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良夜月華明 火樹銀花 翻成血海 亂山風雨惡 孤臣孽子 喜遇英俠
關燈
小
中
大
甥送往山外托人照看,救一個是一個,保住這點骨血再說。
偏又無人可托,有的相隔太遠。
唐樞年隻四歲,哪知利害,一心想見父王,同度中秋,眼已巴的在黑暗陰森的山洞中盼了一夜,好容易盼到娘舅回來,以為可以回家。
不料越走越不對,到了崖頂,遙望來路一面燈光點點,燦如繁星,想要往看,見娘舅走的路恰與相反,不禁發急,哭喊起來。
唐-無法,平時又最憐愛這個外甥,年紀大小,恐禁不住,不舍點他穴道,隻得抱在懷中,再三好言哄騙,說:“你父親和大娘,為了你娘吵鬧,必須避上兩日。
恐娘生氣,不便明言,現在帶你去尋一位異人,住上幾天,免得山洞之中黑暗氣悶,猴子又多,萬一受傷。
我還要趕回去招呼你的娘。
乖兒子,聽舅父的話,放乖一點。
”唐-腳底絕快,本領又高,不消多時,己把後山絕壑飛越過去。
又走出了十來裡路,天已大亮,空山無人,正在強忍悲憤向外甥哄勸。
唐樞年小聰明,本知嫡母不許父親納妾之事,甥舅感情既好,加以從小愛武,一聽有異人可尋,便不再争吵,一夜無眠,被唐-抱着,走了一路,漸漸睡着。
唐-好容易把他哄睡,心方略定。
想起妹子危險已極,一個不能見風的失血産婦,還有一個女嬰,這樣高的危峰峭壁,仇敵防備甚嚴,日間上路最易看破。
昨夜聽說曹賊心計甚深,離山五百裡内均有他的耳目爪牙。
隻後山一帶荒涼偏僻,亂山雜沓,向無人迹,如走新發現的這條山徑,避開後山關口,雖可逃出,日間行路仍是極難。
夜來稍好,山風又大,決難保全。
心中為難,偶一低頭,看見唐樞白裡透紅的一張蘋果臉,偎在自己懷裡,睡得真香,小兒天真,朝陽光中分外動人憐愛。
恐其受涼,剛把身上圍的一件衣服裹緊,忽聽前面轉角上有輕微的異聲由高飛堕。
唐-年老謹細,知道妹子到時不回,曹賊必要命人分途往迎,沿路搜索,早将對方平日往來之路避開,專尋隐僻之處趕走。
久經大敵,一聽便知來了能手。
當地恰是一條山谷,芙蓉坪外氣候寒冷得多。
中秋時節,草木已全黃落,方覺隐迹不易,偏巧走在這類地方,萬一遇見強敵,豈不讨厭?一看左近有株大樹,忙往樹後一閃,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握劍,暗中戒備。
唐樞偏不争氣,卻在此時哭喊了一聲“爸爸”,轉角處已有兩人說笑起來。
知被聽見,心中一橫,忙将唐樞連帶上衣匆匆用帶紮向懷中。
正待迎上前去,忽聽身後有人笑道:“原來是你。
”大驚回顧,身後立定一個布衣芒鞋,手持一根鮮紅如血的竹杖,肩上斜挂着一個粗黃麻布制就的藥囊,身材瘦長,颔下疏落落飄拂着一絡黑須的中年道人,認出那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江湖奇俠賽韓康丐仙呂-;前面兩人相隔已近,乃是一男一女,不問敵友,均已不足為慮,不禁驚喜交集,出于意外,忙即禮見。
前兩人也同走近,内中一人,乃是好友太白先生阮成象;女的打扮像個尼姑,一問姓名,乃是昔年西南四女俠之一野雲長老。
單是聞名已五六十年,今日初見,看年紀才隻三十多歲,滿臉春風,十分和氣,貌相甚是清灌,氣度尤為高雅,穿着一身粗布葛衣,白襪如霜,腳底芒鞋,通體淨無纖塵,不由肅然起敬,連稱:“長老,仰慕多年,今日幸會。
” 野雲笑道,“道友太謙,你我年紀差不多,不必如此客氣。
今日之事我們已全得知,可惜相隔大遠,一班舊友又多不在一起,想是朱由-晚年荒淫,不與人民親近,緻被好黨乘虛而入。
百烏山人和覆盆老人,一個遠遊海外,聽說回來便要遷居武夷深山之中靜修道業,不知回來也未;一個自從那年和由-絕交不久,和小菱洲龍氏弟兄聚會,密談了兩日,便往湘江,假裝失足落水,連那頭上鐵盆也全棄掉。
人都說他步了屈大夫的後塵,其實此老心中孤憤,意欲暫時隐避,不與世人相見,由此形迹無定,急切問尋他不到,實在無法。
想起由-固然咎有應得,孤兒女何罪?何況曹賊當初原是一個遊手好閑的纨挎少年,為了不事家人生産,終日偷盜,仗着武功到處行兇樹敵,被仇人打傷,當時雖得逃走,傷還未好,便被仇人尋來。
眼看危急,由-恰巧出巡分寨,無心相遇。
因見衆人夾攻一人,見他少年英俊,一時憐才,救了下來。
