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第二章 午飯後,謝爾皮林久久不能入睡。

     他起初想着巴久克,後來又想到了自己的事情,就這樣眼睛瞪着天花闆躺着、直到午休時間結束。

     巴久克跟他見面時那副高興的樣子使他感到驚奇。

    顯然是他把巴久克想得太壞了。

    巴久克對你怎麼會不笑臉相迎呢?雖然你過去對他有意見,但沒有在上級面前說他的壞話——你不習慣做這種事——而是盡心竭力地在各方面協助他:你在他手下竭盡參謀長的職責,從工作出發和他争論,說服他同意你認為正确的決定;有時即使在參謀長職責範圍内按照自己的主張行事,也是對他有幫助的。

     至于後來你接替他司令的職務——這一點不能怪你,隻能怪斯大林。

     甚至也不能怪斯大林。

    被派到一個不重要的方面軍裡當副司令,巴久克當然會感到不大高興。

    但也不能算受委屈。

    何況過了一年,他重新被任命為集團軍司令,又是近衛集團軍,而且在很好的時刻——發動進攻的前夕。

     然而又怎麼突然發布了這個任命呢?方面軍副司令的作用是不會令人注目的,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

    看來,斯大林終究沒有把巴久克置于腦後。

    戰争拖得很久了,剩下的人屈指可數,沒有很大的儲備量。

    況且不久以前光是新編的坦克集團軍就有六個。

    還有幾個諸兵種聯合集團軍。

    每個集團軍都要派司令。

    隻要你反躬自問,就能記起,你自己也常常猶豫不決:要不要把一個非常出色的團長馬上提升為師長?當團長是很好的,但擔任另外的職務,在另一種規模下,是否能稱職呢? 而決定派什麼人當集團軍司令,更要難得多。

    有時想冒險提升一個年輕的新人,有時又恰恰相反,認為老馬識途。

    巴久克終究已經擔任過近兩年的集團軍司令。

    不消說具備各方面的經驗。

    他是個意志堅強的人,而且有他的勤勉之處,在司令部裡待偶稅收,每天一早就下部隊,我們這兒很看重這一點。

    巴久克本人非常勇敢,這一點我們也很看重,有時甚至過分誇大了這種勇敢的作用;這在我們俄羅斯已經成為習慣。

    任命他的原因就在于此。

    他來到了一個很好的集團軍裡,那裡一切都已安排就緒,有着很好的司令部,很好的戰鬥傳統。

    他到了那裡,開始繼續作戰,據他自己說,他沒有打亂已經形成的制度,也沒有調動人員。

    這在現在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上面不讓調動!戰事的進行,完全符合經過周密考慮的作戰計劃,還得到充分的人力、物力保證。

    從效果來判斷,這任命沒有錯:集團軍在巴久克指揮下在克裡木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也許在另外一個人的指揮下能發揮更好的作用,但這是無法檢驗的。

    這就是評價戰争的難處,因此,絕對的公平或不公平是沒有的。

     我們所有的人都積累了經驗,所有的人,或者幾乎所有的人都提高了作戰能力,巴久克顯然也并不例外。

    但提高了多少?這就是個問題。

    無論對他、對你、還是對其他任何人來說,都是如此。

     假如不寬于責己,回顧以下十五個月來自己指揮集團軍的工作,那麼,應該認識到,在這段時間裡,各次戰鬥的情況并不完全一樣。

     謝爾皮林自己是在十分順利的環境下接受集團軍的。

    先前已有了斯大林格勒會戰的經驗,況且大勝之後士氣正旺,人們都覺得,他們今後簡直能夠排山倒海。

     有了這樣的開端,使人感到前途将會一帆風順,然而結果卻并不這樣,自己的第一次戰役卻是在最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

    集團軍被緊急地調到重新被德軍占領的哈爾科夫城郊,必須再度經受已經不再習慣的一切。

    起先是堵住一條三十公裡長的缺口,然後是邊戰邊追,在沒有防禦裝備的陣線上阻擋德軍。

    這一切都刻不容緩,戰士們剛下了軍用列車,踏上遍地是雪和水的三月的泥濘道路,立刻就投入戰鬥…… 當時的情況是原先的計劃中沒有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