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酒色财:棄

關燈
京為的不過是壯大鞏固他的勢力罷了,怎麼你也如此腐迂!” 諸葛苦笑道:“聖上英明,老臣愚昧。

    惟相爺曾以皇上旨意下诏逐這人和他那一夥同伴永不得人京,除非聖上再降旨免其罪,否則隻怕無人敢諱旨意。

    ” 趙佶道:“這個容易,下旨就下旨。

    下旨,下旨!免罪,兔罪!” 諸葛小花忙打鐵趁熱,道,“他的名字叫王小石……另外一位江湖好漢,正主持‘金風細雨樓,大局,是個人才,名叫戚少商。

    ” 趙佶聽着便不耐煩,拂袖道,“那你替朕拟旨,朕發下去,那個叫什麼王小……二的,還有商少戚的,全赦免罪,給朕好好的保駕,自有他榮華富貴,享用不盡的!” 諸葛心中暗歎一聲,恭首道:“是……” 趙佶忽雙眉一皺,扪須沉吟道:“這……這什麼商少戚的,名字聽來倒是挺熟的……” 其實他以前受傅宗書之播弄,曾下旨圍剿救滅戚少商的“連雲寨”一夥人馬,後因戚少商掌握了這糊塗天子的身世機密要件,由諸葛先生說項,作為“交換”,這個“道君皇帝“才終止追殺令,讓戚少商得到平反,并讓戚少商得以對追殺陷害自己的人報複誅滅——這等死傷甚钜、牽連極衆、曆時甚久的拼搏逃亡、生離死别,對皇帝而言,隻不過是一個點頭、一次搖頭的事,所以他猶有印象,但記不清楚,已算是記憶奇佳,對此事(因涉及他大位身世這謎的原故)算是略有圖心的了,要換着别的人(甚至忠臣良将)其他的事(乃至出兵開戰、鎮壓屠殺),他才沒記在心裡,還遠比不上一首歌、一首詩、一個美麗女子的舞姿,更令他夢魂牽索呢! 諸葛輕咳了一聲,湊前半步,垂首低聲道,“是戚少商……江湖上給了他一個外号:‘九現神……鶴’。

    ” 他原本要照直說出戚少商人稱“九現神龍”,但忽想起“龍”字可能引起天子之諱,故把最後一字即時改為,“鶴”字。

    趙佶聽了就不以為意,隻吩咐道: “你就叫那鑽民什麼鶴的戚少商照舊主持那‘大風暴雨樓’……還有那王小二也讓他回來好了,隻要朕平平安安,朕就不殺這些流氓。

    ” 諸葛先生心裡暗自浩歎,但總算已有了皇帝的旨意,達成了一事,忽又緊皺雙眉,輕歎了半聲,随即收住。

     趙佶果然發現他欲言又止,奇道:“先生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盡說無妨。

    ” 他今天召見諸葛先生,談了下來、隻覺甚為合契,便不介意多說幾懷反正,找玩樂兒,這諸葛老幾遠比不上蔡卿,但若論朝政國事,這老家夥也自有一套見地,可以一聽。

    趙佶是這麼個想法。

     諸葛卻就等皇帝這一間。

     “還有一事……”諸葛欲言又止,“本來可以不理,卻對聖上卻隐伏禍患:但若老臣提了,又怕日後蔡相、童将軍會嫌老臣多事,怪責下來,曲解了老臣對皇上一片苦心忠誠……” 趙佶道:“諸葛你忒也多慮!對朕有好處的,怎容京、貫等豎子置詠!你說出來便罷,朕來處理。

    ” 諸葛先生道:“谏言大夫陳禮之子陳念珠舍身護駕,撥亂反正一事、似乎善後不佳。

    ” 趙佶一怔,道:“這事有下文麼?” “有。

    ”諸葛即答,“陳念珠得瞻聖上龍顔神采,即時棄暗投明,為聖上奮戰除好,建功非凡。

    隻不過,他跟童将軍因其父發配充軍事有隙,讓童将軍受了些難堪,而他又不欲出賣他的恩主,以緻自刎當堂,大衆都不欲得罪童将軍,故都沒為這位奮身護駕的陳壯士好好發喪,其屍首仍曝寒于刑部。

    他曾奮力護聖保駕,死後卻落得是如此下場,恐怕天下真心效忠于聖上之好漢,各暗自惶驚之己,恐生異心。

    ” 趙佶一聽,勃然大怒:“那壯士救朕有功,雖然頑冥不靈,為掩其主罪行而自刎,但對朕仍有救命之德,豈可不将之風光大葬!” 諸葛小花立刻臉露遲疑之色,”可是……童将軍那兒……恐怕面上……” 趙佶嘿聲道:“他臉上長了花是不?壯士屍體,全國悼喪,并追封賜谥英烈神勇大右将軍名号,這是朕的意旨!” 諸葛先生心中暗喜,但仍有點半吞不吐:“不過……他曾為相爺門客,還曾出賣過主子,老臣怕這樣一封,蔡相他 趙佶這回再也忍不住了,大罵道:“諸葛小花,你這老懵懂!你這叫助纣為虐,為好羽翼,處處維護蔡京,在他平日在朕前常說你不是,你對他還如此死盡忠心——要不是念你老實、持重,朕也一同把你革除算了!” 諸葛先生心中暗笑,忙責己求恕,恭稱聖明,趙佶這才消了些氣,聽諸葛婉轉說明:平日慣聽相爺指使,而蔡相又多得聖上支持,故而對蔡相之意向不敢有拂雲雲。

