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阿羅加尼亞國
關燈
小
中
大
”,蒙住騾子的頭,兜帶或缰繩整理好了,騾子立刻繼續前進。
騾夫的習慣是早晨8時吃了早飯出發,直走到下午4點歇夜。
爵士尊重這個習慣。
這天,向導,即騾夫頭子發出休息的信号時,旅客們正到了海灣南端的阿羅哥城,他們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離開過那泡沫飛濺的海岸。
還要西行32公裡,直到卡内羅灣,才到37度線的端點。
爵士這一隊人已經走遍了海濱地區,但是并沒有找到任何沉船的痕迹。
再跑下去也是白費,因而決定就以阿羅哥城為出發點。
從這裡向東循着一條筆直的路線進發。
這一隊人馬進了城,在一家十分簡陋的旅社過夜。
阿羅哥城是阿羅加尼亞的首都。
阿羅加尼亞人是智利族的分支,這一族的人高傲而強健,在南北美洲中沒有受過外力統治的隻有這一族了。
阿羅哥城曾一度屬于西班牙人,但是居民卻從來沒有屈服過。
他們當時抵抗西班牙人和現在抵抗智利人一樣,他們獨立的旗幟——藍底白星旗——始終飄揚在那座築有護城工事的山頂上。
當别人在預備晚飯的時候,爵士、巴加内爾和向導在那些屋頂由茅草蓋成的房子間散散步。
除了一所教堂和一個聖芳濟修道院的遺址外,阿羅哥城裡就沒有什麼可看的了。
爵士試圖打聽點有關沉船的消息,但沒有得到結果。
巴加内爾說的西班牙語居民聽不懂,他很失望。
不過,阿羅哥城的人說的都是阿羅加尼亞文——一種土語,直到麥哲倫海峽都通用——巴加内爾的西班牙語說得再好也沒用。
他既不能和土人交談,隻好以目代耳,他還是感到十分愉快,因為阿羅加尼亞各種典型的人都呈現在他的眼前,任憑他觀察。
這裡的男子都身材高大,面部扁平,皮膚呈古銅色,沒有胡子,眼光閃疑,腦袋寬大,頭上披着又黑又稠的頭發。
他們整天遊手好閑,仿佛是太平盛世無所事事的戰士。
他們的女人都很能吃苦耐勞,終日忙着家務活,為主子刷馬,擦武器,耕田,打獵,除此以外,她們還抽空來編織那種翠藍色的“篷罩”,一件要織兩年,最低價錢也要賣300美元。
總的來說,阿羅加尼亞人是一個不值得注意的民族,風俗相當粗野。
人類所有的壞習慣他們幾乎都有,他們隻有一個美德,就是愛獨立。
“真是些斯巴達(古希臘的一邦,居民以勇武著稱)人啊!” 巴加内爾散步後回來圍坐着吃晚飯時,再三地贊揚着。
大家都覺得這位可敬的學者贊揚太過分了。
後來他又說,他遊覽阿羅哥城的時候,他那顆法蘭西人的心跳動得特别厲害,大家聽了更覺莫名其妙。
少校問他為什麼他那顆心竟會這樣出乎意料地跳動,他說他那陣心跳是自然不過的。
因為不久以前,他有一個同鄉人曾做過阿羅加尼亞國王。
少校請教國王的名字。
他就很驕傲地說出那位誠實的脫楞斯先生。
那是個地道的好人,滿臉的絡缌胡子,早年曾在法國的白裡各城做過律師,後來當了阿羅加尼亞國王,又被那一班下台的國王斥為“臣屬的忘恩負義的行為”把他從寶座上趕下來了。
少校聽到一個律師做了國王又被趕下寶座,不覺微微一笑,巴加内爾卻一本正經地說:“一個律師做一個好國王,也許比一個國王想做一個好律師要容易得多。
”大家聽了這話都笑起來,舉起玉米酒,每人喝了幾滴,為那阿羅加尼亞國王的健康幹杯。
幾個鐘頭後,旅客們各自裹上“篷罩”酣然入夢了。
第二天早晨八點鐘,“馬德鈴娜”在前,“陪翁”在後,那一小隊人馬又向東走上37度線的路了。
他們穿過阿羅加尼亞的那片到處都是葡萄和羊群的肥沃的地區。
但是,人煙漸漸稀少了。
隔一裡多路難得有了“拉斯特勒阿多”的茅栅——“拉斯特勒阿多”是美洲大陸聞名的印第安人的練馬人。
有時他們遇到一所廢棄的驿站,這是被平原上遊蕩的土人用來做躲避風雨的地方。
這一天有兩條河——拉克河和杜巴爾河攔着路。
