖父好不容易說出這個姓名才讓我們記住了以外,對這個人還了解什麼呢? “不過還争論這些幹什麼?你們決定要走,我也同意。
現在就是需要弄清楚這事該怎麼辦。
不要再拖了。
” 為了辦這件事,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就到雅羅斯拉夫斯基車站去了。
直穿大廳的一條兩邊有欄杆的小通道,使外出的人流不能走得很快。
大廳的石頭地面上躺着許多穿灰色軍大衣的人。
他們不住地翻身,咳嗽,吐痰,隻要彼此一講話,聲音都異乎尋常地高,毫不考慮在共鳴很強的穹頂下面會造成多麼大的回聲。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傳染斑疹傷寒的病人。
因為醫院超員,危險期一過,第二天就讓他們出院了。
作為一個醫生,尤裡·安德烈耶維奇自己也遇到過必須如此辦的情況,但是不知道這種不幸的人會有這麼多,而且車站成了他們的栖身之地。
“您應該弄個出差證明。
”一個系着白圍裙的搬運工對他說。
“每天都得來看看。
現在車次很少,要碰機會。
事情明擺着……(他用拇指在食指、中指上撚了撚)得用點什麼打點打點。
不花錢就走不了。
哦,就這個……(他用手指彈了彈喉嚨)這可是寶貝。
” 就在這段時間前後,亞曆山大·亞曆山德羅維奇被邀請去參加了幾次國民經濟高級會議,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則被請去給一個得了重病的政府要員看病。
兩方面都給了在當時來說是最高的獎賞——可以到剛設立的第一個内部供應點領東西的配給券。
供應點設在西蒙諾夫修道院内衛戍部隊的一個倉庫裡。
醫生和嶽父穿過教堂的和營盤的兩道院子,直接走進沒有門檻就從地面逐漸延伸下去的地下室,上面是石砌的拱頂。
展寬了的地下室的盡頭橫着攔了一條長櫃台,旁邊站着一個神态安詳的保管員,正在不緊不慢地稱發食品,發過的就揮動鉛筆從單于上劃掉,偶爾離開一會兒去庫房取貨。
領東西的人并不多。
“拿出你們盛東西的口袋。
”保管員很快地看了一眼醫生和教授的單子,就對他們說。
他們看着往那幾個用女式小枕頭套和大靠墊罩做的口袋裡裝進去的面粉、大米、通心粉、白糖,接着又塞進了成塊的豬油、肥皂和火柴,然後每個人又給了一塊用紙包着的什麼東西,到家以後才知道是高加索幹奶酪,當時兩個人驚奇得眼珠子幾乎都要瞪了出來。
女婿和丈人盡快把許多小口袋捆成兩個可以搭在肩上的大包,免得在這裡磨磨蹭蹭,讓保管員讨厭,他那種寬容大度的神氣已經讓他們感到很不自在了。
從地下室上來走到露天地裡,兩個人像喝醉了似的,但不是因為可以享受一點口腹之樂,而是意識到他們并非庸碌無為地白白活在世上,回到家裡還能赢得年輕主婦東尼娜的誇獎,能讓她領情。
男人們一天到晚忙着去各有關機關辦理出差的證件和保留現在住的這幾間屋子的契約,這時候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就在家裡挑選應該打點的東西。
在目前登過記屬于格羅梅科一家的這三間房子裡,她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每當要把随便一件什麼小東西放到應該帶走的那一堆行李以前,都沒完沒了地在手裡掂量來掂量去。
隻有一小部分較為值錢的東西放到個人的行李當中,其餘的都準備在路上和到了目的地
格羅梅科一家正忙着收拾行裝上路。
在這幢住戶大大增加、人數比街上的麻雀還要多的樓裡,他們把這件事做得好像複活節前的大掃除一般。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一度反對遷移。
他并不幹預他們的準備工作,認為這種多此一舉的行動不會實現,希望在關鍵的時刻一切告吹。
然而,事情頗有進展并且接近于完成,于是就到了必須認真地談一談的時候。
“這麼說,你們都認為我不對,我們還是應該走?”他用這句話講完自己的反對意見。
妻子接過話頭: “你說是再勉強湊合一兩年,那時候調整好了新的土地關系,可以在莫斯科郊區申請一塊地,開個菜園子。
不過當中這一段日子怎麼過,你并沒說出個主意。
這才是最讓人關心的事,想聽的正是這個。
” “完全是說夢話。
”亞曆山大·亞曆山德羅維奇是支持女兒的。
“那好,我投降。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同意了。
