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
關燈
小
中
大
賊也!”言未畢,被韓搏虎射殺,大呼曰:“殺了酷吏,救茶陵百姓。
”随有一班蠹役家丁,上前抵抗,韓搏虎連發數矢,應弦而倒。
扈德威亦拔劍砍翻數人,衆百姓又蜂擁追來,刀杖交施,無處逃竄。
末後擒一漢子,衣服華麗,氣概勇健,百姓嘩然大呼曰:“此即茶陵第一食人虎狼也。
”德威聞之,舉起從空丢下,跌個半死,百姓争食其肉,頃刻皮肉皆盡。
城中父老,大開城門,捧香迎接,皆曰:“即請衆賢士一位,為茶陵之主。
行省兵來,我等誓願竭力戰守。
”範國昌等招父老谕之曰:爾等各安生業,保全家室,流亡者招之速歸,饑寒者赈之得所。
我等暫守此城池,可速上梧關,請宋兵前來保護,爾等自有更生之慶。
”司馬肅随修書一封,命精悍數人去訖,範國昌等逐日招撫流離,修茸城垣,巡視田畝,稽查府庫,民氣稍複。
惟白映雪優遊山水,琳宮梵宇,古洞幽岩,足迹殆遍。
茶陵州相去數十裡,有隻鵝靈岩洞,石室幽邃,居然大廈。
相傳後唐時,有耒陽人蕭禅和,為弓手催租,宿一逋負家,夜聞兩鵝對語,其一雲:“主人明日将烹我以待蕭老,奈何?”及旦,诘其主,果然,遂索其鵝以去,隐居此岩,後坐化于永新之慶甯寺,鵝亦飛去,岩中石壁猶镌黃山谷所題詩雲:大廈高堂未足論,鑿時功力借乾坤。
慶長可坐三千客,今古惟留十八尊。
谷口白蓮生玉沼,壁間青蔓挂雲門。
開山蕭老今何在,六股鳴環錫杖存。
好事者、并镌雙鵝于岩中,以志勝迹。
岩前曲欄回榭,旁建小閣,額曰“凝香閣”,閣道後另有殿宇,香火千龛,非仙即佛,殿左又一鬥室,内一像,貌美且都,似紫姑神者,雙眸炯然,拈花欲語。
映雪凝神,久之不覺心動,随吟雲:天台一别赴風塵,誰寫芳蘭證夙因。
洞口桃花真爛熳,應無仙犬吠劉晨。
吟興不已,又雲:明眸皓齒偎靈岩,香火千龛表職銜。
冰作肌膚玉作骨,不為仙子也非凡。
映雪吟畢,留戀不舍,又愛其房室幽寂,欲為寺僧,僦屋小住,遂至客堂,與僧問訊畢,具達己意,寺僧曰:“靈岩乃系名地,恐相公未必能詩耳,不然何礙?”映雪知此僧雅尚文墨,思以動之,請僧命題,恰有一行腳僧,結裝欲歸桂陽,寺僧即指曰:“以此為題。
”映雪應聲雲:蚤客送僧轉桂陽,海門帆勢極潇湘。
碧雲千裡暮還合,回首猶看江水長。
寺僧聞詩大喜,留居寺中,供帳飲食,甚敬禮之。
當晚猶憶神像婉麗,挑燈不寐,戲作《松人風》一詞以記之,其詞曰:十年留意訪婵娟,今日始逢仙。
梅花帳裡惹鴛夢,空品評柳媚花妍。
氣少幽蘭馥馥,神凝秋水涓涓。
香奁何處渺雲煙?瑩質最堪憐。
又怪人間無豔雪,多應是玉映霞天。
焉得良宵會合,百年長卧花前。
吟詠再四,方欲就寝。
忽聞叩門有聲,啟之,一女郎蓦然而入,即所見之紫姑神也,粉光黛影,射入雙目。
較日間豐神益加綽約,映雪趨而揖之,回旋顧盼,幾難自主,不知如何措辭,中心怔仲,俟神定,乃曰:“卿紫姑神耶?”女郎笑曰:“癡郎初見,便卿誰也?”映雪亦笑曰:“尊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複卿卿?”女郎曰:“妾非紫姑,乃水晶宮瑤華三姑子也。
偶谪塵寰,未逢佳士。
知君夙企仙緣,讀郎詩,故引桃源入棹耳。
”映雪訝曰:“然則卿龍女也,卿家何處?”女笑曰:“君日讀死書,杜光庭尚有考記,郎還未知之也。
妾家即在蘇州之東,入海五六日程途,小島之前,闊百餘裡,四面海水皆粘濁,獨此水清,無風而浪高數丈,船不敢通。
夜靜時,遠望之,見水面紅光如日,方百餘裡,上與天連者,妾家即其下也。
”映雪驚喜欲狂,曰:“荷蒙仙眷,提掇凡愚,離脫俗塵,三生有幸。
”女郎笑曰:“郎真癡于情者。
然妾奔趨已憊,良宵夜談,尚猶有待。
”随就燈下卸翠鳳翹,金雀花雙朵,解衣就寝。
映雪搴帏,則已阒其無人,惟見衾枕橫陣而已,大駭莫解,是真是夢?擁被孤眠,彷徨終夜。
次日不言其故,散步廊室,眼睜睜盼金鳥西墜,玉兔東升,準備今夕款洽,不可錯過,低吟一絕雲:霧-霓裳澹欲飛,人間若個許相依。
