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三 忏銅頭蚩尤銷五兵
關燈
小
中
大
邝天龍為廣利王也。
雲‘三弓救取海和尚’,則巨靈神為三弓,而海尚二都督為海和尚也。
”遣盾士送二都督還帳,大溜密入告曰:“頃老段等來報,其所率五十艦,已抵交址将軍屈蚝市舶矣。
我師正縱兵出擊,聞交人舟中哭聲起,屈蚝即返旆。
”繼偵之雲:“驸馬都尉郎善相,忽登柁樓,自決其首。
軍中震驚舉哀,為國戚也。
”甘君曰:“斯亦足以報海尚矣。
當乘其軍心惶亂,進攻之,蚝可擒也。
”燭生曰:“使大溜往吊,彼必以禮接,緻明公手谕,可不戰自降耳。
”甘君乃為招降書雲: 爾交址,一羁縻小君長耳!非國之外藩,比于嶽牧者也。
往者犁爾庭,籍爾版,為爾設行省,置郡縣,尺地皆毛土。
一夫皆石民,涵濡聖澍,鼓扇仁春,久歲月日時之無易矣。
自邊吏失職,緻南訛雜種,狡焉啟疆,乃夜郎遽王。
矯竊年号,不奉正朔,甘為化外之倫。
昔先王之制,變禮易樂則君流,革制度衣服則君讨,将盡俘諸海濱,以實二廣,厥罪彰而天威砻焉。
何其舉國若狂,尚思蠅營狗苟,爾亡命虮虱,亦诩鬥大印,撓我海舶,驚我澤漁,窘迫我鎮臣,張皇我介士,天降之罰,館甥刎身,苟見先聲奪人,便應略識時務。
或潛駕輕舠,款我牙纛,堂堂天吏,讵即坑降。
倘愚昧怙終,誨言罔覺,行膏斧,毋追悔也。
鎮撫使者特谕。
大溜受書,備祭物,揚帆前進。
令人呼曰:“爾舟中有死喪,吾奉主兵令來吊,可告爾将軍知之。
”交人亟言于屈蚝,果以白衣冠出迓。
大溜曰:“驸馬之靈安在,吾将入奠,且慰諸将士!”屈蚝垂涕答曰:“驸馬何罪,為鬼所刑,而中朝虎贲,降志來唁,同于凡民之喪,民間匍匐,亦若天王之琩。
天上來歸,不敢失容,無忘稽颡。
”即下拜,大溜握其手。
入驸馬殓處,瀝酒漿以陳。
執香帛而□,号哭如禮。
交人齊擗踴酬謝。
吊畢,屈蚝請展悃,屏左右言曰:“小國安敢興無名之師,惟死者實構此怨,天奪之魄,戚乃自贻。
我等誠亦誅殛之餘,未審能宥災乎否?”大溜曰:“主兵甘君有書來,請自權衡耳!”出袖中谕示之。
屈蚝默誦數過,乃膝行前曰:“謹如指迷,明夜當自投,願戒強弩弗相加也。
”大溜諾而出,歸報甘君。
則小溜随矮道人已先至。
坐論帳中,知屈蚝将降矣。
曰:“交人所恃此二渠,今一死一降,善戰者不足患也。
惟婁賊非吾力所能擒戮,須乞哀于本師。
”甘君曰:“真人尊師為誰,其能自來相助耶?抑以禮聘也?”道人曰:“吾師劉元海,檢校太行真君,曆五百劫而上升。
今已四百六十劫矣。
隐顯不常,應念皆見,告急書,吾已繕成,明公北行,但攜此書去,可自相請矣。
”甘君曰:“吾方有事南征,豈遑北轍。
”道人笑曰:“且将書置箧中,鞭長自有所及。
”即飄然出舟去。
其明日午刻,樞密院急遞下。
上念甘鼎石灣之功,加三等官,擢兵馬總帥,調赴楚、蜀、黔、廣,備九股苗。
甲子右衛指揮,命甘鼎舉以自代。
聞命後,三日内,疾馳入見天子,且與君國謀。
甘君謝恩訖,歎曰:“道人真前知矣。
” 及夜二鼓,屈蚝果以四艇來降。
甘君執手慰勞,即告于海尚二都督,奏署偏将,盡降其随行兵将。
凡三百四十人,複與燭生計曰:“從事從我遊中原乎?或善刀而藏,還閩中乎?”燭生曰:“姑歸甲子,佐代者以報所知。
明公入觐南還,将于彼中谒鈴閣耳。
”常越、沙明、邬郁俱願随去。
甘君曰:“亦與從事偕來,各如教。
”燭生問曰:“甲子代者将屬于誰?”甘君曰:“東海之高公,貪而無即;碣石衛之張公,怯而無才。
皆非其人。
仆意在刑餘之利達,其操心慮患。
殆可用矣。
”燭生曰:“始請治之,繼複庸之,有古名帥風哉!”其後日,獨與海尚二都督辭曰:“交人之事,未可猝圖也。
