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艾爾通的交換條件

關燈
候,那份報紙掉在地上,折起一半,剛好把報名的後一半露了出來。

    這後一半正是aland。

    我心裡仿佛突然一亮!aland正是英文文件上寫的aland呀,我們一向認為這字是‘上陸’,實際上應該是‘西蘭’(zealand)這字的殘餘。

    ” “嗯!”哥利納帆哼了一聲。

     “是呀,”巴加内爾又說,懷着堅定的信心,“這個解釋我一直沒有想到,你們知道為什麼?是因為法文文件比較完整些,我自然就釘住法文文件找了,而這個重要的字恰好在法文文件上又沒有。

    ” “呵!呵!你太主觀臆斷了,巴加内爾,你有點輕易地忘掉了你原先的兩次解釋了。

    ”少校說。

     “你反駁吧,少校,我準備答辨。

    ” “你這樣一來,那austral又作什麼解釋呢?” “這是最初的解釋呀。

    隻是指‘南半球’(australes)的地區。

    ” “好吧。

    那indi呢?你先認為是‘印第安人’(indiens),後來又解釋成為‘當地土人’(indigens)?” “這個字麼,我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解釋成為‘絕地之人’(indigence)!”巴加内爾回答。

     “還有contin這個字呢!”少校叫起來,“總還是‘大陸’ (continent)吧?” “既然新西蘭隻是個島,那就不是‘大陸’了。

    ” “那又是什麼呢?”哥利納帆問。

     “我親愛的爵士,我把文件解釋的全文念給你聽聽,然後你再判斷好了。

    我隻想提起你們兩點注意:第一,盡量忘記原先的那兩種解脫,把你們的腦筋從一切先入為主的成見裡解釋出來。

    第二,有某些地方你們會覺得牽強一點,可能我沒有解釋得好,但是這些地方都是無關緊要的,其中尤其是‘gonie’,我解釋為‘風濤險惡’,心裡總覺得不妥,但是又想不出其他的解釋來。

    而且,我的解釋是以法文文件為基礎的,你們不要忘記寫文件的是個英國人,他可能對法語運用得不很娴熟。

    這一點交代了之後,我就開始讀我的解釋了。

    ” 接着,巴加内爾就慢騰騰地一字一音地讀出了下列的内容: “1862年6月27日,三桅船不列颠尼亞号,籍隸格拉斯哥港,沉沒于風濤險惡的南半球海上,靠近新西蘭——這就是英文文件上的‘上陸。

    ’兩水手和船長格蘭特到達于此島。

    不幸長此變成為蠻荒絕地之人。

    茲特抛下此文件于經……及緯37°11′處。

    請速予救援,否則必死于此。

    ” 巴加内爾念完了。

    他這個解釋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還因為這次解釋和前兩次的,仿佛都是同樣的正确,因此也就很可能和前兩次的是同樣錯誤了。

    所以,哥利納帆和少校都不想拿來讨論。

    然而,既然不列颠尼亞号的蹤迹在37度線,巴塔戈尼亞海岸的地方和澳大利亞海岸的地方都沒有找到,新西蘭的機會就比較多些了。

    巴加内爾提出了這一點,特别引起了他的兩個朋友的注意。

     “巴加内爾,你為什麼把這個新解釋一直保密了近兩個月呢?你現在總該可以把原因告訴我了吧?” “因為我不願意再給你們一場空歡喜啊。

    而且我們那時正是要到奧克蘭,正是文件上37度線所指的那一點呀。

    ” “但是後來我們被拖出到達奧克蘭的路線了,為什麼你還不說呢?” “那是因為文件盡管解釋得正确,也無益于格蘭特船長的安全啊。

    ” “那又是為什麼呢,巴加内爾?” “因為,若是哈利·格蘭特還在新西蘭沉船的假設成立了,兩年沒有消息,就說明他不是死于沉船就死于新西蘭人手裡了。

    ” “因此,你的看法是……?”哥利納帆問。

     “我的看法是:沉船的痕迹還可能找到一些,不列颠尼亞号上受難的人一定是完蛋了!” “這一切都暫且不要說破,朋友們!讓我找個适當的機會來把這個慘痛的消息告訴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吧!”哥利納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