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63回 王世充忘恩複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

關燈
詞曰: 驕馬玉鞭馳驟,同調堅貞永晝。

    題攜一處可相留,莫把眉兒 皺。

    如雪剛腸希觏,一擊疾誅雙醜。

    矢心誓日生死安,若輩真 奇友。

     調寄“誤佳期” 古人雲:唯婦人之言不可聽。

    書亦戒曰:唯婦言是聽。

    似乎婦人再開口不得的。

    殊不知婦人中智慧見識,盡有勝過男子。

    如明朝宸濠謀逆,其妃婁氏泣谏,濠不從,卒至擒滅,喟然而歎曰:“昔纣聽婦人之言失天下,朕不聽婦人之言亡國。

    ”故知婦人之言,足聽不足聽,惟在男子看其志向以從違耳。

    當時唐帝叫它監弄這幾個附宮妃子來,原打帳要自己受用,隻因窦後一言,便成就了幾對夫婦,省了多少精神。

    若是蕭後,就要逢迎上意,成君之過。

    唐帝亂點鴛鴦的,把幾個女子賜與衆臣配偶,不但男女稱意,感戴皇恩,即唐帝亦覺處分得暢快,進宮來述與諸妃聽。

    說到單女亦欲葬父完婚,窦後歎道:“不意孝義之女,多出在草莽。

    ”隻見宇文昭儀堕下淚來,唐帝駭問道:“妃子何故悲傷?”昭儀答道:“妾母靈柩尚在洛陽,妾兄士及未曾将他入土。

    ”唐帝道:“明日汝兄進朝,待朕問他。

    ” 且說張公謹在秦叔寶家,因羅公子新婚,不好催促,又因諸王妃與公侯諸大夫,皆因窦後認為侄女,又慕窦、花二位夫人孝義,争相結納,日夕稱賀。

    因此張公謹恐本地方有事,隻得先上朝辭聖。

    秦王因愛公謹之才,不肯放他去,奏過唐帝,即将張公謹留授司馬兼督捕司之職,幽州郡守改着羅成權署。

    旨意一下,張公謹留任長安,隻得寫禀啟,差人去回複燕郡王,并接家眷到京。

    羅公子亦因聖旨,擢他代張公謹之職,又牽挂父母,等不及滿月,便去辭了唐帝、窦後,至西府拜辭秦王,與衆官僚話别了。

    因線娘囑說,又到宇文士及家去謝别,見士及家車騎列庭,正在那裡束裝,羅公子進去相見了,便問道:“尊駕有何榮行,在此束裝?”士及道:“弟因先母之柩未葬,告假兩月,将往洛陽整理墳瑩,此刻就要起身,恐不及送兄台榮歸了。

    ”羅公子道:“弟亦在明後日就要動身。

    ”說了出門。

    羅公子歸來,連夜收拾,與窦公主、花又蘭拜别了秦母。

    叔寶與張氏夫人,懷玉夫妻亦出來拜别,護送出門。

    尉遲南、尉遲北并太後賜的兩名太監,及随來潘美等,做了前隊。

    羅公子與窦公主、花夫人并宮人婦女,及金鈴、吳良等做了後隊。

    徐惠妃差西府内監,袁紫煙亦差青琴,江、羅、賈三夫人,俱差人來送别。

    時冠蓋餞别,塞滿道路,送一二十裡,各自歸家。

     羅公子急忙要趕到雷夏墓所,迎請窦建德到幽州去,吩咐日夕趕行。

    不多幾日,已出潼關,将至陝州界口,一個大村鎮上。

    那日起身得早,尚未朝餐,前隊尉遲南兄弟,正要尋一個大寬展的飯店,急切間再尋不出。

    又去了裡許,隻見一個酒簾挑出街心,上寫一聯道:暫停車馬客,權歇利名公。

    尉遲南衆人看見了,就下馬,把馬系好進店去,看房屋寬大,更喜來得早,無人歇下。

    尉遲南忙吩咐主人,打掃潔淨,整治酒肴,又出店來盼望後隊。

    隻見街坊上來來往往,許多人擠在間壁一個庵院門首,尉遲南問土人為着何事,答道:“不曉得,你們自進庵裡去看便知。

    ”尉遲兄弟忙擠進庵來,隻見門前一間供伽藍的,進去三間佛堂,門戶窗棂,台桌器皿,多打得莖粉,三四個老尼坐在一塊兒涕泣。

    尉遲南問着老尼,老尼也隻顧下淚未答。

    隻聞得耳邊嘈嘈雜雜的,地方上人議論道:“那個公主,也是個金枝玉葉,不意國亡家破,被那官兒欺負。

    ”尉遲兄弟未及細問,恐怕羅公子後隊到了,即便怞身出來,恰好羅公子與衆人騾馬一哄而至,這旁窦公主與花夫人便下了騾轎,進店去了。

     羅公子下馬,見街坊上熱鬧,叫尉遲兄弟進去,問地方上為着何事。

    尉遲南把土人的言語,與庵中的光景說了。

    窦公主見說,心中想道:“莫非隋魏後人,流落在這裡。

    ”便叫左右去喚那個老尼來,那吳良、金鈴出外,到底是軍人打扮,他兩個是好事生風的,忙出店走進庵來。

    對老尼說道:‘哦家公主與小王爺,喚你師父快去。

    ”那老尼見說,忙站起來問道:“是那個王爺,又是什麼公主?”金鈴道:“你過去便知明白。

    ”老尼沒奈何,隻得一頭走,一頭向衆人問明來曆。

    來到店中,見了公主、公子,打了幾個稽首。

    窦公主問道:“你庵中被何人羅唣?有那朝公主在裡邊?”老尼答道:“當初隋朝有個南陽公主,少寡守節,有一子名曰禅師。

    因夏王讨宇文化及時,夏将于士澄見公主美貌欲娶,公主不從。

    士澄誣禅師與化及同黨,竟坐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