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駕駛員向他們走了過來。
“你們現在可以開車了,請吧。
”他說,“越快越好。
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按計劃我們遲到了。
” 希拉裡後退了幾步。
她緊張地把手卡在自己的喉頭上。
在手指的壓力下,她脖子上戴的珍珠項鍊斷了。
她擡起松掉的珍珠,把它們塞進了自己的衣兜。
他們全部上了車。
希拉裡在一條長闆凳上,夾在彼得斯和貝克夫人的中間。
她把頭轉向那個美國女人說: “這麼說……這麼說……您就是所謂的聯絡員喽,貝克夫人?” “您說得很确切。
我很稱職,盡管這是我自己說的。
一個到處都跑的愛旅行的美國女人不會引起人們懷疑的。
” 她仍然是那樣滿面春風,笑嘻嘻的。
可是,希拉裡察覺,或者認為自己察覺到那是另外一個人了。
那種如癡如呆的老一套全已消失。
這是一個很能幹,可能還是很冷酷無情的女人。
“這将是報上的頭條新聞,聳人聽聞!”貝克夫人高興得大笑了起來,說:“我指的是您,親愛的。
他們會報道說,禍不單行啦。
先是,卡薩布蘭卡飛機失事,險些兒送了命;後來,在這場災難中,終于還是死于非命。
” 希拉裡一下子悟出了這個計謀非常高明。
“其他人呢?”她低聲說,“真是他們自己所說的那些人嗎?” “是的。
據我所知巴倫博士是位細菌學家。
埃裡克森先生是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物理學家。
彼得斯先生是一位化學研究人員。
尼達姆小姐嘛,當然,并不是什麼修女,而是一位内分泌學家。
至于我嘛,我跟您說了,隻是一位聯絡員而已。
我并不屬于這個科學集團。
”她一面說一面又大笑起來,“赫瑟林頓那個女人想搞過我。
根本沒門。
” “赫瑟林頓小姐——她是……她是……” 貝克夫人使勁地點了點頭。
“我的看法是,她一直在跟蹤您。
她在卡薩布蘭卡把您從一個一路跟蹤您的什麼人手中接了過來。
” “可是,盡管我一再要求,她并沒有跟我們一起來呀?” “她來不合适,和她扮演的角色不符。
已經去過馬拉喀什之後還再回去,那就有點太顯眼了。
不,她一定會發個電報或打個電話,您到馬拉喀什就會有人在那裡暗中迎候。
簡直是個大笑話,是嗎?看!看那兒!着火了。
” 他們穿過沙漠,車開得很快,當希拉裡伸長脖子透過車窗向外張望時,她看到身後火光沖天,聽到隐隐約約的爆炸聲。
彼得斯轉回頭去大笑了起來,他說:“去馬拉喀什的飛機失事,機上六名乘客身亡。
” 希拉裡輕輕地說:“真……真有點吓人呀!” “跨入未知世界?”這是彼得斯在說話,他此刻很嚴肅。
“是的,這是惟一的途徑了。
我們正在離開‘過去’,走向‘未來’,”一種突如其來的興奮使他精神煥發:“我們就要擺脫那些陳舊、腐朽的東西了。
那些腐敗的政府,可惡的戰争販子。
我們就要走進一個新世界——一個科學的世界,遠離泛起的殘渣,一塵不染。
” 希拉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我丈夫過去也愛這樣說。
”她故意說了這麼一句。
“您的丈夫?”他飛快地瞟了她一眼。
“呵,就是托馬斯-貝特頓嗎?” 希拉裡點了點頭。
“哦,太好了。
我在美國從未見過他,雖然多次有機會,原子零功率分裂是當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是的,我的确要向他緻敬。
他曾與老曼海姆在一起工作過,對嗎?” “是的。
”希拉裡說。
“人家不是說他和曼海姆的女兒結婚了嗎?可是,您并不是……” “我是他第二個妻子,”希拉裡說,雙頓紅暈起來。
“他……他的埃爾莎在美國去世了。
” “我記起來了。
他後來去英國工作。
在那裡他突然失蹤了,搞得英國人狼狽不堪。
”他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在巴黎開一個什麼會突然走失得無影無蹤。
”又帶着欣賞的口吻加上一句:“不能說他們組織的不高明呵。
” 希拉裡同意他的說法。
他們組織得天衣無縫,使她有點毛骨悚然。
所有那些經過精心安排的計劃、代碼、暗号,統統沒有一點用處了。
因為,現在,一點兒線索也沒有了。
一切早已安排妥當,這架緻命的飛機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去那個“不明的目的地”的同路人,托馬斯-貝特頓先他們而到了那個地方。
沒有一點兒足迹。
除了一架徹底燒光的飛機,什麼也沒留下。
飛機中甚至還有燒焦的屍首。
傑索普和他的組織——能猜出她希拉裡并不是這些燒焦的屍首之一嗎?值得懷疑。
飛機失事搞得這樣高明,這樣令人信服。
彼得斯又開腔了。
他的聲音因過分熱情而顯得有些天真。
對于他來說、問心無愧,不向後看,隻知一心一意向前奔。
“我想知道,”他說:“我們從這到哪裡去?” 希拉裡也想知道。
因為,這将決定一切。
或遲或早,一定還得接觸外界。
或遲或早,假如有人進行調查,一輛面包車上有六個人和清早乘飛機走的那六個人相似這一事實,或許有可能會被人注意到。
她轉向貝克夫人,盡力設法使自己的語調同她身邊