好在向導發現了一個淺灘,大家安
騾夫的習慣是早晨8時吃了早飯出發,直走到下午4點歇夜。
爵士尊重這個習慣。
這天,向導,即騾夫頭子發出休息的信号時,旅客們正到了海灣南端的阿羅哥城,他們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離開過那泡沫飛濺的海岸。
還要西行32公裡,直到卡内羅灣,才到37度線的端點。
爵士這一隊人已經走遍了海濱地區,但是并沒有找到任何沉船的痕迹。
再跑下去也是白費,因而決定就以阿羅哥城為出發點。
從這裡向東循着一條筆直的路線進發。
這一隊人馬進了城,在一家十分簡陋的旅社過夜。
阿羅哥城是阿羅加尼亞的首都。
阿羅加尼亞人是智利族的分支,這一族的人高傲而強健,在南北美洲中沒有受過外力統治的隻有這一族了。
阿羅哥城曾一度屬于西班牙人,但是居民卻從來沒有屈服過。
他們當時抵抗西班牙人和現在抵抗智利人一樣,他們獨立的旗幟——藍底白星旗——始終飄揚在那座築有護城工事的山頂上。
當别人在預備晚飯的時候,爵士、巴加内爾和向導在那些屋頂由茅草蓋成的房子間散散步。
除了一所教堂和一個聖芳濟修道院的遺址外,阿羅哥城裡就沒有什麼可看的了。
爵士試圖打聽點有關沉船的消息,但沒有得到結果。
巴加内爾說的西班牙語居民聽不懂,他很失望。
不過,阿羅哥城的人說的都是阿羅加尼亞文——一種土語,直到麥哲倫海峽都通用——巴加内爾的西班牙語說得再好也沒用。
他既不能和土人交談,隻好以目代耳,他還是感到十分愉快,因為阿羅加尼亞各種典型的人都呈現在他的眼前,任憑他觀察。
這裡的男子都身材高大,面部扁平,皮膚呈古銅色,沒有胡子,眼光閃疑,腦袋寬大,頭上披着又黑又稠的頭發。
他們整天遊手好閑,仿佛是太平盛世無所事事的戰士。
他們的女人都很能吃苦耐勞,終日忙着家務活,為主子刷馬,擦武器,耕田,打獵,除此以外,她們還抽空來編織那種翠藍色的“篷罩”,一件要織兩年,最低價錢也要賣300美元。
總的來說,阿羅加尼亞人是一個不值得注意的民族,風俗相當粗野。
人類所有的壞習慣他們幾乎都有,他們隻有一個美德,就是愛獨立。
“真是些斯巴達(古希臘的一邦,居民以勇武著稱)人啊!” 巴加内爾散步後回來圍坐着吃晚飯時,再三地贊揚着。
大家都覺得這位可敬的學者贊揚太過分了。
後來他又說,他遊覽阿羅哥城的時候,他那顆法蘭西人的心跳動得特别厲害,大家聽了更覺莫名其妙。
少校問他為什麼他那顆心竟會這樣出乎意料地跳動,他說他那陣心跳是自然不過的。
因為不久以前,他有一個同鄉人曾做過阿羅加尼亞國王。
少校請教國王的名字。
他就很驕傲地說出那位誠實的脫楞斯先生。
那是個地道的好人,滿臉的絡缌胡子,早年曾在法國的白裡各城做過律師,後來當了阿羅加尼亞國王,又被那一班下台的國王斥為“臣屬的忘恩負義的行為”把他從寶座上趕下來了。
少校聽到一個律師做了國王又被趕下寶座,不覺微微一笑,巴加内爾卻一本正經地說:“一個律師做一個好國王,也許比一個國王想做一個好律師要容易得多。
”大家聽了這話都笑起來,舉起玉米酒,每人喝了幾滴,為那阿羅加尼亞國王的健康幹杯。
幾個鐘頭後,旅客們各自裹上“篷罩”酣然入夢了。
第二天早晨八點鐘,“馬德鈴娜”在前,“陪翁”在後,那一小隊人馬又向東走上37度線的路了。
他們穿過阿羅加尼亞的那片到處都是葡萄和羊群的肥沃的地區。
但是,人煙漸漸稀少了。
隔一裡多路難得有了“拉斯特勒阿多”的茅栅——“拉斯特勒阿多”是美洲大陸聞名的印第安人的練馬人。
有時他們遇到一所廢棄的驿站,這是被平原上遊蕩的土人用來做躲避風雨的地方。
這一天有兩條河——拉克河和杜巴爾河攔着路。
好在向導發現了一個淺灘,大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