仗着一套花言巧語,将由-哄信,帶回山去,傳以武功,漸得寵信。
平日窮奢極欲,惟恐正人不容,引誘由-荒淫,末了恩将仇報,作出這樣慘痛之事,将來也須有個報應。
恰巧呂道友也自警覺,路遇阮道友,一同趕來。
方才淩高下視,發現一人抱一小兒在下面谷中飛馳,料知必非尋常,還沒想到是你已搶在前面。
為防萬一異派中人乘機把遺孤盜去居為奇貨,分頭趕下,竟是道友。
此子可是由-所生的麼?” 唐-忙将前事匆匆說出。
唐樞已然驚醒,一聽家敗人亡,父死母危,早号哭起來,連勸不聽,幾乎昏死過去。
野雲歎道:“此子生有至性,身世如此悲慘,可憐可愛。
阮道友當還記得昔年覆盆老人之言,你可将他收為義子或是門人,拿我書信,先往兵書峽等候。
我們救了由-之妻和令妹母女再作計較,他母子三人以後便由你照看。
我知由-還有一子,比他還小一兩歲。
他母添香,為了一事觸怒由-,将其逐出,出山時,嬰孩還未生養,此時住在由-一個舊友家中。
如今這幾個孤兒寡母最好分居,暫時不令相見。
到了時機再使重逢,以免洩露。
但是令妹産後不宜見風,長途跋涉,也有好些不便。
我知昔年雲龍山主王人武送與由-一件皮甲,乃洪荒時巨獸玄牦之皮所制(此獸乃洪荒猛獸,身高十餘丈,力大無窮,餘獨、璇姑、毛筠玉諸少年英雄在野人山大鬥玄牦,驚險情節均詳《蠻荒俠隐》),水火刀斧均所不傷,用以包裹産婦母子最好沒有。
我知此皮甲王妃保管。
但是我和由-之妻不熟,請唐道友急速趕回,通知令妹。
我們二人分頭下手,相機行事。
賊黨大有能者,這次來的鐵衛士,又是清宮爪牙中最厲害的幾個。
他們母女四人同時救出,還要分成兩起,實是難事,絲毫不能被人看破。
令妹已可救出,另兩母女主意還未想好,大家見機而行吧。
” 唐-知這三人均是有名劍俠,呂-今之神醫,身邊帶有不少靈藥。
想起絕處逢生,救星天降,好生歡喜。
見外甥還在悲泣,好生憐愛,又用溫言勸了一陣。
唐樞忽然收淚,掙下地來,朝着阮成象喊了一聲“師父”,撲地便拜,悲聲說道:“我已想過來了,求幹爹師父和這兩位伯父快救我娘的命,教我本事,大來尋狗強盜報仇吧。
”說完,又朝野雲長老和呂-禮拜。
三人見他點點年紀如此聰明,辭色那麼沉痛悲壯,越發憐愛,略微商計,便同前行。
唐-因太白先生和呂-還可算是同輩,野雲長老和覆盆老人年輩較高,又令改了稱呼。
野雲笑說:“不要如此,還是各論各的好。
此時尚早,阮道友可速起身先走,唐道友要去招呼令妹,也應快回。
我和呂道友分途行事,越過後山口便分手吧。
”說罷,便令唐樞以後改從母姓,休提前事。
唐-又向唐樞勸了幾句,說:“今有異人相助,你娘至多隔上一日便能追上你們,此後要聽師父教訓,不可頑皮,也不要傷心,大來報仇要緊,悲哭無用。
”說完,剛送阮氏師徒起身要走,呂-忽然想起一事,對二人道:“前數年我與由-相見,他身邊有一少年甚是忠義。
此人禀賦甚好,決非兇殺之相,彼時我和由-夫婦已是久别重逢,蒙他相助,還代我做了一樁大善舉,用銀甚多,所贈三千兩黃金便是此人由江西分寨就近代為取來,名叫陳英,年才十六。
一個人帶了這多黃金,往返千裡,于兩三日内為我送到,中途并還遇見兩起劇賊,竟能聲色不動,安然渡過。
雖有我的門人暗中接應,他并不知。
我見他智勇機警,骨秀神清,未及問他身法。
他原與我途中相見,覺着機會難得,讨令而來,事情交代,便想拜在我的門下。
我對他說:‘跟我當徒弟,先作三年叫花。
你尚不行。
’天門三老恰巧在座,便令拜在天門三老門下。
他見一日之間拜了三位有名劍俠為師,正在高興。
後來是我無心談起他主人晚年變節,隻在山中做土皇帝,昔年想救人民的壯志已全消沉,又聽奸人之言,荒淫酒色,數年之内必有殺身大禍。
他久聞我善于料事,往往前知,立時憂急。
先求我四人設法解救,後聽說他主人陷溺已深,如能挽回,昔年我們這班老友怎會不再來往?便我這次叫他施舍,也是不期而遇,又想為他積善減孽,否則已早避開。
見時,我知勸他不聽,也曾示意說是此次善功,全仗他的仗義疏财救了不少的人,将來不間是你或是你的兒孫必食其報。
如今所有正人全都疏遠,他又執迷不悟,如何挽救?你名為王宮侍衛,無異他的家仆,位卑言輕,将來學成回山,切不可以冒失多口,幹事無補,反有殺身之禍。
他呆立在旁,想了一陣,忽朝我四人跪倒,痛哭陳情,說他母子不是主人相救早為惡人所害,病餓而死;王妃更是他母子救命恩人。