“讓我裹足不前的就因為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我們是眯着眼睛向下滑,木知道往哪兒去,對那個地方毫無所知。
在瓦雷金諾住過的三個人當中,媽媽和祖母兩個人已經去世,剩下的第三個人就是祖父克呂格爾,他如果活着也準會在鐵廖後面當人質。
“戰争的最後一年,他在森林和工廠方面做了一些手腳,裝作把它們賣給了某一個冒名頂替的人或銀行,也許和什麼人象征性地辦了過戶手續。
對這些勾當,我們誰了解?那些土地如今是誰的,我指的不是那該死的所有權,而是誰在照管?哪個機關負責?林木有沒有砍伐?工廠還開不開工?最後,那地方是誰的政權,等我們到了以後又會變成誰的政權? “對你們來說,米庫利欽就是救命的寄托,這是你們常愛提到的人。
可是誰告訴過你們,這位老管家還健在,而且照舊住在瓦雷金諾?除了祖父好不容易說出這個姓名才讓我們記住了以外,對這個人還了解什麼呢? “不過還争論這些幹什麼?你們決定要走,我也同意。
現在就是需要弄清楚這事該怎麼辦。
不要再拖了。
” 為了辦這件事,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就到雅羅斯拉夫斯基車站去了。
直穿大廳的一條兩邊有欄杆的小通道,使外出的人流不能走得很快。
大廳的石頭地面上躺着許多穿灰色軍大衣的人。
他們不住地翻身,咳嗽,吐痰,隻要彼此一講話,聲音都異乎尋常地高,毫不考慮在共鳴很強的穹頂下面會造成多麼大的回聲。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傳染斑疹傷寒的病人。
因為醫院超員,危險期一過,第二天就讓他們出院了。
作為一個醫生,尤裡·安德烈耶維奇自己也遇到過必須如此辦的情況,但是不知道這種不幸的人會有這麼多,而且車站成了他們的栖身之地。
“您應該弄個出差證明。
”一個系着白圍裙的搬運工對他說。
“每天都得來看看。
現在車次很少,要碰機會。
事情明擺着……(他用拇指在食指、中指上撚了撚)得用點什麼打點打點。
不花錢就走不了。
哦,就這個……(他用手指彈了彈喉嚨)這可是寶貝。
” 就在這段時間前後,亞曆山大·亞曆山德羅維奇被邀請去參加了幾次國民經濟高級會議,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則被請去給一個得了重病的政府要員看病。
兩方面都給了在當時來說是最高的獎賞——可以到剛設立的第一個内部供應點領東西的配給券。
供應點設在西蒙諾夫修道院内衛戍部隊的一個倉庫裡。
醫生和嶽父穿過教堂的和營盤的兩道院子,直接走進沒有門檻就從地面逐漸延伸下去的地下室,上面是石砌的拱頂。
展寬了的地下室的盡頭橫着攔了一條長櫃台,旁邊站着一個神态安詳的保管員,正在不緊不慢地稱發食品,發過的就揮動鉛筆從單于上劃掉,偶爾離開一會兒去庫房取貨。
領東西的人并不多。
“拿出你們盛東西的口袋。
”保管員很快地看了一眼醫生和教授的單子,就對他們說。
他們看着往那幾個用女式小枕頭套和大靠墊罩做的口袋裡裝進去的面粉、大米、通心粉、白糖,接着又塞進了成塊的豬油、肥皂和火柴,然後每個人又給了一塊用紙包着的什麼東西,到家以後才知道是高加索幹奶酪,當時兩個人驚奇得眼珠子幾乎都要瞪了出來。
女婿和丈人盡快把許多小口袋捆成兩個可以搭在肩上的大包,免得在這裡磨磨蹭蹭,讓保管員讨厭,他那種寬容大度的神氣已經讓他們感到很不自在了。
從地下室上來走到露天地裡,兩個人像喝醉了似的,但不是因為可以享受一點口腹之樂,而是意識到他們并非庸碌無為地白白活在世上,回到家裡還能赢得年輕主婦東尼娜的誇獎,能讓她領情。
男人們一天到晚忙着去各有關機關辦理出差的證件和保留現在住的這幾間屋子的契約,這時候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就在家裡挑選應該打點的東西。
在目前登過記屬于格羅梅科一家的這三間房子裡,她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每當要把随便一件什麼小東西放到應該帶走的那一堆行李以前,都沒完沒了地在手裡掂量來掂量去。
隻有一小部分較為值錢的東西放到個人的行李當中,其餘的都準備在路上和到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