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72回 張昌宗行傩幸太後 馮懷義建節撫碩貞
關燈
小
中
大
死,還要問他什麼勇力?”懷義聽見喜道:“幾時死的?”毛二道:“前日被薛仁貴來剿他,不意路上撞見,黑夜裡殺進寨來。
我那主人正在睡夢中,不及穿甲,被他殺了。
”懷義道:“你這話不要調謊。
”毛二道:“小的若是調謊,聽憑老爺處死。
”懷義道:“你如今要往那裡去?”毛二道:“小的要去報知王爺的死信。
”懷義道:“你不曉得,你文佳皇帝與我是親戚。
”毛二道:“小的怎麼不曉得?”懷義道:“朝廷曉得他造反,故此差我來招安。
你今要去報知他崇義王死信,可同我的人去,他便明白了。
”說罷,懷義就寫了一封書,一件東西,付與四個徒弟。
又叮咛了一番,徒弟同毛二起身去了。
行不多幾日,到了沛縣。
隻見他們擺着許多營盤,在城外把守,守營軍卒看見了問道:“毛老伯,你為何回來了?你們那裡何如?”毛二搖手道:“少頃便知,皇爺在何處?”小卒道:“在中軍。
”毛二如飛走到中軍報知,叫毛二進去,毛二跪在地上,隻是哭泣。
陳碩貞心焦道:“你這老兒好不曉事,好歹說出來罷了,為什麼隻管啼哭?”毛二将崇義王如何行兵,薛仁貴如何舉動,不想王爺正在宴樂之時,殺進來死了。
陳碩貞不覺大恸。
正哭時,毛二又說道:“皇爺且莫哭,有一件事在此,悉憑皇爺主裁。
”取出那懷義的一封書來。
陳碩貞接了書,看見封面上寫着“白馬寺主家報”。
便問:“你如何遇見了懷義?”毛二将騙去一段說了。
陳碩貞将懷義的書拆開,隻見上寫道: 憶昔情濃宴樂,日夕佳期。
不意翠華臨寺,忽焉分手,此際之腸斷魂 消,幾不知有今日也。
自賢姊喬遷,細訪至今,始知比丘改作花王,雨師 堪為敵國。
雖楊枝之水,一滴千條,反不如芸香片席,共沐蓮床也。
良晤 在即,先此走候。
統惟慈照不宣。
懷清賢姊妝次,辱愛弟馮懷義頓首拜。
毛二道:“他那裡差四個童子在外。
”碩貞便叫,喚他進寨來。
毛二出去不多時,領着四個徒弟,走進寨門。
兩邊刀槍密密,劍戟重重。
上邊一個柔弱女子,相貌端肅,珠冠寶頂,著一件暗龍絨色戰袍,大紅花邊鑲袖口。
四個徒弟,見了這般光景,隻得跪下叩頭道:“家爺啟問娘娘好麼?”陳碩貞道:“你家老爺,朝廷待得好麼?”徒弟答道:“好。
家爺有一件東西在此,奉與娘娘,須屏退衆人。
”陳碩貞道:“多是我的心腹。
”那徒弟就在袖中取将出來,碩貞接在手中一看,卻是前日臨别時贈與懷義的白玉如意,見了雙淚交流便道:“我隻道我弟永不得見面的了,誰知今日遭逢。
”便對四個徒弟道:“這裡總是一家,你們住在此,待你老爺來罷。
”四人隻得住下。
過了一宵,五更時分,聽得三個轟天大炮,早有飛馬來報道:“敵兵來了!”陳碩貞道:“這是我家師爺,說甚敵兵!”各寨穿了甲胄,如飛擺齊隊伍,也放三聲大炮,放開寨門,碩貞差人去問:“是何處人?”懷義的兵道:“我們是白馬寺主右衛大将軍馮爺,你們來的是何人?”軍卒答道:“是文佳皇帝在此。
”說了,就轉身去報與陳碩貞。
碩貞選了三四十人跟了,跨上馬,來接聖旨。
懷義叫三千禦林軍駐紮站立,自同三四十個徒弟,背了玉旨,昂然而來。
到碩貞寨中,香案擺列。
碩貞接拜了聖旨,兩個相見過,擁抱大哭,到後寨中去各訴衰情。
正欲擺酒上席,城内各官俱來參谒。
懷義差人辭謝了,對碩貞道:“賢姊既已受安,部下兵馬如何處置?”碩貞道:“我既歸降,自當同你到京西聖,兵馬且屯紮睦州再處。
”懷義道:“如此絕妙。
”碩貞傳衆軍頭目說了,軍馬隻得暫在睦州駐紮候旨。
隻帶三四十親随,同懷義親切的慢慢而行。
行不及兩三日,遇見了薛仁貴兵馬,懷義把招安事體,對他說了。
仁貴道:“既是事體已妥,師爺同令姊面聖,學生具疏上聞,去守地方了。
”大家相别,仁貴自回像州去了。
懷義同碩貞一路而行。
到了京中,報知太後。
太後曉得陳碩貞到了,懷義先進宮去說明,差個官兒去接,即召陳碩貞進宮。
太後一見,悲喜交集,大家把别後事情說了,留在宮中,住了兩三日,贈了金銀緞匹,買一所民房居住,敕賜碩貞為婦義王,與太後為賓客。