如今恩主危亡在即,不忍離開,望乞師長恩允,許其回山随侍恩主,相機而行。
但盼老王醒悟或是歸天之後,再返師門,請師父傳授劍術。
萬一此行能夠遇機進谏,免去危機,報答主恩,固是萬幸。
如其人微言輕,便在一旁随時小心戒備,如有不測,便以身殉也非所計,好歹盡一分力是一分等語。
我們見他忠義,面無晦色,知其無害,三老首先答應,隻令不許多口,在事發作以前,更不可疾惡太甚,露出聲色,最好去和奸人勾結,取得他的歡心。
雖然你主人倒行逆施,禍必不免,事前探出奸人底細,到底要好得多,即便由-遭禍,他的妻子也許因此保全,豈不是好?行時,又告以萬一有什禍變,徒死無益,第一要先取得仇敵信任,王妃母女更要常時相見,暗中告密,但不可使好黨看出。
他第二日便趕了回去。
雖未再見,我知此人決不從賊,也不會死于賊手。
這幾年來許已得到曹賊信任。
還有由-之妻江芷芳乃我故人之女,當初由器續弦,本是司空曉星做的媒人;從小便和我相熟。
我和陶元曜、覆盆老人以及百鳥山人、野雲道友,雖不似别位老友常往芙蓉坪,一住就是一年半載;每隔一兩年,也必見上一面。
尤其我在外面行醫救窮,常時須用不少金銀。
門人雖多,向例不許借口偷富濟貧,私取人的财物。
平日救濟貧苦,全憑醫治富翁,病愈之後請其捐助。
這類富貴中人,隻管平日揮金如土,叫他救濟窮人,往往一毛不拔。
我這樣形如乞丐的遊方郎中,先看不起。
我又不屑和這班守财奴來往,如非遇到病勢危急,事前還要想了法子引其自來,他也死馬當成活馬醫,才肯向我求教。
可是疑難重症,難得遇到機緣。
對方再要是個惡人,就肯出錢,我也不醫。
有善心的富人不是沒有,偏都被我捐過多次,而這班有天良的好人均非真個大富。
尋常救濟的人,自是手到擒來,所救的人一多,再要遇到刀兵水火,瘟疫災荒,便把他們的家完全傾了,也是杯水車薪,無濟幹事。
單靠門人叫花而得,更是成了笑話。
隻有芙蓉坪多少年的積蓄,從他父親起便善理财,所開各種店鋪遍于西南諸省,每年出産供用不完,經商所得之利己是不可數計。
最厲害是,明末大亂,張獻忠由各地掠去的金銀珠寶,被他幾次出手,所得為數更是驚人。
廿年之前,又在秦嶺深山中發現許多窖藏,因此他那庫存金銀堆積如山,實是我一個最好主顧。
他這些地方卻極慷慨,有求必應。
我要的數目又大,銀子一要多少萬兩,手到拿來,從未有什難色。
大家都笑我是他的長年債主,無事不來,來了決不空手。
年月為數一多,他雖是好些倘來之物,畢竟彼時大家正在日常商量光複之事,将來起事,非有極大财力不能動手,題目甚大。
我這樣長期索讨,也實稍過。
他越是有求必應,我越不好意思。
未了幾次,去到那裡,雖是極熟的好友,我看無補與他,來了就伸手,動辄上萬黃金或是幾十萬兩銀子。
偏生荒亂之後,到處天旱水幹,瘟疫流行,辦了一件又是一件,除了他,實在沒有第二人有此力量,一算回數太多,這次用銀比哪一次都多,坐在那裡開不出口來。
事又緊急,拿了銀子就要起身。
正在為難,芷芳聽說我來,知道不會久留,又因一事,求子心切,想蔔一卦,并讨一點丹藥,說我平日有賽韓康之名,醫病蔔卦最是靈驗,為何多年至交的老前輩,不肯為他夫妻幫忙?以前兩次蔔卦均未明言休咎,所留詩句叫人無法推詳,一問便說将來自知。
占卦原為趨吉避兇,既要事後得知,與未蔔一樣,要它何用?如肯明言,并賜丈夫得子,當以五十萬白銀、萬兩黃金助我救人。
知我不會騙她,并還先付、我立時答應,笑說:‘你丈夫應有兩兒兩女,但還不到時候。
三年之後,你便先生一女。
蔔卦算命本是未技,許多江湖中人專門用來謀生。
實則,你想開來并無意思。
假如定數難逃,或是命中該有的貧富吉兇,豈是區區一卦所能轉移?如其無靈,更是不必說。
我雖略知周易,習研蔔筮,平日全靠在外修積,借以隐身之用,專為愚人說法,對于一班好友不大談起。
固然精幹此道,談言多中,于事有何補益?事前得知将來如好,勢必每日盼望,勞心勞神;将來是壞,更是日夜憂急,徒增痛苦,事情還是一樣,便能前知,也是自苦。
實則吉兇不在自己。
為了善惡相感,其應如響,隻要自身能夠勤儉安分,待人寬厚,不做惡事,所遇都是好人,心性也極和善。
待人接物自有一種可親可敬氣象,除卻大家一樣的天災,休說無端而來的禍事不會發生,便是人禍,也因平日能夠虛心忍藏,好人名聲在外,對方已有耳聞,或是受過他的好處,照樣也能避免,減少危害。
