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不同意說他是個虛弱的人,”紮哈羅夫說。他朝李沃夫看了一眼,心裡思忖着:謝爾皮林雖然經受了這一切磨難,幸而仍舊身強力壯,必要的時候,能把你這樣的人一把抱起來,你連叫都來不及叫出聲來!
這種放肆的想法他當然沒有說出口,隻是補充說,他曾經不止一次地看到過,當那些年輕小夥子都已經累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司今卻象機器一樣繼續工作着,一點也不在乎。
“現在醫生的意見顯然和您的看法不同啦,”李沃夫冷冷地說。“所以至今還不能說出什麼時候讓他回部隊。而集團軍卻正在形成越來越不能容忍的狀态。”
“我不知道您怎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将同志。我以集團軍軍事委員的身分向您報告,鮑依科将軍在這段時間内正常地執行着司令的職務。至于我自己,雖然疏忽之處在所難免,但關于集團軍裡形成了不能容忍的狀态,這在以前從來沒有聽到您說過,也沒有聽到其他人說過。”
“不是‘形成了’,而是‘正在形成’,”李沃夫說。“我指的不是您的疏忽之處。疏忽之處是有的,需要加以改正。但請您不要把話題拉到自己身上去。現在所談的是長時期沒有司令。這是主要的。”
“這個問題不是我所能解決的,中将同志。但我自己的看法,如果有必要,不管在什麼地方,我都可以說出來,”紮哈羅夫說。他想讓對方明白,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職權,隻要他不同意李沃夫的意見,那麼一切違反李沃夫意願的事他都會幹。結果會怎麼樣,那是另一個問題,但幹是會幹的。
紮哈羅夫的話說得很堅決,但他同時卻懷着不安的心情思考着:從李沃夫的态度看來,他的信心很足。盡管他性格如此,但除了性格以外,這樣的信心一定還是有來由的!也許他已經和方面軍司令談過,并且把司令說服了。他剛才就是從司令那裡回來的……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為什麼他還是要向我提出這個問題呢?這就是說,仍然需要我的協助嗎?要使石頭從山上滾下去,有時隻要再推一把就行。隻要你推一下……它就下去了!
紮哈羅夫側着眼睛朝李沃夫面前的拍紙簿看了看,隻見那裡已經用藍筆寫上數目字“2”,後面是一個括号和兩個字。“司令”——沒有寫姓名,隻打了個問号。
李沃夫把手伸向放在桌子邊上的電話機,似乎想給什麼人打個電話,這個人能把一切問題立時解決,使接下去的談話變得毫無意義。可是他還沒有把手伸到那裡,就改變了主意,拿起杯子,把剩下的一口冷茶喝掉。
“現在該放我走了吧,”紮哈羅夫心裡想,“還有什麼可談的呢?”
然而李沃夫沒有放他走。
“作為集團軍軍事委員,請向我談談您自己對司令的看法,”李沃夫心平氣和地說,不過他在“自己”這個同上加重了用氣,似乎預先表明他是不會同意這種看法的。
紮哈羅夫從謝爾皮林在他們集團軍裡當師長說起,說到後來怎樣當了集團軍參謀長。同時還提醒說,提升他當司令是在他奉召赴莫斯科晉見斯大林同志之後的事。
李沃夫并不打斷他的話,他一邊聽,一邊在拍紙簿上寫。他仍舊用藍筆寫,但現在字寫得很小,紮哈羅夫看不清他寫了些什麼。
“曆史過程不必叙述了,”當紮哈羅夫開始列舉他們那個集團軍參加過的戰役的時候,李沃夫在整個這段時間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打斷了他的話,“我需要知道的不是事情的經過,而是您的評價。”
在戰争中,對一切事情的評價和料占的經過這兩者之間怎麼能截然分開呢?然而向首長報告,時間不是你要多少就有多少,而是給你多少是多少。紮哈羅夫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習慣,一上勁,說話就不象軍隊中要求的那樣簡單扼要,于是就停下來問道:“我還能講五分鐘嗎?”
看到李沃夫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就在五分鐘之内講了他所知道的謝爾皮林的一切優點。他講了一個政工人員應該講的話和應該講到的一切方面,對長期來跟自己并肩作戰的司令作了自己的評價,還補充了一句看來似乎不需要說的話:和他共事過的三個司令中間,謝爾皮林處能力最強和最有前途的。
他用這句話結束了自己的講話。
“前途目前還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還能繼續當司令,”李沃夫這樣說,似乎對其餘的一切都置若罔聞。“您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沒有了。”
“關于缺點方面,沒有什麼可說的嗎?”
