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旅行像是在做夢,而且越來越像是在做夢。

    希拉裡覺得,仿佛已經跟這五個離奇地拼湊在一起的旅伴走了一輩子的路。

    他們離開鋪得好好的大路而走進虛無飄渺的太空。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這一旅程不能稱為飛行。

    她設想,他們大家都是自由自在的人,也就是說,他們自由自在地想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

    就她所知,他們沒犯過罪,警察不找他們的事。

    可是,現在卻花了很大的力量隐蔽他們的足迹。

    有時,她簡直莫明其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因為他們并不是什麼逃犯,仿佛他們正在把自己變成其他别的什麼人。

     就她的情況而言,的确就是這麼回事。

    離開英國時的希拉裡-克雷文,現已變成了奧利夫-貝特頓。

    可能她那種奇異的不真實感就與這件事有關。

    每天,那些順口溜似的政治口号,她也能越來越不費力地脫口而出了。

    她感到自己變得熱誠而且認真了,她認為自己是受了旅伴們的影響。

     她知道她自己現在有點怕他們。

    她以前從未跟有天才的人在一起特别親近過。

    現在天才就在眼前,而天才有某種超乎尋常的東西,使得一般人的思想和感情受到極大的壓力。

    這五個人各不相同,但每人都有那種奇怪的火一般的熱心,還有那種給人造成可怕印象的事業心。

    她不明白,或許那是智慧的素質,或許,勿甯是世界觀的素質。

    不過,她認為,他們之中的每一個都是熱情的理想主義者。

    對巴倫博士說來,生命就是渴望再一次進實驗室,用不完的金錢和物資供他做實驗工作。

    工作是為了什麼呢?她懷疑他曾經向自己提出過這個問題。

    他有一次曾跟她談起他可以放出一種毀滅一個廣闊的大陸的能力,而這種破壞力可以裝在一個小小的瓶子裡。

    她對他說: “但是您會這樣做嗎,的的确确是在這樣幹嗎?” 他有點兒吃驚地望着她,答道:“不錯,不錯。

    當然會這樣做,隻要一旦有這種需要。

    ” 他說這些話好像是為了敷衍了事。

    接着,他又說:“假如能看到整個确切的過程,确切的進展,那一定是非常驚人的。

    ”他深深地咽下了一日沒歎出來的氣,又說:“您知道,需要去探知的事情太多了,需要去發現的事情也太多了。

    ” 希拉裡好像頓時明白了。

    在這一瞬間。

    她站在他的立場上,全神貫注在那種排除一切的求知欲中,至于這種知識能把億萬人的生命一掃而光,也無關緊要。

    反正這是一種觀點,并且在某種意義上說,不見得是可恥的。

    她對尼達姆的反感就更大了。

    那個年輕女人簡直目中無人,更加激怒了她。

    她是喜歡彼得斯的,可是,彼得斯那種突然狂熱起來的眼神,又時常使她厭惡,使她害怕。

    有一次,她對他說: “您不是要創造什麼新世界。

    您的樂趣在于摧毀這個舊世界。

    ” “您錯了,奧利夫。

    您在說些什麼呀。

    ” “不,我沒有錯。

    您骨子裡憎恨一切,我全身都能感覺得到這點。

    憎恨,想破壞一切。

    ” 她發現埃裡克森是最令人不解的一個人。

    她覺得,埃裡克森是一個空想家,不像那個法國人那樣講究實際;比起那個美國人所懷有的那股要摧毀一切的激情相差甚遠,他的特點是具有北歐人那種狂熱的理想主義。

     “我們一定要征服,”他說,“我們一定要征服這個世界。

    然後,我們才能進行統治。

    ” “我們嗎?”她問。

     他點點頭,臉色和平日不一樣,也很溫柔,眼睛流露出的是一種矯揉造作的神情。

     “對啦,”他說,“我們這些少數起作用的人。

    我們有頭腦,這是決定一切的。

    ” 希拉裡自忖,我們這是上哪兒去?等待我們的是一個什麼下場啊。

    這些人瘋狂了,但各人卻瘋狂得不一樣。

    他們好像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幻想。

    是的,幻想這個詞很合适。

    他撇開這幾個人,又仔細思考起貝克夫人來。

    在貝克夫人這裡,沒有狂熱,沒有憎恨,沒有夢想、沒有傲慢,也沒有什麼向往。

    希拉裡在貝克夫人這裡簡直找不到什麼值得她注意的。

    希拉裡認為,貝克夫人是一個既無感情又無良心的女人,她是一股真相不明的巨大力量所掌握的一種得力工具。

     第三天過去了。

    他們來到一個小鎮上,在一個土著的小旅館前下了車。

    希拉裡發覺他們在這裡又得換上歐洲的衣着。

    那天晚上,她在一間狹小、設有家具、粉刷得很白的房間裡睡覺,就像睡在一間牢房裡一樣。

    天剛亮,貝克夫人就叫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