如其平日性情兇暴,仗勢欺人,作奸犯科,損人利己,窮奢極欲,明搶暗偷,不是貪官,便是無業匪徒,平日所遇當然都是同類,戾氣所鐘,殺機已伏,随時随地都是兇殺危險,便蔔上一百卦也挽救不了。
故此對于不相幹的外人,看那為人何如,借着一點靈驗,使知警惕。
好者更好,惡者改過,不說兩句明白動心的話如何信服?至于我們在座好友,均非無識之人,又多文武雙全,聰明絕頂。
休說尋常休咎,便是本身事業,吉兇禍福,連同千萬人的生命财産,也全在他心念行動一轉移之間,好了造福蒼生,功德無量;一念之差,或是一意孤行,強為其難,便要危害人民,遺患無窮。
就照現在這樣,暫時隐居山中,不事遠謀。
隻要安分守己,也使這幾千家山民豐衣足食,安樂無憂。
隻不要中途變節,專事享受,隻顧自己私欲,不問人民如何,忘了令先君的遺訓,再過多少年也是一樣。
自由自在,快樂一世,豈不也好?因為我們這些人的吉兇都是自己造成,又不是那些不明白的迷信男女,稍微用心便可明白。
會心不遠,何必再落言诠?我隻照我周易卦辭,你見沒有明言便覺沒意思了,蒙你助此功德,準保将來逢兇化吉,老來佳兒佳女,子孝孫賢如何?’芷芳聰明,一聽逢兇化吉之言,疑是有因而發,再三追問,又把我請在一旁力求指示。
我留了幾封柬帖,注明開看時日,并對她說,‘這個無用,不到時候,你決不會看。
’她還不信,我也沒有多說,後又去過兩次,便不再見。
我那柬帖頗多警戒之言,借着預言前知,加以勸誡,到了危急之時,她定必想起。
我要先走一步,将玄牦皮甲借來。
然後去尋陳英,照我心計而行,必能成功。
但有一件難題,我知野雲長老已關山門,不再收徒;芷芳所生一女,聽說人極聰明,可惜體弱,她父母因其先天不繼,不肯傳她上乘真訣,将來父仇如何能報?此時又不宜與青瑤母子同居一起;想來想去,隻有拜在長老門下,卻不可以不收呢。
” 野雲笑道:“呂道友不必說了。
初見面時,我已聽出言中之意,貧道答應就是。
” 有這兩位異人同路,自然神速得多,一晃便自越過絕壑。
到了危崖之上,唐-想起忘向呂-讨藥,剛一開口,呂-笑說:“長老與你同去,便是死人也能救活,問我要藥作什?不過敵黨中能手頗多,又與清廷那班爪牙勾結,内有好些異派中人,為防萬一與強敵狹路相逢,有此軟甲,要少好些顧慮。
出山時節我們不能同行,有此軟甲,将人包在其内,帶了上路,也方便些而已。
” 唐-聞言,寬心大放,便與呂-謝别,和野雲長老一同往尋青瑤,将其解醒,先服了一粒靈藥,定住心神,然後告以大概。
青瑤自是痛不欲生。
長老吩咐了幾句便自走去。
這一面芷芳母女正在愁急。
先是潘碧桃走來,雖然滿口勸慰,面上神情與往日大不相同,坐了不多時便自别去。
走時,望着小妹歎了口氣,似有惋惜之容。
小妹聰明孝順,知道母親有意結交,對于碧桃,平日十分親熱,深知此婦心情,見她神氣與昨日不同,走得又早,正告乃母,相對憂疑。
陳英忽來傳話,說明日“送三”。
樓庫己全紮好,冥器堆積如山。
曹賊為想收買殘餘人心,表示事由清廷來人發難攻入,不是他長于應變,全山人民均被官兵當作反叛,早已殺得雞犬不留。
如今費了許多心機,才将老王人頭買來,縫好全屍,明日率領全體山民設祭開吊,由喪主王妃主祭,并請自己設法保全的諸位老友襄贊;點主成服,過了三七,便請王妃代接山主之位,等朱、白、柴三家王親至戚得信趕來,再定立國大計,另推賢能繼位山主,免去王号,以免清廷得知,又來殺害,或由王妃繼承下去均無不可。
好在本山地主不比為王,男女都可,身是外人,雖然前日官軍因受重賄,令我當這山主,一時從權,并非本心,已命專人往各處分寨送信,隻等大家趕到,交代完畢,便想法向官府婉言陳說,辭去山主之名,以免朱、白諸位疑忌,自己也可表明心迹。
不是恐怕官府生疑,連芙蓉坪也不願再住下去。
并說昨、今兩日是恐官府生疑,自稱山主,并非得意,明日上祭之後,便要傳令全山改過稱呼等語。
口裡掩耳盜鈴,鬼話連篇,暗中卻命陳英刺激王妃母女,迫令自殺。
明日不死,便下毒手。
在全山人民哭吊時,乘王妃痛哭之際,先用迷香将人迷倒,再用特制毒針刺她要害。
陳英聞言,自是悲急欲死,但又想不出方法,斷定王妃必難保全,隻想将小主人救出,便和曹賊說:“還有一女留下,豈非後患?”曹賊不知陳英故意試探,先命便宜行事。
陳英便說:“她母女二人同日死去,反使别人議論。
好在此女年幼無能,本山高險,她一個小女娃,放她逃走也走不了,何況還有許多關口。
