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
關燈
小
中
大
襄王愛作巫山夢,留住竹雲不放歸。
挑燈時,女果至。
接談之頃,意甚殷勤,口談指授,淵辨不竭。
映雪白顧,下帷十年不及也。
然時偵察之,明明入寝,一登榻,仍複渺然。
映雪不勝惆怅,自思來宵,且先寝以俟。
次夕又至,扳談數語,即先解衣而寝,見女郎披帏登榻,急捉其臂,随手轉側,如一團绛雪飛空,索之杳然,仍無形影。
映雪弄得如醉如癡,莫可遣懷,戲作黃莺兒一阕,其詞雲:處處惹人愁,最關情,是雙眸,等閑一轉教人瘦。
腰肢恁柔,肌香恁稠,凡夫端的難消受。
與卿謀,人神路隔,若個許相俦。
一夕女至,映雪責之曰:“既觀芳容,何須咫尺巫山?使人于邑,是何幻術也?”女歎曰:“所謂仙家伉俪者,交以神,不交以形;若以形交,則秦弄玉應抱子矣,何以至今箫台上,猶寂寂無雛鳳聲也?妾所以就郎者,以郎為君子,妾為谪仙,完此一種夙緣,于願足矣!若複戀戀床第,則妾為私奔,郎為滢欲,郎又何取乎妾?妾又何重乎郎也?”映雪一聞此言,肅然起敬,斂容答曰:“然則白某,不将終身一曲雉朝飛耶。
” 女曰:“白郎前程萬裡,尚當翊戴興朝,為國柱石,郎自有命婦,妾特為郎送一物至,即攜此柳,西去求之,當得美麗佳人,不亞于妾也。
”映雪問攜何物,女出一枕付之。
曰:“此枕名桃花水晶枕,郎君命婦,即此枕求之,決然不謬,白郎珍重,後會尚有期也。
”女飄然而去,映雪爽然若失,怅望良久,不勝凄其。
視此枕,長不逾尺,表裡瑩澈,精光閃爍,内現桃花一支,五瓣灼開,鮮麗可愛,映雪把玩不釋。
辭别寺僧,望西而去,行十餘裡,已入叢谷,四圍蒼莽,無可問途。
忽一秦吉鳥矯冀高飛,映雪異之,迹至山南盡處,倏有村落槐蔭,蔥郁中,亞字牆綿亘百餘步,左側園扉洞開。
映雪疑為大家宅第,不便探問,逡巡趨而過之。
時已黃昏,欲入投宿,殊嫌造次,蹀躞之間,一老仆當門,見而問之。
映雪告以故。
老仆引路,映雪随入堂上,一翁拱立以俟,見映雪乃一少年書生,展問邦族。
映雪具以實告。
翁曰:“秀水之白爺,系足下何人?”映雪起立曰:“先君子也。
”老翁不覺駭然詫異,連聲曰:“是吾婿也,是吾婿也。
”随即笑容滿面而入。
映雪不知就裡,徘徊中庭,見屏風後窺者數四,心中疑異。
少時一妪偕出,翁指曰:“此掘荊也。
”映雪尚未施劄。
老驅笑曰:“甚好風,吹得賢婿至此?荒僻簡亵,休哂。
”映雪益發不敢回語。
翁已窺其意,始告之曰:“老夫姓蔡,名德新,石門人。
宋末時,與令先君同宦嘉興,令先君官秀水,老夫令桐鄉,老夫與令先君一十八載交好,情逾骨肉,指腹聯姻,暨後賈似道誤國,告休不仕,隐遁荒僻,二十餘年,不通音問,更無子嗣,今賢婿至此,實慰鄙懷。
”映雪如夢初覺,慌忙下拜展禮,已而泣下。
二老驚問之,映雪曰:“先慈母存日,亦言有蔡伯父指腹聯姻一事,隻說天南地北,永無會合。
誰知猶有今日,惜乎!慈母不能得見耳。
”二老亦代為哀惋,蔡夫人勸曰:“賢婿贲卧,吾家有慶,往事不必悲悼。
”于是大設筵席,殷勤款洽,蔡翁就席前,叩其别後始末。
映雪将其家秀水,成進士,仕饒平,破巨寇,辭禦史,遊荊湖,逐一告之。
蔡翁擊節歎賞曰:“賢婿忠孝兩全,仁智交盡,青年發轫,便如許建樹,他年出人頭地,未可量也!”蔡翁喜不自勝,謂夫人曰:“可惜女兒淑婉,抱恙未瘥,不然,乘龍佳期,真有幸也!”夫人曰:“賢婿小住數日,候淑婉病愈,即當完姻。
”映雪唯唯,不敢動問,飲至更深方寝,暗思龍女之言,确有先見也。
且說蔡德新無子,五旬後,始舉一女,名曰“淑婉”,夫人曹氏,閨訓維謹,女紅之外,兼課文史。
淑婉喜辭翰,觸口皆成錦鏽。
其父常曰:“淑婉易钗而栉,何愁玉堂金馬不能唾手而得。
”自适茶陵,若塵世外,自念與白氏宿緣盡矣。
淑婉筆墨之瑕,喜調秦吉鳥,撥翎刷羽,未嘗離手,而慧鳥亦終日與言,啁晰不休。
淑婉飼之則食,他人飼之則不食。
小鬟在旁戲曰:“小姐日日飼汝,甯不為小姐作合耶?”淑婉怒止之,秦吉鳥舉翅飛去。
又淑婉家中,蓄一水晶枕,光瑩無比,淑婉自誓,願與水晶比潔,行坐起
