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75回 釋情癡夫婦感恩 伸義讨兄弟被戮
關燈
小
中
大
花睡去奈何?”醒花笑道:“共君今夜不須睡,否則恐全虛此一刻千金也。
”相與大笑。
碧蓮道:“隔牆有耳,為今之計,三十六着,走為上着。
”疾忙收拾,連夜逃遁。
正是: 婚姻到底皆前定,但得多情自有緣。
早已有人将此事報知張說,張說差人四下緝獲住了,來見張說。
張說要把全虛置之死地,全虛厲聲道:“睹色不能禁,亦人之常情。
男子漢死何足惜,隻是明公如此名望素著,如此爵祿尊榮,今雖暫谪,不久自當遷擢。
安知後日甯無複有意外之虞,緩急欲用人乎?何靳一女子而置大丈夫于死地,竊謂明公不取也。
且楚莊王不究絕纓之事,袁盎不追竊姬之書生,楊素亦不窮李靖之去向,後來皆獲其報,豈明公因一女子,而欲殺國士乎?”張說奇其語,遂回嗔作喜道:“汝言似亦有理,今以醒花贈汝,并命家人厚具奁資贈之。
”全虛也不推辭,攜之而去。
太後聞知,以張說能順人情,不獨不究前事,且命以原官兼為睿宗第三子隆基之傅。
這隆基即後來中興之主玄宗皇帝也。
但那時節正未得時,太後亦等閑視之。
其時太後所寵愛的人,自諸武而外,隻有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
那安樂公主乃中宗之女,下嫁于太後之侄武崇訓。
太後從武氏一脈推愛,故亦愛之。
他倚了夫家之勢,又會谄媚太後,得其歡心,因便驕奢滢佚,與太平公主一樣的橫行無忌。
一日,兩個公主同在宮中閑坐,偶見壁上挂着一軸美人鬥百草的畫圖,且是畫得有趣,有《西江月》詞道得好: 春草春來交茂,春閨春興方濃。
争教小婢向國中,偏覓芳菲種 種。
各出多般多品,争看誰異誰同。
因何一笑展歡容,鬥着宜男心 動。
太平公主看了畫圖,對安樂公主說道:“美人鬥草,春閨韻事。
今方二月,百草未備。
待春深草茂之時,我和你做個鬥草會,大家賭些什麼如何?”安樂公主欣然應諾。
到得三月初旬,正欲預遣宮女們去禦苑中采覓各種異草,适上官婉兒來閑話,聞知其事,因說道:“公主若但使人覓草,隻怕你會覓,他也會覓,何能取勝?必須覓得一件他人所必無之物方好。
”公主道:“你道那一件是他人所無的?”婉地道:“這倒不必拘定是草不是草,隻要與草相類的便了。
”公主道:“你且說何物與草相類?”婉兒道:“草為地之毛,人身有五毛,亦如地之有草,五毛之中須為貴。
吾聞南海祗洹寺塑的維摩诘之像,其須乃晉朝名公謝靈運面上的,此真世間有一無二的東西,得此一物,定可取勝。
”安樂公主聞言大喜。
原來晉時謝靈運,一代名人,官封康樂郡公,生得一部美髯,不但人人欣羨,自己亦甚愛惜。
後因犯罪罹刑,臨死之時,不忍埋沒此須,親自剪付衆人。
其時适當南海祗洹寺内裝塑維摩诘像,遺命将此須舍為維摩诘法像之須。
後世因相傳為此寺中一件勝迹。
那維摩诘是釋迦牟尼佛同時的人,他與文殊菩薩最相善,其往來問答之語,載在内典。
今藏經中有維摩诘所說經。
此乃西天一個未出家不落發的居士,所以塑其像者,要用須髯。
閑話少說。
且說安樂公主聽了上官婉兒之言,立即密遣内傳林茂飛騎往南海祗洹寺,将維摩诘之須,剪取一半,以備鬥草之用。
林茂即行之後,公主又想:“我若取須之半,倘太平公主知道,也遣人去剪了那一半來,卻不大家扯直了。
不如一并剪取,一則鬥草必勝,二則留此一部全須,以為奇事,卻不甚妙?”遂令遣内侍陽春景,星夜前往。
比及到半途,已見林茂轉來了。
陽春景一面自去剪取餘須,林茂自将先剪之須,回宮複命。
原來太平公主,正約定這一日與安樂公主,各出珍奇寶玩,在長春宮内滿綠軒中鬥草賭勝,請上官婉兒監局。
卻好正值見林茂到了,料道須已取得,心中歡喜。
且不說破,便先将各樣異草相比,隻見他多的,我也不少;我有的,他也不無,兩家賭個持平。
安樂公主道:“地上的草,不如人身上的草。
我有一種草,是古人身上遺留下來的,豈非世上無雙之物?”太平公主問是何物。
安樂公主道:“是晉人謝靈運之須。
”太平公主道:“吾聞謝靈運死時,已将此須舍與祗洹寺裝塑在維摩诰面上了,你何從得之?”安樂公主笑道:“靈運能舍,我能取,今已取得在此了。
”便叫林茂快把來看。
林茂捧過一個錦囊,于中取出須來,放在桌上,果然好須,卻像在生人颏下剪下來的,極其光潤。
正看間,可煞作怪,忽地軒前起一陣香風,把須兒吹向空中,悠悠揚揚的飄散了。
林茂不知高低,趕着風,向空捉搦,指望搶得幾莖。
