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唐三藏收伏孫行者
關燈
小
中
大
本憂,都擁前來,照行者劈面就砍,約有七八十下,行者隻當不知。
後行者耳内取出花針,變成鐵棒,把六人一齊打死,走将來道:“師父請行,那賊已被老孫剿了。
”三藏道:“你縱有手段,隻可退他去便了,怎麼就都打死,如何做得和尚?”三藏隻管絮絮叨叨,行者心頭火起,将身一縱,隻聞呼的一聲,回東而去。
三藏隻得收拾行李,捎在馬上,望西前行。
隻見山路前有一老母,捧件綿(原作“錦”)衣,上有一頂花帽。
三藏站立路傍。
老母問曰:“你從何來,孤凄獨行?”三藏道:“弟子奉聖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經。
”老母道:“佛在天竺國界,路有十萬八千,緣何單人獨馬,無個徒弟,如何去得?”三藏道:“日前收得一個徒弟,性潑兇頑,說他幾句,毅然向東去了。
”老母道:“我兒遺下一篇咒兒,喚做緊箍咒,你可牢記,再莫洩漏。
又有一領綿布直掇,一項篏金花帽,我兒用的,他隻做了三日,不幸命短,我今拿來,做個憶念。
長老既有徒弟,我把送你。
”三藏道:“徒弟走了,不敢領受。
”老母道:“東邊不遠,或者會在我家去了。
我去趕上,教他還來跟你。
來時,你可将此衣帽與他穿戴。
他若不依你使喚,你就動念此咒,不敢行兇亂走。
”三藏低頭拜謝。
老母化道金光去了。
那行者徑轉東海去見龍王。
龍王道:“近聞大聖難滿,”保人西天取經,今不西去,而複東來何意?”行者笑道:“那唐僧不識人意。
隻因毛賊剪徑,被我打死,他的言長語短,我所以撇他。
”龍王道:“張良圯橋三進履,得接天書,後得為神。
大聖這等使性,休想得成正果。
”行者道:“老孫還去保他!”急出海門騰雲,忽遇南海菩薩,道:“孫悟空!怎麼不保唐僧,可趕早去!”言罷各回。
須臾即至,看見唐僧端坐路旁。
行者叩頭問:“師父,如何在此打坐?”三藏道:“你往何來?我隻管在此等你。
”行者道:“我往龍王家讨些茶吃。
”三藏道:“我今肚饑,那包袱裡還有些幹糧,取來我吃。
”行者解開包袱,取了燒餅,又見光豔衣帽。
行者道:“師父,把我穿戴也罷!”三藏道:“你若穿戴,與你就是。
”行者穿了直掇,戴了帽兒,三藏卻默念緊箍一遍。
行者叫道:“頭疼。
”連念幾遍,行者疼得耳紅面赤,眼脹身麻。
行者說“是師父咒我”。
三藏道:“你怎麼欺心?”行者即取出鐵棒,将欲下手。
三藏又念起來,跌倒在地,不能舉手。
三藏道:“你今番可聽我呼喚麼?”行者隻叫:“師父,再莫念了。
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
”遂收拾行李,望西而進。
要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五行山壓孫悟空,三藏收他作伴童; 若非緊箍相降伏,頑性未改複逞兇。
後行者耳内取出花針,變成鐵棒,把六人一齊打死,走将來道:“師父請行,那賊已被老孫剿了。
”三藏道:“你縱有手段,隻可退他去便了,怎麼就都打死,如何做得和尚?”三藏隻管絮絮叨叨,行者心頭火起,将身一縱,隻聞呼的一聲,回東而去。
三藏隻得收拾行李,捎在馬上,望西前行。
隻見山路前有一老母,捧件綿(原作“錦”)衣,上有一頂花帽。
三藏站立路傍。
老母問曰:“你從何來,孤凄獨行?”三藏道:“弟子奉聖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經。
”老母道:“佛在天竺國界,路有十萬八千,緣何單人獨馬,無個徒弟,如何去得?”三藏道:“日前收得一個徒弟,性潑兇頑,說他幾句,毅然向東去了。
”老母道:“我兒遺下一篇咒兒,喚做緊箍咒,你可牢記,再莫洩漏。
又有一領綿布直掇,一項篏金花帽,我兒用的,他隻做了三日,不幸命短,我今拿來,做個憶念。
長老既有徒弟,我把送你。
”三藏道:“徒弟走了,不敢領受。
”老母道:“東邊不遠,或者會在我家去了。
我去趕上,教他還來跟你。
來時,你可将此衣帽與他穿戴。
他若不依你使喚,你就動念此咒,不敢行兇亂走。
”三藏低頭拜謝。
老母化道金光去了。
那行者徑轉東海去見龍王。
龍王道:“近聞大聖難滿,”保人西天取經,今不西去,而複東來何意?”行者笑道:“那唐僧不識人意。
隻因毛賊剪徑,被我打死,他的言長語短,我所以撇他。
”龍王道:“張良圯橋三進履,得接天書,後得為神。
大聖這等使性,休想得成正果。
”行者道:“老孫還去保他!”急出海門騰雲,忽遇南海菩薩,道:“孫悟空!怎麼不保唐僧,可趕早去!”言罷各回。
須臾即至,看見唐僧端坐路旁。
行者叩頭問:“師父,如何在此打坐?”三藏道:“你往何來?我隻管在此等你。
”行者道:“我往龍王家讨些茶吃。
”三藏道:“我今肚饑,那包袱裡還有些幹糧,取來我吃。
”行者解開包袱,取了燒餅,又見光豔衣帽。
行者道:“師父,把我穿戴也罷!”三藏道:“你若穿戴,與你就是。
”行者穿了直掇,戴了帽兒,三藏卻默念緊箍一遍。
行者叫道:“頭疼。
”連念幾遍,行者疼得耳紅面赤,眼脹身麻。
行者說“是師父咒我”。
三藏道:“你怎麼欺心?”行者即取出鐵棒,将欲下手。
三藏又念起來,跌倒在地,不能舉手。
三藏道:“你今番可聽我呼喚麼?”行者隻叫:“師父,再莫念了。
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
”遂收拾行李,望西而進。
要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五行山壓孫悟空,三藏收他作伴童; 若非緊箍相降伏,頑性未改複逞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