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四 争錦緞織女秘三絕
關燈
小
中
大
又何人?降回色駭?”随答曰:“即某是也!”甘君怒曰:“汝并不居先,何假忽雷号。
”命斬之。
其九人訴雲:“回民皆忽雷心腹,命先納款。
鑼鼓欺天兵,嘗試耳;非真降也!”回民有降人名冊在,不敢蹈虛,取冊呈上。
甘君思員夫人多斬立威之說,乃曰:“速命忽雷至軍中,吾當撫之。
”餘人俟後命,忽雷自縛詣。
甘君命釋之,雷謝曰:“天書已發其六,識天命之有歸。
将令何須再三,蔔将星之常耀。
彼昏猶稱為瑞,時日曷不即亡。
漢家終斬白波,曹氏無疑黃蓋。
”甘君曰:“卿自知命,如五百人之擾擾何?”雷曰:“請令降回為前部,或得其死力,或因而借誅,則總帥無患矣。
”甘君曰:“卿言甚合,何不令四百九十八人出戰,吾與卿以大軍應之。
”雷告其部下人,皆諾。
臨戰,賊分兩路出戰,甘君命降回各半隸木蘭矩兒,前軍分兩路進,敗還者後軍斬之。
降回不識暗令,見賊不戰,多語,倒兵攻後者,十之五六。
兩将盡誅之,馀赴鬥者,多為賊殺。
矩兒謂阿姊:“賊十倍于我師,非佯敗不能分其力也。
”木蘭曰:“然則弟先敗,姊繼之。
”矩兒以右軍敗南走。
員用智謂甘君:“請諸将,無得往救,徑掃賊營。
”甘君是其言。
未幾,木蘭亦以左軍敗北走。
賊分逐之,營中無勁兵,為四路軍所襲。
甘君入據其營,用智密以碎針授之,自引軍援二将。
初逐矩兒者為法珠,及空曠處,矩兒還戰,珠下馬變形為八尺獒。
矩兒笑曰:“餘固獵徒也,豈畏狗哉。
”躍上獒背,奮毒手擊之。
獒力疾奔走,煙塵滿空,至深澗上,獒起立,堕矩兒于水,便逃去。
五百人自與群賊混戰,各無軍主,由南轉北。
木蘭已自擒速硎送中軍,而遣五百人護員君及夫人,自複南馳,援矩兒也。
見矩兒所率五百人,尚與賊鬥,呼風雷助之。
賊盡死。
五百人告曰:“小軍使騎一巨犬去,堕深澗中。
”木蘭大駭,謂五百人:“駐此待吾!”即尋澗旁,得犬迹沒處,謂矩兒必不死水,何以不出耶?飛入探之,中亦龍湫,聞矩兒與數人诟,木蘭大呼曰:“此間何精靈,敢窘吾弟。
”見與矩兒口給者三人,皆泾陽遠宗,輩行較長,木蘭曰:“族人乃與回狗為好,而譏讪星官,行遭錢塘誅戮矣。
”三人皆怒曰:“汝夫私受人之貨财,不知所報,而毀其膏沐,自溷雄烏。
貝阙光儀,忽墜于地,又複如簧不遜,謗及尊親,将遭割耳之刑,不免批鱗之苦。
”木蘭曰:“三君之力,隻如蛭蚓,将欲伏屍污池耶?則請膏吾劍!”矩兒亦詈曰:“不緣渠輩為龍芝之宗人,弟已削食其脯矣。
”三人大叱曰:“小兒惡舌,擒之為有名矣。
”各吐朱絲繩來縛矩兒,竟不能脫。
木蘭仗劍鬥,三人各變蛇頭,飛出湫上,以械來敵。
木蘭袖出一物,飛而啄蛇腦,蓋鹳屬也。
三人乃複本形,投地乞免死。
木蘭曰:“即取吾弟來,遲則皆斃。