可慮的并非是她本人,乃是昨日受迫投降的那幾個老人心意難測。
他們都有本領,往來随便。
萬一人
偏又無人可托,有的相隔太遠。
唐樞年隻四歲,哪知利害,一心想見父王,同度中秋,眼已巴的在黑暗陰森的山洞中盼了一夜,好容易盼到娘舅回來,以為可以回家。
不料越走越不對,到了崖頂,遙望來路一面燈光點點,燦如繁星,想要往看,見娘舅走的路恰與相反,不禁發急,哭喊起來。
唐-無法,平時又最憐愛這個外甥,年紀大小,恐禁不住,不舍點他穴道,隻得抱在懷中,再三好言哄騙,說:“你父親和大娘,為了你娘吵鬧,必須避上兩日。
恐娘生氣,不便明言,現在帶你去尋一位異人,住上幾天,免得山洞之中黑暗氣悶,猴子又多,萬一受傷。
我還要趕回去招呼你的娘。
乖兒子,聽舅父的話,放乖一點。
”唐-腳底絕快,本領又高,不消多時,己把後山絕壑飛越過去。
又走出了十來裡路,天已大亮,空山無人,正在強忍悲憤向外甥哄勸。
唐樞年小聰明,本知嫡母不許父親納妾之事,甥舅感情既好,加以從小愛武,一聽有異人可尋,便不再争吵,一夜無眠,被唐-抱着,走了一路,漸漸睡着。
唐-好容易把他哄睡,心方略定。
想起妹子危險已極,一個不能見風的失血産婦,還有一個女嬰,這樣高的危峰峭壁,仇敵防備甚嚴,日間上路最易看破。
昨夜聽說曹賊心計甚深,離山五百裡内均有他的耳目爪牙。
隻後山一帶荒涼偏僻,亂山雜沓,向無人迹,如走新發現的這條山徑,避開後山關口,雖可逃出,日間行路仍是極難。
夜來稍好,山風又大,決難保全。
心中為難,偶一低頭,看見唐樞白裡透紅的一張蘋果臉,偎在自己懷裡,睡得真香,小兒天真,朝陽光中分外動人憐愛。
恐其受涼,剛把身上圍的一件衣服裹緊,忽聽前面轉角上有輕微的異聲由高飛堕。
唐-年老謹細,知道妹子到時不回,曹賊必要命人分途往迎,沿路搜索,早将對方平日往來之路避開,專尋隐僻之處趕走。
久經大敵,一聽便知來了能手。
當地恰是一條山谷,芙蓉坪外氣候寒冷得多。
中秋時節,草木已全黃落,方覺隐迹不易,偏巧走在這類地方,萬一遇見強敵,豈不讨厭?一看左近有株大樹,忙往樹後一閃,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握劍,暗中戒備。
唐樞偏不争氣,卻在此時哭喊了一聲“爸爸”,轉角處已有兩人說笑起來。
知被聽見,心中一橫,忙将唐樞連帶上衣匆匆用帶紮向懷中。
正待迎上前去,忽聽身後有人笑道:“原來是你。
”大驚回顧,身後立定一個布衣芒鞋,手持一根鮮紅如血的竹杖,肩上斜挂着一個粗黃麻布制就的藥囊,身材瘦長,颔下疏落落飄拂着一絡黑須的中年道人,認出那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江湖奇俠賽韓康丐仙呂-;前面兩人相隔已近,乃是一男一女,不問敵友,均已不足為慮,不禁驚喜交集,出于意外,忙即禮見。
前兩人也同走近,内中一人,乃是好友太白先生阮成象;女的打扮像個尼姑,一問姓名,乃是昔年西南四女俠之一野雲長老。
單是聞名已五六十年,今日初見,看年紀才隻三十多歲,滿臉春風,十分和氣,貌相甚是清灌,氣度尤為高雅,穿着一身粗布葛衣,白襪如霜,腳底芒鞋,通體淨無纖塵,不由肅然起敬,連稱:“長老,仰慕多年,今日幸會。
” 野雲笑道,“道友太謙,你我年紀差不多,不必如此客氣。
今日之事我們已全得知,可惜相隔大遠,一班舊友又多不在一起,想是朱由-晚年荒淫,不與人民親近,緻被好黨乘虛而入。
百烏山人和覆盆老人,一個遠遊海外,聽說回來便要遷居武夷深山之中靜修道業,不知回來也未;一個自從那年和由-絕交不久,和小菱洲龍氏弟兄聚會,密談了兩日,便往湘江,假裝失足落水,連那頭上鐵盆也全棄掉。
人都說他步了屈大夫的後塵,其實此老心中孤憤,意欲暫時隐避,不與世人相見,由此形迹無定,急切問尋他不到,實在無法。
想起由-固然咎有應得,孤兒女何罪?何況曹賊當初原是一個遊手好閑的纨挎少年,為了不事家人生産,終日偷盜,仗着武功到處行兇樹敵,被仇人打傷,當時雖得逃走,傷還未好,便被仇人尋來。
眼看危急,由-恰巧出巡分寨,無心相遇。
因見衆人夾攻一人,見他少年英俊,一時憐才,救了下來。
仗着一套花言巧語,将由-哄信,帶回山去,傳以武功,漸得寵信。
平日窮奢極欲,惟恐正人不容,引誘由-荒淫,末了恩将仇報,作出這樣慘痛之事,将來也須有個報應。
