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68回 成後志怨女出宮 證前盟陰司定案
關燈
小
中
大
:“十王爺有請。
”太宗忙走上前,早有兩對題燈,照着十位閻王降階而至,控背躬身迎接;太宗謙讓,不敢前行。
十王道:“陛下是陽間人王,我等是陰間鬼王,分所當然,何須過讓?”太宗道:“朕得罪麾下,豈敢論陰陽人鬼之道。
”遜之不已。
太宗前行,竟入森羅殿上,與十王禮畢坐定。
秦廣王拱手說道:“先年有個徑河老龍,告殿下許救,而終殺之何也?”太宗道:“朕當時曾夢老龍求救,實是允他生全,不期他犯罪當刑,該人曹官魏征處斬。
朕宣魏征在殿下棋,豈知魏征倚案一夢而斬。
這是龍王罪犯當死,又是人曹官出沒神機,豈是朕之過咎。
”十王聞言伏禮道:“自那老龍未生之前,南鬥生死簿上已注定,該殺于魏人曹之手,我等皆知。
但是他折辯定要陛下來此,三曹對質,我等将他送入輪藏轉生去了。
但令兄建成、令弟元吉,旦夕在這裡哭訴陛下害他性命,要求質對,請問陛下這有何說?”太宗道:“這是他弟兄合謀,要害朕躬,假言奪槊,使黃太歲來刺朕。
若非尉遲敬德相救,則朕一命休矣。
又使張、尹二妃設計挑唆父皇。
若非父皇仁慈,則朕一命又休矣。
置鸩酒于普救禅院,滿斟歡飲若非飛燕遺穢相救,則朕一命又休矣。
屢次害朕不死,那時又欲題兵殺朕,朕不得已而救死,勢不兩立,彼自陣亡,于朕何與?昔項羽置太公于附上以示漢高,漢高曰:“願分吾一杯羹。
’為天下者不顧家,父且不顧,何有于兄弟,願王察之。
”十王道:“吾亦對令兄令弟反覆曉谕,無奈他執訴愈堅,吾暫将他安置閑散,俟他時定奪,今勞陛下降臨,望乞恕我等催促之罪。
”言畢,命掌生死簿判官:“快取簿來,看唐王陽壽天祿該有多少。
” 崔判官急轉司房,将天下萬國之王天祿總簿一看,隻見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
崔判官看了,吃了一驚,急取筆蘸墨将一字上添上兩畫,忙出來将文簿呈上。
十王從頭一看,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十王又問:“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已經一十三年。
”十王道:“陛下還有二十年陽壽,此一來已是對案明白,請遼陽世。
”太宗聽見,恭身稱謝。
十三差崔判官、朱太尉送太宗還魂。
太宗謝别出殿。
朱太尉執着一枝引魂幡在前引路,隻見一座陰山,覺得兇惡異常。
太宗道:“這是何處?”崔判官道:“這是枉死城,前日那六十四處煙塵草寇,衆好漢頭目,枉死的鬼魂,都在裡頭,無收無管,又無錢鈔用度,不得超生。
陛下該賞他些盤纏,才好過去。
”太宗道:“朕空身在此,那裡有錢鈔?”崔判官道:“陛下的朝臣尉遲恭有制錢三庫,寄存在陰司,陛下苦肯出名立一契,小判作保,借他一庫,給散與這些餓鬼,到陽間還他。
那些冤鬼,便得超生,陛下可安然竟過。
”太宗大喜,情願出名借用。
崔判官呈上紙筆,太宗遂立了文書,崔判官袖着,将到山邊,聽得神嚎鬼哭,亂哄哄擁出許多鬼來,盡是拖腰折臂,也有無頭的,也有無腳的,都喊道:“李世民來了,還我命來!”太宗吓得膽戰心驚,拖住崔判官。