”兩人伏地,一人自去負矩兒出。
木蘭乃與之約曰:“今日之誅,吾不為已甚,他時泾陽門戶之事,無許出援,仍陷罪辟。
”皆唯唯去。
木蘭與矩兒還五百人駐兵地,适員帥以兵會,乃俱至中軍,則法珠亦為被擒之速硎所縛,置階下,是速硎服甘君不殺之義,而擒珠以贖罪也。
賊數萬人,擒斬殆盡,賽田楊嘿,俱赴員帥降。
甘君入枹罕城,賞勞将士,以檻車載賽田、楊嘿、法珠,獻阙下誅之。
忽雷速硎俱貸其死,馀賊擒者,釋五百四十人,斬三百三十六人,埋死回五處,橫七裡,冢周遭各二十弓,比于京觀,可謂雄矣。
是夜,甘君宿城中,命刁鬥維謹。
勇士三十人,皆環帳露刃侍直。
甘君吞碎針卧,胸中覺摩蕩不成寐。
二更後,有物蠕蠕在床下動,出地為小兒,匍匐将登床。
甘君拔所懸劍劈之,凡五斫而成五小兒,皆不盈尺,踴身踏甘君腹,即氣結不能展。
小兒争以舌舐其臍,癢欲死。
忽臍裂,針出如飛矢,小兒觸針者皆堕死。
天明,見床下數十針,穿五紙畫豬形。
旋有自縛呼于堂下者,軍校視之,頭面皆萦血縷,自稱求見兵主。
甘君命牽入,其人叩頭曰:“叛回國,死晚矣。
昨夜見全軍破滅,以術為死者報仇,演豬兒食糟咒,妄圖戕害,為天針所貫,痛徹心膂,殊不欲生,請受磔也。
”甘君命并囚之,而謝員帥及夫人。
用智請曰:“職妻雲所俘四賊,俱犬豕之精,械送京師,恐遁形也,須授木蘭符咒禁之。
”甘君命木蘭受教。
員夫人曰:“前所織龜形詩,本咒回變者也。
四咒即有四符,汝自書符鎮壓,至就戮。
亦不能變矣。
”木蘭得其傳,就檻車内書符刺于背,四賊歎曰:“囚固不能變,變亦何能複人道,禮拜清真寺哉!”甘君即使解四賊者入都代奏,将入蜀矣。
員帥緻詞曰:“矩兒自言,合侍總帥馬首,願收之,并緻夫人之意。
”甘君曰:“于仆計誠得也,甘旨誰奉耶!”用智曰:“職久自當去,訪嵩山婦翁,與妻偕隐。
”妻雲:“錦官城下,尚得與總帥縱論機宜,職僅于此相送。
”甘君因嗚為别,将及北棧,木蘭曰:“送明公止此矣,不久亦入蜀聽命。
”甘君曰:“天女遠送于棧,實恻我心,滅回之功,即以今名入告,榮封莅止,為不栉揚威,顧入蜀何緣,更深延伫。
”木蘭出涕曰:“鱗族女流,何敢棄其家室,或者宮車大去,翟□無歸,竄在行間,借返幫國,亦未可知耳。
”乃辭去。
矩兒自随行,事甘君如父。
甘君問曰:“木蘭我,色甚慘沮,果何隐忍耶。
”矩兒曰:“阿姊不得于龍芝,此還反目之下,必及操戈,然芝性兇暴,姊必為所挫也。
若許兒以十日往返報命,則姊之戰功,可以稍酬矣。
兒亦以報其澗底相援之誼。
”甘君曰:“兒願去,吾何靳焉。
抵成都十日後,即盼兒歸也。
”矩兒曰:“爾時部署諸将猶未畢,兒自與姊還,且赴青城山谒吾母耳。
” 矩兒即走遠,入龍芝營,軍人雲:“副鎮有疾,日與夫人構怨,戒外人不得通刺?”矩兒曰:“我戚屬也,況同居虎衛,見何傷乎?”軍人入告,芝命逐去。
