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一計劃失敗
關燈
小
中
大
我們穿越美洲,穿越澳大利亞大陸,都是我第一個建議。
可是,在這裡,我不得不重申一遍,任何事都好辦,可千萬别就近登陸。
” “新西蘭有什麼可怕的?”爵士問。
“最可怕的是土人!”地理學家回答。
“土人就那麼可怕?我們武裝齊全,可以自衛,幾個壞蛋的進攻又算什麼呢?” “不是幾個土人的問題,”地理學家搖搖頭,說,“新西蘭結成了可怕的部落,反抗英國的統治,和侵略者的鬥争,他們常常戰勝侵略者,然後把敵人打死吃下去的!” “原來這裡的土人吃人啊!”小羅伯爾驚叫起來。
接着人們又聽見那孩子自言自語念着兩個人的名字: “姐姐呀!海倫夫人呀!我好害怕!” “不要怕,好孩子,”爵士對他說,想安慰一下那孩子的心,”巴加内爾,我的朋友,也許你說得太過火了。
”“并不過火,爵士!羅伯爾已顯得是個大人,我們不應該瞞他,應該講實情。
” “你以為所有新西蘭人都以慈悲為懷嗎?”地理學家義正嚴辭地說下去,“去年,一個英國人瓦克納就給慘不忍睹地弄死了,地點在奧坡地基,距奧克蘭隻有幾公裡,可以說就在英國官方的眼皮底下發生的。
” “得了罷!”麥克那布斯說,“這些叙述往往靠不住,旅行家往往喜歡把到過的地方描寫成驚險萬狀,恨不得說是從土人肚裡逃出來的呢!” “我也知道,有的話是有水份的。
但是,有許多可靠人士說過,如牧師肯達爾、馬得遜,船長狄龍、居威、拉蔔拉斯等,我們不能不相信他們的話。
毛利人的酋長死了,他們就殺人祭天。
他們認為用人作供品,可以平息死者的怒氣;否則,死人的怒氣就會發洩在生人的頭上。
同時,他們還認為殺人祭奠死者就是給死者送仆役!但是,他們往往把殺死後作仆役的人吃掉了,由此看來,他們實際上迷信的成份少,好吃的成份多。
” 地理學家說得對,吃人的風氣,在新西蘭、斐濟島或者托列斯海峽,已經變成一種風俗了。
當然,這駭人的風俗裡,有點迷信的成份,但是,人之所以吃人,是因為獵品缺乏,肚子填不飽,未開化的人為充饑不得不進行吃人了。
後來,祭師們又把這種反常的習俗定為教規,賦予神聖的意義了。
吃人由充饑而變成禮儀,這就是吃人風俗的演變經過。
而且,在毛利人看來,人吃人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此外,新西蘭土人還認為,敵人死了,吃下去,可以繼承他的靈魂、力量和勇氣。
而這些東西主要貯藏在腦子中,所以宴會時,人腦是主肴,是上等菜。
地理學家又不無理由地認為新西蘭的土人之所以吃人主要由于饑餓,不但大洋洲的未開化的野人如此,歐洲也有過。
他補充道: “吃人的風俗在最文明的民族的祖先中也存在過,而且并不隻幾個特殊人有這癖好,特别是在蘇格蘭人的祖先中。
” “真的嗎,巴加内爾先生,”少校說。
“這還有錯。
你讀讀聖·哲羅姆描寫蘇格蘭阿提考利人的文章吧,你會清楚你的祖先是什麼樣的人!并且用不着去遠古時代找,就在伊麗莎白女王時代,當莎士比亞創造夏洛克(話劇《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角)的時候,不是有個蘇格蘭土匪叫作索内·賓的嗎?因為吃人肉而被處死刑了。
什麼思想驅使他吃人肉的呢?是宗教嗎?不,是饑餓。
“真的是饑餓?”門格爾問。
“是的!”巴加内爾回答,“因為在這冷酷無情的地方,飛鳥走獸很少,他們沒有别的動物可吃,隻好以人肉為食。
甚至這裡還有吃人的季節,正如文明國家有打獵的季節一樣。
在吃人的季節裡就來一次打獵,打一大勝仗,戰敗部落就變成了勝利者菜肴了。
” “依你看來,巴加内爾,”爵士說,“吃人的習慣隻有等到新西蘭草場充滿了牛、羊、豬等牲畜,才能徹底滅絕。
” “當然啦,爵士!” “他們如何吃人的?”麥克那布斯問,“是生吃還是熟吃?” “少校先生,你問這個幹什麼?”小羅伯爾又有點驚慌地問。
“為什麼不問問呢?孩子,若我真地被吃的話,我甯願被他們煮熟了吃!” “為什麼!” “為了不被他們生吞活剝呀!” “你想得倒不錯,少校,”地理學家又開口了,“把你放在鍋裡煮爛,不一樣受罪嗎?” “唉,反正是死,在活剝和活煮之間,我就不去選擇了。
”“我實話告訴你,少校,”巴加内爾說,“新西蘭土人吃人肉,一定煮熟或者烤熟了再吃。
他們都是行家,懂得烹饪技術。
不過,就我個人而言,一想到被人家吃掉,心中總不自在。
把命送到一個未開化人的肚子裡,真有點委屈!” “總而言之,”門格爾說,“大家都不想落到土人手裡,是不是?”
