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夜走,退屯寶慶。
進忠既與胤錫有隙,騰蛟又喪,軍無所統,廷議遣督師,不決。
進忠進止無據,徘徊寶、武間。
萬年策陛見,請理進忠軍,授部院銜,總督之。
年策庸懦,不敢入楚。
是年秋,清兵複陷武岡,進忠退屯古泥。
上追紀麻河功,晉爵鄂國公加太子太傅。
诏遣吳李芳、鄭古愛督其軍出楚,皆不赴。
永曆四年夏,進忠乃自八十裡山出屯興安之西延鎮,請進止。
是冬,趙印選棄全州。
清孔有德遣馬蛟麟攻進忠于西延,大戰三晝夜,斬殺相當,糧盡退走,複出靖州,取道奔貴州。
桂、梧陷沒,上奔南、太,進忠無所禀承,孫可望矯制稱總統天下兵馬,召進忠,進忠不審真膺,舉軍就之。
李定國出黔,得進忠軍,大喜,與偕下黎、靖,大破清将張國柱、許承寵之兵于靖州。
進忠為左翼,功最,遂複寶慶。
已,随定國攻桂林,孔有德城守不下,進忠呼王允成憑堞語,允成遂開門延定國入。
定國下衡州,進忠與馮雙鯉攻拔長沙、破嶽州,軍聲大振。
進忠故忠摯,不欲受可望命,與定國密謀尊天子,雙鯉忌之,密以告可望。
永曆六年冬,清五王子之兵大舉壓長沙,定國令進忠退伏白杲市,誘敵過,掩擊之。
進忠報如令。
将至白杲,可望逮飛檄調進忠旋師寶慶。
定國戰衡州,待進忠不至,遂驚潰,長、衡複陷。
可望至武岡,召進忠見。
居數日,謂進忠曰:“馬将軍久行間,積百戰,亦勞矣,吾欲息之,姑令将吾護衛步軍,而以爾所将騎兵俾雙鯉、維興代将之。
”進忠愕眙,出,雙鯉、維興已分并其軍矣。
進忠憤恚,以病辭。
可望亦無意複用之,令養疾貴陽。
惋憾成疾,卒。
維興狡狯無恒,宛轉可望、定國間,躐爵至郡王,終降于清。
盧鼎,陝西西安人。
楊嗣昌知長安縣時,鼎父以老儒生為其塾師,願謹為嗣昌所愛重。
鼎亦粗習儒,用援遼事例,納饷充附學生。
父死,鼎稍事遊俠,家益落,黜學籍,不自振。
已,聞嗣昌官中樞,權勢ピ赫,鼎北走見之。
嗣昌以故人子深相慰藉,問其所欲,鼎願占武籍,嗣昌予以都司部劄随部效用。
已而嗣昌以樞輔督師出,鼎随營自效。
嗣昌謂其無搏戰材,加授參将,為行營正紀,整饬軍政。
嗣昌威望赫ピ,誅賞不旋踵,鼎憑借威令,諸軍鹹憚之,以是得整肅名。
顧鼎亦樸重無儇利心,稍自能,為諸将所重,左良玉尤雅愛之。
嗣昌敗沒,鼎無所歸,良玉征入己幕下,仍用為正紀,題授副總兵,翕然推重,良玉所部四十八營,皆心折焉。
時鼎未有部曲,良玉乃以賊中降将武自強、白良輔各千餘人配之。
自強者于賊中号小秦王,尤?至戾者也。
鼎亦自募得千人,遂成一軍。
良玉屯武昌,稍病,軍政進止,委其子夢庚,而心憂其狂,使鼎副之,奏授都督佥事。
鼎以是頻用軍事,與何騰蛟相酬酢,騰蛟亦加禮焉,鼎願樸不習于谖谲。
良玉之東下也,夢庚與黃澍謀甚秘,未深遣鼎知,鼎意亦弗善也。
兵至九江,良玉死,鼎趑趄不進。
夢庚降清,鼎去夢庚遠,夢庚不能制。
鼎乘風張帆,尾馬進忠後,求騰蛟于湖南。
騰蛟令守湘陰。
鼎初隸楊、左,監護諸軍,未嘗特将,無戰功。
喜儒術,令其子子和寓籍襄陽,為弟子員,已而充質。
鼎既巽懦,矜聲譽,為自強、良輔所積輕,名為部曲,無能率也,進止惟二将意,遂自湘陰退屯長沙。
騰蛟又遣守茶陵。
江西寇至,不能禦,複退屯衡州。
二将益桀骜,虔劉士民,欺長吏,為荼虐,鼎深惡之,無如何,往往以詞色相诮诘,二将皆怨恚。
永曆元年夏,湖南陷,鼎走桂林,郝永忠與相厚善。
鼎以二将不用命語永忠,永忠曰:“吾當為兄處此。
”因大會諸将校,永忠至,鼎怒責二将,叱擒斬之,永忠故從旁勸沮,各杖之五十。
二将畏永忠,忍受杖。
鼎乃率軍出嚴關,冒雨衣蓑笠,入敵壘間哨探,乘栅晝夜守,二将不敢卻辟。
瞿式耜、嚴起恒皆倚重之,屢敕褒美,加總兵官左都督,封宜章伯。
已而永忠掠桂林,走柳州,鼎懼二将叛降,亦退屯義