木蘭忿曰:“國之将士,比狗彘何如?而重彼輕此,肺腑
”命斬之。
其九人訴雲:“回民皆忽雷心腹,命先納款。
鑼鼓欺天兵,嘗試耳;非真降也!”回民有降人名冊在,不敢蹈虛,取冊呈上。
甘君思員夫人多斬立威之說,乃曰:“速命忽雷至軍中,吾當撫之。
”餘人俟後命,忽雷自縛詣。
甘君命釋之,雷謝曰:“天書已發其六,識天命之有歸。
将令何須再三,蔔将星之常耀。
彼昏猶稱為瑞,時日曷不即亡。
漢家終斬白波,曹氏無疑黃蓋。
”甘君曰:“卿自知命,如五百人之擾擾何?”雷曰:“請令降回為前部,或得其死力,或因而借誅,則總帥無患矣。
”甘君曰:“卿言甚合,何不令四百九十八人出戰,吾與卿以大軍應之。
”雷告其部下人,皆諾。
臨戰,賊分兩路出戰,甘君命降回各半隸木蘭矩兒,前軍分兩路進,敗還者後軍斬之。
降回不識暗令,見賊不戰,多語,倒兵攻後者,十之五六。
兩将盡誅之,馀赴鬥者,多為賊殺。
矩兒謂阿姊:“賊十倍于我師,非佯敗不能分其力也。
”木蘭曰:“然則弟先敗,姊繼之。
”矩兒以右軍敗南走。
員用智謂甘君:“請諸将,無得往救,徑掃賊營。
”甘君是其言。
未幾,木蘭亦以左軍敗北走。
賊分逐之,營中無勁兵,為四路軍所襲。
甘君入據其營,用智密以碎針授之,自引軍援二将。
初逐矩兒者為法珠,及空曠處,矩兒還戰,珠下馬變形為八尺獒。
矩兒笑曰:“餘固獵徒也,豈畏狗哉。
”躍上獒背,奮毒手擊之。
獒力疾奔走,煙塵滿空,至深澗上,獒起立,堕矩兒于水,便逃去。
五百人自與群賊混戰,各無軍主,由南轉北。
木蘭已自擒速硎送中軍,而遣五百人護員君及夫人,自複南馳,援矩兒也。
見矩兒所率五百人,尚與賊鬥,呼風雷助之。
賊盡死。
五百人告曰:“小軍使騎一巨犬去,堕深澗中。
”木蘭大駭,謂五百人:“駐此待吾!”即尋澗旁,得犬迹沒處,謂矩兒必不死水,何以不出耶?飛入探之,中亦龍湫,聞矩兒與數人诟,木蘭大呼曰:“此間何精靈,敢窘吾弟。
”見與矩兒口給者三人,皆泾陽遠宗,輩行較長,木蘭曰:“族人乃與回狗為好,而譏讪星官,行遭錢塘誅戮矣。
”三人皆怒曰:“汝夫私受人之貨财,不知所報,而毀其膏沐,自溷雄烏。
貝阙光儀,忽墜于地,又複如簧不遜,謗及尊親,将遭割耳之刑,不免批鱗之苦。
”木蘭曰:“三君之力,隻如蛭蚓,将欲伏屍污池耶?則請膏吾劍!”矩兒亦詈曰:“不緣渠輩為龍芝之宗人,弟已削食其脯矣。
”三人大叱曰:“小兒惡舌,擒之為有名矣。
”各吐朱絲繩來縛矩兒,竟不能脫。
木蘭仗劍鬥,三人各變蛇頭,飛出湫上,以械來敵。
木蘭袖出一物,飛而啄蛇腦,蓋鹳屬也。
三人乃複本形,投地乞免死。
木蘭曰:“即取吾弟來,遲則皆斃。
”兩人伏地,一人自去負矩兒出。
木蘭乃與之約曰:“今日之誅,吾不為已甚,他時泾陽門戶之事,無許出援,仍陷罪辟。
”皆唯唯去。
