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酒色财:棄
關燈
小
中
大
葛感唱道:“世上敵友本不清,有時昔友今敵,時而敵即是友。
” 戚少商反而直截了當道:“适才先生所言,有沒有必要通知王小石,是以為我戀棧目前的位于了?” 諸葛道:“你若與他聯手,可能更權高望重,隻不能唯我獨尊。
一山不能藏二虎,何況是英雄!” 戚少商再問:“什麼時候通知他——這很有分别嗎?” 諸葛哈哈笑道:“當然有分别:你三年後再告訴他,那時,他既不知在哪裡,風雨樓也早全是你的了。
” 戚少商三問:“所以這樣子的大事,我豈能不立時通知王樓主?——可是,就算他已受到通知,卻會回來嗎?” 這次諸葛還沒答話,無情已截道:“他會回來的。
” 戚少商即問:“為什麼?” 無情道:“因為王小石不但在”猛虎閘,那兒與葉神油作了決戰,還在’認真棧,失掉了溫柔——溫柔正給挾持回京的途 戚少商為之動容:“是誰挾持溫柔的?” 無情冷笑不語。
戚少商改而間道,“這消息來源,可準确不?” 無情道,“追命前時給蔡京以刑部名義急遣東南‘摧命直’去辦案,他的消息自是可作準。
” 戚少閃沉吟不語。
諸葛卻有意無意的吟哦道:“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 戚少商忽問,“剛才先生也有問及:派什麼人通知王小石——莫非這也很有關系?” 諸葛笑而下答。
無情代答。
“假如你派愣頭愣腦的朱大塊兒去,他明年還保準我不上主小石,那不如下派人去。
假使你叫多指頭陀去通知王小石,那就不是通知他,而是找人去追殺他。
” 他冷曬又道:“這些,恐怕你比我明白。
” 戚少商反而笑了:“剛才我們談得甚凡而寺你卻非常敵意。
” 無情淡淡地道:“剛才我們商議的是如何對付蔡京,而今談的卻是我的朋友王小石。
” 戚少商道:“可我也是你的朋友啊。
” 無情斬釘截鐵、舉手無回似的道:“但我是幫王小石的。
” 戚少商臉色微變,無情這才附加了一句,“正如陳念祖是站在你那一邊的一樣。
” 諸葛先生這時(順勢)忿開了話題:“陳念珠當真是個好漢子。
别看他那麼個單薄的人,武功不高,武林地位也不如何,也沒經曆什麼戰役,但在那生死關頭,一個人面對這麼強大那麼多的敵人、他居然能有那麼番頂天立地、驚夭動地的作為,當真可感可佩。
” 戚少商也感慨的道:“他是受屈久矣,拼死無挂礙凝,一生人就是燦亮那麼一次,已地無枉此生。
——就沒想到他面臨生死關頭,表現能那麼出色、潇灑,不但完成嫁禍任命,還出奇招擺了童貫一道,踢了他一腳,踢得他在官場上大摔跟鬥,還稱頌蔡京一句便害他一世,真了不起。
” 他望月長歎道。
“一一這關節上,我不如他。
” 諸葛先生莊容道,“你和他不一樣。
你是能咤叱風雲的人,是以能忍辱待起;他是甯可光彩死的人,所以能拼死酬志。
” 戚少商道,“我長期逃亡過,忍辱偷生過——故份外深知舍身求死完成大任的可敬可貴!” 諸葛也深表同感:“陳念珠從容就義,為朝廷除佞去惡,雍容大度,許多聲言矢志盡忠報國之士,都遠所不及。
” 無情道:“他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時——也同時完成了你的霸業。