吾于楚蜀諸道蕩平後,當奏請還粵,與諸公戢幹戈,橐弓矢耳。
幸自固,毋與挑戰,凡有舉動,與屈蚝商之,此人忠義可任也。
”海尚皆諾,緻書中丞,起利達複職,仍轄兩衛,來率舟師随征。
條理軍務畢,自攜二健奴,日馳二百裡,入京,朝觐禮成。
上問粵中水師強弱。
奏曰:“勁兵無過虎門,南澳為次,餘皆将士支離,公私矯強。
籌食不足,當問文臣,煉兵不精,誠由武帥也。
”上颔之,問“今撫軍者石珏,能兵事乎?”奏曰:“珏所不能者獨用兵,無事則靜鎮可矣。
”又問區星,奏曰:“星有雄略,而好大喜功之病,間亦中之,要是橫流砥柱,可以勵臣節,養士心也。
”上問:“如爾鼎之将兵,能勝乎?能敗乎!”鼎免冠謝曰:“臣未能勝也,況敢雲能敗。
”上曰:“能敗較難于能勝,知此者,可與論将才矣。
交址黠夷,爾鼎以為可掃除否?九股苗擾四行省,所以制之之策安在耶。
”鼎奏曰:“交人自君其國,亦不敢争炎方。
請命将吏守邊塞以觀其變,似乎計萬全也。
九股苗如蜂蟻騷動,不盡殺,雖數十年,亂未可已。
撫之亦終剿之也,姑息養奸,遂有今日連兵之害,各路帥臣,先據地勢,通崎岖之饷道,勿為賊所掠,則必勝。
”上曰:“賊中俱恃妖人,殲除多多矣。
而尚有綿延不絕者何欤?”鼎奏曰:“誅之誠不勝也,臣舉一人,即在粵著奇勳,封号滅火真人者,即不往召,彼亦自來。
用之則可省無數兵火之烈。
”上可其奏,遣行人官赴粵,就石珏幕府,召李真人入楚軍治妖孽。
甘鼎揚對三日,陛辭,乃倍道援楚。
行抵定州,大風雨,憩逆旅,望城中高陵,人言即古中山也。
春秋時鼓子之都。
雨稍霁,甘君縱步獨訪之。
山下忽現一城門,僅容客,遂側身進十步餘,回顧來路,悉怪石惡木,狐嗥石旁,□鳴木末。
将自凝神定氣,而足底有風穴,黑霧卷踝,忽爾四體下堕,杳不知其幾千尋也。
甘君懵然坐荊莽中,自撫皮肉,仍不
雲‘三弓救取海和尚’,則巨靈神為三弓,而海尚二都督為海和尚也。
”遣盾士送二都督還帳,大溜密入告曰:“頃老段等來報,其所率五十艦,已抵交址将軍屈蚝市舶矣。
我師正縱兵出擊,聞交人舟中哭聲起,屈蚝即返旆。
”繼偵之雲:“驸馬都尉郎善相,忽登柁樓,自決其首。
軍中震驚舉哀,為國戚也。
”甘君曰:“斯亦足以報海尚矣。
當乘其軍心惶亂,進攻之,蚝可擒也。
”燭生曰:“使大溜往吊,彼必以禮接,緻明公手谕,可不戰自降耳。
”甘君乃為招降書雲: 爾交址,一羁縻小君長耳!非國之外藩,比于嶽牧者也。
往者犁爾庭,籍爾版,為爾設行省,置郡縣,尺地皆毛土。
一夫皆石民,涵濡聖澍,鼓扇仁春,久歲月日時之無易矣。
自邊吏失職,緻南訛雜種,狡焉啟疆,乃夜郎遽王。
矯竊年号,不奉正朔,甘為化外之倫。
昔先王之制,變禮易樂則君流,革制度衣服則君讨,将盡俘諸海濱,以實二廣,厥罪彰而天威砻焉。
何其舉國若狂,尚思蠅營狗苟,爾亡命虮虱,亦诩鬥大印,撓我海舶,驚我澤漁,窘迫我鎮臣,張皇我介士,天降之罰,館甥刎身,苟見先聲奪人,便應略識時務。
或潛駕輕舠,款我牙纛,堂堂天吏,讵即坑降。
倘愚昧怙終,誨言罔覺,行膏斧,毋追悔也。
鎮撫使者特谕。
大溜受書,備祭物,揚帆前進。
令人呼曰:“爾舟中有死喪,吾奉主兵令來吊,可告爾将軍知之。
”交人亟言于屈蚝,果以白衣冠出迓。
大溜曰:“驸馬之靈安在,吾将入奠,且慰諸将士!”屈蚝垂涕答曰:“驸馬何罪,為鬼所刑,而中朝虎贲,降志來唁,同于凡民之喪,民間匍匐,亦若天王之琩。
天上來歸,不敢失容,無忘稽颡。
”即下拜,大溜握其手。
入驸馬殓處,瀝酒漿以陳。
執香帛而□,号哭如禮。
交人齊擗踴酬謝。
吊畢,屈蚝請展悃,屏左右言曰:“小國安敢興無名之師,惟死者實構此怨,天奪之魄,戚乃自贻。
