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六
關燈
小
中
大
辛佐夫下令把軍大衣和随身所帶的柔軟的東西都放在裝甲運輸車的底闆上,然後六個人抓住兩用油布的邊,把傷員擡到裝甲運輸車上。
放好後,不等裝有剛和司令部聯系上的無線電台的那輛吉普車開動,就立即向衛生營駛去。
前面的路是熟悉的。
他們在這條路上來回過不止一次,也知道衛生營的駐地在哪兒。
但是辛佐夫還是沒有和謝爾皮林一起留在裝甲運輸車上,而是重新坐進了吉普車,坐在前面謝爾皮林的位子上給司機指路,以免被這事件弄得心慌意亂而迷路或者拖延時間。
他們今天曾經到這個衛生營來過。
昨天,步兵團團長謝夫丘克中校俘虜了一個德國将軍,這是集團軍俘虜的第二個德國将軍。
在捉俘虜時,謝夫丘克受了輕傷,被送到衛生營來。
他要求允許他歸隊。
謝爾皮林接到有關這件事的報告後,便吩咐讓團長留在衛生營養傷,并且答應親自前來給他頒發“紅旗”勳章。
“讓他待在衛生營裡等着吧。
” 事怕就這樣辦了。
他們來到衛生營,謝爾皮林授了勳章,還順便和醫生們談了話;他發現衛生營的駐地選得很合适。
隻要有可能,衛生營也好,第一線的醫院也好,它們的駐地附近要有草地,或者林中空地,即便是樹林中的一小塊荒地也行,以使急需把誰送來或送走時,可以讓“Y-2”飛機降落。
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啊。
當時辛佐夫就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現在他對普羅庫廷說:那邊“Y-2”可以降落現在他們就是到這個衛生營去! 辛佐夫在兩個想法之間猶豫不決—一盡快趕到衛生營呢,還是盡量小心地運送謝爾皮林?受了震動就會多流血,而如果晚到五分鐘,手術動遲了,就有可能因此而喪失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不知采取哪種辦法好。
不過,他還是決定要車子開得快些,雖然每當 車輪在林間大路上碰到樹根之類的東西,他總要哆嗦一下,就象他自己的身體碰到了地面一樣。
他沒有意識到,他一連幾次對司機講的話是多麼荒唐: “壓緊離合器,壓緊……你幹嗎抖動?”好象謝爾皮林就在這輛車子裡似的。
其實他是在裝甲運輸車裡,那兒是另外一個司機在駕駛,碰到坑窪時,他是用另外一種方法來掌握離合器的。
當一個受傷的人還活着的時候,大家決不說他“受了緻命的傷”。
要等他死亡之後,才會這樣說。
而在這以前,不管搶救的希望多麼渺茫,總是說“受了重傷”。
鮑依科林通過電話在軍的指揮所裡找到了紮哈羅夫後,就是這樣對他說的。
謝爾皮林是在不到一小時前離開這個指揮所的。
十分鐘以前,鮑依科就曾打電話到米羅諾夫軍,在與紮哈羅夫通話時,曾問起司令在哪裡。
紮哈羅夫回答說,他乘“Y-2”飛機從師部回來後就沒有碰到謝爾皮林,謝爾皮林沒有等他來就一個人到基爾皮奇尼科夫那兒去了。
鮑依科知道司令還在路上,就說,沒有什麼十分緊急的事,等謝爾皮林到達友鄰軍以後,他再往那兒挂電話。
突然,鮑依科又打來了電話。
鮑依科沒有跟米羅諾夫講話,而要後者馬上把話筒交給軍事委員,如果他還在的話。
鮑依科在電話裡一開始就說,他剛才從電台裡親自聽到普羅庫廷的報告;“一号受了重傷,失去知覺,現正從受傷地點送往普列先基村。
”鮑依科自己又補充說,這個村子的位置在莫吉廖夫——明斯克公路、通向布依尼奇的林間道路和維爾布伏林區之間的三角地帶。