崔判官道:“你們不得無禮,我替大唐皇爺借一庫銀子的票兒在此,你們去叫那魔頭來領票去支付分給便了。
唐皇爺陽壽未終,到陽間去還要做水陸道場,超度你們哩!”衆鬼聽了,如飛去叫那魔頭來。
崔判官吩咐了,把票兒付與魔頭,衆鬼歡喜而去。
三人又走了裡許,見一條青石大橋,滑潤無比,太宗向橋上走去。
剛要下橋,聽得天庭一個霹靂,吃了一驚,跌将下來。
忙叫道:“跌死我也!跌死我也!”開眼看時,見太子嫔妃,都在旁伺候。
太子忙傳魏征等,魏征走近禦床,牽衣說道:“好了,陛下回陽了。
”太宗醒了片時,太醫進定心湯吃了,站起身來。
魏征問道:“陛下到陰司可曾會見崔珏?”太宗點頭道:“虧他護持。
”便将幽夢所見,細細述與衆人聽了;衆人拜賀而出。
太宗即傳旨,宣隐靈山法師唐三藏、窦巨德至京。
天使到時,窦巨德已圓寂四五天了。
使者随唐三藏到京,建水陸道場,超度幽魂。
又命以金銀一庫還尉遲恭,恭辭不受,太宗再三勉谕,敬德拜受而出。
庫吏将銀盤交敬德,照冊缺了五百貫,庫吏驚惶,隻見梁上堕下一帖。
取視之,乃大業十二年,敬德打鐵時,支付書生票也,聞者奇異。
太宗在宮中,調養了三四天,禦體比前愈黨強健,不期被火焚了大盈庫,魏征道:“天災流行,皆由宮中陰氣抑郁所緻,乞将先帝所禦老嫔妃盡行放出。
”太宗見說,深以為是,即将老宮女盡數放出。
複有三千餘人連張、尹二妃,亦出宮歸家,宮禁為之一空。
遂差唐儉往民間點選良家女子,年十四五歲者,止許百名,預使太常少卿祖孝孫教習音樂。
将近四五月,唐儉選秀女回來,太宗散給後宮,隻選武媚娘為才人,安頓福綏宮,寵幸無比。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
”太宗忙走上前,早有兩對題燈,照着十位閻王降階而至,控背躬身迎接;太宗謙讓,不敢前行。
十王道:“陛下是陽間人王,我等是陰間鬼王,分所當然,何須過讓?”太宗道:“朕得罪麾下,豈敢論陰陽人鬼之道。
”遜之不已。
太宗前行,竟入森羅殿上,與十王禮畢坐定。
秦廣王拱手說道:“先年有個徑河老龍,告殿下許救,而終殺之何也?”太宗道:“朕當時曾夢老龍求救,實是允他生全,不期他犯罪當刑,該人曹官魏征處斬。
朕宣魏征在殿下棋,豈知魏征倚案一夢而斬。
這是龍王罪犯當死,又是人曹官出沒神機,豈是朕之過咎。
”十王聞言伏禮道:“自那老龍未生之前,南鬥生死簿上已注定,該殺于魏人曹之手,我等皆知。
但是他折辯定要陛下來此,三曹對質,我等将他送入輪藏轉生去了。
但令兄建成、令弟元吉,旦夕在這裡哭訴陛下害他性命,要求質對,請問陛下這有何說?”太宗道:“這是他弟兄合謀,要害朕躬,假言奪槊,使黃太歲來刺朕。
若非尉遲敬德相救,則朕一命休矣。
又使張、尹二妃設計挑唆父皇。
若非父皇仁慈,則朕一命又休矣。
置鸩酒于普救禅院,滿斟歡飲若非飛燕遺穢相救,則朕一命又休矣。
屢次害朕不死,那時又欲題兵殺朕,朕不得已而救死,勢不兩立,彼自陣亡,于朕何與?昔項羽置太公于附上以示漢高,漢高曰:“願分吾一杯羹。
’為天下者不顧家,父且不顧,何有于兄弟,願王察之。
”十王道:“吾亦對令兄令弟反覆曉谕,無奈他執訴愈堅,吾暫将他安置閑散,俟他時定奪,今勞陛下降臨,望乞恕我等催促之罪。
”言畢,命掌生死簿判官:“快取簿來,看唐王陽壽天祿該有多少。