卻被階石絆了一跌,把右臂跌壞,卧地不能起。
衆内侍扶之出宮,太
”相與大笑。
碧蓮道:“隔牆有耳,為今之計,三十六着,走為上着。
”疾忙收拾,連夜逃遁。
正是: 婚姻到底皆前定,但得多情自有緣。
早已有人将此事報知張說,張說差人四下緝獲住了,來見張說。
張說要把全虛置之死地,全虛厲聲道:“睹色不能禁,亦人之常情。
男子漢死何足惜,隻是明公如此名望素著,如此爵祿尊榮,今雖暫谪,不久自當遷擢。
安知後日甯無複有意外之虞,緩急欲用人乎?何靳一女子而置大丈夫于死地,竊謂明公不取也。
且楚莊王不究絕纓之事,袁盎不追竊姬之書生,楊素亦不窮李靖之去向,後來皆獲其報,豈明公因一女子,而欲殺國士乎?”張說奇其語,遂回嗔作喜道:“汝言似亦有理,今以醒花贈汝,并命家人厚具奁資贈之。
”全虛也不推辭,攜之而去。
太後聞知,以張說能順人情,不獨不究前事,且命以原官兼為睿宗第三子隆基之傅。
這隆基即後來中興之主玄宗皇帝也。
但那時節正未得時,太後亦等閑視之。
其時太後所寵愛的人,自諸武而外,隻有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
那安樂公主乃中宗之女,下嫁于太後之侄武崇訓。
太後從武氏一脈推愛,故亦愛之。
他倚了夫家之勢,又會谄媚太後,得其歡心,因便驕奢滢佚,與太平公主一樣的橫行無忌。
一日,兩個公主同在宮中閑坐,偶見壁上挂着一軸美人鬥百草的畫圖,且是畫得有趣,有《西江月》詞道得好: 春草春來交茂,春閨春興方濃。
争教小婢向國中,偏覓芳菲種 種。
各出多般多品,争看誰異誰同。
因何一笑展歡容,鬥着宜男心 動。
太平公主看了畫圖,對安樂公主說道:“美人鬥草,春閨韻事。
今方二月,百草未備。
待春深草茂之時,我和你做個鬥草會,大家賭些什麼如何?”安樂公主欣然應諾。
到得三月初旬,正欲預遣宮女們去禦苑中采覓各種異草,适上官婉兒來閑話,聞知其事,因說道:“公主若但使人覓草,隻怕你會覓,他也會覓,何能取勝?必須覓得一件他人所必無之物方好。
”公主道:“你道那一件是他人所無的?”婉地道:“這倒不必拘定是草不是草,隻要與草相類的便了。
”公主道:“你且說何物與草相類?”婉兒道:“草為地之毛,人身有五毛,亦如地之有草,五毛之中須為貴。
吾聞南海祗洹寺塑的維摩诘之像,其須乃晉朝名公謝靈運面上的,此真世間有一無二的東西,得此一物,定可取勝。
”安樂公主聞言大喜。
原來晉時謝靈運,一代名人,官封康樂郡公,生得一部美髯,不但人人欣羨,自己亦甚愛惜。
後因犯罪罹刑,臨死之時,不忍埋沒此須,親自剪付衆人。
其時适當南海祗洹寺内裝塑維摩诘像,遺命将此須舍為維摩诘法像之須。
後世因相傳為此寺中一件勝迹。
那維摩诘是釋迦牟尼佛同時的人,他與文殊菩薩最相善,其往來問答之語,載在内典。
今藏經中有維摩诘所說經。
此乃西天一個未出家不落發的居士,所以塑其像者,要用須髯。
閑話少說。
且說安樂公主聽了上官婉兒之言,立即密遣内傳林茂飛騎往南海祗洹寺,将維摩诘之須,剪取一半,以備鬥草之用。
林茂即行之後,公主又想:“我若取須之半,倘太平公主知道,也遣人去剪了那一半來,卻不大家扯直了。
不如一并剪取,一則鬥草必勝,二則留此一部全須,以為奇事,卻不甚妙?”遂令遣内侍陽春景,星夜前往。
比及到半途,已見林茂轉來了。
陽春景一面自去剪取餘須,林茂自将先剪之須,回宮複命。
原來太平公主,正約定這一日與安樂公主,各出珍奇寶玩,在長春宮内滿綠軒中鬥草賭勝,請上官婉兒監局。
卻好正值見林茂到了,料道須已取得,心中歡喜。
且不說破,便先将各樣異草相比,隻見他多的,我也不少;我有的,他也不無,兩家賭個持平。
安樂公主道:“地上的草,不如人身上的草。
我有一種草,是古人身上遺留下來的,豈非世上無雙之物?”太平公主問是何物。
安樂公主道:“是晉人謝靈運之須。
”太平公主道:“吾聞謝靈運死時,已将此須舍與祗洹寺裝塑在維摩诰面上了,你何從得之?”安樂公主笑道:“靈運能舍,我能取,今已取得在此了。
”便叫林茂快把來看。
林茂捧過一個錦囊,于中取出須來,放在桌上,果然好須,卻像在生人颏下剪下來的,極其光潤。
正看間,可煞作怪,忽地軒前起一陣香風,把須兒吹向空中,悠悠揚揚的飄散了。
林茂不知高低,趕着風,向空捉搦,指望搶得幾莖。
卻被階石絆了一跌,把右臂跌壞,卧地不能起。
衆内侍扶之出宮,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