木蘭與矩兒還五百人駐兵地,适員帥以兵會,乃俱至中軍,則法珠亦為被擒之速硎所縛,置階下,是速硎服甘君不殺之義,而擒珠以贖罪也。
賊數萬人,擒斬殆盡,賽田楊嘿,俱赴員帥降。
甘君入枹罕城,賞勞将士,以檻車載賽田、楊嘿、法珠,獻阙下誅之。
忽雷速硎俱貸其死,馀賊擒者,釋五百四十人,斬三百三十六人,埋死回五處,橫七裡,冢周遭各二十弓,比于京觀,可謂雄矣。
是夜,甘君宿城中,命刁鬥維謹。
勇士三十人,皆環帳露刃侍直。
甘君吞碎針卧,胸中覺摩蕩不成寐。
二更後,有物蠕蠕在床下動,出地為小兒,匍匐将登床。
甘君拔所懸劍劈之,凡五斫而成五小兒,皆不盈尺,踴身踏甘君腹,即氣結不能展。
小兒争以舌舐其臍,癢欲死。
忽臍裂,針出如飛矢,小兒觸針者皆堕死。
天明,見床下數十針,穿五紙畫豬形。
旋有自縛呼于堂下者,軍校視之,頭面皆萦血縷,自稱求見兵主。
甘君命牽入,其人叩頭曰:“叛回國,死晚矣。
昨夜見全軍破滅,以術為死者報仇,演豬兒食糟咒,妄圖戕害,為天針所貫,痛徹心膂,殊不欲生,請受磔也。
”甘君命并囚之,而謝員帥及夫人。
用智請曰:“職妻雲所俘四賊,俱犬豕之精,械送京師,恐遁形也,須授木蘭符咒禁之。
”甘君命木蘭受教。
員夫人曰:“前所織龜形詩,本咒回變者也。
四咒即有四符,汝自書符鎮壓,至就戮。
亦不能變矣。
”木蘭得其傳,就檻車内書符刺于背,四賊歎曰:“囚固不能變,變亦何能複人道,禮拜清真寺哉!”甘君即使解四賊者入都代奏,将入蜀矣。
員帥緻詞曰:“矩兒自言,合侍總帥馬首,願收之,并緻夫人之意。
”甘君曰:“于仆計誠得也,甘旨誰奉耶!”用智曰:“職久自當去,訪嵩山婦翁,與妻偕隐。
”妻雲:“錦官城下,尚得與總帥縱論機宜,職僅于此相送。
”甘君因嗚為别,将及北棧,木蘭曰:“送明公止此矣,不久亦入蜀聽命。
”甘君曰:“天女遠送于棧,實恻我心,滅回之功,即以今名入告,榮封莅止,為不栉揚威,顧入蜀何緣,更深延伫。
”木蘭出涕曰:“鱗族女流,何敢棄其家室,或者宮車大去,翟□無歸,竄在行間,借返幫國,亦未可知耳。
”乃辭去。
矩兒自随行,事甘君如父。
甘君問曰:“木蘭我,色甚慘沮,果何隐忍耶。
”矩兒曰:“阿姊不得于龍芝,此還反目之下,必及操戈,然芝性兇暴,姊必為所挫也。
若許兒以十日往返報命,則姊之戰功,可以稍酬矣。
兒亦以報其澗底相援之誼。
”甘君曰:“兒願去,吾何靳焉。
抵成都十日後,即盼兒歸也。
”矩兒曰:“爾時部署諸将猶未畢,兒自與姊還,且赴青城山谒吾母耳。
” 矩兒即走遠,入龍芝營,軍人雲:“副鎮有疾,日與夫人構怨,戒外人不得通刺?”矩兒曰:“我戚屬也,況同居虎衛,見何傷乎?”軍人入告,芝命逐去。
木蘭忿曰:“國之将士,比狗彘何如?而重彼輕此,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