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機密書信
關燈
小
中
大
“喬某對徐長老素來敬重,前輩深知。
” 徐長老道:“我看此信之後,心下疑惑難明,悲憤不已,唯恐有甚差錯,當即将此信交于單兄過目。
須知單兄和寫信之人向來交好,認得他的筆迹,知道他的為人經曆。
此事關涉太大,我要單兄驗明此信的真僞。
” 單正向趙錢孫瞪了一眼,意思是說:“你又有什麼話說?”趙錢孫道:“徐長老交給你看,你當然可以看,但你第一次看,卻是偷看。
好比一個人從前做賊偷錢,後來發了财,不做賊了,但盡管他是财主,卻洗不掉從前的賊出身。
”徐長老道:“單兄,請你向大夥兒說說,此信是真是假。
” 單正道:“在下和寫信之人多年相交,舍下并藏得有此人的書信多封,當即和徐長老、馬夫人一同趕到舍下,檢出舊信對比,筆迹固然相同,連信箋信封也是一般,那自是真迹。
” 徐長老道:“老朽多活了幾年,做事力求仔細,何況此事牽涉本幫興衰氣運,有關一位英雄豪傑的聲名性命,如何可以冒昧從事?”衆人聽他說到此事,不自禁的将目光射向喬峰,知道他所說的“英雄豪傑”自是指喬峰而言。
隻是誰也不敢和他目光相觸,一見他轉面過來,立即将眼光垂了下來。
徐長老又道:“老朽得知華山譚氏伉俪和寫信主人頗有淵源,于是上得華山,來到沖霄洞内,向譚氏伉俪請教。
譚公、譚婆将這中間的一切原委曲折,一一向在下說明,唉,在下實是不忍明言,可憐可惜,可悲可歎!” 他說到這時,衆人這才明白,原來譚氏伉俪和單正所以先後來到丐幫,都是承徐長老之邀,叫來作證。
徐長老義道:“譚婆當時言道,她有一位師兄,于此事乃是身經目擊,如請他親口述說,最是明白不過,這位師兄,便是趙錢孫先生了。
這位先生的脾氣和别人略有不同,等閑請他不到。
總算譚婆的面子極大,片箋飛去,這位先生便應召而到……”譚公突然滿面怒色,向譚婆道:“怎麼?是你去叫他來的麼?怎地事先不跟我說?瞞著我偷偷摸摸。
” 譚婆怒道:“什麼瞞著你偷偷摸摸?我寫了信,要徐長老遣人送去,乃是光明正大之事。
就是你愛喝幹醋,我怕你唠叨羅嗦,甯可不跟你說。
” 譚公道:“背夫行事,不守婦道,那就是不該!”譚婆更不打話,出手便是一掌,啪的一聲,打了丈夫一個耳光。
譚公的武功明明遠比譚婆為高,但妻子這一掌打來,既不招架,亦不閃避,一動也不動的挨了她一掌,跟著從懷中又取出一隻小盒,伸指沾些油膏,塗在臉上,登時消腫退青。
一個打得快,一個治得快,這麼一來,兩人心頭怒火一齊消了。
旁人瞧著,無不好笑。
隻聽得趙錢孫長歎一聲,聲音悲切哀怨之至,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唉,早知這般,悔不當初。
受她打幾掌,又有何難?”語聲之中,充滿了悔恨之意。
譚婆幽幽的道:“你給我打一掌,總是非還打不可,從來不肯相讓半分。
”趙錢孫呆若木雞,站在當地,怔怔的出了神,追憶昔日情事,這小師妹嬌小玲珑,愛使小性兒,動不動便出手打人,自己無緣無故的挨打,心有不甘,每每因此而起争吵,一場美滿姻緣,終于無法得諧。
這時親眼見到譚公逆來順受,挨打不還手的情景,方始恍然大悟,心中痛悔,難以自勝,數十年來自怨自艾,總道小師妹移情别戀,必有重大原因,殊不知對方隻不過有一門“挨打不還手”的好用處,唉,這時我便求她在我的臉上再打幾掌,她也是不肯的了。
徐長老道:“趙錢孫先生,請你當衆說一句,這信中所寫之事,是否不假。
”趙錢孫喃喃自語:“我這蠢材傻瓜,為什麼當時想不到?學武功是去打敵人、打惡人、打卑鄙小人,怎麼去用在心上人、意中人身上?打是情、罵是愛,挨幾個耳光,又有什麼大不了?” 衆人又是好笑,又覺他情癡可憐,丐幫面臨大事待決,他卻如此的颠三倒四,說出話來,誰也不知到底有幾分可信。
徐長老再問一聲:“趙錢孫先生,咱們請你來此,是請你說一說信中之事。
”趙錢孫道:“不錯,不錯。
嗯,你問我信中之事,那信寫得雖短,卻是餘意不盡:‘四十年前同窗共硯,情景宛在目前,臨風追念,想兄兩鬓雖霜,笑貌當如昔日也。
’”徐長老問他的是馬大元遺書之事,他卻背誦起譚婆的信來。
徐長老無法可施,向譚婆道:“譚夫人,還是你叫他說罷。
” 不料譚婆聽趙錢孫将自己平平常常的一封信背得熟極如流,不知他魂夢中翻來覆去