恰巧呂道友也自警覺,路遇阮道友,一同趕來。
方才淩高下視,發現一人抱一小兒在下面谷中飛馳,料知必非尋常,還沒想到是你已搶在前面。
為防萬一異派中人乘機把遺孤盜去居為奇貨,分頭趕下,竟是道友。
此子可是由-所生的麼?” 唐-忙将前事匆匆說出。
唐樞已然驚醒,一聽家敗人亡,父死母危,早号哭起來,連勸不聽,幾乎昏死過去。
野雲歎道:“此子生有至性,身世如此悲慘,可憐可愛。
阮道友當還記得昔年覆盆老人之言,你可将他收為義子或是門人,拿我書信,先往兵書峽等候。
我們救了由-之妻和令妹母女再作計較,他母子三人以後便由你照看。
我知由-還有一子,比他還小一兩歲。
他母添香,為了一事觸怒由-,将其逐出,出山時,嬰孩還未生養,此時住在由-一個舊友家中。
如今這幾個孤兒寡母最好分居,暫時不令相見。
到了時機再使重逢,以免洩露。
但是令妹産後不宜見風,長途跋涉,也有好些不便。
我知昔年雲龍山主王人武送與由-一件皮甲,乃洪荒時巨獸玄牦之皮所制(此獸乃洪荒猛獸,身高十餘丈,力大無窮,餘獨、璇姑、毛筠玉諸少年英雄在野人山大鬥玄牦,驚險情節均詳《蠻荒俠隐》),水火刀斧均所不傷,用以包裹産婦母子最好沒有。
我知此皮甲王妃保管。
但是我和由-之妻不熟,請唐道友急速趕回,通知令妹。
我們二人分頭下手,相機行事。
賊黨大有能者,這次來的鐵衛士,又是清宮爪牙中最厲害的幾個。
他們母女四人同時救出,還要分成兩起,實是難事,絲毫不能被人看破。
令妹已可救出,另兩母女主意還未想好,大家見機而行吧。
” 唐-知這三人均是有名劍俠,呂-今之神醫,身邊帶有不少靈藥。
想起絕處逢生,救星天降,好生歡喜。
見外甥還在悲泣,好生憐愛,又用溫言勸了一陣。
唐樞忽然收淚,掙下地來,朝着阮成象喊了一聲“師父”,撲地便拜,悲聲說道:“我已想過來了,求幹爹師父和這兩位伯父快救我娘的命,教我本事,大來尋狗強盜報仇吧。
”說完,又朝野雲長老和呂-禮拜。
三人見他點點年紀如此聰明,辭色那麼沉痛悲壯,越發憐愛,略微商計,便同前行。
唐-因太白先生和呂-還可算是同輩,野雲長老和覆盆老人年輩較高,又令改了稱呼。
野雲笑說:“不要如此,還是各論各的好。
此時尚早,阮道友可速起身先走,唐道友要去招呼令妹,也應快回。
我和呂道友分途行事,越過後山口便分手吧。
”說罷,便令唐樞以後改從母姓,休提前事。
唐-又向唐樞勸了幾句,說:“今有異人相助,你娘至多隔上一日便能追上你們,此後要聽師父教訓,不可頑皮,也不要傷心,大來報仇要緊,悲哭無用。
”說完,剛送阮氏師徒起身要走,呂-忽然想起一事,對二人道:“前數年我與由-相見,他身邊有一少年甚是忠義。
此人禀賦甚好,決非兇殺之相,彼時我和由-夫婦已是久别重逢,蒙他相助,還代我做了一樁大善舉,用銀甚多,所贈三千兩黃金便是此人由江西分寨就近代為取來,名叫陳英,年才十六。
一個人帶了這多黃金,往返千裡,于兩三日内為我送到,中途并還遇見兩起劇賊,竟能聲色不動,安然渡過。
雖有我的門人暗中接應,他并不知。
我見他智勇機警,骨秀神清,未及問他身法。
他原與我途中相見,覺着機會難得,讨令而來,事情交代,便想拜在我的門下。
我對他說:‘跟我當徒弟,先作三年叫花。
你尚不行。
’天門三老恰巧在座,便令拜在天門三老門下。
他見一日之間拜了三位有名劍俠為師,正在高興。
後來是我無心談起他主人晚年變節,隻在山中做土皇帝,昔年想救人民的壯志已全消沉,又聽奸人之言,荒淫酒色,數年之内必有殺身大禍。
他久聞我善于料事,往往前知,立時憂急。
先求我四人設法解救,後聽說他主人陷溺已深,如能挽回,昔年我們這班老友怎會不再來往?便我這次叫他施舍,也是不期而遇,又想為他積善減孽,否則已早避開。
見時,我知勸他不聽,也曾示意說是此次善功,全仗他的仗義疏财救了不少的人,将來不間是你或是你的兒孫必食其報。
如今所有正人全都疏遠,他又執迷不悟,如何挽救?你名為王宮侍衛,無異他的家仆,位卑言輕,将來學成回山,切不可以冒失多口,幹事無補,反有殺身之禍。
他呆立在旁,想了一陣,忽朝我四人跪倒,痛哭陳情,說他母子不是主人相救早為惡人所害,病餓而死;王妃更是他母子救命恩人。
如今恩主危亡在即,不忍離開,望乞師長恩允,許其回山随侍恩主,相機而行。
但盼老王醒悟或是歸天之後,再返師門,請師父傳授劍術。
萬一此行能夠遇機進谏,免去危機,報答主恩,固是萬幸。