” 戚少商道:“他的死也換來朝廷為君清側的局面,盛兄又何必句句針對我?” 無情道:“我隻怕你上山容易下山難,山上遭涼山下寒。
” 戚少商道:“大捕頭這可免優,我戚某可不隻下過山,還墜過崖哩!” 無情的名字便叫盛崖餘,戚少商這句話已不隻是守,還隐有反擊之鋒。
諸葛先生聽二人對話略見火氣,便忿開了話題:“卻不知戚大俠的紅粉知音:息大娘,而今如何了?跟戚代樓主近日還有聯系麼?當日易水逃亡,息大娘與戚寨主生死同心,不離不棄,永傳佳話,令人敬羨。
” 無情道,“戚寨主身邊不隻有義士為他效死,也有紅粉知音為他效命。
” 諸葛忙道:“這是戚代樓主的過人之處,感召了一衆輕生重義的人。
” 無情冷冷地道:“可惜人命隻有一條,給了他們的老大就留不了給自己,而所有的老大也隻有一條命,隻留給自己,分不了他人。
” 諸葛小花心知自己之愛徒、首席弟子性子執拗冷傲,一旦發作起來,隻怕誰也制不了、誰也不怕:無情因身罹殘疾,孤僻成性,獨來獨往慣了,他忍耐寂寞已轉化成了享受孤寂,要不然,以他身為“天下四大名捕”的群龍之首,登高一呼,誰不聽他号召,但他就是愛為民除害,為百姓申冤的事,偶爾跟貪官污吏權宦佞臣扭扭六王,掌印奪權翻雲覆雨的活兒,他一概都不沾,對那些高高在上統領群雄盯領袖人物,他見慣了,也看不順眼成了習慣,不管是誰,凡遇着不平的或自命不凡的,他總是會去冷諷熱嘲幾句、頂撞一番。
——在無情眼中,人都隻有一條命,不管為了什麼,誰也不該為誰而死,誰也沒道理要誰去死,他當捕頭,便是嚴格執行:“殺人償命,主持正義”的規律。
所以他敢于頂撞戚少商。
諸葛隻好說:“人人都隻有一條命,不過,有時候,為了保住許多人的性命,以及保護自己珍愛的人之生命,不得不犧牲一己之命,那也是偉大可貴的情操,而且更是以一命續百命、幹命、乃至萬命,這才是衆命之所聚,不世之人傑。
人人若都隻珍愛己命,不借他命,那麼,覆巢之下,豈存完卵?一味貪生,到頭來隻是偷生:一氣敢死、反而卻可以不死。
這也是做人處世的重大情節。
” 他頓了頓,道:“陳念珠便是一例。
他的犧牲,理應千秋同頌。
息大娘為助你脫困而陷死蹈亡、義無返顧,也是令江湖後生,仰為典範。
” 無情也有參加斯役,曾大力支持過戚少商一夥抗敵,當下點頭稱是,道:“息大娘下落如何?我們都很想念他。
” 戚少商道:“她?很好。
上回劫法場一戰,她也有暗中 諸葛忽截止道:“你别告訴我。
我沒聽到,也不便聽。
我畢竟有監守京畿安靖的虛銜,崖餘也是位捕差,你總不好向我明說這種事。
” 戚少商馬上住口一笑,“我倒失言了。
” 話題一轉,道:“大娘已嫁給赫連春水了,她生活得很好,我很為她高興。
” 他說的時候,是笑着的。
不知怎的,笑着笑着,他竟覺得自己笑容有些澀。
這就糟了。
——一旦覺得自己笑得不如何自然之際,就真的有些不自然起來:尤其是在這一老一少淩厲、睿智的目光下,更有“無處遁形”之感。
諸葛先生道:“赫連春水是個有志氣有品德的好青年,他父親也是個持重正義的好将軍。
” 戚少商道:“是的。
所以她嫁人赫連将軍府,總比跟我 他黯然地加了一句:“而且還好多了。