“值得引起注意的缺點,沒有。”
“對一個軍事委員來說,這真是一種奇怪的立場。您不是用黨的眼光來看一個司令員,相反,使人産生這樣的印象:您是用他的眼光來看一切事物,而且跳不出這個框框。”
“的确,我常常用他的眼光來看作戰形勢,”紮哈羅夫說,“我向他學習,而且學到了不少東西。這一點我并不否認。但在其他方面,我有自己的眼睛,我用自己的眼光看問題。”
這種放肆的想法他當然沒有說出口,隻是補充說,他曾經不止一次地看到過,當那些年輕小夥子都已經累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司今卻象機器一樣繼續工作着,一點也不在乎。
“現在醫生的意見顯然和您的看法不同啦,”李沃夫冷冷地說。“所以至今還不能說出什麼時候讓他回部隊。而集團軍卻正在形成越來越不能容忍的狀态。”
“我不知道您怎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将同志。我以集團軍軍事委員的身分向您報告,鮑依科将軍在這段時間内正常地執行着司令的職務。至于我自己,雖然疏忽之處在所難免,但關于集團軍裡形成了不能容忍的狀态,這在以前從來沒有聽到您說過,也沒有聽到其他人說過。”
“不是‘形成了’,而是‘正在形成’,”李沃夫說。“我指的不是您的疏忽之處。疏忽之處是有的,需要加以改正。但請您不要把話題拉到自己身上去。現在所談的是長時期沒有司令。這是主要的。”
“這個問題不是我所能解決的,中将同志。但我自己的看法,如果有必要,不管在什麼地方,我都可以說出來,”紮哈羅夫說。他想讓對方明白,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職權,隻要他不同意李沃夫的意見,那麼一切違反李沃夫意願的事他都會幹。結果會怎麼樣,那是另一個問題,但幹是會幹的。
紮哈羅夫的話說得很堅決,但他同時卻懷着不安的心情思考着:從李沃夫的态度看來,他的信心很足。盡管他性格如此,但除了性格以外,這樣的信心一定還是有來由的!也許他已經和方面軍司令談過,并且把司令說服了。他剛才就是從司令那裡回來的……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為什麼他還是要向我提出這個問題呢?這就是說,仍然需要我的協助嗎?要使石頭從山上滾下去,有時隻要再推一把就行。隻要你推一下……它就下去了!
紮哈羅夫側着眼睛朝李沃夫面前的拍紙簿看了看,隻見那裡已經用藍筆寫上數目字“2”,後面是一個括号和兩個字。“司令”——沒有寫姓名,隻打了個問号。
李沃夫把手伸向放在桌子邊上的電話機,似乎想給什麼人打個電話,這個人能把一切問題立時解決,使接下去的談話變得毫無意義。可是他還沒有把手伸到那裡,就改變了主意,拿起杯子,把剩下的一口冷茶喝掉。
“現在該放我走了吧,”紮哈羅夫心裡想,“還有什麼可談的呢?”
然而李沃夫沒有放他走。
“作為集團軍軍事委員,請向我談談您自己對司令的看法,”李沃夫心平氣和地說,不過他在“自己”這個同上加重了用氣,似乎預先表明他是不會同意這種看法的。
紮哈羅夫從謝爾皮林在他們集團軍裡當師長說起,說到後來怎樣當了集團軍參謀長。同時還提醒說,提升他當司令是在他奉召赴莫斯科晉見斯大林同志之後的事。
李沃夫并不打斷他的話,他一邊聽,一邊在拍紙簿上寫。他仍舊用藍筆寫,但現在字寫得很小,紮哈羅夫看不清他寫了些什麼。
“曆史過程不必叙述了,”當紮哈羅夫開始列舉他們那個集團軍參加過的戰役的時候,李沃夫在整個這段時間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打斷了他的話,“我需要知道的不是事情的經過,而是您的評價。”
在戰争中,對一切事情的評價和料占的經過這兩者之間怎麼能截然分開呢?然而向首長報告,時間不是你要多少就有多少,而是給你多少是多少。紮哈羅夫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習慣,一上勁,說話就不象軍隊中要求的那樣簡單扼要,于是就停下來問道:“我還能講五分鐘嗎?”
看到李沃夫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就在五分鐘之内講了他所知道的謝爾皮林的一切優點。他講了一個政工人員應該講的話和應該講到的一切方面,對長期來跟自己并肩作戰的司令作了自己的評價,還補充了一句看來似乎不需要說的話:和他共事過的三個司令中間,謝爾皮林處能力最強和最有前途的。
他用這句話結束了自己的講話。
“前途目前還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還能繼續當司令,”李沃夫這樣說,似乎對其餘的一切都置若罔聞。“您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沒有了。”
“關于缺點方面,沒有什麼可說的嗎?”
“值得引起注意的缺點,沒有。”
“對一個軍事委員來說,這真是一種奇怪的立場。您不是用黨的眼光來看一個司令員,相反,使人産生這樣的印象:您是用他的眼光來看一切事物,而且跳不出這個框框。”
“的确,我常常用他的眼光來看作戰形勢,”紮哈羅夫說,“我向他學習,而且學到了不少東西。這一點我并不否認。但在其他方面,我有自己的眼睛,我用自己的眼光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