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賀冶年
關燈
小
中
大
退敵的時候,算不算有些同僚的情分?
有。
既然如此,你告訴我,我領兵盡責二十餘載,所向披糜,今日裡,隻求戰死沙場卻不得,反而手中無兵無将,無劍無槍;上,主公猜忌;下,舊部離散,是為何故? 他娓娓道來,不見有半分怨恨質問,令姜放遲疑不定。
賀冶年微微一笑,姜兄,十幾年前,你、我再加上劉思亥,也能稱得上北軍三俊,也曾惺惺相惜,引為知己,是何時開始生分的呢。
姜放道:賀兄心裡真正的主上,和我侍奉的并非一人,故而漸漸分歧。
不錯,你我并無私怨,然而朝中激流湍湧,擇主猶如擇木,我抱錯了一根朽木,所以沉淪,怨不得人。
他喘了口氣,再度振奮精神,我賀氏一門,五十年間上将七員,到我這一代,隻剩下我們兄弟二人從戎,我眼看是不行了,而我兄弟天慶,卻不是個很懂事的人,仗着我的官職,從來都有些不知輕重。
姜兄與我同僚二十載,就如他的兄長一般,請姜兄替我照顧管教于他。
姜放道:賀兄既然這麼說了,我本不應推辭,隻是天慶兄弟早已成年,不一定願意聽我的話。
你是他的主将,以軍令約束他,不會不從。
我隻求他不要像我這般,卷在朝廷紛争裡,但願他能一心一意地做他的軍官,殺敵報國,就算有朝一日為國捐軀,也是死得其所,比我強上萬分。
原來如此。
姜放點頭道,賀兄的意思我明白了。
好。
賀冶年不住微笑,精神又開始渙散。
姜放見狀,忙叫了大夫和賀冶年親屬進來,賀府頓時一陣忙亂。
姜放坐在不遠的小客廳裡,聽得出來進去的腳步聲不斷,小半個時辰後,似乎是賀冶年大叫了一聲:他忘了我了病室那處猛的一靜,之後便是搶天恸地的悲嚎。
姜放默然走出賀府,哭聲已透過幾重院子傳出,門前小厮似乎帶着樹倒猢狲散的茫然,愣了半天才趕着替他牽過馬來。
天氣還真是暖和,姜放放縱缰繩提馬緩行,心中被陽光烤成一團懶洋洋的炙熱明知是火燒般的難過,卻又沒有氣力發作姜放被無奈糾纏許久,擡起頭,發現坐騎已将自己帶過了雙秋橋。
蘭亭巷前百廢待興,牌樓燒去,卻改作了三層的花樓,工匠正細筆在梁枋上繪彩;一路翠頂竹蓬也恢複了舊觀,将陽光映成了蔥綠,照得行人都是面有菜色。
栖霞院的人遠遠便來相迎,栖霞聞訊連忙重新點了胭脂,新梳了頭,才趕過來。
怎麼最近不見你的人?小合口可忙?她從姜放身後抱住他堅實的後背,輕聲道。
姜放望着窗外新竹,仍是無語。
賀冶年病殁了? 姜放渾身一顫,點了點頭,他早年也可稱得上是萬軍中的大将,到頭來卻是遭皇帝猜忌冷落,郁抑成疾,抱憾而終。
我與他也是一樣,身不由己卷在朝廷紛争的漩渦裡,現今這個世道,想做一名純粹的武夫,也這麼難麼? 栖霞的臉龐摩娑着他的背脊,歎氣道:切不可這麼說。
亂世才出豪傑,各人自有各人的天命。
栖霞,姜放轉身攬住她道,我生來便是武夫,并無經天緯地的資質,你告訴我,到哪一天,我這樣的人才能一心一意,為戰而戰,心中沒有半點愧疚遺憾? 栖霞嗔道:你怎麼又有愧疚遺憾了? 原先王爺征北時的愛将,也隻剩劉思亥和我還在軍中,說來卻又各為其主,誰知道今後戰場上會不會相見?你、我、主子爺每時每刻所想的,都是中原人自相殘殺,就算我舉手殲敵萬衆,立下不世戰功,又有什麼榮耀自豪? 你啊!栖霞掩上他的嘴,微笑道,你也是四十歲的人了,何以還是這麼想不開?人的性命會消亡,人的名譽會謗損,人的貞節會玷污,隻有人的争鬥永永遠遠不會停止。
