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漁樵耕讀

關燈
書生,連篇累牍描寫黃蓉的“才華”,如談“論語”的“微言大義”啦,猜謎語啦,對對子啦等等,這些都是抄自前人的舊作,而且是并不怎麼高明的作品……金庸用了幾乎整整一回的篇幅……,寫黃蓉的才華,我是一面讀一面替這位才女難過的。

    宋人不能唱元曲,這是常識問題,金庸決不會不知道。

    這也許是由于他一時粗心,随手引用,但這麼一來,就損害了他所要著力描寫的“才女”了。

    豈不令人惋惜。

    金庸的武俠小說流行最廣,出了常識以外的錯誤影響也較大。

    所以我比較詳細的指出他這個錯誤。

    希望金庸以後筆下更多幾分小心。

    ……(寫于1966年1月)(諸子百家看金庸第五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7年4月25日一版,頁138-141,金庸梁羽生合論) 當聽到最後兩句,黃蓉想起父親常道:“什麼皇帝将相,都是害民惡物,改朝換姓,就隻苦了百姓!”不禁喝了聲采:“好曲兒!” 那樵子轉過身來,把斧頭往腰間一插,道:“好?好在那裡?”黃蓉欲待相答,忽想:“他愛唱曲,我也來唱個‘山坡羊’答他。

    ”當下微微一笑,低聲唱道: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

    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

    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甚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

    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她料定這樵子是個随南帝歸隐的将軍,昔日必曾手绾兵符,顯赫一時,所以這曲中極贊糞土功名、山林野居之樂,可是同時也隐隐推崇他當年富貴時的德業。

    常言道:“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黃蓉伶俐機變,這一首小曲果然教那樵子聽得心中大悅,向山邊一指,道:“上去吧!” 隻見那山邊一條手臂粗細的長藤,沿峰而上。

    靖蓉二人仰頭而望,但見那山峰的上半截隐在雲霧之中,不知那峰頂究有多高。

     兩人所唱的曲子,郭靖實隻聽懂了一半,既聽那樵子放自己上去,隻怕他忽又變卦,當下更不打話,背起黃蓉,雙手握著長藤,提氣而上。

    他雙臂交互攀援,爬得甚是迅速,片刻之間,離地已有十餘丈,隐隐聽得樵子又在唱曲,什麼“……當時紛争今何處?嬴,都變作土!輸,都變作土!”黃蓉伏在他背上笑道:“靖哥哥,依他說,咱們也别來求醫啦。

    ”郭靖愕然,問:“怎麼?”黃蓉道:“反正人人都是要死的,治好了,都變作土!治不好,都變作土!”郭靖道:“呸,别聽他的。

    ”黃蓉輕輕唱道:“活,你背著我!死,你背著我!” 說話之間,兩人已鑽入雲霧之中,放眼白茫茫一片,雖當盛暑,身上卻已頗感寒意。

    黃蓉歎道:“眼前奇景無數,就算治不好,也不枉了一場奔波。

    ”郭靖道:“蓉兒,你别再說死啦活啦,成不成?”黃蓉低低一笑,将嘴唇貼在他背脊上吹氣。

    郭靖隻感背上一處又熱又癢,叫道:“你再胡鬧!我一失手,兩個兒一齊摔死。

    ”黃蓉笑道:“好啊,這次可不是我說死啦活啦!” 郭靖一笑,無話可答,愈爬愈快,突見那長藤轉向前伸,凝目一望,原來已到了峰頂,剛踏上平地,還未将黃蓉從背上放下,猛聽得轟隆一聲巨晌,似是山石崩裂,又聽得牛鳴連連,接著一個人大聲吆喝。

    郭靖奇道:“怎麼這高的的山上也有牛,真是怪事!”負著黃蓉,循聲奔去。

    黃蓉道:“漁樵耕讀麼,耕田就得有牛。

    ” 一言甫畢,隻見山坡上一頭黃牛昂首吽鳴,所處形勢卻極怪異。

    那牛仰天卧在一塊岩上,四足掙紮,站不起來,那石搖搖欲堕,下面一人擺起丁字步,雙手托住岩石,隻要一松手,連牛帶石,一起跌入下面深谷之中。

    那人所站之處,又是在一塊突出的懸岩之上,無處退讓,縱然舍得那牛不要,但那岩石壓将下來,不是斷手,也必折足。

    瞧這情勢,必是那牛爬在坡上吃草,一個失足跌将下來,撞松岩石,那人就在近處,搶著托石救牛,卻将自己陷在這狠狽境地。

    黃蓉笑道:“适才唱罷‘山坡羊’,此處又見‘山坡牛’!” 那山峰頂上是一塊平地,開墾成十餘畝山田,種著禾稻,一柄鋤頭抛在田邊,托石之人上身赤膊,腿上泥污及膝,顯見那牛跌下時他正在耘草,黃蓉一面察看,一面心中琢磨:“此人自然是漁樵耕讀中的‘耕’了。

