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關燈
小
中
大
,然後拉了一下門鈴。
一股家居的熱氣和香味迎面撲來。
“媽媽,爐子燒得真旺。
咱家多暖和,真好。
” 母親一下子撲過來摟住他的脖子,擁抱着他哭了起來。
他撫摸着她的頭,過了一會兒,輕輕脫開身。
“勇敢就能掃除一切障礙,媽媽,”他輕聲說道,“從莫斯科到華沙的鐵路都癱瘓了。
” “知道,就是為這個我才哭呢。
你可别闖了禍。
庫普林卡,是不是到遠處躲一躲。
” “您那位可愛的朋友、好心腸的羊倌彼得·彼得羅夫,真叫我傷腦筋。
”他想逗她高興。
不過她沒理解這是開玩笑,正經地回答說: “拿他開玩笑可真作孽,庫普林卡。
你應該可憐他。
他是個沒辦法的不幸的人啊,整個心都給毀了。
” “安季波夫,就是那個帕維爾·費拉蓬特維奇,給抓走了。
半夜裡來的人,到處搜查,弄得亂七八糟,早晨把他帶走了。
他的達裡啞正害傷寒病,還在醫院裡。
帕夫盧什卡是個孩子,還在職業學校念書哪。
家裡就剩下他一個人和聾子姑姑。
還要把他們從家裡趕出去。
我想應該把這孩子接到咱們家來。
普羅夫幹什麼來了?” “你怎麼知道他來過?” “看見水桶了,蓋子沒蓋,還有那隻茶缸子。
我想準是他。
普羅夫是個喝水喝不夠的家夥。
” “你真會猜,庫普林卡。
說對了,就是普羅夫。
普羅夫·阿法納西耶維奇跑來借木柴。
我給了他。
難道我傻了,把木柴給人!可當時我已經想不到這些,因為他帶來的是什麼樣的消息啊!你知道嗎,皇上已經簽署了一份公告,一切都要照新章程辦,不讓任何人受屈,給種田的分地,大家都和貴族平等。
簽了字的命令,你想想看,就差宣布了。
主教公會也寫了新的呈文,要增加一次禱告,為他的健康祈禱,我可不哄你。
普羅武什卡說過,可我忘了。
” 被捕的帕維爾·費拉蓬特維奇和住院的達裡啞·菲利蒙諾夫娜的兒子帕圖利亞·安季波夫搬到了季韋爾辛家裡。
這是個很愛整潔的孩子,生着一張五官端正的臉,一頭淡褐色的頭發從中間分開。
他不時地要用小梳子攏攏頭發,整理一下上衣和帶着職業中學制服扣環的寬腰帶。
帕圖利亞是個非常愛開玩笑的孩子,而且觀察力很強。
他能逼真而又滑稽地摹仿看到、聽到的東西。
十月十七日公告發布以後,很快就考慮舉行一次從特維爾門到卡魯日斯克門的示威遊行。
這次正像俗話所說:“一個人擔水吃,兩個人擡水吃,三個人沒有水吃。
”參與此事的好幾個革命組織互相争吵不休,然後一個接一個地宣布退出。
但當得知在原先規定的那天清晨人們無論如何也要上街之後,又各自急忙派出自己的代表們參加示威遊行。
不顧基普裡揚·薩韋利耶維奇的勸阻和反對,馬爾法·加夫裡洛夫娜還是帶着快活的、好同人交往的帕圖利亞參加遊行去了。
這是十一月初幹燥而又寒冷的一天,甯靜的鉛灰色的天空飄着幾乎稀疏可數的小雪花,落地之前長時間地上下左右翻飛着,然後像一層蓬松的塵土似的填撒在路上的坑窪裡。
亂哄哄的人流沿街向下擠去,隻見一排排的臉孔、冬天的棉大衣和羔皮帽子。
這都是些老人、女子學校的學生和孩子們,也有穿制服的養路工、電車場的工人、穿着高筒皮靴和皮上衣的郵電工人,還有中學生和大學生。
有一陣子大家唱着《華沙工人歌》、《你們已英勇犧牲》和《馬賽曲》,可是在前頭倒退着走的、一隻手緊抓着庫班帽搖擺着指揮歌唱的那個人,忽然戴上了帽子,停止唱歌,轉過身去聽井然走的另外幾個帶隊人在談些什麼。
歌聲散亂了,停止了。
這時隻聽到巨大的人群走在結了冰的路面上踏出咯吱咯吱脆響的腳步屍。
一些好心人通知遊行的發起人說,前邊哥薩克已經布置了警戒線,準備對付示威遊行的人。
也有人從就近的藥房打來電話,告訴遊行的人前面有埋伏。
“那又怎麼樣,”帶隊的人說,“最要緊的是冷靜,不要慌。
應該立刻占據前邊路上的一座公共建築物,向大家說明面臨的危險,然後解散隊伍,化整為零。
” 究竟往哪裡去最好,幾個人開始争起來。
有的主張到商業經紀人協會,有的說應該去高等工科學校,也有人要去外國記者學校。
正在争論的時候,前邊已經看到了一幢公用建築物的屋角。
這也是一所學校,比上邊提到的那幾處毫不遜色,很适合作避難所。
