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如是如來鏡智之中。
能現衆生諸善惡業。
以是因緣。
此智名為大圓鏡智。
依大悲故恒緣衆生。
依大智故常如法性。
雙觀真俗無有間斷。
常能執持無漏根身。
一切功德為所依止。
二平等性智。
轉我見識得此智慧。
是以能證自佗平等二無我性。
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三妙觀察智。
轉分别識得此智慧。
能觀諸法自相共相。
於衆會前說諸妙法。
能令衆生得不退轉。
以是名為妙觀察智。
四成所作智。
轉五種識得此智慧。
能現一切種種化身。
令諸衆生成熟善業。
以是因緣。
名為成所作智。
如是四智而為上首。
具足八萬四千智門。
如是一切諸功德法。
名為如來自受用身。
諸善男子,二者如來佗受用身。
具足八萬四千相好。
居真淨土說一乘法。
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
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衆。
現於十種佗受用身,第一佛身。
坐百葉蓮華。
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
菩薩悟已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百佛世界。
利益安樂無數衆生,第二佛身。
坐千葉蓮華。
為二地菩薩說千法明門。
菩薩悟已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千佛世界。
利益安樂無量衆生,第三佛身。
坐萬葉蓮華。
為三地菩薩說萬法明門。
菩薩悟已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萬佛國土。
利益安樂無數衆生。
如是如來漸漸增長。
乃至十地佗受用身。
坐不可說妙寶蓮華。
為十地菩薩說不可說諸法明門。
菩薩悟已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不可說佛微妙國土。
利益安樂不可宣說不可宣說無量無邊種類衆生。
如是十身皆坐七寶菩提樹王。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善男子,一一華葉各各為一三千世界。
各有百億妙高山王。
及四大洲日月星辰。
三界諸天無不具足。
一一葉上諸贍部洲。
有金剛座菩提樹王。
其百千萬至不可說大小化佛。
各於樹下破魔軍已,一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大小諸化佛身。
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為諸資糧及四善根諸菩薩等二乘凡夫。
随宜為說三乘妙法。
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
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谛法。
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為馀衆生說人天教。
令得人天安樂妙果。
諸如是等大小化佛。
皆悉名為佛變化身。
善男子,如是二種應化身佛。
雖現滅度。
而此佛身相續常祝諸善男子,如一佛寶。
有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利樂衆生廣大恩德。
以是因緣。
名為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善男子,一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
一者無上大功德田。
二者無上有大恩德。
三者無足二足及以多足衆生中尊。
四者極難值遇如優昙華。
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
六者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
具如是等六種功德。
常能利樂一切衆生。
是名佛寶不思議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一佛寶中無量化佛。
充滿世界利樂衆生。
以何因緣。
世間衆生多不見佛受諸苦惱。
佛告五百長者,譬如日光天子放百千光照明世界。
而有盲者不見光明。
汝善男子,於意雲何。
日光天子而有過否。
時長者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諸佛如來常演正法利樂有情。
是諸衆生常造惡業。
都不覺知無慚愧心。
於佛法僧不樂親近。
如是衆生罪根深重。
經無量劫不得見聞三寶名字。
如彼盲者不睹日光。
若有衆生恭敬如來。
愛樂大乘尊重三寶。
當知是人業障銷除。
福智增長。
成就善根。
速得見佛。
永離生死。
當證菩提。
諸善男子,如一佛寶有無量佛。
如來所說法寶亦然。
一法寶中有無量義。
善男子,於法寶中有其四種。
一者教法。
二者理法。
三者行法。
四者果法。
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
聲名句文名為教法。
有無諸法名為理法。
戒定慧行名為行法。
為無為果名為果法。
如是四種名為法寶。
引導衆生出生死海到於彼岸。
善男子,諸佛所師即是法寶。
所以者何。
三世諸佛依法修行。
斷一切障得成菩提。
盡未來際利益衆生。
以是因緣。
三世如來常能供養諸波羅蜜微妙法寶。
何況三界一切衆生未得解脫。
而不能敬微妙法寶。
善男子,我昔曾為求法人王。
入大火坑而求正法。
永斷生死得大菩提。
是故法寶能破一切生死牢獄,猶如金剛能壞萬物。
法寶能照癡闇衆生。
如日天子能照世界。
法寶能救貧乏衆生。
如摩尼珠雨衆寶故。
法寶能與衆生喜樂,猶如天鼓樂諸天故。
法寶能為諸天寶階。
聽聞正法得生天故。
法寶能為堅牢大船。
渡生死海到彼岸故。
法寶猶如轉輪聖王。
能除三毒煩惱賊故。
法寶能為珍妙衣服。
覆蓋無慚諸衆生故。
法寶猶如金剛甲胃。
能破四魔證菩提故。
法寶猶如智慧利劍。
割斷生死離系縛故。