征戰,因人的貪欲戾氣而生,從來談不到榮耀自豪,更沒有愧疚遺憾。
枉你從軍多年,你刀下的亡魂聽你這麼說,豈不要抱怨死得冤屈? 是我庸人自擾。
姜放笑道。
知道就好了。
栖霞抿嘴笑,今晚她道,你留在這裡麼? 她的嗓音正如此時春日裡輕拂竹林的風聲,微微的沙啞和濃郁的慵懶,讓姜放不由自主地點頭。
我差個人去府上跟太太說一聲。
栖霞整理衣襟,戀戀不舍地放開姜放的手吩咐門前小厮速去報個信,又叫小鬟捧着淨手的水盆服侍姜放更衣,才不片刻,便有人急急向栖霞禀報,栖霞臉上歡娛頓失,轉回來道:府上人正滿世界找你呢!宮裡急召。
是嗎?姜放跳起來佩上腰刀,一把抓住栖霞,你不高興了? 還好。
縱使難舍難分,卻仍然還未到長廂斯守的時機,栖霞轉開臉無奈地賭氣。
姜放将她的手緊緊一握,飛似的走了。
冤家。
栖霞啐了一口。
姜老爺怎麼走了?小丫頭們圍過來惶惶地問。
賀冶年一死,皇帝急召姜放進宮,想必京營總督的職位已非他莫屬,這麼一來便不能再兼着領侍衛的正差,從今往後常駐小合口,相見自然更難了些。
栖霞于是歎道:姜老爺急着升官,等升了官這裡就不得常來了。
她心裡未免有些委屈自己還在念叨不休,卻隻怕這種顧慮從未在姜放的心裡閃過一閃。
姜放和辟邪此時都在為領侍衛大臣一職的人選絞盡腦汁,禦前商量下來,仍隻有姜放的副手鄭璧德順序升任。
皇帝道:此人的才幹雖不足以與賀、姜兩卿相提并論,但也中規中矩,這些年來沒有出過錯,就是他罷。
心腹的人似乎還都太年輕,就算提拔上來,能否服衆也難說得很,連辟邪在私下裡也不禁歎道:真是多事之秋。
原打算賀冶年能替我們擋一陣子風,我們也好京營、宮内兩頭都抓住,現在看來指望别人都是靠不住。
姜放道:别人?鄭璧德雖然才幹平庸,卻也是老王爺的舊部。
主子爺指的自己人又是誰? 這便是他的緻命傷。
除了你,我實在不願意把這大内裡裡外外的戍防讓到别人手上,京營方興,又須得有你這樣的人壓陣,遊雲謠難得聰明,本來可以暗中協助鄭璧德,現在卻隻能放在紫南門外不動。
凡事難得兩全,隻好我多往侍衛值房裡走動。
内臣插手侍衛的事,官面上總說不過去,更何況還有司禮監的提督太監呢。
我不會平白無故招惹他們。
侍衛戍防平日裡自有慣例調度,想來不會有錯,就怕有什麼特别的情形,鄭璧德亂了手腳。
姜放點點頭,既然辟邪親自要管這件事,那再好不過。
他便放心領了皇帝的旨意,至小合口上任,由辟邪來往兩地親自帶來大内消息。
此時大軍在涼王必隆的統領之下,早已出雁門五百裡,在出雲隘口駐紮,王舉在二月二十六日會合大軍,繼續推進一百裡,二十萬騎兵分成四路,于西努阿河以南分築壕營,守護相望,阻擊開春南下的匈奴部族。
同日,如意也順寒江到達大理境内,大理太子段秉親至碼頭迎接,公主隔簾答禮,并無失态之處。
辟邪看了如意的密折,也算松了一口氣,拿着折子從值房裡出來想禀奏皇帝知道,李及上前笑道:六哥兒别費這個勁兒了。
怎麼? 萬歲爺在桂合宮呢。
昨晚不就在那裡麼?這還是大白天呢,又去了? 是還沒回來。
李及吃吃地笑,自去年夏天,萬歲爺就沒個清閑的時候,現今有空歇口氣,多好。
辟邪點頭,道:對,你說的對。
說罷轉回值房,将折子扔在案上,小順子,收拾咱們的東西,回居養院。
好啊。
小順子大喜,在這裡吃不好,睡不好,我早就想回去了。
辟邪吩咐李及找人傳遞來往的公文折子,帶着多件沒有看完的密折搬回居養院自住。
李及不知他什麼意思,忙告訴了吉祥。