” 無情忽道:“她嫁給了赫連小妖,難道你不心疼?” 戚少商道:“她是應該嫁給他的。
我是個不安定的人,她跟我隻會害了她。
” 無情的話如針似鋒,”可是你愛她。
如果你真的喜歡她,你是絕對願意為她而安定下來的,可不是嗎?隻不過。
她雖幫了你,卻嫁了給别人。
” 戚少商道:“我跟她隻有緣無份,但始終都是好友知交,這點要比男女之情更不可變易,更難能可貴。
” 無情冷峻地道:“不對。
世上最美麗的情感,仍以愛情為最,友情義烈,但不比男女之情醉人。
她本來就是你情人,而非兄妹。
如今你的退讓,隻因情非得已,也身不由己,沒道理會不傷情的!” 戚少商哈哈笑了起來,握着拳頭道:“盛大捕頭,我傷情又怎樣?不傷情又如何?難道就此仰天大笑,還是掩面痛位麼?你要知道這個作甚?還是太百無聊賴,關心起戚某的感情生活來了?” 無情神色不變,淡淡地道:“我平生最不喜歡就是虛僞的事。
明明是愛一個人,卻裝成是恨的樣子:明明是關心他,卻假裝不在意的模樣。
明明已是妒嫉了、怨恨了,卻裝作一副大方開懷的佯兒,這又何苦!世上多少隔閡誤會,皆由此起,誠可悲也。
盡管赫連春水是個好男兒,但沒道理你戚少商就比不過他,隻不過,息大娘嫁了給他而不是你,明明是恩愛夫妻,強轉為兄妹知交,你沒道理不心疼,卻說成置身事外、樂見其成的話,未免過于矯情壓抑,不痛不快!” 戚少商一聽、上火了,“我就是不痛不快,那關你啥事!要痛快,就來打上一場!” 無情一點也不動氣,隻冷冷地道:“這就對了。
有怒氣,不如發洩出來,對你而言,是好事;對大家來說,也好些。
不然,你身為‘金風細雨樓’、‘象鼻塔’‘發夢二黨’三大幫會聯盟的代總樓主,如此長期壓制自己内心洶湧澎湃的情感,一旦爆發開來,不管對外鬥争,或對内傾軋,定必傷之慘重,影響必矩,——戚寨主,你目下是京華裡的群龍之首,若心裡頭有大多郁悶嗟若宣洩不出,那對我們這些于刑捕的、也不是件好事佰!” 戚少商迄此才弄清楚無情要說的題旨,也搞清楚了他的意思: 沒有惡意。
卻有顧慮。
——戚少商也承認無情說的是實情。
這危機他也感覺出來了。
而且快壓抑不下去了。
諸葛笑呵呵的打了圓場:“而今呈上已特準你領袖京畿武林,也特赦王小石回京,你大可松一松、馳一馳了。
你三十有幾了吧?也早該讨頭媳婦兒、娶門親事,早些安定下來了呀!” 戚少商苦笑道:“曾經滄在難為水,紅淚走了,少商也隻好随緣随遇了。
說句笑話:我愛女人,卻不是沒女人不能活。
反正,比我好的,看不上我:比不上我的,我又瞧不上人,一切看緣份吧!” 無情道:“一切随緣,到底無緣。
幸運和幸福都是小氣東西,來敲你兩三次門,不見反應,說不定就負氣走了,永不再來了。
戚樓主,心裡的結,總要解了才舒服,天下人均以為息大娘在你危厄中舍身相護,救了你,讓你重振聲威,卻不知你亦曾為她舍死忘生、為她所累的往昔,我怕這種種情事,都在你心裡積壓了大多的郁結、到頭來從心裡不好受,變作讓蒼生不好抵受,那就造孽了。
” 戚少商黯然一笑,道:“那倒下會。
人隻知大娘為我種種好,卻不知我曾為大娘種種好,故多有流言——但流傳與我何幹?我向不怕謠傳!隻要紅淚仍是我知交,仍與我交好,愛屋及烏,誰也不可在我前傷她分毫。