大家來到房子跟前的時候,領隊的走上大門口半圓形的台階,打手勢讓隊伍的排頭停住。
入口的幾扇大門已經打開,整隊的人摩肩接路地擁進學校的前廳,走上迎面的樓梯。
“到禮堂去,到禮堂去!”後邊異口同聲地喊,但是人不停地擁進來,沿走廊和教室散開。
好不容易把大家招呼回來,安頓坐好以後,領隊的幾次要說明前邊路上已經設下埋伏,但是誰也不聽。
停止前進并進入這所房子,被當成立刻召開一次臨時集會的邀請。
經過長時間的邊走邊唱以後,人們都想靜靜地坐一會兒,但願别的人替他們吃點苦,出來叫喊一番。
大家現在主要是對休息感到滿意,至于在主要方面看法一緻的幾個發言人的分歧,也就覺得無所謂了。
所以,一位不想嘩衆取寵使人厭倦的最蹩腳的演說家,反而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他每講一句都引起同情的呼喊。
大家毫不吝惜地用表示贊同的喊叫壓過了他的講話。
人們已經等得不耐煩,便急忙表示同意,一面喊着“可恥”,一面通過了一份抗議電。
後來終于聽厭了講演人那單調的聲音,索性把他撇到一邊,~個跟着一個成排地走下樓梯,奔到街上。
隊伍又繼續前進了。
開會的時候,外面下起了雪,這時路面已經~片銀白,雪也越下越密。
當龍騎兵飛快地迎而沖過來的時候,後排的人還完全沒有察覺。
隊伍前方突然傳來越來越大的響聲,像是人群裡喊起了“烏拉!”“救命啊!”“打死人啦!”以及另外許多叫喊聲混成一片,分不清還喊了什麼。
幾乎是同時,趁着這陣混亂的聲浪,順着急忙閃到兩旁的人群形成的狹窄的通道,無聲而迅速地閃過許多匹馬的嘴臉、鬃毛和揮舞着馬刀的騎兵。
半個排跑過去了,然後掉轉馬頭,整好隊形,從後邊沖進了遊行隊伍的隊尾。
屠殺開始了。
幾分鐘以後,整條街差不多已不見一個人影。
人們沿着小巷跑散了。
雪已經變得稀疏,昏黑的傍晚景色很像是一幅炭筆畫。
已經落到屋後的太陽,忽然像用手指點着一樣,從街角照出路上所有帶紅顔色的東西:龍騎兵的紅頂皮帽,倒下的大幅紅旗,灑在雪地上的~條條、一點點的血迹。
一股家居的熱氣和香味迎面撲來。
“媽媽,爐子燒得真旺。
咱家多暖和,真好。
” 母親一下子撲過來摟住他的脖子,擁抱着他哭了起來。
他撫摸着她的頭,過了一會兒,輕輕脫開身。
“勇敢就能掃除一切障礙,媽媽,”他輕聲說道,“從莫斯科到華沙的鐵路都癱瘓了。
” “知道,就是為這個我才哭呢。
你可别闖了禍。
庫普林卡,是不是到遠處躲一躲。
” “您那位可愛的朋友、好心腸的羊倌彼得·彼得羅夫,真叫我傷腦筋。
”他想逗她高興。
不過她沒理解這是開玩笑,正經地回答說: “拿他開玩笑可真作孽,庫普林卡。
你應該可憐他。
他是個沒辦法的不幸的人啊,整個心都給毀了。
” “安季波夫,就是那個帕維爾·費拉蓬特維奇,給抓走了。
半夜裡來的人,到處搜查,弄得亂七八糟,早晨把他帶走了。
他的達裡啞正害傷寒病,還在醫院裡。
帕夫盧什卡是個孩子,還在職業學校念書哪。
家裡就剩下他一個人和聾子姑姑。
還要把他們從家裡趕出去。
我想應該把這孩子接到咱們家來。
普羅夫幹什麼來了?” “你怎麼知道他來過?” “看見水桶了,蓋子沒蓋,還有那隻茶缸子。
我想準是他。
普羅夫是個喝水喝不夠的家夥。
” “你真會猜,庫普林卡。
說對了,就是普羅夫。
普羅夫·阿法納西耶維奇跑來借木柴。
我給了他。
難道我傻了,把木柴給人!可當時我已經想不到這些,因為他帶來的是什麼樣的消息啊!你知道嗎,皇上已經簽署了一份公告,一切都要照新章程辦,不讓任何人受屈,給種田的分地,大家都和貴族平等。
簽了字的命令,你想想看,就差宣布了。
主教公會也寫了新的呈文,要增加一次禱告,為他的健康祈禱,我可不哄你。
普羅武什卡說過,可我忘了。
” 被捕的帕維爾·費拉蓬特維奇和住院的達裡啞·菲利蒙諾夫娜的兒子帕圖利亞·安季波夫搬到了季韋爾辛家裡。
這是個很愛整潔的孩子,生着一張五官端正的臉,一頭淡褐色的頭發從中間分開。
他不時地要用小梳子攏攏頭發,整理一下上衣和帶着職業中學制服扣環的寬腰帶。
帕圖利亞是個非常愛開玩笑的孩子,而且觀察力很強。
