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報恩品第二之下 爾時,王舍大城東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國名增長福。

    于彼國中,有一長者名曰智光,其年衰邁,唯有一子,其子惡性不順父母,所有教誨皆不能從。

    遙聞釋迦牟尼如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為濁惡世無量衆生,宣說大乘報恩之法,父母及子并諸眷屬,為聽法故,齎持供具來詣佛所,供養恭敬而白佛言:「我有一子其性弊惡,不受父母所有教誨,今聞佛說報四種恩,為聽法故來詣佛所。

    唯願世尊!為我等類及諸眷屬,宣說四恩甚深妙義,令彼惡子生孝順心,此世當生令得安樂。

    」 爾時,佛告智光:「善哉,善哉!汝為法故來至我所,供養恭敬樂聞是法。

    汝等谛聽,善思念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為聞法要,舉足下足,随其遠近所踐之地微塵數量,以是因緣,感得金輪轉輪聖王;聖王報盡作欲天王,欲天報盡作梵天王,見佛聞法速證妙果。

    汝大長者及餘衆等,為于法故來至我所,如是經過八十由旬,大地微塵一一塵數,能感人天輪王果報。

    既聞法已,當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雖先說甚深四恩微妙義趣,今複為汝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最勝法王大聖主,  一切人天無等倫, 具諸相好以嚴身,  智海如空無有量。

     自他利行皆圓滿,  名稱普聞諸國土, 永斷煩惱餘習氣,  善持密行護諸根。

     百四十種不共德,  廣大福海悉圓滿, 三昧神通皆具足,  八自在宮常遊樂。

     十方人天及外道,  無有能難調禦師, 金口能宣無礙辯,  雖無能問而自說。

     如大海潮時不失,  亦如天鼓稱天心, 如是自在唯佛有,  非五通仙魔梵等。

     難思劫海修行願,  證獲如是大神通, 我入三昧大寂室,  觀察諸根及藥病。

     自出禅定而贊歎,  三世佛法心地門, 時諸長者退大心,  樂住二乘自利行。

     我開大智方便教,  引入三空解脫門, 如來意趣莫能量,  唯佛能知真祕密。

     利根聲聞及獨覺,  勤求不退諸菩薩, 十二劫數共度量,  無有能知其少分。

     假使十方凡聖智,  授與一人為智者, 如是智者如竹林,  不能測量其少分。

     世間凡夫無慧眼,  迷于恩處失妙果, 五濁惡世諸衆生,  不悟深恩恒背德, 我為開示于四恩,  令入正見菩提道。

     慈父悲母長養恩,  一切男女皆安樂, 慈父恩高如山王,  悲母恩深如大海。

     若我住世于一劫,  說悲母恩不能盡, 我今略說于少分,  猶如蚊虻飲大海。

     假使有人為福德,  供養淨行婆羅門, 五通神仙自在者,  大智師長及善友, 安置七珍為堂殿,  及以牛頭栴檀房, 百寶卧具各敷陳,  世間美味如甘露, 療治萬病諸湯藥,  盛滿金銀器物中。

     如是供養日三時,  乃至數盈于百劫, 不如一念申少分,  供養悲母大恩田, 福德無邊不可量,  筭分喻分皆無比。

     世間悲母孕其子,  十月懷胎長受苦, 于五欲樂情不着,  随時飲食亦同然, 晝夜常懷悲愍心,  行住坐卧受諸苦。

     若正誕其胎藏子,  如攢鋒刃解肢節, 迷惑東西不能辯,  遍身疼痛無所堪。

     或因此難而命終,  六親眷屬鹹悲惱, 如是衆苦皆由子,  憂悲痛切非口宣。

     若得平複身安樂,  如貧獲寶喜難量, 顧視容顔無厭足,  憐念之心不暫捨。

     母子恩情常若是,  出入不離胸臆前, 母乳猶如甘露泉,  長養及時曾無竭, 慈念之恩實難比,  鞠育之德亦難量。

     世間大地稱為重,  悲母恩重過于彼; 世間須彌稱為高,  悲母恩高過于彼; 世間速疾唯勐風,  母心一念過于彼。

     若有衆生行不孝,  令母暫時起恨心, 怨念之辭少分生,  子乃随言遭苦難, 一切佛與金剛天,  神仙祕法無能救。

     若有男女依母教,  承順顔色不相違, 一切災難盡消除,  諸天擁護常安樂。

     若能承順于悲母,  如是男女悉非凡, 大悲菩薩化人間,  示現報恩諸方便。

     若有男子及女人,  為報母恩行孝養, 割肉刺血常供給,  如是數盈于一劫, 種種勤修于孝道,  猶未能報暫時恩。

     十月處于胎藏中,  常銜乳根飲脂血, 自為嬰孩及童子,  所飲母乳百斛餘, 飲食湯藥妙衣服,  子先母後為常則。

     子若愚癡人所惡,  母亦恩憐不棄遺。

     昔有女人抱其子,  渡于恒河水瀑流, 以汎水故力難前,  與子俱沒無能捨。

     為是慈念善根力,  命終上生于梵天, 長受梵天三昧樂,  得遇如來受佛記。

     是故悲母有十德,  随應義利立其名: 一名大地二能生,  三能正者四養育, 五與智者六莊嚴,  七名安隐八教授, 九教誡者十與業,  餘恩不過于母恩。

     何法世間最富有?  何法世間最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