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68回 成後志怨女出宮 證前盟陰司定案

關燈
-等退至宮門前。

    李-問道:“公有何術,可保聖躬轉危為安?”魏征道:“如今地府,掌生死文簿的判官,乃先帝駕下舊臣,姓崔名珏,他生前與我有交,今夢寐中時常相叙。

    我若以一書緻之,托他周旋,必能起死回生。

    ”李-聞言,口雖唯唯,心卻未信。

    少頃,宮人傳報皇爺氣息漸微,危在頃刻矣。

    魏征即于宮門廂閣中,寫下一封書,親持至太宗榻前焚化了,吩咐宮人道:“聖體尚溫,切勿移動,靜候至明日此時定有好意。

    ”遂與衆官住宮門前伺候。

     且說太宗睡到日暮時,覺渺渺茫茫,一靈兒竟出五風樓前。

    隻見一隻大鹞飛來,口中銜着一件東西。

    太宗平昔深喜佳鹞,見了歡喜,定睛一看,心上轉驚道:“奇怪!此鹞乃是魏征奏事時,我匿死懷中之物,為甚又活起來?”忙去捉他,那鹞兒忽然不見,口中所銜之物,墜于地上。

    太宗拾起看時,卻是一封書柬,封面上寫着:“人曹官魏征,書奉判兄崔公。

    ”下注雲:“崔珏系先朝舊臣,伏乞陛下面緻此書,以祈回生。

    ”太宗看了歡喜,把書袖了,向前行去。

    好一個大寬轉的所在,又無山水,又無樹木,正在驚惶,見有一個人走将來,高聲叫道:“大唐皇帝往這裡來。

    ”太宗聞言,擡頭一看,那人紗帽藍袍,手執像笏,腳穿一雙粉底皂靴,走近太宗身邊,跪拜路旁,口稱:“陛下,赦臣失誤遠迎之罪。

    ”太宗問道:“卿是何人?是何官職?”那人道:“微臣是崔珏,存日曾在先皇駕前為禮部侍郎。

    今在陰司為豐都判官。

    ”太宗大喜,忙将禦手挽起來道:“先生遠勞,朕駕前魏征有書一封,欲寄先生,卻好相遇。

    ”崔判官問:“書在何處?”太宗在袖中取出,遞與崔珏。

    崔珏接來,拆開看了說道:“陛下放心,魏人曹書中,不過要臣放陛下回陽之意,且待少頃見了十王,臣送陛下還陽,重登王阙便了。

    ”太宗稱謝。

    又見那邊走兩個軟翅的小官兒來,說道:“閻王有旨,請陛下暫在客館中寬坐一回,候勘定了隋炀帝一案,然後來會。

    ”太宗道:“隋炀帝還沒有結卷麼?”二吏道:“正是。

    ”太宗對崔珏道:“朕正要看隋炀帝這些人,煩崔先生引去一觀。

    ”崔珏道:“這使得。

    ” 大家舉步前行,忽見一座大城,城門上邊寫着“幽明地府鬼門關”七個大字。

    崔珏道:“微臣在前引着,陛下去恐有污穢相觸。

    ”領太宗入城,順街而行,看那些人蓬頭跣足,好似乞丐一般。

    走了裡許,隻見道旁邊走出先帝李淵,後邊随着故弟元霸。

    太宗見了,正要上前叩拜父皇,轉眼就不見了。

    又走了幾步,忽見建成引着元吉、黃太歲而來,大聲喝道:“世民來了,快還我們命來!”崔判官忙把像笏擎起說道:“這是十殿閻君請來的,不得無禮!”三人聽了,倏然不見。

    太宗問道:“翟讓、李密、王伯當、單雄信、羅士信想還在此?”崔珏道:“他們早已托生太原荊州數年矣!”還要問太穆皇後、文德皇後在何處。

    隻見一座碧瓦樓台,甚是壯麗。

    外面望去,見裡面環-叮當,仙香奇異。

    正在凝眸之際,見三個長大漢子,後面有七八個青面獠牙鬼使押着。

    崔珏道:“陛下可認得那三個麼?”太宗道:“有些面善,隻是叫他不出。

    ”崔珏道:“那第一個披豬皮的是宇文化及。

    第二個穿牛皮的是宇文智及;第三個穿狗皮的是王世充。

    他們俱定了案,萬劫為豬牛狗,受後來的千刀萬剮,以償生前弑逆之罪。

    ”正是: 善惡到頭終有報,隻争來早與來遲。

     太宗正在那裡觀看,聽見兩邊人說道:“又是那一案人出來了?”崔珏看是何人,見一對青衣童子執着幢幡寶蓋,笑嘻嘻的引着一個後生皇帝,後面随着十餘個紗帽紅袍的,兩個官吏随着。

    崔珏叫道:“張寅翁,這一宗是什麼人?”那官吏說道:“是隋炀帝的宮女朱貴兒,他生前忠烈,罵賊而死,曾與楊廣馬上定盟,願生生世世為夫婦。

    後面這些是從亡的袁寶兒、花伴鴻、謝天然、姜月仙、梁瑩娘、薛南哥、吳绛仙、妥娘、杳娘、月賓等。

    朱貴兒做了皇帝,那些人就是他的臣子。

    如今送到玉霄宮去修真一紀,然後降生王家。

    ”太宗聽了笑道:“朕聞朱貴兒等盡難之時,表表精靈,至今述之,猶為爽快。

    但生為天子,不知是在那個手裡?”又見兩個鬼卒,引着一個垂頭喪氣的炀帝出來,後面跟着三四個黑臉兇神。

    崔珏又問跟出來的鬼吏押他到那裡去。

    那鬼吏答道:“帶他到轉輪殿去,有弑父弑兄一案未結,要在畜生道中受報。

    待四十年中,洗心改過,然後降生陽世,改形不改姓,仍到楊家為女,與朱貴兒完馬上之盟。

    ”崔珏問道:“為何頂上白绫還未除去?”鬼吏道:“他日後托生帝後,受用二十餘年,仍要如此結局。

    ”崔珏點頭。

    太宗道:“炀帝一生殘虐害民,滢亂宮闱,今反得為帝後,難道滢亂殘忍,到是該的?”崔珏道:“殘忍,民之劫數;至若奸囗,此地自然降罰。

    今為妃後,不過完貴兒盟言。

    ”太宗正要細問,見一吏走來對太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