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十四 地下新船載甲

關燈
底之靈,收域中之孽,風雲在握,阖辟因心,其旅邀于帝廷,厥功溯自星渚矣。

    ”貴曰:“果爾相援,訖乎有濟,雖瘴江救死,恩未雲酬;而煙海宣勞,國将緻慶。

    惟有鼓吹而榮勳伐,馨香以祝天人,自問何修,相期不朽而已。

    ”即向木蘭拜,并請行期。

    木蘭曰:“侯當先發,仲離且與諸征人作數日别也。

    ”貴又謝劉老師曰:“返魂自天,緻命何地?願聞休咎之征,吉兇之動。

    ”劉曰:“但尋梅花莊子,摘取半個葫蘆,征曰休也。

    動生吉也,貴不獲了了。

    ”針砭二師及瑪知古,争為侯慶。

    甘君亦賀曰:“老師概括之言,随數皆驗,鼎在此間,側耳好音矣。

    ”侯複請曰:“桑從事為閩諸生,海上形勢,晰如指上紋,探若壁中影,乞同阃事,集膚功何如?”甘君曰:“以天下之才,衡四征之用,侯能廣衆益,鼎敢蔽一賢哉。

    ”燭生亦慨然自任,如遇甘君之初,遂攜其揣摩書數卷,揲蓍草五十莖,鹢日辭甘君,與斛斯侯往。

    司馬季孫、明化醇鹹與涕别。

    邬郁報李節使至。

    甘君迎出。

    李曰:“适使命到營,仆調八閩督,将赴之。

    ”甘君曰:“诏書謂鼎複總帥任,不知閣下移節也。

    ”李出诏書示之雲: 爾臣舜佐,世笃忠貞。

    受予眷顧,旆常紀績,非止一端。

    茲雞籠城不靖,海上之烈,則有斛斯貴,奮其英勇,以滅番人。

    其糗糧舟楫,雖有餘述祖運籌,顧泉州門戶,及水陸諸路武臣,不可無人焉總理之,為全閩靜鎮也。

    年月日,付樞密院,由驿馳寄。

     甘君曰:“閣下始由世臣弓冶,授橫海将軍,繼以雄鎮節旄,作太平宰相。

    屢傷乘翅,終得出頭。

    行天讨于河湟,悚民岩于江漢。

    徒以李贊皇品水,趙學究多金,為聖主所疑,讒人置喙,然大範老子。

    豈真元昊能欺,漢飛将軍,畢竟匈奴畏服,此行也。

    常則為太傳之奕,諸将不驚,變則為臨淮之刀。

    大臣無辱,鼎不敢情牽别袂,固将望切歸旌耳。

    ”李再拜曰:“仆戰陣無勇,阃外羞言。

    今則襄斛斯侯翦滅之功,協東海君撫綏之烈,以報君恩于請室,歸羁骨于山邱,是所禱也。

    ”甘君見其詞意凄恻,亦苦語酬之,既送李節使,問劉老師曰:“李君有慘色,何也?”劉曰:“必不返矣。

    ”甘君曰:“死王事乎?”劉曰:“此老雖百千兵刃,無以加其頸而損其肢,往往施刑不及,論賞繼之,蓋其性為金,而火不能铄,其形為火,而水不能澆,其前修乃奎宿主武庫者也。

    命危于狼荒之國,已過十年,意盡于鹿耳之門,将奄一夕,或如荀偃之生瘍,範增之發背,人思大樹,星坼中台耳。

    ”甘君自與針砭二師,商破噩苗之策,沙明進帳曰:“滇兵來援,為萑蠻所攻,蔡小武自引漓老,珪老,網山人儳山人,列陣盤江南北。

    杜承隩慕炜遣飛騎告急,将奈何?”甘君命矩兒與璜兒先行,諸将分五路進,伏橋渡口三處,搗蚺苗大寨一處,截小武歸路一路,砭師曰:“小武未易滅也,惟擒其被囚之假父,以牽制之。