亦不仵傷及赫連家分毫!隻不過,除卻巫山不是雲,息大娘大優秀了,在我心裡,沒有誰能比得土她……” 諸葛這回說話了:“你心裡那麼想,事情才會那未發生。
天涯何處無芳草,戚樓主又何必自困自苦]” 戚少商道:“我也不是聖人君子,這些年來,自有浪蕩歲月,一晌貪歡,隻不過,總是沒有那一種不借生死的情意,缺少了一時能狂便算狂的熱愛。
大娘與我緣已盡,我恐怕這生情緣亦與此同滅……” 諸葛小花打斷道:“這當真是胡言亂語了。
其實你和息大娘,如此斷了,反而是好。
有情不必成眷屬,當真成了眷屬、夫妻,有哪個是能共偕白首、恩愛到老的?古來才幹佳人、金童玉女的傳奇故事,都沒追述他們婚後如何?有子女後如何?到老怎樣?有沒外遇?因為日常瑣務、人情小事而唠叨、争執,加上歲月傷人也傷情,決沒一生恩愛到自頭的事,所以不聽還好,知道反而夢碎。
你和息大娘情深了斷,反而一生想念,那是好事,也是妙事。
” 諸葛這等說法,倒令戚少商呆了一呆,一時說不出話來。
諸葛笑着拍拍他的肩膊,笑道,”不成眷屬又如何?能夠相戀便無憾!” 他又巧妙的轉換了話題,向無情道,“但願聖上英明,止幹息戈,勿侵鄰國,勿起戰端,罷黜童貫蔡京六賊,那就是造福天下蒼生萬民之美事了!” 戚少商道,“那陳念珠也死得轟烈,死得其所,也死得不在 無情道:“至少,王小石可以回來,也應該回來了。
” 他們都有這同樣的期盼。
可惜,趙佶派人去勘察童貫、蔡京等人之作為,但派的多是身邊宦官;未聽諸葛舉薦,所得來的消息,都是二人如何忠心、如何英勇的事迹,因為他所信任旦派出偵察的人,全力蔡京、童貫、王黼等人所收買,自是為他們的“主子”嚼盡不爛之舌說盡好話了。
好話聽得多,大事就要壞了。
” 戚少商反而直截了當道:“适才先生所言,有沒有必要通知王小石,是以為我戀棧目前的位于了?” 諸葛道:“你若與他聯手,可能更權高望重,隻不能唯我獨尊。
一山不能藏二虎,何況是英雄!” 戚少商再問:“什麼時候通知他——這很有分别嗎?” 諸葛哈哈笑道:“當然有分别:你三年後再告訴他,那時,他既不知在哪裡,風雨樓也早全是你的了。
” 戚少商三問:“所以這樣子的大事,我豈能不立時通知王樓主?——可是,就算他已受到通知,卻會回來嗎?” 這次諸葛還沒答話,無情已截道:“他會回來的。
” 戚少商即問:“為什麼?” 無情道:“因為王小石不但在”猛虎閘,那兒與葉神油作了決戰,還在’認真棧,失掉了溫柔——溫柔正給挾持回京的途 戚少商為之動容:“是誰挾持溫柔的?” 無情冷笑不語。
戚少商改而間道,“這消息來源,可準确不?” 無情道,“追命前時給蔡京以刑部名義急遣東南‘摧命直’去辦案,他的消息自是可作準。
” 戚少閃沉吟不語。
諸葛卻有意無意的吟哦道:“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 戚少商忽問,“剛才先生也有問及:派什麼人通知王小石——莫非這也很有關系?” 諸葛笑而下答。
無情代答。
“假如你派愣頭愣腦的朱大塊兒去,他明年還保準我不上主小石,那不如下派人去。
假使你叫多指頭陀去通知王小石,那就不是通知他,而是找人去追殺他。
” 他冷曬又道:“這些,恐怕你比我明白。
” 戚少商反而笑了:“剛才我們談得甚凡而寺你卻非常敵意。
