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英傑歸眞
關燈
小
中
大
實屬不甘不忿之極。
且剃我毛發,毀我冠裳,辱我祖宗,擄我財帛,變我華人,口其言語,家其倫類,幾幾乎流而莫返矣。
幸蒙天父、天兄親命真聖主天王承天出治,主宰太平,吾中土之人將有倚賴而得脫於妖韃之害矣。
特恨昏昏不醒者多為妖韃所迷,不知與時盡見太平天日耶?」那人又曰,「今日摻勞寶心多矣廣俟暇時再行求教,請辭。
」幹王恐多論難誌,故命伊偕僕射告退,囑以留心思悟,求天父化醒祝福可也。
過了二天,於王想此人留心問察各事,悲喜出於自然,^^似非貪位慕勢者所可比,倘得聖神感化,真誠獻曝,將來可作天朝名人。
乃命傳新來之張某進來旁殿有所諭也。
俄間進來行禮畢,賜坐。
幹王諭問曰:「前天諭弟各款,不知弟有所疑否?抑是別有所疑?不妨壹壹問明,以便出京理事,放膽施行,不緻有乖禮法也。
」那人起而稟曰:「昨蒙寶諭所教,愚弟細思確是真命天子真聖主乃有此正大綱常名教,又確是開朝創業方能有此因革損益,倘非真蚤主何能有此識高力卓,任那衆口紛紛,而命名定份則堅確不移也。
惟是真命天子故任那千磨百折,妖崽圍攻,總不能有損真主之絲毫耳。
前所領教者,實無所疑也。
但有拜天父上帝不拜邪鬼壹事,愚弟固知天之當敬,而事屬高遠,鬼之不當諂,應宜崇德報功,奈何見有木偶泥像概行毀之乎?」幹王諭曰:「此正見我天朝事業非常,非他人所易曉也。
仰弟寬心細聽,吾將分言諭爾。
所謂天父上帝者,萬邦人之靈魂、靈性由天父所生,《書》曰『天降下民,,『天生蒸民\『維皇上帝,降衷下民,,昭昭古訓,旬非虛語也。
萬邦人之肉身,是當初天父甄土以造之,故人死仍歸土也,靈魂則升降也。
天父養之,故以日月風雨化生谷果鳥獸以供食,使絲麻草木以資衣被,倘非天父之寒暑造化,安知不頃刻饑寒而死乎?眼無三光,則茫然莫辨,鼻無呼吸,則片刻難存。
人生在世,又安能壹刻忘天父上帝衣食之恩,風光之德,視聽之妙乎?弟謂高遠,雖亦高而不可攀,遠而不可到,究其無所不在,寔在弟之上下左右也。
爾肯接之,且可在爾心耳。
又何高遠之有乎?其為天父,較爾肉父恩尤大,即自己之始祖遠孫亦沾其教育大恩也。
其為上主,即為萬邦之君,萬邦之皇,而萬邦皆其權能也。
無言無聲,伊之言出於全地,伊之聲至於地極,四時流行,萬物化生,令人觀感漸摩而自化也&上帝之高深廣遠,全智全能,全榮全福,自然而然,顯然易見,灼然易知也,高遠雲乎哉丨況吾真聖主於天酉年蒙天父召上天,親口命吾主為太平天於,『天下之人,盡是食朕,衣朕,用著,看著,聽著都是朕畀的,但無壹有本心者,爾勿效之可也。
,此吾主親承天父天命,親覲天父天顏,字字句句,都是切近真實的,不可須臾離得,豈高遠雲乎哉!至於邪神偶像,原無靈爽式憑,但人心既為財妖色鬼所惑,或為煙鬼酒魔所迷,眼才見其事,耳才聽其音,而心魂遂為魔鬼所拘纏矣。
及至事過形亡,有不遂其所欲者,卒至廢寢忘餐以求之,久而神思焦勞,恍恍忽忽,如有所見聞者,遂疑為有所式憑也。
試分言之如讀書士子不思學堯、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義道德,而徒以牲醴敬孔、孟,以院宇祀諸賢,或拜文昌妖、魁星妖以為功名可必顯達,此是士人癡心妄想,功名念切,不知聰明智識陚之自天,名之成敗定之上主,豈既死聖賢能與人以功名聰明乎?不知有少年即上進者,有白發未見舉者,是聖賢有私心乎?抑敬拜有誠不誠乎?諒是限之以聰明,定之於主宰也。
又耕田農民,拜妖社、妖稷、妖田祖,以求逐螅蟲,免水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俗不可耐之見,誠為可笑可憐之極。