    乃可以收噩青氣。

    ”甘君謂木蘭曰:“天女将赴閩海,不忍無留别物也。

    ”請執蚺吼,木蘭笑曰:“取此老鹿,如牢中豕耳。

    敢或失諸,以埰兒魔妗兩女弟子往。

    ”時矩兒夫婦,率親兵二百人,徑與小武戰,萑蠻分四陣以出,璜兒謂矩兒曰:“小武以竹王師之徒演遁甲,熔八門而為四,其道以休生傷杜。

    并入景死驚開,汝當其二門,吾當其二門,小武可破也。

    ”于是矩兒橫兩椎入景死門,漓老珪出敵。

    皆曰:“文星何為亦與塵世事?”矩兒答曰:“以父母之命,解國家之憂,安得不執幹戈,禦魑魅乎?”漓老珪老曰:“何乃刻劃二老也?”奮勇鬥,矩兒以天孫剩錦裹之,各遁去。

     還視璜兒,方人驚開門,與網山人儳山人力戰,則已出其貫串之巨绠,縛二人矣。

    二人乃複其魍魉之形,走入四山,不可擒捉也。

    小武自引萑蠻三百接戰,矩兒棄兩椎,飛彈丸數十枚,擊走百人,璜兒出虹練二,縛二百人,皆不得遁。

    矩兒就視之皆牝鹿也。

    束之以獻甘君,小武怒曰:“幺麽小兒女,辄敢橫行于蔡王之前耶。

    ”遂自演一陣,名曰獨遁,乃神明于消納之法者,又非漓老珪老網山人儳山人所傳,其術不用一萑蠻,以死鹿皮為之。

    一皮藏三,三皮藏五,五皮藏七,七皮藏九,共演八十一之數。

    空花滿目,實則一鹿皮懸于腰間耳。

    璜兒擲金蟆皮二,才小于掌,二生四,四生六,六生八,八生十,揭其藏而盡吞之,如鄭人之發蕉鹿也。

    小武大驚,矩兒投以剩錦,小武複用引伸法。

    呼其鼻祖元緒者三,空際□□為大池,一龜遊其中,吐珠沫于水,成無數小龜,錦不能裹小武之身,龜且欲沒矩兒之頂,璜兒度不可勝,急以虹練縛其渠龜,小者悉走。

    矩兒笑曰:“是可以授醫氏,并前所得鹿,為二仙膠矣?”其渠龜大言曰:“吾為元老,來援蔡氏雲孫,君非豫且,何能鑽我?”曳尾去之,小武亦單騎逃歸,其伏橋渡口者,為張許兩都督。

    針砭二師以術佐之,萑蠻之死者,相枕藉也。

     木蘭以輕騎百人,入蚺吼寨,蚺方脫于桎梏,與數蠻婦飲。

    歌曰: 此間兮何不樂,恣縱橫兮誰束縛。

    美人兮蠻妝,酌咈咈兮夜未央。

    有胡琴兮勿弄,美人兮花心動。

    惜子婦之被誅兮,吾心将轉兮辘轳。

    愍小子之列陣兮,殆全師兮沒乎兵刃。

    吾守吾之老陽兮,與少陰而徜徉。

     埰兒魔妗謂木蘭曰:“淫鹿無恥,為醇酒婦人之歡,吾師且無前,待兩弟子之力擒之也。

    ”二女突呼曰:“蚺吼死無日矣。

    ”各出裙帶絷蚺頸,蚺笑曰:“以爾之凹肉,夾我之凸肉,我自就系。

    不然,其能束手乎?”遂以頭觸二女,裙帶已解,将斯奔焉。

    木蘭以鹿銜草餌之,蚺複其形為白鹿,卧地不複起,女師弟縛之以歸。

    甘君訝曰:“黃苗非白鹿也,得毋幻耶。

    ”木蘭曰:“聞之樂王曰:‘黃苗之先,乃死鹿瘗白茅下,經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