” 無情淡淡地道:“剛才我們商議的是如何對付蔡京,而今談的卻是我的朋友王小石。
” 戚少商道:“可我也是你的朋友啊。
” 無情斬釘截鐵、舉手無回似的道:“但我是幫王小石的。
” 戚少商臉色微變,無情這才附加了一句,“正如陳念祖是站在你那一邊的一樣。
” 諸葛先生這時(順勢)忿開了話題:“陳念珠當真是個好漢子。
别看他那麼個單薄的人,武功不高,武林地位也不如何,也沒經曆什麼戰役,但在那生死關頭,一個人面對這麼強大那麼多的敵人、他居然能有那麼番頂天立地、驚夭動地的作為,當真可感可佩。
” 戚少商也感慨的道:“他是受屈久矣,拼死無挂礙凝,一生人就是燦亮那麼一次,已地無枉此生。
——就沒想到他面臨生死關頭,表現能那麼出色、潇灑,不但完成嫁禍任命,還出奇招擺了童貫一道,踢了他一腳,踢得他在官場上大摔跟鬥,還稱頌蔡京一句便害他一世,真了不起。
” 他望月長歎道。
“一一這關節上,我不如他。
” 諸葛先生莊容道,“你和他不一樣。
你是能咤叱風雲的人,是以能忍辱待起;他是甯可光彩死的人,所以能拼死酬志。
” 戚少商道,“我長期逃亡過,忍辱偷生過——故份外深知舍身求死完成大任的可敬可貴!” 諸葛也深表同感:“陳念珠從容就義,為朝廷除佞去惡,雍容大度,許多聲言矢志盡忠報國之士,都遠所不及。
” 無情道:“他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時——也同時完成了你的霸業。
” 戚少商道:“他的死也換來朝廷為君清側的局面,盛兄又何必句句針對我?” 無情道:“我隻怕你上山容易下山難,山上遭涼山下寒。
” 戚少商道:“大捕頭這可免優,我戚某可不隻下過山,還墜過崖哩!” 無情的名字便叫盛崖餘,戚少商這句話已不隻是守,還隐有反擊之鋒。
諸葛先生聽二人對話略見火氣,便忿開了話題:“卻不知戚大俠的紅粉知音:息大娘,而今如何了?跟戚代樓主近日還有聯系麼?當日易水逃亡,息大娘與戚寨主生死同心,不離不棄,永傳佳話,令人敬羨。
” 無情道,“戚寨主身邊不隻有義士為他效死,也有紅粉知音為他效命。
” 諸葛忙道:“這是戚代樓主的過人之處,感召了一衆輕生重義的人。
” 無情冷冷地道:“可惜人命隻有一條,給了他們的老大就留不了給自己,而所有的老大也隻有一條命,隻留給自己,分不了他人。
” 諸葛小花心知自己之愛徒、首席弟子性子執拗冷傲,一旦發作起來,隻怕誰也制不了、誰也不怕:無情因身罹殘疾,孤僻成性,獨來獨往慣了,他忍耐寂寞已轉化成了享受孤寂,要不然,以他身為“天下四大名捕”的群龍之首,登高一呼,誰不聽他号召,但他就是愛為民除害,為百姓申冤的事,偶爾跟貪官污吏權宦佞臣扭扭六王,掌印奪權翻雲覆雨的活兒,他一概都不沾,對那些高高在上統領群雄盯領袖人物,他見慣了,也看不順眼成了習慣,不管是誰,凡遇着不平的或自命不凡的,他總是會去冷諷熱嘲幾句、頂撞一番。
——在無情眼中,人都隻有一條命,不管為了什麼,誰也不該為誰而死,誰也沒道理要誰去死,他當捕頭,便是嚴格執行:“殺人償命,主持正義”的規律。
所以他敢于頂撞戚少商。