他能逼真而又滑稽地摹仿看到、聽到的東西。
十月十七日公告發布以後,很快就考慮舉行一次從特維爾門到卡魯日斯克門的示威遊行。
這次正像俗話所說:“一個人擔水吃,兩個人擡水吃,三個人沒有水吃。
”參與此事的好幾個革命組織互相争吵不休,然後一個接一個地宣布退出。
但當得知在原先規定的那天清晨人們無論如何也要上街之後,又各自急忙派出自己的代表們參加示威遊行。
不顧基普裡揚·薩韋利耶維奇的勸阻和反對,馬爾法·加夫裡洛夫娜還是帶着快活的、好同人交往的帕圖利亞參加遊行去了。
這是十一月初幹燥而又寒冷的一天,甯靜的鉛灰色的天空飄着幾乎稀疏可數的小雪花,落地之前長時間地上下左右翻飛着,然後像一層蓬松的塵土似的填撒在路上的坑窪裡。
亂哄哄的人流沿街向下擠去,隻見一排排的臉孔、冬天的棉大衣和羔皮帽子。
這都是些老人、女子學校的學生和孩子們,也有穿制服的養路工、電車場的工人、穿着高筒皮靴和皮上衣的郵電工人,還有中學生和大學生。
有一陣子大家唱着《華沙工人歌》、《你們已英勇犧牲》和《馬賽曲》,可是在前頭倒退着走的、一隻手緊抓着庫班帽搖擺着指揮歌唱的那個人,忽然戴上了帽子,停止唱歌,轉過身去聽井然走的另外幾個帶隊人在談些什麼。
歌聲散亂了,停止了。
這時隻聽到巨大的人群走在結了冰的路面上踏出咯吱咯吱脆響的腳步屍。
一些好心人通知遊行的發起人說,前邊哥薩克已經布置了警戒線,準備對付示威遊行的人。
也有人從就近的藥房打來電話,告訴遊行的人前面有埋伏。
“那又怎麼樣,”帶隊的人說,“最要緊的是冷靜,不要慌。
應該立刻占據前邊路上的一座公共建築物,向大家說明面臨的危險,然後解散隊伍,化整為零。
” 究竟往哪裡去最好,幾個人開始争起來。
有的主張到商業經紀人協會,有的說應該去高等工科學校,也有人要去外國記者學校。
正在争論的時候,前邊已經看到了一幢公用建築物的屋角。
這也是一所學校,比上邊提到的那幾處毫不遜色,很适合作避難所。
大家來到房子跟前的時候,領隊的走上大門口半圓形的台階,打手勢讓隊伍的排頭停住。
入口的幾扇大門已經打開,整隊的人摩肩接路地擁進學校的前廳,走上迎面的樓梯。
“到禮堂去,到禮堂去!”後邊異口同聲地喊,但是人不停地擁進來,沿走廊和教室散開。
好不容易把大家招呼回來,安頓坐好以後,領隊的幾次要說明前邊路上已經設下埋伏,但是誰也不聽。
停止前進并進入這所房子,被當成立刻召開一次臨時集會的邀請。
經過長時間的邊走邊唱以後,人們都想靜靜地坐一會兒,但願别的人替他們吃點苦,出來叫喊一番。
大家現在主要是對休息感到滿意,至于在主要方面看法一緻的幾個發言人的分歧,也就覺得無所謂了。
所以,一位不想嘩衆取寵使人厭倦的最蹩腳的演說家,反而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他每講一句都引起同情的呼喊。
大家毫不吝惜地用表示贊同的喊叫壓過了他的講話。
人們已經等得不耐煩,便急忙表示同意,一面喊着“可恥”,一面通過了一份抗議電。
後來終于聽厭了講演人那單調的聲音,索性把他撇到一邊,~個跟着一個成排地走下樓梯,奔到街上。
隊伍又繼續前進了。
開會的時候,外面下起了雪,這時路面已經~片銀白,雪也越下越密。
當龍騎兵飛快地迎而沖過來的時候,後排的人還完全沒有察覺。
隊伍前方突然傳來越來越大的響聲,像是人群裡喊起了“烏拉!”“救命啊!”“打死人啦!”以及另外許多叫喊聲混成一片,分不清還喊了什麼。
幾乎是同時,趁着這陣混亂的聲浪,順着急忙閃到兩旁的人群形成的狹窄的通道,無聲而迅速地閃過許多匹馬的嘴臉、鬃毛和揮舞着馬刀的騎兵。
半個排跑過去了,然後掉轉馬頭,整好隊形,從後邊沖進了遊行隊伍的隊尾。
屠殺開始了。
幾分鐘以後,整條街差不多已不見一個人影。
人們沿着小巷跑散了。
雪已經變得稀疏,昏黑的傍晚景色很像是一幅炭筆畫。
已經落到屋後的太陽,忽然像用手指點着一樣,從街角照出路上所有帶紅顔色的東西:龍騎兵的紅頂皮帽,倒下的大幅紅旗,灑在雪地上的~條條、一點點的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