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六件大事

關燈
受挫,也決不緻一敗塗地,永無興複之日。

    ”這番話說得平平和和,卻是正氣凜然,群僧一齊躬身說道:“方丈高見。

    願遵法旨。

    ”玄慈向玄寂道:“師弟,請你執行本寺戒律。

    ”玄寂道:“是!”轉頭向知客僧侶道:“有請大輪明王與衆位高賢。

    ”知客僧侶躬身答應,分頭去請。

    玄渡、玄生等暗暗歎息,雖有維護虛竹之意,但方丈所言,乃是以大義為重,不能以一時的權宜利害,毀了本寺戒律清譽。

    各人都已十分明白,若是赦免虛竹的罪過,那是雖勝亦敗,但如秉公執法,則雖敗猶榮。

    方丈已說到“以命護教,以身殉寺”的話,那是破釜沉舟,不存任何僥幸之想,虛竹如何受訓,反而不是怎麼重要之事了。

    虛竹也知此事已難挽回,哭泣求告,都是枉然,心想:“人人都以本寺清譽為重,我是自作自受,決不可在外人之前露出畏縮乞憐之态,教人小觑了少林寺的和尚。

    ” 過不多時,鸠摩智、神光、哲羅星等一幹人都來到大殿。

    跟著号聲響起,慧字輩、虛字輩、智字輩群僧又列隊而入,站立兩廂。

    玄慈合十道:“大輪明王、列位師兄。

    少林寺虛字輩弟子虛竹,身犯葷戒、酒戒、殺戒、色戒四大戒律,私學旁門别派武功,擅自出任旁門掌門人,少林寺戒律首座玄寂,便即依律懲處,不得寬貸。

    ”鸠智摩和神光等僧,一聽玄慈竟如此說,倒也大出意料之外。

    衆僧見到梅蘭竹菊四女喬裝為僧,隻道虛竹膽大妄為,私自在寺中窩藏少女,所犯者不過色戒而已,豈知方丈所宣布的罪狀,卻是遠過于此。

    普渡寺的道清大師中年出家,人情世故十分通達,兼之性情慈祥,素喜與人為善。

    說道:“方丈師兄,這四位姑娘眉鎖腰直、頸細背挺,顯是守身如玉的處女,适才向大輪明王出手,使的又是童貞功的劍功,咱們學武之人一望而知。

    這位虛竹小師兄行為不檢,容或有之,‘色戒’二字,卻是言重了。

    ”玄慈道:“多謝師兄點明,虛竹所犯色戒,非指此四女而言。

    虛竹投入别派,作了大雪山飄渺峰靈鹫宮的主人,此四女是靈鹫宮舊主的侍婢,私入本寺,意在奉侍新主,虛竹并不得知。

    少林寺疏于防範,好生慚愧,倒不以此見罪于他。

    ”童姥武功雖高,但從不履足中土,隻是和海外西域諸洞諸島的旁門異士打交道,因此“靈鹫官”之名,群僧都不知。

    隻有鸠摩智在吐蕃國曾聽人說過,卻也不明底細。

    道清大師說道:“既然如此,外人不便多所置喙了。

    ”鸠摩智、哲羅星和神光上人等對少林本是不懷善意,但見玄慈一秉至公,毫不護短,虛竹所犯戒律,外來人本來不知,他卻當衆宣示,心下也不禁欽佩。

    玄寂走上一步,朗聲問道:“虛竹,方丈所指罪孽,你都承認麼?有何辯解?”虛竹道:“弟子承認,罪重孽大,無可辯解,甘領太師叔責罰。

    ”群僧心下悚然,眼望玄寂,聽他宣布如何處罰。

     立寂朗聲說道:“虛竹擅犯葷、酒、色、殺四大戒律,罰當衆重打一百棍。

    虛竹你心服麼?”虛竹聽說隻罰打他一百棍子,雖然責罰非輕,卻也挨受得起,忙道:“多謝太師權慈悲,虛竹心服。

    ”玄寂又道:“你未得掌門方丈和受業師父許可,擅學旁門武藝,罰你廢去全身少林派武功,自今而後,不得再為少林派弟子。

    你心服麼?”慮竹心中一酸,情知此事已無可挽救,道:“弟子該死,太師叔罰得甚是公正。

    ”别派群僧适才都見他和鸠摩智激鬥,親眼見到他以“韋陀掌”和“羅漢拳”的少林派武功大顯神威,誰都不知虛竹真正的武功,其實已經不是少林一派。

    鸠摩智自稱一身兼七十二門絕技,實則所通者隻不過是表面的招式而已,真正的少林派内功,他卻所知極少。

    虛竹和他相鬥時,聽使的小無相功,他自然是懂的,但北溟真力、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高深武功,他卻也以為是少林派功夫。

    這時玄寂說要廢去他的少林派武功,不由得心中大喜,心想:“你們自毀長城,去了我的心腹之患,那是再好也沒有了!”覺賢、道清等高僧,心中卻連呼:“可惜,可惜!” 玄寂又道:“你既為逍遙派掌門人,為飄渺峰靈鹫宮的主人,便當出教還俗,不能再作佛門弟子,從今而後,你不再是少林寺僧侶了。

    如此處置,你心服麼?”虛竹無爹無娘,童嬰入寺,自幼在少林長大,于佛法要旨雖然領悟不多,但少林寺是他在這世上唯一的安身立命之地,一旦被逐而去,不由得悲從中來,淚如雨下,伏地而哭,哽咽道:“少林自方丈大師以次,諸位太師伯叔,諸位師伯叔恩師,人人對弟子恩義深重,弟子不肖,有負衆位教誨。

    ” 道清大師忍不住又來說情,說道:“方丈師兄、玄寂師兄,依老衲看來,這位小佛兄迷途知返,大有悔改之意,何不給他一條自新之路?”玄寂道:“師兄指點得足。

    但佛門廣大,何處不可容身?虛竹,咱們罰你破門出寺,卻非對你心存惡念,斷你敬禮三寶之路,天下莊嚴寶刹,何止千千萬萬。

    神光上人昔年未在少林出家,今日主持清涼,為佛門大放異彩,正是大好榜樣。

    倘若非有皈依我佛之念,還俗後仍可再求剃度,盼你另投名寺,拜高僧為師,發宏誓願,清淨身世,早證正覺。

    ”他說到後來,言語慈和懇切,甚有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