諸葛隻好說:“人人都隻有一條命,不過,有時候,為了保住許多人的性命,以及保護自己珍愛的人之生命,不得不犧牲一己之命,那也是偉大可貴的情操,而且更是以一命續百命、幹命、乃至萬命,這才是衆命之所聚,不世之人傑。
人人若都隻珍愛己命,不借他命,那麼,覆巢之下,豈存完卵?一味貪生,到頭來隻是偷生:一氣敢死、反而卻可以不死。
這也是做人處世的重大情節。
” 他頓了頓,道:“陳念珠便是一例。
他的犧牲,理應千秋同頌。
息大娘為助你脫困而陷死蹈亡、義無返顧,也是令江湖後生,仰為典範。
” 無情也有參加斯役,曾大力支持過戚少商一夥抗敵,當下點頭稱是,道:“息大娘下落如何?我們都很想念他。
” 戚少商道:“她?很好。
上回劫法場一戰,她也有暗中 諸葛忽截止道:“你别告訴我。
我沒聽到,也不便聽。
我畢竟有監守京畿安靖的虛銜,崖餘也是位捕差,你總不好向我明說這種事。
” 戚少商馬上住口一笑,“我倒失言了。
” 話題一轉,道:“大娘已嫁給赫連春水了,她生活得很好,我很為她高興。
” 他說的時候,是笑着的。
不知怎的,笑着笑着,他竟覺得自己笑容有些澀。
這就糟了。
——一旦覺得自己笑得不如何自然之際,就真的有些不自然起來:尤其是在這一老一少淩厲、睿智的目光下,更有“無處遁形”之感。
諸葛先生道:“赫連春水是個有志氣有品德的好青年,他父親也是個持重正義的好将軍。
” 戚少商道:“是的。
所以她嫁人赫連将軍府,總比跟我 他黯然地加了一句:“而且還好多了。
” 無情忽道:“她嫁給了赫連小妖,難道你不心疼?” 戚少商道:“她是應該嫁給他的。
我是個不安定的人,她跟我隻會害了她。
” 無情的話如針似鋒,”可是你愛她。
如果你真的喜歡她,你是絕對願意為她而安定下來的,可不是嗎?隻不過。
她雖幫了你,卻嫁了給别人。
” 戚少商道:“我跟她隻有緣無份,但始終都是好友知交,這點要比男女之情更不可變易,更難能可貴。
” 無情冷峻地道:“不對。
世上最美麗的情感,仍以愛情為最,友情義烈,但不比男女之情醉人。
她本來就是你情人,而非兄妹。
如今你的退讓,隻因情非得已,也身不由己,沒道理會不傷情的!” 戚少商哈哈笑了起來,握着拳頭道:“盛大捕頭,我傷情又怎樣?不傷情又如何?難道就此仰天大笑,還是掩面痛位麼?你要知道這個作甚?還是太百無聊賴,關心起戚某的感情生活來了?” 無情神色不變,淡淡地道:“我平生最不喜歡就是虛僞的事。
明明是愛一個人,卻裝成是恨的樣子:明明是關心他,卻假裝不在意的模樣。
明明已是妒嫉了、怨恨了,卻裝作一副大方開懷的佯兒,這又何苦!世上多少隔閡誤會,皆由此起,誠可悲也。
盡管赫連春水是個好男兒,但沒道理你戚少商就比不過他,隻不過,息大娘嫁了給他而不是你,明明是恩愛夫妻,強轉為兄妹知交,你沒道理不心疼,卻說成置身事外、樂見其成的話,未免過于矯情壓抑,不痛不快!” 戚少商一聽、上火了,“我就是不痛不快,那關你啥事!要痛快,就來打上一場!” 無情一點也不動氣,隻冷冷地道:“這就對了。
有怒氣,不如發洩出來,對你而言,是好事;對大家來說,也好些。
不然,你身為‘金風細雨樓’、‘象鼻塔’‘發夢二黨’三大幫會聯盟的代總樓主,如此長期壓制自己内心洶湧澎湃的情感,一旦爆發開來,不管對外鬥争,或對内傾軋,定必傷之慘重,影響必矩,——戚寨主,你目下是京華裡的群龍之首,若心裡頭有大多郁悶嗟若宣洩不出,那對我們這些于刑捕的、也不是件好事佰!” 戚少商迄此才弄清楚無情要說的題旨,也搞清楚了他的意思: 沒有惡意。
