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印地安人的“王宮”
關燈
小
中
大
家都裹上“篷罩”,添上火,各色各樣的鼾聲都來了,那地理學家的鼾聲在唱着男低音,伴着全體的大合奏。
隻有哥利納帆睡不着。
他内心的不安使他難以入睡。
他不由自主地又想起那群野獸朝一個方向逃,又想到它們那種不可理解的驚駭。
那些原駝不可能是被猛獸趕着的呀。
像這樣的高度,猛獸根本不多,要說獵人吧,更少了。
是一種什麼恐怖把它們趕向安杜谷的深坑呢?恐怖的原因何在呢?哥利納帆預感到不久會有災難到來。
然而,漸漸由于半睡眠的狀态的影響,他的念頭又轉變了,希望代替了焦慮。
他想象到明天在那安達斯山下的大平原上。
想象着在那兒開始調查,也許離成功就不遠了。
他想象着格蘭特船長和他的兩個水手從苦難的奴隸生活中解放出來了。
這些想象很快地從他的腦子裡掠過。
炭火的爆炸聲,飛起的火花,那燒得紅紅的火焰,被火光照耀着的同伴們的睡臉和在牆壁上忽隐忽現的影子,這一切不時地打斷他的思路。
然後,他那種災難的預感又來了,并且比以前更厲害。
他模糊地聽着外面的聲響,那聲響在這些寂靜的山峰上怎麼會産生呢? 很難理解! 有時候,他仿佛聽到一陣遠遠的、隆隆的、帶有威脅性的響聲。
這種聲音隻有山腰上距山頂1000米以下起了暴風雨才會有的呀。
哥利納帆想要證實這一點,便走出了小屋。
這時月亮正在升起。
空氣清新而平靜。
上下都沒有雲彩。
疏疏落落的,有幾道安杜谷火山的活動回光。
沒有風雨,沒有閃電。
天空閃爍着千萬顆星星。
然而隆隆響聲和那些原駝的逃跑可有什麼關系呢?是因果關系嗎?他看看表,正是淩晨兩點。
因為他不能确定立刻就有危險發生。
所以他讓他那些疲乏的同伴們甜睡着,不去叫睡他們,連自己也陷入了一種沉重的朦胧狀态,這狀态持續了幾小時之久。
突然,嘩啦啦猛裂聲響把他驚醒了。
那是一種震耳欲聾的沖撞聲,象無數炮車在堅硬的地面上滾過去一樣,轟冬!轟冬!哥利納帆忽然覺得腳底下的地面在陷落,看見小屋在搖擺,在崩裂了。
“逃命啊!”他叫起來。
旅伴們都醒了,七颠八倒地滾作一團,落到一個陡坡上。
天亮了起來,眼前景象真是駭人。
群山的面貌都忽然變了:許多圓椎形的山頂被齊腰斬斷了,尖峰搖擺擺地陷落下去,不見了,仿佛腳下的地面忽然開了門。
由于在高低岩兒山區發生了這樣一種特殊現象,整個的一座山,有幾英裡路寬,在移動,移動,向平原的那面湧過去。
“地震啊!”巴加内爾叫了一聲。
他沒說錯,是地震。
那是智利邊區山地常發生的災禍。
正是在這個區域裡,可比亞坡城曾兩度被毀,聖地亞哥城14年中就震倒了四次。
這一部分的地殼經常被地下的烈火燃燒,這條晚期出現的山脈所有的火山不夠排洩地下的熱氣,因此,常有這種震動。
這時候那7個旅客都用手攀着苔藓,拼命地扒住那座平頂山頭的邊緣,頭暈眼花,驚慌失措,而那個大山頭正以特别快車的速度,即每小時90公裡的速度,向下馳行。
叫也叫不出,動也不敢動,逃也無可逃,止也不能止。
就是叫了,誰也聽不見誰。
地下的隆隆聲,雪崩的霹靂聲,花崗岩和雪花岩的沖擊聲,碎了的雪塊旋舞的嗚嗚聲,這一切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打招呼。
有時,那座山無阻滞、無碰撞地向下滑行着;有時,它颠簸起來,前仰後合,左顧右側,和船在海浪裡一樣。
它打那些無底深坑的旁邊經過,大塊的石頭紛紛落到深坑裡去。
它沿途把千年古樹都連根拔起。
一切突出地面的部分都被鏟平了,象一把巨大的鐵鍬一樣,把安達斯山東麓鏟成了一片光滑的斜面。
我們試想想:一塊幾萬萬噸重的物體,以50度角的斜度向下奔去。
速率不斷地增加,那是多麼大的一種威力啊! 這一陣難以形容的隕落究竟要持續多久呢?誰也估計不出。
要損落到哪個深淵裡去呢?誰也不敢預言。
7個人是不是都還在原地方呢?是不是都還活着呢?有沒有人已經被摔到旁邊的深坑裡去了呢?誰也不知道。
他們都被奔馳的速度窒息了,被澈骨的寒氣凍僵了,被旋在天邊的雪花迷住眼了,個個都氣喘噓噓地仿佛整個身體都毀滅了,幾乎沒有生氣了,他們之所以還能扒住岩石,也隻是求生的本能在作最後掙紮罷了。
突然,砰地一撞,無比猛烈,把他們震出了那巨大的滑車。
他們被扔向前去,在山腳下的最後幾層坡子上直滾。
那座滑行的平頂大山轟然止住了。
過了好幾分鐘,沒有一個人能動一動。
最後,有一個人爬起來了,但是仍然頭昏眼花的,不過身體還站得住,——那是少校。
他拂了拂那迷眼的灰塵,向四周看了看。
他的旅伴們都躺在一個小山窩裡,和彈丸落在盤底一樣,疊成一團。
