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一賓、彭嵩年、向文明為親兵,國棟自為軍,不随胤錫進止。
湖南複陷,國棟退屯桂林,翟式耜安插之,授饷,國棟遂依式耜。
式耜奏晉武陵侯。
國棟和諧,喜與諸文士交,恂恂自下。
部卒貧枵,菜食不給,多為諸營傭保,國棟約束之如故,所至不為民患,然以是亦不能得士心。
常退?肉,未嘗與敵一相當。
永曆四年,清孔有德犯桂林,國棟與馬養麟守海陽山。
有德攻大榕江,望國棟旗壘而過之,徑搗桂林。
國棟乃走柳州,已,扈上入南甯。
孫可望劫上入興隆(應為安隆),國棟依土司結砦自固,為清兵所拔,死之。
馬養麟亦自柳走南甯,為追兵所圍,戰不勝,死之。
養麟,湖廣鄖陽人。
從何騰蛟為副總兵,複東安、祁陽,轉戰衡州,有功,官都督同知,封藍山伯。
張先壁,?南臨安人。
應募随總督尚書傅宗龍軍前自效,稍積功次為援剿參将。
随楚撫宋一鶴守顯陵,加欽依副總兵。
承天陷,南奔武昌。
張獻忠破武昌,先壁走嶽州。
王聚奎巡撫湖南,聚援剿兵十三營守長沙,先壁其一也。
先壁所部近三千人,号“滇奇營”,頗習戰,與張獻忠戰于羅塘河,先壁陷陣有斬獲,賊稍退。
蜀将孔全斌遽縱火潰逃,先壁乃走,自寶慶入武岡,依劉承胤。
承胤待先壁不以禮。
已而李乾德檄同承胤攻複寶慶,先壁軍先登,承胤尤忌之。
乾德撫偏、沅,承胤其屬也,獎承胤抑先壁已甚,先壁無所容,怨乾德,率其兵東下屯茶陵。
乾德無以撫輯之,先壁亦因不聽命,自募兵就食民間,大為民擾。
何騰蛟開府長沙,調先壁。
先壁自為乾德所不恤,饷饣軍絕,掠野而食者兩年矣。
騰蛟饷之,先壁遂依騰蛟。
騰蛟議出師武漢,調諸将,先壁與承胤皆集長沙。
先壁以宿隙因事與承胤競,騰蛟右先壁,承胤怒,歸武岡。
先壁懼承胤之終圖己,益召募兵逾五、六萬,多為營号,以抗承胤。
然大要皆窳農叛仆,固不習戰。
隆武二年,思文皇帝欲出楚,騰蛟分遣先壁及郝永忠為左右部,率師迎駕。
令先壁自攸縣出永新,與永忠會于贛,題授總兵官都督同知。
然騰蛟實不欲先壁行,遂次攸縣不進。
永曆元年,長沙潰陷,先壁西走寶慶,劉承胤疑其圖己,遣兵禦之。
先壁畏清兵追,不敢與承胤較。
趨新化,走溆浦,入沅,上疏自理,言:“臣無仇承胤心,且不敢犯辇毂,方思與承胤洗心灑血,扈陛下于艱危,而承胤猜忮狠毒,迫臣于險,臣心無以自白,請與承胤面質。
”承胤執其使磔殺之。
馬吉翔阿承胤意,矯旨切責先壁,先壁由是益驕恚,屯黔、楚間,偃蹇不通奏谒。
武岡陷,承胤降,上乃降敕聯絡先壁,封南甯侯。
湖南複,先壁望騰蛟之招緻,已而騰蛟方為湖北潰兵所嬲,不及調用。
騰蛟沒,先壁益無所望,朝廷無以收之。
先壁擁衆,據鎮沅,奪民田以耕,日與苗夷相仇殺,日益疲。
孫可望出貴州,矯敕征先壁,先壁遂附于可望。
永曆六年,随劉文秀出蜀,攻保甯,結筏為橋濟師,令先壁斷後。
先壁弟先轸患其兵之退怯,斬筏橋而不以告,清援兵至,文秀糧盡退師,将據水南結壘,橋已斷,兵洶懼,清兵乘之,大敗,溺死者無算。
文秀械先壁歸見可望,可望杖殺之。
黃朝宣,亦臨安人。
