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李太白集序
關燈
小
中
大
緻,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
流離□轲,竟無所成名。
有子名伯禽,偶遊至此,遂以疾終,因葬于此。
文集亦無定卷,家家有之。
代宗登極,廣拔淹瘁,時君亦拜拾遺。
聞命之後,君亦逝矣。
嗚呼!與其才不與其命,悲夫!全白幼則以詩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墳将毀,追想音容,悲不能止。
邑有賢宰顧公遊秦,志好為詩。
亦常慕效李君氣調,因嗟盛才冥寞,遂表墓式墳,乃題貞石,冀傳于往來也。
貞元六年四月七日記,沙門履文書,墳去墓記一百二十步。
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 并序 宣歙池等州觀察使 範傳正 骐骥筋力成,意在萬裡外。
曆塊一蹶,斃于空谷。
惟餘駿骨,價重千金。
大鵬羽翼張,勢欲摩穹昊。
天風不來,海波不起。
塌翅别島,空留大名,人亦有之,故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之謂矣。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
絕嗣之家,難求譜諜。
公之孫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
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
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啐葉,流離散落,隐易姓名。
故自國朝已來,編于屬籍。
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
父客以逋邑,遂以客為名。
高卧雲林,不求祿仕。
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複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鹹所取象。
受五行之剛氣,叔叔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
瑰奇宏廓,拔俗無類。
少以俠自任,而門多長者車。
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
由是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器度弘大,聲聞于天。
天寶初,召見于金銮殿。
玄宗明皇帝降辇步迎,如見園、绮。
論當世務,草答蕃書,辯如懸河,筆不停綴。
玄宗嘉之,以寶床方丈賜食于前,禦手和羹,德音褒美。
褐衣恩遇,前無比俦。
遂直翰林,專掌密命。
将處司言之任,多陪侍從之遊。
他日泛白蓮池,公不在宴。
皇歡既洽,召公作序。
時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将軍扶以登舟,優寵如是。
既而上疏請還舊山,玄宗甚愛其才,或慮乘醉出入省中,不能言溫室樹,恐掇後患,惜而遂之。
公以為千鈞之弩,一發不中,則當摧撞折牙而永息機用,安能效碌碌者蘇而複上哉!脫屣軒冕,釋羁缰鎖,因肆情性,大放宇宙間。
飲酒非嗜其酣樂,取其昏以自富; 作詩非事于文律,取其吟以自适。
好神仙非慕其輕舉,将不可求之事求之。
欲耗壯心,遺餘年也。
在長安時,秘書監賀知章号公為谪仙人。
吟公《烏栖曲》,雲此詩可以器鬼神矣。
時人又以公及賀監、汝陽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為酒中八仙。
朝列賦谪仙歌百餘首。
俄屬戎馬生郊,遠身海上,往來于鬥牛之分,優遊沒身。
偶乘扁舟,一日千裡,或遇勝境,終年不移。
長江遠山,一泉一石,無往而不自得也。
晚歲渡牛渚矶,至姑熟,悅謝家青山,有終焉之志。
盤桓利居,竟卒于此。
其生也,聖朝之高士!其往也,當塗之旅人。
代宗之初,搜羅俊逸,拜公左拾遺。
制下于彤庭,禮绛于玄壤。
生不及祿,殁而稱官,嗚呼命欤!傳正生唐代,甲子相懸。
常于先大夫文字中見與公有浔陽夜宴詩,則知與公有通家之舊。
早于人間得公遺篇逸句,吟詠在口。
無何叨蒙恩獎,廉問宣、池。
按圖得公之墳墓,在當塗邑。
因令禁樵采,備灑掃,訪公之子孫,故申慰薦。
凡三四年,乃獲孫女二人,一乃陳雲之室,一乃劉勸妻,皆編戶□也。
因召至郡庭,相見與語,衣服村落,形容樸野,而進退閑雅,應對詳谛,且祖德如在,儒風宛然。
問其所以,則曰:父伯禽以貞元八年不祿而卒,有兄一人,出遊一十二年,不知所在。
父存無官,父殁為民,有兄不相保,為天下之窮人。
無桑以自蠶,非不知機杼;無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
況婦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給?俪于農夫,救死而已。
久不敢聞于縣官,懼辱祖考。
鄉闾逼迫,忍恥來告。
言訖淚下,餘亦對之泫然。