懷義賜封鄂國公。
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
我那主人正在睡夢中,不及穿甲,被他殺了。
”懷義道:“你這話不要調謊。
”毛二道:“小的若是調謊,聽憑老爺處死。
”懷義道:“你如今要往那裡去?”毛二道:“小的要去報知王爺的死信。
”懷義道:“你不曉得,你文佳皇帝與我是親戚。
”毛二道:“小的怎麼不曉得?”懷義道:“朝廷曉得他造反,故此差我來招安。
你今要去報知他崇義王死信,可同我的人去,他便明白了。
”說罷,懷義就寫了一封書,一件東西,付與四個徒弟。
又叮咛了一番,徒弟同毛二起身去了。
行不多幾日,到了沛縣。
隻見他們擺着許多營盤,在城外把守,守營軍卒看見了問道:“毛老伯,你為何回來了?你們那裡何如?”毛二搖手道:“少頃便知,皇爺在何處?”小卒道:“在中軍。
”毛二如飛走到中軍報知,叫毛二進去,毛二跪在地上,隻是哭泣。
陳碩貞心焦道:“你這老兒好不曉事,好歹說出來罷了,為什麼隻管啼哭?”毛二将崇義王如何行兵,薛仁貴如何舉動,不想王爺正在宴樂之時,殺進來死了。
陳碩貞不覺大恸。
正哭時,毛二又說道:“皇爺且莫哭,有一件事在此,悉憑皇爺主裁。
”取出那懷義的一封書來。
陳碩貞接了書,看見封面上寫着“白馬寺主家報”。
便問:“你如何遇見了懷義?”毛二将騙去一段說了。
陳碩貞将懷義的書拆開,隻見上寫道: 憶昔情濃宴樂,日夕佳期。
不意翠華臨寺,忽焉分手,此際之腸斷魂 消,幾不知有今日也。
自賢姊喬遷,細訪至今,始知比丘改作花王,雨師 堪為敵國。
雖楊枝之水,一滴千條,反不如芸香片席,共沐蓮床也。
良晤 在即,先此走候。
統惟慈照不宣。
懷清賢姊妝次,辱愛弟馮懷義頓首拜。
毛二道:“他那裡差四個童子在外。
”碩貞便叫,喚他進寨來。
毛二出去不多時,領着四個徒弟,走進寨門。
兩邊刀槍密密,劍戟重重。
上邊一個柔弱女子,相貌端肅,珠冠寶頂,著一件暗龍絨色戰袍,大紅花邊鑲袖口。
四個徒弟,見了這般光景,隻得跪下叩頭道:“家爺啟問娘娘好麼?”陳碩貞道:“你家老爺,朝廷待得好麼?”徒弟答道:“好。
家爺有一件東西在此,奉與娘娘,須屏退衆人。
”陳碩貞道:“多是我的心腹。
”那徒弟就在袖中取将出來,碩貞接在手中一看,卻是前日臨别時贈與懷義的白玉如意,見了雙淚交流便道:“我隻道我弟永不得見面的了,誰知今日遭逢。
”便對四個徒弟道:“這裡總是一家,你們住在此,待你老爺來罷。
”四人隻得住下。
過了一宵,五更時分,聽得三個轟天大炮,早有飛馬來報道:“敵兵來了!”陳碩貞道:“這是我家師爺,說甚敵兵!”各寨穿了甲胄,如飛擺齊隊伍,也放三聲大炮,放開寨門,碩貞差人去問:“是何處人?”懷義的兵道:“我們是白馬寺主右衛大将軍馮爺,你們來的是何人?”軍卒答道:“是文佳皇帝在此。
”說了,就轉身去報與陳碩貞。
碩貞選了三四十人跟了,跨上馬,來接聖旨。
懷義叫三千禦林軍駐紮站立,自同三四十個徒弟,背了玉旨,昂然而來。
到碩貞寨中,香案擺列。
碩貞接拜了聖旨,兩個相見過,擁抱大哭,到後寨中去各訴衰情。
正欲擺酒上席,城内各官俱來參谒。
懷義差人辭謝了,對碩貞道:“賢姊既已受安,部下兵馬如何處置?”碩貞道:“我既歸降,自當同你到京西聖,兵馬且屯紮睦州再處。
”懷義道:“如此絕妙。
”碩貞傳衆軍頭目說了,軍馬隻得暫在睦州駐紮候旨。
隻帶三四十親随,同懷義親切的慢慢而行。
行不及兩三日,遇見了薛仁貴兵馬,懷義把招安事體,對他說了。
仁貴道:“既是事體已妥,師爺同令姊面聖,學生具疏上聞,去守地方了。
”大家相别,仁貴自回像州去了。
懷義同碩貞一路而行。
到了京中,報知太後。
太後曉得陳碩貞到了,懷義先進宮去說明,差個官兒去接,即召陳碩貞進宮。
太後一見,悲喜交集,大家把别後事情說了,留在宮中,住了兩三日,贈了金銀緞匹,買一所民房居住,敕賜碩貞為婦義王,與太後為賓客。
懷義賜封鄂國公。
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