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 譴

關燈
護天子有功後。

    為趙佶所重 用,有意把他再從刑部擢升出來,直接參政議事。

     這是個接近皇帝。

    同時也是接近權力中心的大好機會,朱 月明怎能放過?怎會放過? 朱月明也非常明白:盡管他現在所處的位于是不少人求之不得、求之若渴的,但比起王黼、朱耐、梁師成這些權高望重的宦官而言,還是差了老大的一截。

     人望高處。

     水往低流。

     他自然要向高處攀爬。

     他知道,若要趙佶迅速(最好在蔡京複位之前——以他的聰明,自然也知道蔡京已起戒心)提升他,他就一定得要立下令人無可取代不能忘懷的大功方可。

     ——什麼功呢?
2.天降鬥神
一一剿滅“六分半堂”。

     朱月明認為這是一個能讨好皇帝的大功,原因他是留心觀察出來的: 皇帝自從在小甜水巷“熏香閣”遇弑,以及在“八爺莊”受辱之後,對江湖道上的武林人已耿耿于懷,寝食難安,早已有意蕩平這些三山五嶽、來路不明但又身懷奇技的人物。

     不過,他也接受了諸葛正我的意見:不想太直接下诏聲讨這些各懷奇技的武林人物,以免這些流寇強梁,一起聯手怒犯龍顔,使自己置于險境。

     但,這一鏟平這些心腹之患,卻是皇帝遲早心行之事。

     而且,朱月明也看出來了:聖上自從将蔡京貶職之後,玩樂放逸,皆不如前,且時見抑郁難歡,看來,複用蔡元長,亦為時不遠矣。

     ——天子要意欲重新起用蔡京,但對蔡元長身邊那一大群黑道上的神秘人物,頗覺不安。

     所以,他隻要在蔡京重掌政僅之前,先行把京師各種品流複雜的幫派門會,清除過濾,那麼,皇上定必安心。

     天子一旦心安,自己還怕沒得遷升麼? 可是,若要”打老鼠”,得要打一頭“大老鼠”。

     ——打“大老鼠”才有大功。

     若是小功小動,他,朱刑總還真看不在眼裡呢! 何況,他也不敢對“金風細雨樓”正撄其鋒:一是出為“風雨樓”近日在戚少商領導下正風頭火勢的茁壯強大,二是因為他也不想惹惱”金風細雨樓”後面的“大雷神”:諸葛先生。

     他隻願與這在皇帝身邊說得了話的諸葛互不相惹,相安無事就好。

     朱月明一向都有自知之明: 他素來都知道,有些人,是惹不起,也惹不得的。

     一一在文在武,在朝在野,諸葛正我都絕對是其中一個。

     若說“迷天七聖盟”,早已“風燭殘年”,不堪一擊,怎麼說也不是“大老鼠”。

     至于“發夢二黨”、“象鼻塔”這些組織,又多與“金風細雨樓”有關聯、有瓜葛,若要“動”這些幫會門派,不如直接去鏟平“風雨樓”還省事些。

     這不能碰,那不好碰,有些又不值得去碰,到頭來,隻好去碰: “六分半堂”。

     ——“六分半堂”也完全符合了朱月明要“動”它的條件: 一,它的确是“大老鼠”。

     二,它确在失勢中。

     三,它是蔡京的“江湖後盾”。

     朱月明若要立功,就得要鏟平它。

     是以,他已暗中傳令“刑部”、“六扇門”的人,暗中釘死“六分半堂”。

     “六分半堂”爪牙遍布,自然很快便知曉此事。

     因而,“六分半堂”的領導人也恨死了朱大胖子。

     這才惹起今日狄飛驚的“一石二鳥”、“一舉兩得”之計。

     ——他把那個“天降戰神”“讓”給了朱月明! 他這一“脫袍讓位”,結果如何,尚未得悉,但關七和朱月明已各中了一擊。

     一一至少是各自如同着了一擊。

     重擊。

     狄飛驚并沒有出拳。

     甚至沒有出手。

     但“攻擊”的确是來自他身上: ——何有的“擊”? 打擊力是來自他的。

     眼。

     ——眼神! 狄飛驚一擡頭,先是看了關七一眼。

     關七隻覺眼神一疼,像有兩記燒熱的針炙,刺進了自己的眸子裡,就像着了兩道:“眼刀”。

     他不為意。

     但大家都看到了: 他曾用手腕揉了揉眼睛,然後再戰。

     他撲向朱月明。

     ——但與此同時,他的眼睛竟冒出了血,還淌下了兩行血淚。

     觸目驚心。

     更心驚的是朱月明。

     他當然設想到狄飛驚會突然向關七提起了他。

     ——他真是受驚若寵。

     狄飛驚并沒有用手”指”向他,隻是在适當時候“盯”了他一眼。

     也“釘”了他一眼。

     他馬上感覺到如同着了兩刀。

     ——眼刀。

     好疼。

     其實不隻是夫七在這一瞬間有這種感覺,就連場中的人(無論是誰)在這一刻裡曾跟狄飛驚對望了一眼(且不管距離有多遠),刹瞬間後,雙目都有刺痛的感覺。

     至少感覺到酸澀。

     這一息間,至少有幾個高手(他們也一直都在揣摸狄飛驚的為人武功已久)都同時頓悟了一個道理,也作了一些類近的推測,而且都是關于狄飛驚的底蘊估計: 一,狄飛驚此人果然深薄不露。

     二,狄飛驚果然有過人的武功。

     三,就算他已“露”了,不見得就是他唯一的絕學,最後的絕招:這個人,永遠還有絕招,永遠會留下最後一招。

     四,狄飛驚這種人,是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人。

     五,所以,他一出手,就是曠絕古今的“大棄子擒拿手法”:他一擡頭,便可以用目力發射内勁。

     六,也是結論:狄飛驚此人不可輕視,非但不容忽視,還得要重估。

     這是楊無邪、戚少商、無情以及那“打更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