我等誠亦誅殛之餘,未審能宥災乎否?”大溜曰:“主兵甘君有書來,請自權衡耳!”出袖中谕示之。
屈蚝默誦數過,乃膝行前曰:“謹如指迷,明夜當自投,願戒強弩弗相加也。
”大溜諾而出,歸報甘君。
則小溜随矮道人已先至。
坐論帳中,知屈蚝将降矣。
曰:“交人所恃此二渠,今一死一降,善戰者不足患也。
惟婁賊非吾力所能擒戮,須乞哀于本師。
”甘君曰:“真人尊師為誰,其能自來相助耶?抑以禮聘也?”道人曰:“吾師劉元海,檢校太行真君,曆五百劫而上升。
今已四百六十劫矣。
隐顯不常,應念皆見,告急書,吾已繕成,明公北行,但攜此書去,可自相請矣。
”甘君曰:“吾方有事南征,豈遑北轍。
”道人笑曰:“且将書置箧中,鞭長自有所及。
”即飄然出舟去。
其明日午刻,樞密院急遞下。
上念甘鼎石灣之功,加三等官,擢兵馬總帥,調赴楚、蜀、黔、廣,備九股苗。
甲子右衛指揮,命甘鼎舉以自代。
聞命後,三日内,疾馳入見天子,且與君國謀。
甘君謝恩訖,歎曰:“道人真前知矣。
” 及夜二鼓,屈蚝果以四艇來降。
甘君執手慰勞,即告于海尚二都督,奏署偏将,盡降其随行兵将。
凡三百四十人,複與燭生計曰:“從事從我遊中原乎?或善刀而藏,還閩中乎?”燭生曰:“姑歸甲子,佐代者以報所知。
明公入觐南還,将于彼中谒鈴閣耳。
”常越、沙明、邬郁俱願随去。
甘君曰:“亦與從事偕來,各如教。
”燭生問曰:“甲子代者将屬于誰?”甘君曰:“東海之高公,貪而無即;碣石衛之張公,怯而無才。
皆非其人。
仆意在刑餘之利達,其操心慮患。
殆可用矣。
”燭生曰:“始請治之,繼複庸之,有古名帥風哉!”其後日,獨與海尚二都督辭曰:“交人之事,未可猝圖也。
吾于楚蜀諸道蕩平後,當奏請還粵,與諸公戢幹戈,橐弓矢耳。
幸自固,毋與挑戰,凡有舉動,與屈蚝商之,此人忠義可任也。
”海尚皆諾,緻書中丞,起利達複職,仍轄兩衛,來率舟師随征。
條理軍務畢,自攜二健奴,日馳二百裡,入京,朝觐禮成。
上問粵中水師強弱。
奏曰:“勁兵無過虎門,南澳為次,餘皆将士支離,公私矯強。
籌食不足,當問文臣,煉兵不精,誠由武帥也。
”上颔之,問“今撫軍者石珏,能兵事乎?”奏曰:“珏所不能者獨用兵,無事則靜鎮可矣。
”又問區星,奏曰:“星有雄略,而好大喜功之病,間亦中之,要是橫流砥柱,可以勵臣節,養士心也。
”上問:“如爾鼎之将兵,能勝乎?能敗乎!”鼎免冠謝曰:“臣未能勝也,況敢雲能敗。
”上曰:“能敗較難于能勝,知此者,可與論将才矣。
交址黠夷,爾鼎以為可掃除否?九股苗擾四行省,所以制之之策安在耶。
”鼎奏曰:“交人自君其國,亦不敢争炎方。
請命将吏守邊塞以觀其變,似乎計萬全也。
九股苗如蜂蟻騷動,不盡殺,雖數十年,亂未可已。
撫之亦終剿之也,姑息養奸,遂有今日連兵之害,各路帥臣,先據地勢,通崎岖之饷道,勿為賊所掠,則必勝。
”上曰:“賊中俱恃妖人,殲除多多矣。
而尚有綿延不絕者何欤?”鼎奏曰:“誅之誠不勝也,臣舉一人,即在粵著奇勳,封号滅火真人者,即不往召,彼亦自來。
用之則可省無數兵火之烈。
”上可其奏,遣行人官赴粵,就石珏幕府,召李真人入楚軍治妖孽。
甘鼎揚對三日,陛辭,乃倍道援楚。
行抵定州,大風雨,憩逆旅,望城中高陵,人言即古中山也。
春秋時鼓子之都。
雨稍霁,甘君縱步獨訪之。
山下忽現一城門,僅容客,遂側身進十步餘,回顧來路,悉怪石惡木,狐嗥石旁,□鳴木末。
将自凝神定氣,而足底有風穴,黑霧卷踝,忽爾四體下堕,杳不知其幾千尋也。
甘君懵然坐荊莽中,自撫皮肉,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