挑燈時,女果至。
接談之頃,意甚殷勤,口談指授,淵辨不竭。
映雪白顧,下帷十年不及也。
然時偵察之,明明入寝,一登榻,仍複渺然。
映雪不勝惆怅,自思來宵,且先寝以俟。
次夕又至,扳談數語,即先解衣而寝,見女郎披帏登榻,急捉其臂,随手轉側,如一團绛雪飛空,索之杳然,仍無形影。
映雪弄得如醉如癡,莫可遣懷,戲作黃莺兒一阕,其詞雲:處處惹人愁,最關情,是雙眸,等閑一轉教人瘦。
腰肢恁柔,肌香恁稠,凡夫端的難消受。
與卿謀,人神路隔,若個許相俦。
一夕女至,映雪責之曰:“既觀芳容,何須咫尺巫山?使人于邑,是何幻術也?”女歎曰:“所謂仙家伉俪者,交以神,不交以形;若以形交,則秦弄玉應抱子矣,何以至今箫台上,猶寂寂無雛鳳聲也?妾所以就郎者,以郎為君子,妾為谪仙,完此一種夙緣,于願足矣!若複戀戀床第,則妾為私奔,郎為滢欲,郎又何取乎妾?妾又何重乎郎也?”映雪一聞此言,肅然起敬,斂容答曰:“然則白某,不将終身一曲雉朝飛耶。
” 女曰:“白郎前程萬裡,尚當翊戴興朝,為國柱石,郎自有命婦,妾特為郎送一物至,即攜此柳,西去求之,當得美麗佳人,不亞于妾也。
”映雪問攜何物,女出一枕付之。
曰:“此枕名桃花水晶枕,郎君命婦,即此枕求之,決然不謬,白郎珍重,後會尚有期也。
”女飄然而去,映雪爽然若失,怅望良久,不勝凄其。
視此枕,長不逾尺,表裡瑩澈,精光閃爍,内現桃花一支,五瓣灼開,鮮麗可愛,映雪把玩不釋。
辭别寺僧,望西而去,行十餘裡,已入叢谷,四圍蒼莽,無可問途。
忽一秦吉鳥矯冀高飛,映雪異之,迹至山南盡處,倏有村落槐蔭,蔥郁中,亞字牆綿亘百餘步,左側園扉洞開。
映雪疑為大家宅第,不便探問,逡巡趨而過之。
時已黃昏,欲入投宿,殊嫌造次,蹀躞之間,一老仆當門,見而問之。
映雪告以故。
老仆引路,映雪随入堂上,一翁拱立以俟,見映雪乃一少年書生,展問邦族。
映雪具以實告。
翁曰:“秀水之白爺,系足下何人?”映雪起立曰:“先君子也。
”老翁不覺駭然詫異,連聲曰:“是吾婿也,是吾婿也。
”随即笑容滿面而入。
映雪不知就裡,徘徊中庭,見屏風後窺者數四,心中疑異。
少時一妪偕出,翁指曰:“此掘荊也。
”映雪尚未施劄。
老驅笑曰:“甚好風,吹得賢婿至此?荒僻簡亵,休哂。
”映雪益發不敢回語。
翁已窺其意,始告之曰:“老夫姓蔡,名德新,石門人。
宋末時,與令先君同宦嘉興,令先君官秀水,老夫令桐鄉,老夫與令先君一十八載交好,情逾骨肉,指腹聯姻,暨後賈似道誤國,告休不仕,隐遁荒僻,二十餘年,不通音問,更無子嗣,今賢婿至此,實慰鄙懷。
”映雪如夢初覺,慌忙下拜展禮,已而泣下。
二老驚問之,映雪曰:“先慈母存日,亦言有蔡伯父指腹聯姻一事,隻說天南地北,永無會合。
誰知猶有今日,惜乎!慈母不能得見耳。
”二老亦代為哀惋,蔡夫人勸曰:“賢婿贲卧,吾家有慶,往事不必悲悼。
”于是大設筵席,殷勤款洽,蔡翁就席前,叩其别後始末。
映雪将其家秀水,成進士,仕饒平,破巨寇,辭禦史,遊荊湖,逐一告之。
蔡翁擊節歎賞曰:“賢婿忠孝兩全,仁智交盡,青年發轫,便如許建樹,他年出人頭地,未可量也!”蔡翁喜不自勝,謂夫人曰:“可惜女兒淑婉,抱恙未瘥,不然,乘龍佳期,真有幸也!”夫人曰:“賢婿小住數日,候淑婉病愈,即當完姻。
”映雪唯唯,不敢動問,飲至更深方寝,暗思龍女之言,确有先見也。
且說蔡德新無子,五旬後,始舉一女,名曰“淑婉”,夫人曹氏,閨訓維謹,女紅之外,兼課文史。
淑婉喜辭翰,觸口皆成錦鏽。
其父常曰:“淑婉易钗而栉,何愁玉堂金馬不能唾手而得。
”自适茶陵,若塵世外,自念與白氏宿緣盡矣。
淑婉筆墨之瑕,喜調秦吉鳥,撥翎刷羽,未嘗離手,而慧鳥亦終日與言,啁晰不休。
淑婉飼之則食,他人飼之則不食。
小鬟在旁戲曰:“小姐日日飼汝,甯不為小姐作合耶?”淑婉怒止之,秦吉鳥舉翅飛去。
又淑婉家中,蓄一水晶枕,光瑩無比,淑婉自誓,願與水晶比潔,行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