吉祥搖頭笑道:他一天見不到皇上,便有百件大事無人定奪,時日
既然如此,你告訴我,我領兵盡責二十餘載,所向披糜,今日裡,隻求戰死沙場卻不得,反而手中無兵無将,無劍無槍;上,主公猜忌;下,舊部離散,是為何故? 他娓娓道來,不見有半分怨恨質問,令姜放遲疑不定。
賀冶年微微一笑,姜兄,十幾年前,你、我再加上劉思亥,也能稱得上北軍三俊,也曾惺惺相惜,引為知己,是何時開始生分的呢。
姜放道:賀兄心裡真正的主上,和我侍奉的并非一人,故而漸漸分歧。
不錯,你我并無私怨,然而朝中激流湍湧,擇主猶如擇木,我抱錯了一根朽木,所以沉淪,怨不得人。
他喘了口氣,再度振奮精神,我賀氏一門,五十年間上将七員,到我這一代,隻剩下我們兄弟二人從戎,我眼看是不行了,而我兄弟天慶,卻不是個很懂事的人,仗着我的官職,從來都有些不知輕重。
姜兄與我同僚二十載,就如他的兄長一般,請姜兄替我照顧管教于他。
姜放道:賀兄既然這麼說了,我本不應推辭,隻是天慶兄弟早已成年,不一定願意聽我的話。
你是他的主将,以軍令約束他,不會不從。
我隻求他不要像我這般,卷在朝廷紛争裡,但願他能一心一意地做他的軍官,殺敵報國,就算有朝一日為國捐軀,也是死得其所,比我強上萬分。
原來如此。
姜放點頭道,賀兄的意思我明白了。
好。
賀冶年不住微笑,精神又開始渙散。
姜放見狀,忙叫了大夫和賀冶年親屬進來,賀府頓時一陣忙亂。
姜放坐在不遠的小客廳裡,聽得出來進去的腳步聲不斷,小半個時辰後,似乎是賀冶年大叫了一聲:他忘了我了病室那處猛的一靜,之後便是搶天恸地的悲嚎。
姜放默然走出賀府,哭聲已透過幾重院子傳出,門前小厮似乎帶着樹倒猢狲散的茫然,愣了半天才趕着替他牽過馬來。
天氣還真是暖和,姜放放縱缰繩提馬緩行,心中被陽光烤成一團懶洋洋的炙熱明知是火燒般的難過,卻又沒有氣力發作姜放被無奈糾纏許久,擡起頭,發現坐騎已将自己帶過了雙秋橋。
蘭亭巷前百廢待興,牌樓燒去,卻改作了三層的花樓,工匠正細筆在梁枋上繪彩;一路翠頂竹蓬也恢複了舊觀,将陽光映成了蔥綠,照得行人都是面有菜色。
栖霞院的人遠遠便來相迎,栖霞聞訊連忙重新點了胭脂,新梳了頭,才趕過來。
怎麼最近不見你的人?小合口可忙?她從姜放身後抱住他堅實的後背,輕聲道。
姜放望着窗外新竹,仍是無語。
賀冶年病殁了? 姜放渾身一顫,點了點頭,他早年也可稱得上是萬軍中的大将,到頭來卻是遭皇帝猜忌冷落,郁抑成疾,抱憾而終。
我與他也是一樣,身不由己卷在朝廷紛争的漩渦裡,現今這個世道,想做一名純粹的武夫,也這麼難麼? 栖霞的臉龐摩娑着他的背脊,歎氣道:切不可這麼說。
亂世才出豪傑,各人自有各人的天命。
栖霞,姜放轉身攬住她道,我生來便是武夫,并無經天緯地的資質,你告訴我,到哪一天,我這樣的人才能一心一意,為戰而戰,心中沒有半點愧疚遺憾? 栖霞嗔道:你怎麼又有愧疚遺憾了? 原先王爺征北時的愛将,也隻剩劉思亥和我還在軍中,說來卻又各為其主,誰知道今後戰場上會不會相見?你、我、主子爺每時每刻所想的,都是中原人自相殘殺,就算我舉手殲敵萬衆,立下不世戰功,又有什麼榮耀自豪? 你啊!栖霞掩上他的嘴,微笑道,你也是四十歲的人了,何以還是這麼想不開?人的性命會消亡,人的名譽會謗損,人的貞節會玷污,隻有人的争鬥永永遠遠不會停止。
征戰,因人的貪欲戾氣而生,從來談不到榮耀自豪,更沒有愧疚遺憾。
枉你從軍多年,你刀下的亡魂聽你這麼說,豈不要抱怨死得冤屈? 是我庸人自擾。