     趙估聽了,隻罵諸葛腐迂,但心中不無警惕:看來平常太信寵蔡京了,以緻天下隻知有蔡相,不知有天子,——這還像話麼! 偏在此時諸葛先生說到,“……其實許多事兒,原是上決策英明,但執行官吏陽奉陰違,以權謀私,才緻天下怨怒,不辨明暗。

    像陳念珠生性如此壯烈,對聖上這般忠心,但其父陳禮卻因蔡相、童将軍傾軋權鬥緻身敗名裂,命殒于途,本與聖上納谏無關,但天下人皆以為聖上下雅納善言,委實是……唉……老臣為此,也抱屈不已!” 趙佶怒道:“朕一向廣采雅言,虛心納谏,那有這等冤枉事!你把陳禮父子滿門追封加溢,莫讓天下有一人對朕之寬懷大度,稍有誤解!” 諸葛先生恭聲道:“是!” 趙佶有點餘怒未消,忽想起一事:“依先生之見,童貫此人才幹如何?” 諸葛忽聞此問,不由一怔,正琢磨間,趙佶已說:“那一次,陳烈士喘了他一腳,罵了他幾句話,倒把朕罵得一省:他結怨民間,向來俱聞笞罵不止,但朕每派他出征,均獲報軍功,攻城掠陣,少有折損,故而對他封贈良多。

    不過,他若是骁勇善戰,那次在醉杏樓怎麼讓陳烈士一腳就踢了個筋鬥,如此不濟?卿家的看法如何?” “諸葛一聽,大喜過望。

    當時蔡京、童貫、王黼等為保權位,為飽私囊,驕泰奢侈,貪欲無度,還藉故征兵,寇邊侵鄰,以緻流寇變生,民死于野,生靈塗炭,戰禍連天。

    重貫虛報戰功,藉此一路耀武揚威,搜刮剝削,百姓如遭敲骨吸髓,民怨鼎沸,朝野洶洶,黩武窮兵,國庫漸空,且引緻鄰國異族對宋起觊觎之心。

    諸葛屢次犯難進谏,俱遭斥駁,而今不意趙卻因陳念珠那臨死前踢出的一腳,方得領悟,内心忡喜不已,當下便趁機力陳童貫領兵寇邊,虛報求功,禍結戰端的種種災害,趙佶這次聽得很入耳,諸葛先生生怕趙佶為人反覆,隻怕不緻盡信,一旦生疑,反而對自己所說一切均疑,那就害了大事了,于是禀求。

     “聖上若求明證,可派廉正重臣去戰地查明真相,當下定奪賞罰。

    ” 趙佶便問:“卿以為派何人前往是好?” 諸葛先生便立即舉薦了幾名耿正廉明之大臣的名字,趙佶聽了,就說,“好,既然如此,收複燕雲一事,本已委派童将軍調兵出征,而今看來可疑,不欲天怒人怨,今就把攻遼一事,暫且壓下再說吧!” 諸葛一聽,真個心頭一熱,忍不住老淚縱棱。

    他一心愛國, 隻見國事綢蟋,明臣盡去,忠良死絕,好佞當道,六賊禍國,殆亡無日,他心裡急,心中痛,早已想挂冠避隐,但值此國家元氣喪盡之際,他想為國為民多留一日,多救一人,多為一事,所 以才不忍相棄遽離,隻求鞠躬盡瘁。

    他與戚少商、楊無邪策劃小甜水巷假意弑君一事,原隻想為平反陳禮忠谏賢臣之名,另設計讓群龍之首的王小石得以重返京師,井與大将之材的戚少商會合,一時聯同節制蔡京。

    如若能使蔡京在皇帝面前失寵,已屬意外之得,而今眼看趙佶有意廢蔡相位,更是竊喜。

    不料,趙佶還因此重估童貫為人,暫止幹戈,那是普天同慶之大功大德,不由教諸葛先生感念不已,隻覺這皇帝本性還是良善的,不在自己數十年來的苦心交熬,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向趙佶叩首謝恩: “皇上聖明!這是個造福萬民、利結天下的決走啊!我皇萬歲萬萬歲!”在場的臣子監侍,也随德高望重的諸葛先生跪地叩首,三呼萬歲不已。