    那頭牛總有二百斤上下,岩石的重量瞧來也不在那牛之下,雖有一半靠著山坡,但那人穩穩托住,也算得是神力驚人。

    ”郭靖将她往地下一放,奔了過去,黃蓉急叫:“慢來,别忙!”但郭靖救人要緊,挨到那農夫身邊,蹲下身去将岩石托住,道:“我托著,你先去将牛牽開!” 那農夫手上一輕,還不放心郭靖有偌大力氣,托得起黃牛與大石,當下先松右手,側過身子,左手仍然托在石底。

    郭靖腳下踏穩,雙臂向上一推,大石登時高起尺許,那農夫左手也就松了。

    他稍待片刻,見那大石并不壓将下來,知道郭靖盡管可支撐得住,這才彎腰從大石下鑽過,一躍上坡,要去牽開黃牛,但不自禁先向郭靖望了一眼,瞧瞧這忽來相助之人卻是何方英雄。

     一瞧之下,不由得大為詫異,但見他隻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實無驚人之處,雙手托著黃牛大石,卻是顯得并不吃力。

    那農夫自負膂力過人,看來這少年還遠在自己之上,不覺大起疑心,再向坡下一望,見黃蓉倚在石旁,神情委頓,似患重病,懷疑更甚,向郭靖道:“朋友,到此何事?”郭靖道:“求見尊師。

    ”那農夫道:“為了何事?”郭靖一怔,還未回答,黃蓉側身叫道:“你快牽牛下來,慢慢再問不遲。

    他一個失手,豈不連人帶牛都摔了下去?” 那農夫心想:“這二人來求見師父,倘懷善意,下面兩位師位怎無響箭射上?若是硬闖兩關,那麼武功必然了得。

    這時正好乘他松手不得,且問個明白。

    ”于是又問:“來求我師父治病?”郭靖心道:“反正在下面已經說了,也就不必瞞他。

    ”當下點了點頭。

    那農夫臉色微變,道:“我先去問問。

    ”說著也不去牽那黃牛,從坡上輕飄飄的躍到了地下。

    郭靖大叫:“喂,你快先幫我把大石推開!”那農夫笑道:“片刻即回。

    ” 黃蓉見這情狀,早已猜知那農夫心意,存心要耗卻郭靖的氣力,待他托著大石累到精疲力盡,再來援手,那時要摔二人下山,可說易如反掌,隻恨自己傷後力氣全失,無法幫助郭靖推開大石,但見那農夫飛步向前奔去,不知何時再回,心中又氣又急,叫道:“喂,大叔,快回來。

    ” 那農夫停步笑道:“他力氣很大,托他一時三刻不會出亂子,放心好啦。

    ”黃蓉心中更怒:“他好意相救,你卻叫他鑽進圈套,竟說要他托個一時三刻。

    我且想個什麼法兒也來損你一下。

    ”眉尖微蹙,早有了主意,叫道:“大叔,你要去問過尊師,那也該當。

    這裡有一封信,是家師洪七公給尊師的,相煩帶去。

    ” 那農夫聽見洪七公名字,“咦”了一聲,道:“原來姑娘是九指神丐弟子。

    ”走近身子來取信,黃蓉慢慢打開背囊,假裝取信,卻先抖出那副軟猬甲來,回頭向郭靖望了一眼,臉露驚惶神色,叫道:“啊喲,不好,他手掌要爛啦,大叔,快想法兒救他一救。

    ” 那農夫一怔,随即笑道:“不礙事。

    信呢?”伸手就要接信。

    黃蓉急道:“你不知道,我師哥正在練劈空掌,兩隻手掌昨兒晚浸過醋,還沒散功,壓得久了,手掌可就毀啦。

    ”黃蓉在桃花島時曾跟父親練過劈空掌,知道練功的法門,那農夫雖不會這門功夫,但他是名家弟子,見聞廣博,知道确有這種情形,心想:“若是無端端傷了九指神丐的弟子,不但師父必定怪罪,自己心中也過意不去,何況他又是好意出手相救我。

    隻是不知道這小姑娘的話是真是假,隻怕她行使詭計,卻是騙我去放他下來。

    ” 黃蓉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