因雲:先祖志在青山,遺言宅兆,頃屬多故,殡于龍山東麓,地近而非本意。
墳高三尺,日益摧圯,力且不及,知如之何
流離□轲,竟無所成名。
有子名伯禽,偶遊至此,遂以疾終,因葬于此。
文集亦無定卷,家家有之。
代宗登極,廣拔淹瘁,時君亦拜拾遺。
聞命之後,君亦逝矣。
嗚呼!與其才不與其命,悲夫!全白幼則以詩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墳将毀,追想音容,悲不能止。
邑有賢宰顧公遊秦,志好為詩。
亦常慕效李君氣調,因嗟盛才冥寞,遂表墓式墳,乃題貞石,冀傳于往來也。
貞元六年四月七日記,沙門履文書,墳去墓記一百二十步。
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 并序 宣歙池等州觀察使 範傳正 骐骥筋力成,意在萬裡外。
曆塊一蹶,斃于空谷。
惟餘駿骨,價重千金。
大鵬羽翼張,勢欲摩穹昊。
天風不來,海波不起。
塌翅别島,空留大名,人亦有之,故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之謂矣。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
絕嗣之家,難求譜諜。
公之孫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
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
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啐葉,流離散落,隐易姓名。
故自國朝已來,編于屬籍。
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
父客以逋邑,遂以客為名。
高卧雲林,不求祿仕。
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複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鹹所取象。
受五行之剛氣,叔叔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
瑰奇宏廓,拔俗無類。
少以俠自任,而門多長者車。
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
由是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器度弘大,聲聞于天。
天寶初,召見于金銮殿。
玄宗明皇帝降辇步迎,如見園、绮。
論當世務,草答蕃書,辯如懸河,筆不停綴。
玄宗嘉之,以寶床方丈賜食于前,禦手和羹,德音褒美。
褐衣恩遇,前無比俦。
遂直翰林,專掌密命。
将處司言之任,多陪侍從之遊。
他日泛白蓮池,公不在宴。
皇歡既洽,召公作序。
時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将軍扶以登舟,優寵如是。
既而上疏請還舊山,玄宗甚愛其才,或慮乘醉出入省中,不能言溫室樹,恐掇後患,惜而遂之。
公以為千鈞之弩,一發不中,則當摧撞折牙而永息機用,安能效碌碌者蘇而複上哉!脫屣軒冕,釋羁缰鎖,因肆情性,大放宇宙間。
飲酒非嗜其酣樂,取其昏以自富; 作詩非事于文律,取其吟以自适。
好神仙非慕其輕舉,将不可求之事求之。
欲耗壯心,遺餘年也。
在長安時,秘書監賀知章号公為谪仙人。
吟公《烏栖曲》,雲此詩可以器鬼神矣。
時人又以公及賀監、汝陽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為酒中八仙。
朝列賦谪仙歌百餘首。
俄屬戎馬生郊,遠身海上,往來于鬥牛之分,優遊沒身。
偶乘扁舟,一日千裡,或遇勝境,終年不移。
長江遠山,一泉一石,無往而不自得也。
晚歲渡牛渚矶,至姑熟,悅謝家青山,有終焉之志。
盤桓利居,竟卒于此。
其生也,聖朝之高士!其往也,當塗之旅人。
代宗之初,搜羅俊逸,拜公左拾遺。
制下于彤庭,禮绛于玄壤。
生不及祿,殁而稱官,嗚呼命欤!傳正生唐代,甲子相懸。
常于先大夫文字中見與公有浔陽夜宴詩,則知與公有通家之舊。
早于人間得公遺篇逸句,吟詠在口。
無何叨蒙恩獎,廉問宣、池。
按圖得公之墳墓,在當塗邑。
因令禁樵采,備灑掃,訪公之子孫,故申慰薦。
凡三四年,乃獲孫女二人,一乃陳雲之室,一乃劉勸妻,皆編戶□也。
因召至郡庭,相見與語,衣服村落,形容樸野,而進退閑雅,應對詳谛,且祖德如在,儒風宛然。
問其所以,則曰:父伯禽以貞元八年不祿而卒,有兄一人,出遊一十二年,不知所在。
父存無官,父殁為民,有兄不相保,為天下之窮人。
無桑以自蠶,非不知機杼;無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
況婦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給?俪于農夫,救死而已。
久不敢聞于縣官,懼辱祖考。
鄉闾逼迫,忍恥來告。
言訖淚下,餘亦對之泫然。
因雲:先祖志在青山,遺言宅兆,頃屬多故,殡于龍山東麓,地近而非本意。
墳高三尺,日益摧圯,力且不及,知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