可是,在這裡,我不得不重申一遍,任何事都好辦,可千萬别就近登陸。
” “新西蘭有什麼可怕的?”爵士問。
“最可怕的是土人!”地理學家回答。
“土人就那麼可怕?我們武裝齊全,可以自衛,幾個壞蛋的進攻又算什麼呢?” “不是幾個土人的問題,”地理學家搖搖頭,說,“新西蘭結成了可怕的部落,反抗英國的統治,和侵略者的鬥争,他們常常戰勝侵略者,然後把敵人打死吃下去的!” “原來這裡的土人吃人啊!”小羅伯爾驚叫起來。
接着人們又聽見那孩子自言自語念着兩個人的名字: “姐姐呀!海倫夫人呀!我好害怕!” “不要怕,好孩子,”爵士對他說,想安慰一下那孩子的心,”巴加内爾,我的朋友,也許你說得太過火了。
”“并不過火,爵士!羅伯爾已顯得是個大人,我們不應該瞞他,應該講實情。
” “你以為所有新西蘭人都以慈悲為懷嗎?”地理學家義正嚴辭地說下去,“去年,一個英國人瓦克納就給慘不忍睹地弄死了,地點在奧坡地基,距奧克蘭隻有幾公裡,可以說就在英國官方的眼皮底下發生的。
” “得了罷!”麥克那布斯說,“這些叙述往往靠不住,旅行家往往喜歡把到過的地方描寫成驚險萬狀,恨不得說是從土人肚裡逃出來的呢!” “我也知道,有的話是有水份的。
但是,有許多可靠人士說過,如牧師肯達爾、馬得遜,船長狄龍、居威、拉蔔拉斯等,我們不能不相信他們的話。
毛利人的酋長死了,他們就殺人祭天。
他們認為用人作供品,可以平息死者的怒氣;否則,死人的怒氣就會發洩在生人的頭上。
同時,他們還認為殺人祭奠死者就是給死者送仆役!但是,他們往往把殺死後作仆役的人吃掉了,由此看來,他們實際上迷信的成份少,好吃的成份多。
” 地理學家說得對,吃人的風氣,在新西蘭、斐濟島或者托列斯海峽,已經變成一種風俗了。
當然,這駭人的風俗裡,有點迷信的成份,但是,人之所以吃人,是因為獵品缺乏,肚子填不飽,未開化的人為充饑不得不進行吃人了。
後來,祭師們又把這種反常的習俗定為教規,賦予神聖的意義了。
吃人由充饑而變成禮儀,這就是吃人風俗的演變經過。
而且,在毛利人看來,人吃人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此外,新西蘭土人還認為,敵人死了,吃下去,可以繼承他的靈魂、力量和勇氣。
而這些東西主要貯藏在腦子中,所以宴會時,人腦是主肴,是上等菜。
地理學家又不無理由地認為新西蘭的土人之所以吃人主要由于饑餓,不但大洋洲的未開化的野人如此,歐洲也有過。
他補充道: “吃人的風俗在最文明的民族的祖先中也存在過,而且并不隻幾個特殊人有這癖好,特别是在蘇格蘭人的祖先中。
” “真的嗎,巴加内爾先生,”少校說。
“這還有錯。
你讀讀聖·哲羅姆描寫蘇格蘭阿提考利人的文章吧,你會清楚你的祖先是什麼樣的人!并且用不着去遠古時代找,就在伊麗莎白女王時代,當莎士比亞創造夏洛克(話劇《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角)的時候,不是有個蘇格蘭土匪叫作索内·賓的嗎?因為吃人肉而被處死刑了。
什麼思想驅使他吃人肉的呢?是宗教嗎?不,是饑餓。
“真的是饑餓?”門格爾問。
“是的!”巴加内爾回答,“因為在這冷酷無情的地方,飛鳥走獸很少,他們沒有别的動物可吃,隻好以人肉為食。
甚至這裡還有吃人的季節,正如文明國家有打獵的季節一樣。
在吃人的季節裡就來一次打獵,打一大勝仗,戰敗部落就變成了勝利者菜肴了。
” “依你看來,巴加内爾,”爵士說,“吃人的習慣隻有等到新西蘭草場充滿了牛、羊、豬等牲畜,才能徹底滅絕。
” “當然啦,爵士!” “他們如何吃人的?”麥克那布斯問,“是生吃還是熟吃?” “少校先生,你問這個幹什麼?”小羅伯爾又有點驚慌地問。
“為什麼不問問呢?孩子,若我真地被吃的話,我甯願被他們煮熟了吃!” “為什麼!” “為了不被他們生吞活剝呀!” “你想得倒不錯,少校,”地理學家又開口了,“把你放在鍋裡煮爛,不一樣受罪嗎?” “唉,反正是死,在活剝和活煮之間,我就不去選擇了。
”“我實話告訴你,少校,”巴加内爾說,“新西蘭土人吃人肉,一定煮熟或者烤熟了再吃。
他們都是行家,懂得烹饪技術。
不過,就我個人而言,一想到被人家吃掉,心中總不自在。
把命送到一個未開化人的肚子裡,真有點委屈!” “總而言之,”門格爾說,“大家都不想落到土人手裡,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