”随有一班蠹役家丁,上前抵抗,韓搏虎連發數矢,應弦而倒。
扈德威亦拔劍砍翻數人,衆百姓又蜂擁追來,刀杖交施,無處逃竄。
末後擒一漢子,衣服華麗,氣概勇健,百姓嘩然大呼曰:“此即茶陵第一食人虎狼也。
”德威聞之,舉起從空丢下,跌個半死,百姓争食其肉,頃刻皮肉皆盡。
城中父老,大開城門,捧香迎接,皆曰:“即請衆賢士一位,為茶陵之主。
行省兵來,我等誓願竭力戰守。
”範國昌等招父老谕之曰:爾等各安生業,保全家室,流亡者招之速歸,饑寒者赈之得所。
我等暫守此城池,可速上梧關,請宋兵前來保護,爾等自有更生之慶。
”司馬肅随修書一封,命精悍數人去訖,範國昌等逐日招撫流離,修茸城垣,巡視田畝,稽查府庫,民氣稍複。
惟白映雪優遊山水,琳宮梵宇,古洞幽岩,足迹殆遍。
茶陵州相去數十裡,有隻鵝靈岩洞,石室幽邃,居然大廈。
相傳後唐時,有耒陽人蕭禅和,為弓手催租,宿一逋負家,夜聞兩鵝對語,其一雲:“主人明日将烹我以待蕭老,奈何?”及旦,诘其主,果然,遂索其鵝以去,隐居此岩,後坐化于永新之慶甯寺,鵝亦飛去,岩中石壁猶镌黃山谷所題詩雲:大廈高堂未足論,鑿時功力借乾坤。
慶長可坐三千客,今古惟留十八尊。
谷口白蓮生玉沼,壁間青蔓挂雲門。
開山蕭老今何在,六股鳴環錫杖存。
好事者、并镌雙鵝于岩中,以志勝迹。
岩前曲欄回榭,旁建小閣,額曰“凝香閣”,閣道後另有殿宇,香火千龛,非仙即佛,殿左又一鬥室,内一像,貌美且都,似紫姑神者,雙眸炯然,拈花欲語。
映雪凝神,久之不覺心動,随吟雲:天台一别赴風塵,誰寫芳蘭證夙因。
洞口桃花真爛熳,應無仙犬吠劉晨。
吟興不已,又雲:明眸皓齒偎靈岩,香火千龛表職銜。
冰作肌膚玉作骨,不為仙子也非凡。
映雪吟畢,留戀不舍,又愛其房室幽寂,欲為寺僧,僦屋小住,遂至客堂,與僧問訊畢,具達己意,寺僧曰:“靈岩乃系名地,恐相公未必能詩耳,不然何礙?”映雪知此僧雅尚文墨,思以動之,請僧命題,恰有一行腳僧,結裝欲歸桂陽,寺僧即指曰:“以此為題。
”映雪應聲雲:蚤客送僧轉桂陽,海門帆勢極潇湘。
碧雲千裡暮還合,回首猶看江水長。
寺僧聞詩大喜,留居寺中,供帳飲食,甚敬禮之。
當晚猶憶神像婉麗,挑燈不寐,戲作《松人風》一詞以記之,其詞曰:十年留意訪婵娟,今日始逢仙。
梅花帳裡惹鴛夢,空品評柳媚花妍。
氣少幽蘭馥馥,神凝秋水涓涓。
香奁何處渺雲煙?瑩質最堪憐。
又怪人間無豔雪,多應是玉映霞天。
焉得良宵會合,百年長卧花前。
吟詠再四,方欲就寝。
忽聞叩門有聲,啟之,一女郎蓦然而入,即所見之紫姑神也,粉光黛影,射入雙目。
較日間豐神益加綽約,映雪趨而揖之,回旋顧盼,幾難自主,不知如何措辭,中心怔仲,俟神定,乃曰:“卿紫姑神耶?”女郎笑曰:“癡郎初見,便卿誰也?”映雪亦笑曰:“尊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複卿卿?”女郎曰:“妾非紫姑,乃水晶宮瑤華三姑子也。
偶谪塵寰,未逢佳士。
知君夙企仙緣,讀郎詩,故引桃源入棹耳。
”映雪訝曰:“然則卿龍女也,卿家何處?”女笑曰:“君日讀死書,杜光庭尚有考記,郎還未知之也。
妾家即在蘇州之東,入海五六日程途,小島之前,闊百餘裡,四面海水皆粘濁,獨此水清,無風而浪高數丈,船不敢通。
夜靜時,遠望之,見水面紅光如日,方百餘裡,上與天連者,妾家即其下也。
”映雪驚喜欲狂,曰:“荷蒙仙眷,提掇凡愚,離脫俗塵,三生有幸。
”女郎笑曰:“郎真癡于情者。
然妾奔趨已憊,良宵夜談,尚猶有待。
”随就燈下卸翠鳳翹,金雀花雙朵,解衣就寝。
映雪搴帏,則已阒其無人,惟見衾枕橫陣而已,大駭莫解,是真是夢?擁被孤眠,彷徨終夜。
次日不言其故,散步廊室,眼睜睜盼金鳥西墜,玉兔東升,準備今夕款洽,不可錯過,低吟一絕雲:霧-霓裳澹欲飛,人間若個許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