如其人微言輕,便在一旁随時小心戒備,如有不測,便以身殉也非所計,好歹盡一分力是一分等語。
我們見他忠義,面無晦色,知其無害,三老首先答應,隻令不許多口,在事發作以前,更不可疾惡太甚,露出聲色,最好去和奸人勾結,取得他的歡心。
雖然你主人倒行逆施,禍必不免,事前探出奸人底細,到底要好得多,即便由-遭禍,他的妻子也許因此保全,豈不是好?行時,又告以萬一有什禍變,徒死無益,第一要先取得仇敵信任,王妃母女更要常時相見,暗中告密,但不可使好黨看出。
他第二日便趕了回去。
雖未再見,我知此人決不從賊,也不會死于賊手。
這幾年來許已得到曹賊信任。
還有由-之妻江芷芳乃我故人之女,當初由器續弦,本是司空曉星做的媒人;從小便和我相熟。
我和陶元曜、覆盆老人以及百鳥山人、野雲道友,雖不似别位老友常往芙蓉坪,一住就是一年半載;每隔一兩年,也必見上一面。
尤其我在外面行醫救窮,常時須用不少金銀。
門人雖多,向例不許借口偷富濟貧,私取人的财物。
平日救濟貧苦,全憑醫治富翁,病愈之後請其捐助。
這類富貴中人,隻管平日揮金如土,叫他救濟窮人,往往一毛不拔。
我這樣形如乞丐的遊方郎中,先看不起。
我又不屑和這班守财奴來往,如非遇到病勢危急,事前還要想了法子引其自來,他也死馬當成活馬醫,才肯向我求教。
可是疑難重症,難得遇到機緣。
對方再要是個惡人,就肯出錢,我也不醫。
有善心的富人不是沒有,偏都被我捐過多次,而這班有天良的好人均非真個大富。
尋常救濟的人,自是手到擒來,所救的人一多,再要遇到刀兵水火,瘟疫災荒,便把他們的家完全傾了,也是杯水車薪,無濟幹事。
單靠門人叫花而得,更是成了笑話。
隻有芙蓉坪多少年的積蓄,從他父親起便善理财,所開各種店鋪遍于西南諸省,每年出産供用不完,經商所得之利己是不可數計。
最厲害是,明末大亂,張獻忠由各地掠去的金銀珠寶,被他幾次出手,所得為數更是驚人。
廿年之前,又在秦嶺深山中發現許多窖藏,因此他那庫存金銀堆積如山,實是我一個最好主顧。
他這些地方卻極慷慨,有求必應。
我要的數目又大,銀子一要多少萬兩,手到拿來,從未有什難色。
大家都笑我是他的長年債主,無事不來,來了決不空手。
年月為數一多,他雖是好些倘來之物,畢竟彼時大家正在日常商量光複之事,将來起事,非有極大财力不能動手,題目甚大。
我這樣長期索讨,也實稍過。
他越是有求必應,我越不好意思。
未了幾次,去到那裡,雖是極熟的好友,我看無補與他,來了就伸手,動辄上萬黃金或是幾十萬兩銀子。
偏生荒亂之後,到處天旱水幹,瘟疫流行,辦了一件又是一件,除了他,實在沒有第二人有此力量,一算回數太多,這次用銀比哪一次都多,坐在那裡開不出口來。
事又緊急,拿了銀子就要起身。
正在為難,芷芳聽說我來,知道不會久留,又因一事,求子心切,想蔔一卦,并讨一點丹藥,說我平日有賽韓康之名,醫病蔔卦最是靈驗,為何多年至交的老前輩,不肯為他夫妻幫忙?以前兩次蔔卦均未明言休咎,所留詩句叫人無法推詳,一問便說将來自知。
占卦原為趨吉避兇,既要事後得知,與未蔔一樣,要它何用?如肯明言,并賜丈夫得子,當以五十萬白銀、萬兩黃金助我救人。
知我不會騙她,并還先付、我立時答應,笑說:‘你丈夫應有兩兒兩女,但還不到時候。
三年之後,你便先生一女。
蔔卦算命本是未技,許多江湖中人專門用來謀生。
實則,你想開來并無意思。
假如定數難逃,或是命中該有的貧富吉兇,豈是區區一卦所能轉移?如其無靈,更是不必說。
我雖略知周易,習研蔔筮,平日全靠在外修積,借以隐身之用,專為愚人說法,對于一班好友不大談起。
固然精幹此道,談言多中,于事有何補益?事前得知将來如好,勢必每日盼望,勞心勞神;将來是壞,更是日夜憂急,徒增痛苦,事情還是一樣,便能前知,也是自苦。
實則吉兇不在自己。
為了善惡相感,其應如響,隻要自身能夠勤儉安分,待人寬厚,不做惡事,所遇都是好人,心性也極和善。
待人接物自有一種可親可敬氣象,除卻大家一樣的天災,休說無端而來的禍事不會發生,便是人禍,也因平日能夠虛心忍藏,好人名聲在外,對方已有耳聞,或是受過他的好處,照樣也能避免,減少危害。
如其平日性情兇暴,仗勢欺人,作奸犯科,損人利己,窮奢極欲,明搶暗偷,不是貪官,便是無業匪徒,平日所遇當然都是同類,戾氣所鐘,殺機已伏,随時随地都是兇殺危險,便蔔上一百卦也挽救不了。