法寶正
能現衆生諸善惡業。
以是因緣。
此智名為大圓鏡智。
依大悲故恒緣衆生。
依大智故常如法性。
雙觀真俗無有間斷。
常能執持無漏根身。
一切功德為所依止。
二平等性智。
轉我見識得此智慧。
是以能證自佗平等二無我性。
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三妙觀察智。
轉分别識得此智慧。
能觀諸法自相共相。
於衆會前說諸妙法。
能令衆生得不退轉。
以是名為妙觀察智。
四成所作智。
轉五種識得此智慧。
能現一切種種化身。
令諸衆生成熟善業。
以是因緣。
名為成所作智。
如是四智而為上首。
具足八萬四千智門。
如是一切諸功德法。
名為如來自受用身。
諸善男子,二者如來佗受用身。
具足八萬四千相好。
居真淨土說一乘法。
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
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衆。
現於十種佗受用身,第一佛身。
坐百葉蓮華。
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
菩薩悟已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百佛世界。
利益安樂無數衆生,第二佛身。
坐千葉蓮華。
為二地菩薩說千法明門。
菩薩悟已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千佛世界。
利益安樂無量衆生,第三佛身。
坐萬葉蓮華。
為三地菩薩說萬法明門。
菩薩悟已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萬佛國土。
利益安樂無數衆生。
如是如來漸漸增長。
乃至十地佗受用身。
坐不可說妙寶蓮華。
為十地菩薩說不可說諸法明門。
菩薩悟已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不可說佛微妙國土。
利益安樂不可宣說不可宣說無量無邊種類衆生。
如是十身皆坐七寶菩提樹王。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善男子,一一華葉各各為一三千世界。
各有百億妙高山王。
及四大洲日月星辰。
三界諸天無不具足。
一一葉上諸贍部洲。
有金剛座菩提樹王。
其百千萬至不可說大小化佛。
各於樹下破魔軍已,一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大小諸化佛身。
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為諸資糧及四善根諸菩薩等二乘凡夫。
随宜為說三乘妙法。
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
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谛法。
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為馀衆生說人天教。
令得人天安樂妙果。
諸如是等大小化佛。
皆悉名為佛變化身。
善男子,如是二種應化身佛。
雖現滅度。
而此佛身相續常祝諸善男子,如一佛寶。
有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利樂衆生廣大恩德。
以是因緣。
名為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善男子,一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
一者無上大功德田。
二者無上有大恩德。
三者無足二足及以多足衆生中尊。
四者極難值遇如優昙華。
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
六者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
具如是等六種功德。
常能利樂一切衆生。
是名佛寶不思議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一佛寶中無量化佛。
充滿世界利樂衆生。
以何因緣。
世間衆生多不見佛受諸苦惱。
佛告五百長者,譬如日光天子放百千光照明世界。
而有盲者不見光明。
汝善男子,於意雲何。
日光天子而有過否。
時長者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諸佛如來常演正法利樂有情。
是諸衆生常造惡業。
都不覺知無慚愧心。
於佛法僧不樂親近。
如是衆生罪根深重。
經無量劫不得見聞三寶名字。
如彼盲者不睹日光。
若有衆生恭敬如來。
愛樂大乘尊重三寶。
當知是人業障銷除。
福智增長。
成就善根。
速得見佛。
永離生死。
當證菩提。
諸善男子,如一佛寶有無量佛。
如來所說法寶亦然。
一法寶中有無量義。
善男子,於法寶中有其四種。
一者教法。
二者理法。
三者行法。
四者果法。
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
聲名句文名為教法。
有無諸法名為理法。
戒定慧行名為行法。
為無為果名為果法。
如是四種名為法寶。
引導衆生出生死海到於彼岸。
善男子,諸佛所師即是法寶。
所以者何。
三世諸佛依法修行。
斷一切障得成菩提。
盡未來際利益衆生。
以是因緣。
三世如來常能供養諸波羅蜜微妙法寶。
何況三界一切衆生未得解脫。
而不能敬微妙法寶。
善男子,我昔曾為求法人王。
入大火坑而求正法。
永斷生死得大菩提。
是故法寶能破一切生死牢獄,猶如金剛能壞萬物。
法寶能照癡闇衆生。
如日天子能照世界。
法寶能救貧乏衆生。
如摩尼珠雨衆寶故。
法寶能與衆生喜樂,猶如天鼓樂諸天故。
法寶能為諸天寶階。
聽聞正法得生天故。
法寶能為堅牢大船。
渡生死海到彼岸故。
法寶猶如轉輪聖王。
能除三毒煩惱賊故。
法寶能為珍妙衣服。
覆蓋無慚諸衆生故。
法寶猶如金剛甲胃。
能破四魔證菩提故。
法寶猶如智慧利劍。
割斷生死離系縛故。
法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