進忠既與胤錫有隙,騰蛟又喪,軍無所統,廷議遣督師,不決。
進忠進止無據,徘徊寶、武間。
萬年策陛見,請理進忠軍,授部院銜,總督之。
年策庸懦,不敢入楚。
是年秋,清兵複陷武岡,進忠退屯古泥。
上追紀麻河功,晉爵鄂國公加太子太傅。
诏遣吳李芳、鄭古愛督其軍出楚,皆不赴。
永曆四年夏,進忠乃自八十裡山出屯興安之西延鎮,請進止。
是冬,趙印選棄全州。
清孔有德遣馬蛟麟攻進忠于西延,大戰三晝夜,斬殺相當,糧盡退走,複出靖州,取道奔貴州。
桂、梧陷沒,上奔南、太,進忠無所禀承,孫可望矯制稱總統天下兵馬,召進忠,進忠不審真膺,舉軍就之。
李定國出黔,得進忠軍,大喜,與偕下黎、靖,大破清将張國柱、許承寵之兵于靖州。
進忠為左翼,功最,遂複寶慶。
已,随定國攻桂林,孔有德城守不下,進忠呼王允成憑堞語,允成遂開門延定國入。
定國下衡州,進忠與馮雙鯉攻拔長沙、破嶽州,軍聲大振。
進忠故忠摯,不欲受可望命,與定國密謀尊天子,雙鯉忌之,密以告可望。
永曆六年冬,清五王子之兵大舉壓長沙,定國令進忠退伏白杲市,誘敵過,掩擊之。
進忠報如令。
将至白杲,可望逮飛檄調進忠旋師寶慶。
定國戰衡州,待進忠不至,遂驚潰,長、衡複陷。
可望至武岡,召進忠見。
居數日,謂進忠曰:“馬将軍久行間,積百戰,亦勞矣,吾欲息之,姑令将吾護衛步軍,而以爾所将騎兵俾雙鯉、維興代将之。
”進忠愕眙,出,雙鯉、維興已分并其軍矣。
進忠憤恚,以病辭。
可望亦無意複用之,令養疾貴陽。
惋憾成疾,卒。
維興狡狯無恒,宛轉可望、定國間,躐爵至郡王,終降于清。
盧鼎,陝西西安人。
楊嗣昌知長安縣時,鼎父以老儒生為其塾師,願謹為嗣昌所愛重。
鼎亦粗習儒,用援遼事例,納饷充附學生。
父死,鼎稍事遊俠,家益落,黜學籍,不自振。
已,聞嗣昌官中樞,權勢ピ赫,鼎北走見之。
嗣昌以故人子深相慰藉,問其所欲,鼎願占武籍,嗣昌予以都司部劄随部效用。
已而嗣昌以樞輔督師出,鼎随營自效。
嗣昌謂其無搏戰材,加授參将,為行營正紀,整饬軍政。
嗣昌威望赫ピ,誅賞不旋踵,鼎憑借威令,諸軍鹹憚之,以是得整肅名。
顧鼎亦樸重無儇利心,稍自能,為諸将所重,左良玉尤雅愛之。
嗣昌敗沒,鼎無所歸,良玉征入己幕下,仍用為正紀,題授副總兵,翕然推重,良玉所部四十八營,皆心折焉。
時鼎未有部曲,良玉乃以賊中降将武自強、白良輔各千餘人配之。
自強者于賊中号小秦王,尤?至戾者也。
鼎亦自募得千人,遂成一軍。
良玉屯武昌,稍病,軍政進止,委其子夢庚,而心憂其狂,使鼎副之,奏授都督佥事。
鼎以是頻用軍事,與何騰蛟相酬酢,騰蛟亦加禮焉,鼎願樸不習于谖谲。
良玉之東下也,夢庚與黃澍謀甚秘,未深遣鼎知,鼎意亦弗善也。
兵至九江,良玉死,鼎趑趄不進。
夢庚降清,鼎去夢庚遠,夢庚不能制。
鼎乘風張帆,尾馬進忠後,求騰蛟于湖南。
騰蛟令守湘陰。
鼎初隸楊、左,監護諸軍,未嘗特将,無戰功。
喜儒術,令其子子和寓籍襄陽,為弟子員,已而充質。
鼎既巽懦,矜聲譽,為自強、良輔所積輕,名為部曲,無能率也,進止惟二将意,遂自湘陰退屯長沙。
騰蛟又遣守茶陵。
江西寇至,不能禦,複退屯衡州。
二将益桀骜,虔劉士民,欺長吏,為荼虐,鼎深惡之,無如何,往往以詞色相诮诘,二将皆怨恚。
永曆元年夏,湖南陷,鼎走桂林,郝永忠與相厚善。
鼎以二将不用命語永忠,永忠曰:“吾當為兄處此。
”因大會諸将校,永忠至,鼎怒責二将,叱擒斬之,永忠故從旁勸沮,各杖之五十。
二将畏永忠,忍受杖。
鼎乃率軍出嚴關,冒雨衣蓑笠,入敵壘間哨探,乘栅晝夜守,二将不敢卻辟。
瞿式耜、嚴起恒皆倚重之,屢敕褒美,加總兵官左都督,封宜章伯。
已而永忠掠桂林,走柳州,鼎懼二将叛降,亦退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