姜放笑道。
知道就好了。
栖霞抿嘴笑,今晚她道,你留在這裡麼? 她的嗓音正如此時春日裡輕拂竹林的風聲,微微的沙啞和濃郁的慵懶,讓姜放不由自主地點頭。
我差個人去府上跟太太說一聲。
栖霞整理衣襟,戀戀不舍地放開姜放的手吩咐門前小厮速去報個信,又叫小鬟捧着淨手的水盆服侍姜放更衣,才不片刻,便有人急急向栖霞禀報,栖霞臉上歡娛頓失,轉回來道:府上人正滿世界找你呢!宮裡急召。
是嗎?姜放跳起來佩上腰刀,一把抓住栖霞,你不高興了? 還好。
縱使難舍難分,卻仍然還未到長廂斯守的時機,栖霞轉開臉無奈地賭氣。
姜放将她的手緊緊一握,飛似的走了。
冤家。
栖霞啐了一口。
姜老爺怎麼走了?小丫頭們圍過來惶惶地問。
賀冶年一死,皇帝急召姜放進宮,想必京營總督的職位已非他莫屬,這麼一來便不能再兼着領侍衛的正差,從今往後常駐小合口,相見自然更難了些。
栖霞于是歎道:姜老爺急着升官,等升了官這裡就不得常來了。
她心裡未免有些委屈自己還在念叨不休,卻隻怕這種顧慮從未在姜放的心裡閃過一閃。
姜放和辟邪此時都在為領侍衛大臣一職的人選絞盡腦汁,禦前商量下來,仍隻有姜放的副手鄭璧德順序升任。
皇帝道:此人的才幹雖不足以與賀、姜兩卿相提并論,但也中規中矩,這些年來沒有出過錯,就是他罷。
心腹的人似乎還都太年輕,就算提拔上來,能否服衆也難說得很,連辟邪在私下裡也不禁歎道:真是多事之秋。
原打算賀冶年能替我們擋一陣子風,我們也好京營、宮内兩頭都抓住,現在看來指望别人都是靠不住。
姜放道:别人?鄭璧德雖然才幹平庸,卻也是老王爺的舊部。
主子爺指的自己人又是誰? 這便是他的緻命傷。
除了你,我實在不願意把這大内裡裡外外的戍防讓到别人手上,京營方興,又須得有你這樣的人壓陣,遊雲謠難得聰明,本來可以暗中協助鄭璧德,現在卻隻能放在紫南門外不動。
凡事難得兩全,隻好我多往侍衛值房裡走動。
内臣插手侍衛的事,官面上總說不過去,更何況還有司禮監的提督太監呢。
我不會平白無故招惹他們。
侍衛戍防平日裡自有慣例調度,想來不會有錯,就怕有什麼特别的情形,鄭璧德亂了手腳。
姜放點點頭,既然辟邪親自要管這件事,那再好不過。
他便放心領了皇帝的旨意,至小合口上任,由辟邪來往兩地親自帶來大内消息。
此時大軍在涼王必隆的統領之下,早已出雁門五百裡,在出雲隘口駐紮,王舉在二月二十六日會合大軍,繼續推進一百裡,二十萬騎兵分成四路,于西努阿河以南分築壕營,守護相望,阻擊開春南下的匈奴部族。
同日,如意也順寒江到達大理境内,大理太子段秉親至碼頭迎接,公主隔簾答禮,并無失态之處。
辟邪看了如意的密折,也算松了一口氣,拿着折子從值房裡出來想禀奏皇帝知道,李及上前笑道:六哥兒别費這個勁兒了。
怎麼? 萬歲爺在桂合宮呢。
昨晚不就在那裡麼?這還是大白天呢,又去了? 是還沒回來。
李及吃吃地笑,自去年夏天,萬歲爺就沒個清閑的時候,現今有空歇口氣,多好。
辟邪點頭,道:對,你說的對。
說罷轉回值房,将折子扔在案上,小順子,收拾咱們的東西,回居養院。
好啊。
小順子大喜,在這裡吃不好,睡不好,我早就想回去了。
辟邪吩咐李及找人傳遞來往的公文折子,帶着多件沒有看完的密折搬回居養院自住。
李及不知他什麼意思,忙告訴了吉祥。
吉祥搖頭笑道:他一天見不到皇上,便有百件大事無人定奪,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