魁岸有膂力,與張先壁俱為傅宗龍親兵牙校,有卒千餘人。
宗龍陷沒,展轉諸督撫間,稍立戰功,部曲慚衆,為援剿參将。
随宋一鶴守顯陵,号“滇廣營”。
承天陷,奔武昌,楚王留之城守。
張獻忠攻武昌,朝宣與牟文绶迎戰于新南門,殺傷相當。
俄而城陷,遂走湖南,王聚奎與守長沙。
長沙潰陷,朝宣與先壁連營,奔武岡,與複寶慶。
劉承胤忌之,谮之李乾德,乾德不為恤理,驅令屯衡州,候調遣。
乾德至衡州,聞京師變,忄匡懼,遽歸沅州,置朝宣不為安插,朝宣不知所适。
先是,攸縣賊劉夯保據燕子窠,下湖南兵巡道高鬥樞讨平之,地為瓯脫。
至是,有告朝宣形勝者,朝宣遂往居其中,益召募結砦自固,漁食湘東諸邑。
何騰蛟至長沙,朝宣以軍來谒,騰蛟喜,行拜将禮,命為總統。
朝宣遂驕恣,劄牌四出募兵,官目幾數千人,菜傭妊仆皆收為兵,殆将十萬,田野為空。
長沙既重兵屯集,朝宣畏其逼;而騰蛟意移,待朝宣出諸将下,朝宣乃自請出袁、吉,為長沙東護。
每月辄驅疲卒萬人掠萍鄉、永新、萬載,遇敵則殲,又招罷民補之。
上即位,王、馬、盧、張、郝皆用騰蛟薦,挂帥印,充總兵官,朝宣不與薦列,上特敕授署正總兵都督佥事。
朝宣怒,遷怒于民,謂民之訟己,以緻騰蛟之輕也。
民稍觸其怒者,即磔剝之,騰蛟不能問。
永曆元年二月,長沙陷,清兵直取燕子窠,朝宜棄營走衡州,遣使詣孔有德納款,約屯衡州以待。
有德至,朝宣不時迎,又盡髡其發,有德叢矢射殺之。
朝宣初以勇健聞,曆數十戰,視諸将為最,乾德、騰蛟先後操縱失所,因遂驕窳。
黃州黃惟鍛本猾吏,教之募兵為虐,民受其毒者倍張先壁,故其死也,民皆快之。
湖南複陷,國棟退屯桂林,翟式耜安插之,授饷,國棟遂依式耜。
式耜奏晉武陵侯。
國棟和諧,喜與諸文士交,恂恂自下。
部卒貧枵,菜食不給,多為諸營傭保,國棟約束之如故,所至不為民患,然以是亦不能得士心。
常退?肉,未嘗與敵一相當。
永曆四年,清孔有德犯桂林,國棟與馬養麟守海陽山。
有德攻大榕江,望國棟旗壘而過之,徑搗桂林。
國棟乃走柳州,已,扈上入南甯。
孫可望劫上入興隆(應為安隆),國棟依土司結砦自固,為清兵所拔,死之。
馬養麟亦自柳走南甯,為追兵所圍,戰不勝,死之。
養麟,湖廣鄖陽人。
從何騰蛟為副總兵,複東安、祁陽,轉戰衡州,有功,官都督同知,封藍山伯。
張先壁,?南臨安人。
應募随總督尚書傅宗龍軍前自效,稍積功次為援剿參将。
随楚撫宋一鶴守顯陵,加欽依副總兵。
承天陷,南奔武昌。
張獻忠破武昌,先壁走嶽州。
王聚奎巡撫湖南,聚援剿兵十三營守長沙,先壁其一也。
先壁所部近三千人,号“滇奇營”,頗習戰,與張獻忠戰于羅塘河,先壁陷陣有斬獲,賊稍退。
蜀将孔全斌遽縱火潰逃,先壁乃走,自寶慶入武岡,依劉承胤。
承胤待先壁不以禮。
已而李乾德檄同承胤攻複寶慶,先壁軍先登,承胤尤忌之。
乾德撫偏、沅,承胤其屬也,獎承胤抑先壁已甚,先壁無所容,怨乾德,率其兵東下屯茶陵。
乾德無以撫輯之,先壁亦因不聽命,自募兵就食民間,大為民擾。
何騰蛟開府長沙,調先壁。
先壁自為乾德所不恤,饷饣軍絕,掠野而食者兩年矣。
騰蛟饷之,先壁遂依騰蛟。
騰蛟議出師武漢,調諸将,先壁與承胤皆集長沙。