” 徐長老道:“我看此信之後,心下疑惑難明,悲憤不已,唯恐有甚差錯,當即将此信交于單兄過目。
須知單兄和寫信之人向來交好,認得他的筆迹,知道他的為人經曆。
此事關涉太大,我要單兄驗明此信的真僞。
” 單正向趙錢孫瞪了一眼,意思是說:“你又有什麼話說?”趙錢孫道:“徐長老交給你看,你當然可以看,但你第一次看,卻是偷看。
好比一個人從前做賊偷錢,後來發了财,不做賊了,但盡管他是财主,卻洗不掉從前的賊出身。
”徐長老道:“單兄,請你向大夥兒說說,此信是真是假。
” 單正道:“在下和寫信之人多年相交,舍下并藏得有此人的書信多封,當即和徐長老、馬夫人一同趕到舍下,檢出舊信對比,筆迹固然相同,連信箋信封也是一般,那自是真迹。
” 徐長老道:“老朽多活了幾年,做事力求仔細,何況此事牽涉本幫興衰氣運,有關一位英雄豪傑的聲名性命,如何可以冒昧從事?”衆人聽他說到此事,不自禁的将目光射向喬峰,知道他所說的“英雄豪傑”自是指喬峰而言。
隻是誰也不敢和他目光相觸,一見他轉面過來,立即将眼光垂了下來。
徐長老又道:“老朽得知華山譚氏伉俪和寫信主人頗有淵源,于是上得華山,來到沖霄洞内,向譚氏伉俪請教。
譚公、譚婆将這中間的一切原委曲折,一一向在下說明,唉,在下實是不忍明言,可憐可惜,可悲可歎!” 他說到這時,衆人這才明白,原來譚氏伉俪和單正所以先後來到丐幫,都是承徐長老之邀,叫來作證。
徐長老義道:“譚婆當時言道,她有一位師兄,于此事乃是身經目擊,如請他親口述說,最是明白不過,這位師兄,便是趙錢孫先生了。
這位先生的脾氣和别人略有不同,等閑請他不到。
總算譚婆的面子極大,片箋飛去,這位先生便應召而到……”譚公突然滿面怒色,向譚婆道:“怎麼?是你去叫他來的麼?怎地事先不跟我說?瞞著我偷偷摸摸。
” 譚婆怒道:“什麼瞞著你偷偷摸摸?我寫了信,要徐長老遣人送去,乃是光明正大之事。
就是你愛喝幹醋,我怕你唠叨羅嗦,甯可不跟你說。
” 譚公道:“背夫行事,不守婦道,那就是不該!”譚婆更不打話,出手便是一掌,啪的一聲,打了丈夫一個耳光。
譚公的武功明明遠比譚婆為高,但妻子這一掌打來,既不招架,亦不閃避,一動也不動的挨了她一掌,跟著從懷中又取出一隻小盒,伸指沾些油膏,塗在臉上,登時消腫退青。
一個打得快,一個治得快,這麼一來,兩人心頭怒火一齊消了。
旁人瞧著,無不好笑。
隻聽得趙錢孫長歎一聲,聲音悲切哀怨之至,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唉,早知這般,悔不當初。
受她打幾掌,又有何難?”語聲之中,充滿了悔恨之意。
譚婆幽幽的道:“你給我打一掌,總是非還打不可,從來不肯相讓半分。
”趙錢孫呆若木雞,站在當地,怔怔的出了神,追憶昔日情事,這小師妹嬌小玲珑,愛使小性兒,動不動便出手打人,自己無緣無故的挨打,心有不甘,每每因此而起争吵,一場美滿姻緣,終于無法得諧。
這時親眼見到譚公逆來順受,挨打不還手的情景,方始恍然大悟,心中痛悔,難以自勝,數十年來自怨自艾,總道小師妹移情别戀,必有重大原因,殊不知對方隻不過有一門“挨打不還手”的好用處,唉,這時我便求她在我的臉上再打幾掌,她也是不肯的了。
徐長老道:“趙錢孫先生,請你當衆說一句,這信中所寫之事,是否不假。
”趙錢孫喃喃自語:“我這蠢材傻瓜,為什麼當時想不到?學武功是去打敵人、打惡人、打卑鄙小人,怎麼去用在心上人、意中人身上?打是情、罵是愛,挨幾個耳光,又有什麼大不了?” 衆人又是好笑,又覺他情癡可憐,丐幫面臨大事待決,他卻如此的颠三倒四,說出話來,誰也不知到底有幾分可信。
徐長老再問一聲:“趙錢孫先生,咱們請你來此,是請你說一說信中之事。
”趙錢孫道:“不錯,不錯。
嗯,你問我信中之事,那信寫得雖短,卻是餘意不盡:‘四十年前同窗共硯,情景宛在目前,臨風追念,想兄兩鬓雖霜,笑貌當如昔日也。
’”徐長老問他的是馬大元遺書之事,他卻背誦起譚婆的信來。
徐長老無法可施,向譚婆道:“譚夫人,還是你叫他說罷。
” 不料譚婆聽趙錢孫将自己平平常常的一封信背得熟極如流,不知他魂夢中翻來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