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關燈
袁彭年反複無恒節,倚李成棟父子挾制朝廷為名,而懼東将不敢發,故欲上去肇慶而西,則可挾陳邦傅以鉗上。

    且以東粵不保,為堡等謀國無狀之罪。

    吳貞毓與馬吉翔、夏國祥内外合謀已定,故上踉跄棄肇慶。

    瞿式耜、嚴起恒交谏不聽。

    既至梧州,吳貞毓、張孝起率其黨數十人連疏攻堡及袁彭年、劉湘客、丁時魁、蒙正發把持國政,裁抑恩紀,謀危社稷。

    遂褫職,逮下錦衣衛拷訊。

    嚴起恒率群臣跪伏求贳,不聽。

    馬吉翔嗾其黨以生棒撲之。

    諸刑皆備,而堡刑尤獨酷,血沖脅脊,幾死者數四。

    瞿式耜亢疏申理,不聽。

    曹志建、焦琏、胡一青、楊國棟、馬進忠、王進才、馬寶交疏申救,乃下法司定罪。

    進忠複上言:“臣等于堡,從無阃外之交,但緣皇上今日具官濟濟,而中外輿論,謂可心膂寄者唯一金堡。

    乃忽舉此崇祯、弘光取敗之敝政,而加諸直臣,軍民之心無不驚駭。

    乞速宥堡,置之言路,以回天意、收人心。

    ”上意亦動。

    高必正入見,吳貞毓等迎谒,請為殺堡。

    必正既陛見,出,即就堡舟次,抱堡恸哭,貞毓等始戢。

    遂得減死論,谪戍清浪衛。

    堡赴戍,不得達,留客桂林,瞿式耜館之。

    堡左足創攣,須杖而行,遂絕意世事。

    故喜讀《莊子》,及是稍習浮屠書,衣衲衣。

    桂林陷,遂與通政使印司奇祝發為僧去,世所稱澹歸大師者是也。

    堡文筆宕遠深詣,詩钅舌刻高舉,獨立古今間,成一家言。

    行書入逸品。

    名位利祿妻子皆不系其心,唯微有酒過。

    其友人姚湘,字夢峽,餘杭人。

    清兵陷杭,不肯剃發,随堡出,飄泊楚、粵。

    丁時魁欲官之,湘罵曰:“吾死為大明一秀才足矣,何用此腐鼠為!”詩文亦亢爽有氣,然亦頗有酒過。

    印司奇,字雪浪,湖廣桃源人。

    峭直廉介,使氣,不為物下。

    中崇祯辛未進士,授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遷員外郎。

    南京吏部尚書謝升奉召掌北铨,司奇以新例裁其ㄞ卒。

    升僦夫以行,微辭責之。

    南都僚屬送升祖道,司奇獨不往,升顧重之。

    已除鎮江知府。

    溫體仁欲陷錢謙益、瞿式耜,募無賴子,擊登聞鼓,訟之下撫按,檄司奇會鞫。

    司奇レ無賴子奸狀,體仁怒,镌司奇級。

    已而與推官雷起劍交惡,巡撫張國維右起劍,交訟于庭。

    謝升已拜大學士,當拟旨。

    知司奇抗直,黜起劍而司奇降論,送歸裡。

    顧其自鎮江歸也,囊五十金,清名甲于江表。

    隆武中起用,赴閩。

    思文皇帝曾寓東吳,知司奇清節,擢佥都禦史,協理院事。

    閩陷,走歸裡。

    清兵破辰、常,司奇棄家南走,崎岖苗、瑤間,馬進忠津送之。

    永曆四年秋,至桂林,瞿式耜奏司奇清節舊臣,間關依主,宜即召用。

    乃擢通政使,特敕召見。

    未赴,客寓草庵中,與金堡同居。

    桂林陷,司奇遂與堡除須發為僧。

    司奇不喜習浮屠法,遂返湖北隐焉。

    丁時魁,字鬥生,湖廣江夏人。

    中崇祯庚辰進士,授禮部主事。

    丁憂歸裡。

    兩都陷,江、漢大亂。

    時魁間道避寇,陛見思文皇帝于福州。

    改禮科給事中,奉敕出,勞軍湖南。

    湖南陷,走沅、靖。

    上在桂林,敕召入見,改吏科左給事中。

    上疏陳新政八策,以重爵賞、攬威福為要。

    當時謂為碩畫。

    上奔南甯,瞿式耜留時魁協守桂林。

    兩粵定,上出肇慶,時魁赴行在,擢吏科都給事中。

    裁抑恩幸,剔除冒濫,深為不逞者所忌。

    時魁力持行之。

    居兩載,升太常寺少卿,仍理科事。

    已為吳貞毓等所攻,王化澄、馬吉翔尤銜之,下錦衣獄,掠治毒楚。

    時魁憤,歎曰:“吾以間關從主故,虜執吾弟系于獄,榜掠無完膚;吾在此亦系于獄,榜掠無完膚,朝廷亦何忍耶!”已而論戍鎮遠。

    至桂林,張同敞館之。

    桂林陷,見執,孔有德召為幕客。

    居數月,病死。

    黃岡何履仕為治喪,割其辮擲棺外,曰:“鬥生不戴此辮以死,可不負梧州一頓棒,而今不免也,惜哉!”張孝起,字将子,直隸吳縣人。

    中崇祯壬午鄉舉。

    被□,走閩,授□□知縣。

    李成棟陷廣東,分兵略地,孝起嬰城守。

    民潰,敵兵且至,孝起與其妻引缳自溢。

    其小胥奔救之,其妻已卒。

    小胥舁孝起走,得達行在,擢吏科給事中,頗以清直著。

    已而忌丁時魁之先己也,遂與王化澄比,陷時魁、堡,因升都給事中。

    以意行刑賞,國事炝亂,兩粵垂危不恤,師師為狂へ,以迄于亡。

    孝起逃去,不知所終。

    議者謂小胥之救,差之俄傾,孝起與城俱亡,雖與日月争光可也。

    晚節不終,徒亂人國,人之不得終為君子,豈亦有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