少校點點人數:除了一人外,個個都在,都直條條地躺在地面上。
那少了的一個人是羅伯爾·格蘭特。
隻有哥利納帆睡不着。
他内心的不安使他難以入睡。
他不由自主地又想起那群野獸朝一個方向逃,又想到它們那種不可理解的驚駭。
那些原駝不可能是被猛獸趕着的呀。
像這樣的高度,猛獸根本不多,要說獵人吧,更少了。
是一種什麼恐怖把它們趕向安杜谷的深坑呢?恐怖的原因何在呢?哥利納帆預感到不久會有災難到來。
然而,漸漸由于半睡眠的狀态的影響,他的念頭又轉變了,希望代替了焦慮。
他想象到明天在那安達斯山下的大平原上。
想象着在那兒開始調查,也許離成功就不遠了。
他想象着格蘭特船長和他的兩個水手從苦難的奴隸生活中解放出來了。
這些想象很快地從他的腦子裡掠過。
炭火的爆炸聲,飛起的火花,那燒得紅紅的火焰,被火光照耀着的同伴們的睡臉和在牆壁上忽隐忽現的影子,這一切不時地打斷他的思路。
然後,他那種災難的預感又來了,并且比以前更厲害。
他模糊地聽着外面的聲響,那聲響在這些寂靜的山峰上怎麼會産生呢? 很難理解! 有時候,他仿佛聽到一陣遠遠的、隆隆的、帶有威脅性的響聲。
這種聲音隻有山腰上距山頂1000米以下起了暴風雨才會有的呀。
哥利納帆想要證實這一點,便走出了小屋。
這時月亮正在升起。
空氣清新而平靜。
上下都沒有雲彩。
疏疏落落的,有幾道安杜谷火山的活動回光。
沒有風雨,沒有閃電。
天空閃爍着千萬顆星星。
然而隆隆響聲和那些原駝的逃跑可有什麼關系呢?是因果關系嗎?他看看表,正是淩晨兩點。
因為他不能确定立刻就有危險發生。
所以他讓他那些疲乏的同伴們甜睡着,不去叫睡他們,連自己也陷入了一種沉重的朦胧狀态,這狀态持續了幾小時之久。
突然,嘩啦啦猛裂聲響把他驚醒了。
那是一種震耳欲聾的沖撞聲,象無數炮車在堅硬的地面上滾過去一樣,轟冬!轟冬!哥利納帆忽然覺得腳底下的地面在陷落,看見小屋在搖擺,在崩裂了。
“逃命啊!”他叫起來。
旅伴們都醒了,七颠八倒地滾作一團,落到一個陡坡上。
天亮了起來,眼前景象真是駭人。
群山的面貌都忽然變了:許多圓椎形的山頂被齊腰斬斷了,尖峰搖擺擺地陷落下去,不見了,仿佛腳下的地面忽然開了門。
由于在高低岩兒山區發生了這樣一種特殊現象,整個的一座山,有幾英裡路寬,在移動,移動,向平原的那面湧過去。
“地震啊!”巴加内爾叫了一聲。
他沒說錯,是地震。
那是智利邊區山地常發生的災禍。
正是在這個區域裡,可比亞坡城曾兩度被毀,聖地亞哥城14年中就震倒了四次。
這一部分的地殼經常被地下的烈火燃燒,這條晚期出現的山脈所有的火山不夠排洩地下的熱氣,因此,常有這種震動。
這時候那7個旅客都用手攀着苔藓,拼命地扒住那座平頂山頭的邊緣,頭暈眼花,驚慌失措,而那個大山頭正以特别快車的速度,即每小時90公裡的速度,向下馳行。
叫也叫不出,動也不敢動,逃也無可逃,止也不能止。
就是叫了,誰也聽不見誰。
地下的隆隆聲,雪崩的霹靂聲,花崗岩和雪花岩的沖擊聲,碎了的雪塊旋舞的嗚嗚聲,這一切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打招呼。
有時,那座山無阻滞、無碰撞地向下滑行着;有時,它颠簸起來,前仰後合,左顧右側,和船在海浪裡一樣。
它打那些無底深坑的旁邊經過,大塊的石頭紛紛落到深坑裡去。
它沿途把千年古樹都連根拔起。
一切突出地面的部分都被鏟平了,象一把巨大的鐵鍬一樣,把安達斯山東麓鏟成了一片光滑的斜面。
我們試想想:一塊幾萬萬噸重的物體,以50度角的斜度向下奔去。
速率不斷地增加,那是多麼大的一種威力啊! 這一陣難以形容的隕落究竟要持續多久呢?誰也估計不出。
要損落到哪個深淵裡去呢?誰也不敢預言。
7個人是不是都還在原地方呢?是不是都還活着呢?有沒有人已經被摔到旁邊的深坑裡去了呢?誰也不知道。
他們都被奔馳的速度窒息了,被澈骨的寒氣凍僵了,被旋在天邊的雪花迷住眼了,個個都氣喘噓噓地仿佛整個身體都毀滅了,幾乎沒有生氣了,他們之所以還能扒住岩石,也隻是求生的本能在作最後掙紮罷了。
突然,砰地一撞,無比猛烈,把他們震出了那巨大的滑車。
他們被扔向前去,在山腳下的最後幾層坡子上直滾。
那座滑行的平頂大山轟然止住了。
過了好幾分鐘,沒有一個人能動一動。
最後,有一個人爬起來了,但是仍然頭昏眼花的,不過身體還站得住,——那是少校。
他拂了拂那迷眼的灰塵,向四周看了看。
他的旅伴們都躺在一個小山窩裡,和彈丸落在盤底一樣,疊成一團。
少校點點人數:除了一人外,個個都在,都直條條地躺在地面上。
那少了的一個人是羅伯爾·格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