“據普羅庫廷報告,那兒有可供‘Y-2’降落的場地。
已命令集團軍外科主任乘飛機去
放好後,不等裝有剛和司令部聯系上的無線電台的那輛吉普車開動,就立即向衛生營駛去。
前面的路是熟悉的。
他們在這條路上來回過不止一次,也知道衛生營的駐地在哪兒。
但是辛佐夫還是沒有和謝爾皮林一起留在裝甲運輸車上,而是重新坐進了吉普車,坐在前面謝爾皮林的位子上給司機指路,以免被這事件弄得心慌意亂而迷路或者拖延時間。
他們今天曾經到這個衛生營來過。
昨天,步兵團團長謝夫丘克中校俘虜了一個德國将軍,這是集團軍俘虜的第二個德國将軍。
在捉俘虜時,謝夫丘克受了輕傷,被送到衛生營來。
他要求允許他歸隊。
謝爾皮林接到有關這件事的報告後,便吩咐讓團長留在衛生營養傷,并且答應親自前來給他頒發“紅旗”勳章。
“讓他待在衛生營裡等着吧。
” 事怕就這樣辦了。
他們來到衛生營,謝爾皮林授了勳章,還順便和醫生們談了話;他發現衛生營的駐地選得很合适。
隻要有可能,衛生營也好,第一線的醫院也好,它們的駐地附近要有草地,或者林中空地,即便是樹林中的一小塊荒地也行,以使急需把誰送來或送走時,可以讓“Y-2”飛機降落。
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啊。
當時辛佐夫就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現在他對普羅庫廷說:那邊“Y-2”可以降落現在他們就是到這個衛生營去! 辛佐夫在兩個想法之間猶豫不決—一盡快趕到衛生營呢,還是盡量小心地運送謝爾皮林?受了震動就會多流血,而如果晚到五分鐘,手術動遲了,就有可能因此而喪失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不知采取哪種辦法好。
不過,他還是決定要車子開得快些,雖然每當 車輪在林間大路上碰到樹根之類的東西,他總要哆嗦一下,就象他自己的身體碰到了地面一樣。
他沒有意識到,他一連幾次對司機講的話是多麼荒唐: “壓緊離合器,壓緊……你幹嗎抖動?”好象謝爾皮林就在這輛車子裡似的。
其實他是在裝甲運輸車裡,那兒是另外一個司機在駕駛,碰到坑窪時,他是用另外一種方法來掌握離合器的。
當一個受傷的人還活着的時候,大家決不說他“受了緻命的傷”。
要等他死亡之後,才會這樣說。
而在這以前,不管搶救的希望多麼渺茫,總是說“受了重傷”。
鮑依科林通過電話在軍的指揮所裡找到了紮哈羅夫後,就是這樣對他說的。
謝爾皮林是在不到一小時前離開這個指揮所的。
十分鐘以前,鮑依科就曾打電話到米羅諾夫軍,在與紮哈羅夫通話時,曾問起司令在哪裡。
紮哈羅夫回答說,他乘“Y-2”飛機從師部回來後就沒有碰到謝爾皮林,謝爾皮林沒有等他來就一個人到基爾皮奇尼科夫那兒去了。
鮑依科知道司令還在路上,就說,沒有什麼十分緊急的事,等謝爾皮林到達友鄰軍以後,他再往那兒挂電話。
突然,鮑依科又打來了電話。
鮑依科沒有跟米羅諾夫講話,而要後者馬上把話筒交給軍事委員,如果他還在的話。
鮑依科在電話裡一開始就說,他剛才從電台裡親自聽到普羅庫廷的報告;“一号受了重傷,失去知覺,現正從受傷地點送往普列先基村。
”鮑依科自己又補充說,這個村子的位置在莫吉廖夫——明斯克公路、通向布依尼奇的林間道路和維爾布伏林區之間的三角地帶。
“據普羅庫廷報告,那兒有可供‘Y-2’降落的場地。
已命令集團軍外科主任乘飛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