卻有顧慮。
——戚少商也承認無情說的是實情。
這危機他也感覺出來了。
而且快壓抑不下去了。
諸葛笑呵呵的打了圓場:“而今呈上已特準你領袖京畿武林,也特赦王小石回京,你大可松一松、馳一馳了。
你三十有幾了吧?也早該讨頭媳婦兒、娶門親事,早些安定下來了呀!” 戚少商苦笑道:“曾經滄在難為水,紅淚走了,少商也隻好随緣随遇了。
說句笑話:我愛女人,卻不是沒女人不能活。
反正,比我好的,看不上我:比不上我的,我又瞧不上人,一切看緣份吧!” 無情道:“一切随緣,到底無緣。
幸運和幸福都是小氣東西,來敲你兩三次門,不見反應,說不定就負氣走了,永不再來了。
戚樓主,心裡的結,總要解了才舒服,天下人均以為息大娘在你危厄中舍身相護,救了你,讓你重振聲威,卻不知你亦曾為她舍死忘生、為她所累的往昔,我怕這種種情事,都在你心裡積壓了大多的郁結、到頭來從心裡不好受,變作讓蒼生不好抵受,那就造孽了。
” 戚少商黯然一笑,道:“那倒下會。
人隻知大娘為我種種好,卻不知我曾為大娘種種好,故多有流言——但流傳與我何幹?我向不怕謠傳!隻要紅淚仍是我知交,仍與我交好,愛屋及烏,誰也不可在我前傷她分毫。
亦不仵傷及赫連家分毫!隻不過,除卻巫山不是雲,息大娘大優秀了,在我心裡,沒有誰能比得土她……” 諸葛這回說話了:“你心裡那麼想,事情才會那未發生。
天涯何處無芳草,戚樓主又何必自困自苦]” 戚少商道:“我也不是聖人君子,這些年來,自有浪蕩歲月,一晌貪歡,隻不過,總是沒有那一種不借生死的情意,缺少了一時能狂便算狂的熱愛。
大娘與我緣已盡,我恐怕這生情緣亦與此同滅……” 諸葛小花打斷道:“這當真是胡言亂語了。
其實你和息大娘,如此斷了,反而是好。
有情不必成眷屬,當真成了眷屬、夫妻,有哪個是能共偕白首、恩愛到老的?古來才幹佳人、金童玉女的傳奇故事,都沒追述他們婚後如何?有子女後如何?到老怎樣?有沒外遇?因為日常瑣務、人情小事而唠叨、争執,加上歲月傷人也傷情,決沒一生恩愛到自頭的事,所以不聽還好,知道反而夢碎。
你和息大娘情深了斷,反而一生想念,那是好事,也是妙事。
” 諸葛這等說法,倒令戚少商呆了一呆,一時說不出話來。
諸葛笑着拍拍他的肩膊,笑道,”不成眷屬又如何?能夠相戀便無憾!” 他又巧妙的轉換了話題,向無情道,“但願聖上英明,止幹息戈,勿侵鄰國,勿起戰端,罷黜童貫蔡京六賊,那就是造福天下蒼生萬民之美事了!” 戚少商道,“那陳念珠也死得轟烈,死得其所,也死得不在 無情道:“至少,王小石可以回來,也應該回來了。
” 他們都有這同樣的期盼。
可惜,趙佶派人去勘察童貫、蔡京等人之作為,但派的多是身邊宦官;未聽諸葛舉薦,所得來的消息,都是二人如何忠心、如何英勇的事迹,因為他所信任旦派出偵察的人,全力蔡京、童貫、王黼等人所收買,自是為他們的“主子”嚼盡不爛之舌說盡好話了。
好話聽得多,大事就要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