先壁以宿隙因事與承胤競,騰蛟右先壁,承胤怒,歸武岡。
先壁懼承胤之終圖己,益召募兵逾五、六萬,多為營号,以抗承胤。
然大要皆窳農叛仆,固不習戰。
隆武二年,思文皇帝欲出楚,騰蛟分遣先壁及郝永忠為左右部,率師迎駕。
令先壁自攸縣出永新,與永忠會于贛,題授總兵官都督同知。
然騰蛟實不欲先壁行,遂次攸縣不進。
永曆元年,長沙潰陷,先壁西走寶慶,劉承胤疑其圖己,遣兵禦之。
先壁畏清兵追,不敢與承胤較。
趨新化,走溆浦,入沅,上疏自理,言:“臣無仇承胤心,且不敢犯辇毂,方思與承胤洗心灑血,扈陛下于艱危,而承胤猜忮狠毒,迫臣于險,臣心無以自白,請與承胤面質。
”承胤執其使磔殺之。
馬吉翔阿承胤意,矯旨切責先壁,先壁由是益驕恚,屯黔、楚間,偃蹇不通奏谒。
武岡陷,承胤降,上乃降敕聯絡先壁,封南甯侯。
湖南複,先壁望騰蛟之招緻,已而騰蛟方為湖北潰兵所嬲,不及調用。
騰蛟沒,先壁益無所望,朝廷無以收之。
先壁擁衆,據鎮沅,奪民田以耕,日與苗夷相仇殺,日益疲。
孫可望出貴州,矯敕征先壁,先壁遂附于可望。
永曆六年,随劉文秀出蜀,攻保甯,結筏為橋濟師,令先壁斷後。
先壁弟先轸患其兵之退怯,斬筏橋而不以告,清援兵至,文秀糧盡退師,将據水南結壘,橋已斷,兵洶懼,清兵乘之,大敗,溺死者無算。
文秀械先壁歸見可望,可望杖殺之。
黃朝宣,亦臨安人。
魁岸有膂力,與張先壁俱為傅宗龍親兵牙校,有卒千餘人。
宗龍陷沒,展轉諸督撫間,稍立戰功,部曲慚衆,為援剿參将。
随宋一鶴守顯陵,号“滇廣營”。
承天陷,奔武昌,楚王留之城守。
張獻忠攻武昌,朝宣與牟文绶迎戰于新南門,殺傷相當。
俄而城陷,遂走湖南,王聚奎與守長沙。
長沙潰陷,朝宣與先壁連營,奔武岡,與複寶慶。
劉承胤忌之,谮之李乾德,乾德不為恤理,驅令屯衡州,候調遣。
乾德至衡州,聞京師變,忄匡懼,遽歸沅州,置朝宣不為安插,朝宣不知所适。
先是,攸縣賊劉夯保據燕子窠,下湖南兵巡道高鬥樞讨平之,地為瓯脫。
至是,有告朝宣形勝者,朝宣遂往居其中,益召募結砦自固,漁食湘東諸邑。
何騰蛟至長沙,朝宣以軍來谒,騰蛟喜,行拜将禮,命為總統。
朝宣遂驕恣,劄牌四出募兵,官目幾數千人,菜傭妊仆皆收為兵,殆将十萬,田野為空。
長沙既重兵屯集,朝宣畏其逼;而騰蛟意移,待朝宣出諸将下,朝宣乃自請出袁、吉,為長沙東護。
每月辄驅疲卒萬人掠萍鄉、永新、萬載,遇敵則殲,又招罷民補之。
上即位,王、馬、盧、張、郝皆用騰蛟薦,挂帥印,充總兵官,朝宣不與薦列,上特敕授署正總兵都督佥事。
朝宣怒,遷怒于民,謂民之訟己,以緻騰蛟之輕也。
民稍觸其怒者,即磔剝之,騰蛟不能問。
永曆元年二月,長沙陷,清兵直取燕子窠,朝宜棄營走衡州,遣使詣孔有德納款,約屯衡州以待。
有德至,朝宣不時迎,又盡髡其發,有德叢矢射殺之。
朝宣初以勇健聞,曆數十戰,視諸将為最,乾德、騰蛟先後操縱失所,因遂驕窳。
黃州黃惟鍛本猾吏,教之募兵為虐,民受其毒者倍張先壁,故其死也,民皆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