“你們現在可以開車了,請吧。
”他說,“越快越好。
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按計劃我們遲到了。
” 希拉裡後退了幾步。
她緊張地把手卡在自己的喉頭上。
在手指的壓力下,她脖子上戴的珍珠項鍊斷了。
她擡起松掉的珍珠,把它們塞進了自己的衣兜。
他們全部上了車。
希拉裡在一條長闆凳上,夾在彼得斯和貝克夫人的中間。
她把頭轉向那個美國女人說: “這麼說……這麼說……您就是所謂的聯絡員喽,貝克夫人?” “您說得很确切。
我很稱職,盡管這是我自己說的。
一個到處都跑的愛旅行的美國女人不會引起人們懷疑的。
” 她仍然是那樣滿面春風,笑嘻嘻的。
可是,希拉裡察覺,或者認為自己察覺到那是另外一個人了。
那種如癡如呆的老一套全已消失。
這是一個很能幹,可能還是很冷酷無情的女人。
“這将是報上的頭條新聞,聳人聽聞!”貝克夫人高興得大笑了起來,說:“我指的是您,親愛的。
他們會報道說,禍不單行啦。
先是,卡薩布蘭卡飛機失事,險些兒送了命;後來,在這場災難中,終于還是死于非命。
” 希拉裡一下子悟出了這個計謀非常高明。
“其他人呢?”她低聲說,“真是他們自己所說的那些人嗎?” “是的。
據我所知巴倫博士是位細菌學家。
埃裡克森先生是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物理學家。
彼得斯先生是一位化學研究人員。
尼達姆小姐嘛,當然,并不是什麼修女,而是一位
至于我嘛,我跟您說了,隻是一位聯絡員而已。
我并不屬于這個科學集團。
”她一面說一面又大笑起來,“赫瑟林頓那個女人想搞過我。
根本沒門。
” “赫瑟林頓小姐——她是……她是……” 貝克夫人使勁地點了點頭。
“我的看法是,她一直在跟蹤您。
她在卡薩布蘭卡把您從一個一路跟蹤您的什麼人手中接了過來。
” “可是,盡管我一再要求,她并沒有跟我們一起來呀?” “她來不合适,和她扮演的角色不符。
已經去過馬拉喀什之後還再回去,那就有點太顯眼了。
不,她一定會發個電報或打個電話,您到馬拉喀什就會有人在那裡暗中迎候。
簡直是個大笑話,是嗎?看!看那兒!着火了。
” 他們穿過沙漠,車開得很快,當希拉裡伸長脖子透過車窗向外張望時,她看到身後火光沖天,聽到隐隐約約的爆炸聲。
彼得斯轉回頭去大笑了起來,他說:“去馬拉喀什的飛機失事,機上六名乘客身亡。
” 希拉裡輕輕地說:“真……真有點吓人呀!” “跨入未知世界?”這是彼得斯在說話,他此刻很嚴肅。
“是的,這是惟一的途徑了。
我們正在離開‘過去’,走向‘未來’,”一種突如其來的興奮使他精神煥發:“我們就要擺脫那些陳舊、腐朽的東西了。
那些腐敗的政府,可惡的戰争販子。
我們就要走進一個新世界——一個科學的世界,遠離泛起的殘渣,一塵不染。
” 希拉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我丈夫過去也愛這樣說。
”她故意說了這麼一句。
“您的丈夫?”他飛快地瞟了她一眼。
“呵,就是托馬斯-貝特頓嗎?” 希拉裡點了點頭。
“哦,太好了。
我在美國從未見過他,雖然多次有機會,原子零功率分裂是當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是的,我的确要向他緻敬。
他曾與老曼海姆在一起工作過,對嗎?” “是的。
”希拉裡說。
“人家不是說他和曼海姆的女兒結婚了嗎?可是,您并不是……” “我是他第二個妻子,”希拉裡說,雙頓紅暈起來。
“他……他的埃爾莎在美國去世了。
” “我記起來了。
他後來去英國工作。
在那裡他突然失蹤了,搞得英國人狼狽不堪。
”他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在巴黎開一個什麼會突然走失得無影無蹤。
”又帶着欣賞的口吻加上一句:“不能說他們組織的不高明呵。
” 希拉裡同意他的說法。
他們組織得天衣無縫,使她有點毛骨悚然。
所有那些經過精心安排的計劃、代碼、暗号,統統沒有一點用處了。
因為,現在,一點兒線索也沒有了。
一切早已安排妥當,這架緻命的飛機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去那個“不明的目的地”的同路人,托馬斯-貝特頓先他們而到了那個地方。
沒有一點兒足迹。
除了一架徹底燒光的飛機,什麼也沒留下。
飛機中甚至還有燒焦的屍首。
傑索普和他的組織——能猜出她希拉裡并不是這些燒焦的屍首之一嗎?值得懷疑。
飛機失事搞得這樣高明,這樣令人信服。
彼得斯又開腔了。
他的聲音因過分熱情而顯得有些天真。
對于他來說、問心無愧,不向後看,隻知一心一意向前奔。
“我想知道,”他說:“我們從這到哪裡去?” 希拉裡也想知道。
因為,這将決定一切。
或遲或早,一定還得接觸外界。
或遲或早,假如有人進行調查,一輛面包車上有六個人和清早乘飛機走的那六個人相似這一事實,或許有可能會被人注意到。
她轉向貝克夫人,盡力設法使自己的語調同她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