故此對于不相幹的外人,看那為人何如,借着一點靈驗,使知警惕。
好者更好,惡者改過,不說兩句明白動心的話如何信服?至于我們在座好友,均非無識之人,又多文武雙全,聰明絕頂。
休說尋常休咎,便是本身事業,吉兇禍福,連同千萬人的生命财産,也全在他心念行動一轉移之間,好了造福蒼生,功德無量;一念之差,或是一意孤行,強為其難,便要危害人民,遺患無窮。
就照現在這樣,暫時隐居山中,不事遠謀。
隻要安分守己,也使這幾千家山民豐衣足食,安樂無憂。
隻不要中途變節,專事享受,隻顧自己私欲,不問人民如何,忘了令先君的遺訓,再過多少年也是一樣。
自由自在,快樂一世,豈不也好?因為我們這些人的吉兇都是自己造成,又不是那些不明白的迷信男女,稍微用心便可明白。
會心不遠,何必再落言诠?我隻照我周易卦辭,你見沒有明言便覺沒意思了,蒙你助此功德,準保将來逢兇化吉,老來佳兒佳女,子孝孫賢如何?’芷芳聰明,一聽逢兇化吉之言,疑是有因而發,再三追問,又把我請在一旁力求指示。
我留了幾封柬帖,注明開看時日,并對她說,‘這個無用,不到時候,你決不會看。
’她還不信,我也沒有多說,後又去過兩次,便不再見。
我那柬帖頗多警戒之言,借着預言前知,加以勸誡,到了危急之時,她定必想起。
我要先走一步,将玄牦皮甲借來。
然後去尋陳英,照我心計而行,必能成功。
但有一件難題,我知野雲長老已關山門,不再收徒;芷芳所生一女,聽說人極聰明,可惜體弱,她父母因其先天不繼,不肯傳她上乘真訣,将來父仇如何能報?此時又不宜與青瑤母子同居一起;想來想去,隻有拜在長老門下,卻不可以不收呢。
” 野雲笑道:“呂道友不必說了。
初見面時,我已聽出言中之意,貧道答應就是。
” 有這兩位異人同路,自然神速得多,一晃便自越過絕壑。
到了危崖之上,唐-想起忘向呂-讨藥,剛一開口,呂-笑說:“長老與你同去,便是死人也能救活,問我要藥作什?不過敵黨中能手頗多,又與清廷那班爪牙勾結,内有好些異派中人,為防萬一與強敵狹路相逢,有此軟甲,要少好些顧慮。
出山時節我們不能同行,有此軟甲,将人包在其内,帶了上路,也方便些而已。
” 唐-聞言,寬心大放,便與呂-謝别,和野雲長老一同往尋青瑤,将其解醒,先服了一粒靈藥,定住心神,然後告以大概。
青瑤自是痛不欲生。
長老吩咐了幾句便自走去。
這一面芷芳母女正在愁急。
先是潘碧桃走來,雖然滿口勸慰,面上神情與往日大不相同,坐了不多時便自别去。
走時,望着小妹歎了口氣,似有惋惜之容。
小妹聰明孝順,知道母親有意結交,對于碧桃,平日十分親熱,深知此婦心情,見她神氣與昨日不同,走得又早,正告乃母,相對憂疑。
陳英忽來傳話,說明日“送三”。
樓庫己全紮好,冥器堆積如山。
曹賊為想收買殘餘人心,表示事由清廷來人發難攻入,不是他長于應變,全山人民均被官兵當作反叛,早已殺得雞犬不留。
如今費了許多心機,才将老王人頭買來,縫好全屍,明日率領全體山民設祭開吊,由喪主王妃主祭,并請自己設法保全的諸位老友襄贊;點主成服,過了三七,便請王妃代接山主之位,等朱、白、柴三家王親至戚得信趕來,再定立國大計,另推賢能繼位山主,免去王号,以免清廷得知,又來殺害,或由王妃繼承下去均無不可。
好在本山地主不比為王,男女都可,身是外人,雖然前日官軍因受重賄,令我當這山主,一時從權,并非本心,已命專人往各處分寨送信,隻等大家趕到,交代完畢,便想法向官府婉言陳說,辭去山主之名,以免朱、白諸位疑忌,自己也可表明心迹。
不是恐怕官府生疑,連芙蓉坪也不願再住下去。
并說昨、今兩日是恐官府生疑,自稱山主,并非得意,明日上祭之後,便要傳令全山改過稱呼等語。
口裡掩耳盜鈴,鬼話連篇,暗中卻命陳英刺激王妃母女,迫令自殺。
明日不死,便下毒手。
在全山人民哭吊時,乘王妃痛哭之際,先用迷香将人迷倒,再用特制毒針刺她要害。
陳英聞言,自是悲急欲死,但又想不出方法,斷定王妃必難保全,隻想将小主人救出,便和曹賊說:“還有一女留下,豈非後患?”曹賊不知陳英故意試探,先命便宜行事。
陳英便說:“她母女二人同日死去,反使别人議論。
好在此女年幼無能,本山高險,她一個小女娃,放她逃走也走不了,何況還有許多關口。
可慮的并非是她本人,乃是昨日受迫投降的那幾個老人心意難測。
他們都有本領,往來随便。
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