    趙佶聽了,摳須微笑,在頌禱聲中,也真有點陶陶然,真以為自己是太祖皇帝、大宗神宗一般英明神武了……” 不過他陶醉歸陶醉,卻還是有點不懂:曆代皇帝,不是都以開邊滅敵為不世之功的嗎?怎麼而今他隻說暫延開戰,反而會受到稱頌聖明呢? 所以,他在陶陶然間得到了一個結論: ——人主當以四海為家,太平為娛。

    歲月幾何?豈能徒自苦勞?管他民不聊生,朕快活就好!淚眼婆娑的諸葛小花叩别皇帝,回到神侯府,戚少商已暗中人會。

    候他已久,正與無情談得十分投契,見諸葛先生人,便起身拜揖:“江山如此多變,定讓先生辛苦了。

    ” 他早年曾受過諸葛先生的恩情,要不然,恐怕還在惶然逃亡,那可以堂而皇之人京主事?所以對諸葛先生,言聽計從,乃出自由衷的尊敬。

     諸葛先生知無情、戚少商都亟欲知道朝廷變化如何,便将趙佶今召見他對答之一一一道出,二人聽得十分欣喜、雀躍,額手稱慶,諸葛隻說: “國事這般凋零,老朽隻求盡力而為,成敗無意了。

    ” 戚少商高興一陣,忽耐容道:“蔡京遭此重擊,必思怨報,今四位高足已離其三,幸盛兄智計過人,暗器無雙,還望世叔教小心是幸!” 諸葛先生也正色道:“蔡京權位既失,又見風雨樓壯大,必夥結唆使同黨力挫貴樓,對付賢侄。

    戚代樓主而今已是京師武林的群龍之首,理當多加保重為要!”
5.有情不必成眷屬
戚少商聽了卻道:“京師人材濟濟,群龍之首,我還當不 諸葛先生不同意,“賢侄不必過謙。

    而今王小石未返,蘇夢枕殁,白愁飛死,雷損早已喪命,關六失蹤久矣,雷純雖工心計,但屬一介女流,恐武功不高,狄飛驚是不世之材,但身罹殘疾,米蒼穹功力深厚,卻有顧忌,方應看總還有其義父方歇吟牽制,雷動天負創尚未複元,朱月明其志在朝,不在野,天下第六隻是蔡京手上的鷹犬,驚禱書主一味聽命于雷家小姐,多指頭陀隻是個巧施暗算的小人,神油爺爺聽說已在追擊王小石途中跟王總樓主發生劇戰,生死未知,而元十三限身亡,天衣居士已逝,環顧京師武林,群龍不能元首,此則非閣下莫屬,這是勢也,命也;時也,運也。

    ” 戚少商聽得仔細,唇邊微微勾勒出一絲淡談、冷冷、酷酷的峻笑,隻說: “王小石也快回來了吧!” “如果即刻通知道上的漢子,王小石必然會很快的收到消息,”諸葛先生的語調忽也回到平靜,用一雙年華老神光不老的眼去審察戚少商。

     “——問題隻在戚代樓主會不會叫人去通知王總樓主?是不是要通知他?什麼時候通知他?有沒有必要通知他屍 戚少商完全聽出了諸葛先生的話鋒意蘊,故爾反饑 “先生以為我不會通知王小石此事麼?” 諸葛先生道:“我不知道。

    你會嗎?” 戚少商依然反佶:“以先生之見呢?” 諸葛微微一笑,心忖,楊無邪曾說戚少商今非昔比,果然。

    “閣下若請王小石重返京師,自然如虎添翼。

    若你和王小石聯手,風雨樓、象鼻塔一定迅速壯大,一時無兩,天下莫敵。

    隻不過 戚少商一笑接道,“……隻不過,到底準是虎?誰是翼?先生很有點擔心吧?” 諸葛立即間道,”若二位不為盟反為敵,那就鹬蚌相争、兩虎相鬥,前景堪虞。

    ” 戚少商道,“這風雨樓本來就是王小石的。

    他遇上了事,我暫代他的位子,大家都知道這件事。

    我憑什麼與他争?” 諸葛先生正視戚少商道:“可是你眼下已做了這件巧計迫貶蔡京相位之大事,又在無形間促成天子緩延出征兵禍之災劫,聲望大隆,風雨樓、象鼻塔、發夢二黨的弟兄們,對你無不服膺。

    ” 戚少商道,“先生覺得我這方寸之功可比王小石之寬厚大度麼?” 諸葛小花道:“王小石仁厚,你犀利。

    ” 戚少商追問:“何謂仁厚?何謂犀利?” 諸葛先生道:“王小石是個愛朋友、朋友愛他、人人都喜歡他的好朋友。

    你則是個可怕的敵人,敵人怕你,連我對你也有點敬畏的好敵手!” 戚少閃聽得心頭一震,情知眼前的老人家迸退自如,已達自在無羁之境,當下欠身道:“先生言重了。

    我和先生是友非敵。

    ” 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