” 崔判官急轉司房,将天下萬國之王天祿總簿一看,隻見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
崔判官看了,吃了一驚,急取筆蘸墨将一字上添上兩畫,忙出來将文簿呈上。
十王從頭一看,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十王又問:“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已經一十三年。
”十王道:“陛下還有二十年陽壽,此一來已是對案明白,請遼陽世。
”太宗聽見,恭身稱謝。
十三差崔判官、朱太尉送太宗還魂。
太宗謝别出殿。
朱太尉執着一枝引魂幡在前引路,隻見一座陰山,覺得兇惡異常。
太宗道:“這是何處?”崔判官道:“這是枉死城,前日那六十四處煙塵草寇,衆好漢頭目,枉死的鬼魂,都在裡頭,無收無管,又無錢鈔用度,不得超生。
陛下該賞他些盤纏,才好過去。
”太宗道:“朕空身在此,那裡有錢鈔?”崔判官道:“陛下的朝臣尉遲恭有制錢三庫,寄存在陰司,陛下苦肯出名立一契,小判作保,借他一庫,給散與這些餓鬼,到陽間還他。
那些冤鬼,便得超生,陛下可安然竟過。
”太宗大喜,情願出名借用。
崔判官呈上紙筆,太宗遂立了文書,崔判官袖着,将到山邊,聽得神嚎鬼哭,亂哄哄擁出許多鬼來,盡是拖腰折臂,也有無頭的,也有無腳的,都喊道:“李世民來了,還我命來!”太宗吓得膽戰心驚,拖住崔判官。
崔判官道:“你們不得無禮,我替大唐皇爺借一庫銀子的票兒在此,你們去叫那魔頭來領票去支付分給便了。
唐皇爺陽壽未終,到陽間去還要做水陸道場,超度你們哩!”衆鬼聽了,如飛去叫那魔頭來。
崔判官吩咐了,把票兒付與魔頭,衆鬼歡喜而去。
三人又走了裡許,見一條青石大橋,滑潤無比,太宗向橋上走去。
剛要下橋,聽得天庭一個霹靂,吃了一驚,跌将下來。
忙叫道:“跌死我也!跌死我也!”開眼看時,見太子嫔妃,都在旁伺候。
太子忙傳魏征等,魏征走近禦床,牽衣說道:“好了,陛下回陽了。
”太宗醒了片時,太醫進定心湯吃了,站起身來。
魏征問道:“陛下到陰司可曾會見崔珏?”太宗點頭道:“虧他護持。
”便将幽夢所見,細細述與衆人聽了;衆人拜賀而出。
太宗即傳旨,宣隐靈山法師唐三藏、窦巨德至京。
天使到時,窦巨德已圓寂四五天了。
使者随唐三藏到京,建水陸道場,超度幽魂。
又命以金銀一庫還尉遲恭,恭辭不受,太宗再三勉谕,敬德拜受而出。
庫吏将銀盤交敬德,照冊缺了五百貫,庫吏驚惶,隻見梁上堕下一帖。
取視之,乃大業十二年,敬德打鐵時,支付書生票也,聞者奇異。
太宗在宮中,調養了三四天,禦體比前愈黨強健,不期被火焚了大盈庫,魏征道:“天災流行,皆由宮中陰氣抑郁所緻,乞将先帝所禦老嫔妃盡行放出。
”太宗見說,深以為是,即将老宮女盡數放出。
複有三千餘人連張、尹二妃,亦出宮歸家,宮禁為之一空。
遂差唐儉往民間點選良家女子,年十四五歲者,止許百名,預使太常少卿祖孝孫教習音樂。
将近四五月,唐儉選秀女回來,太宗散給後宮,隻選武媚娘為才人,安頓福綏宮,寵幸無比。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