使上帝不施五穀,後稷何以教稼穡?不生絲麻,軒轅何以縫袍裳?此明明日由天照,雨自天施,乃兇旱水溢,不雲天怒示懲,而曰旱魃為虐,田祖有神。
癡哉,蠢哉,壹迷至此乎I又有工商所奉,雜教所崇,千奇百怪,鬼樣邪形,無非欲懼嚇人靈,以便服魔役使,捉該靈魂下地獄,阻該靈魂上天堂,而世人不知,磨懵然以為崇德報功,向龜蛇而叩皆,對木石而鞠躬,此多是滑聰詭譎,妖佛妄為,卑卑不足道者也。
即儒教之前賢後賢,忠傑英豪,人與人相較,確有功業可觀,然究其德性善良,實由天賦,但能不自失耳。
推其心之所得,發而為事功,非盡是己力,實賴有時勢以佐之矣。
俗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該等磊落英明者,豈敢冒天之功為己力,豈敢貪天之德為己能哉?在有誌有為者,亦以為彼丈夫也,我丈夫也,特欲法彼之仁義忠信孝弟廉節而已,獨何必效婦兒之行而拜彼哉!不意今之拜妖鬼者,非為崇德報功起見,實為名利不遂,妻兒有虧,疾病多累,故妄^求福免禍之念,遂不計該泥妖有眼不能見,有口不能言,有手不能作,有足不能跑矣。
且因有此慕福懼禍之心,即該木石死妖不知避雨避焚,不知馬蟻作飯,鼠作巢,細蛛掛網,亦在所不計矣。
若果該木石等像果能保佑世人,何芒不能自保自護乎?而邀福避禍之心可以醒矣。
《書》雲、『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樣,作不善降之百殃。
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豈木石泥妖能與人以禍福哉!若雲彼生時有功德,則法彼行善事足矣,表彰其事功足矣,又何卑卑屈屈而邀媚求福,反緻獲罪於天無所禱乎!爾其醒之,無以木石泥塑死妖為畏可也。
」那人曰:「天朝天歷並無眷犯兇煞生克休咎,莫非凡事倚賴天父主張,天兄擔當,就百無禁忌乎?」幹王諭曰:「此事亦非壹言明透。
」即將所作之天歷序文授之使閱,其略雲:「原夫真道行而左道必絕,天情正而天歷宜明。
荷蒙天父、天兄大開天恩,親命我真聖主天王降凡作主,掃蕩妖氛,凡壹切制度考文無不革故鼎新,所有邪說異端自宜革除凈盡,聿彰美備之休。
故夫歷紀壹書,本天道之自然,以運行於不息,無如後世之人各騁私智,互鬥異談,創支幹生克之論,著日時吉兇之言,甚至藉以推測,用之占候,以緻異議愈多,失真愈遠。
我天朝開國之初,百度維新,烏可不亟為訂正以醒愚俗而授民時哉?嘗考後世法勝於古而屢改益密者,惟歷為最。
唐誌又謂天為動物,久則差忒,不得不屢變其法以求之。
殊不知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
蓋天行至健,確然有常,本無古今之異。
其歲差盈縮遲疾諸行,古無而今有者因其數甚微,積久始著,古人不覺而後人知之,而非天行之忒也。
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智力有限,持尋尺之儀表,仰測穹蒼,安能洞悉而無疑?況屢經更改,屢失常度。
周秦歷凡六改,漢凡四改,魏迄隋十五改,唐迄五代十五改,宋十七改,妖元五改,明亦數改不定,是皆無知妄作,反緻歲失其次,日行失度,諸弊紛紛叢起焉。
若夫選擇日時,緻分黃道黑道之
且剃我毛發,毀我冠裳,辱我祖宗,擄我財帛,變我華人,口其言語,家其倫類,幾幾乎流而莫返矣。
幸蒙天父、天兄親命真聖主天王承天出治,主宰太平,吾中土之人將有倚賴而得脫於妖韃之害矣。
特恨昏昏不醒者多為妖韃所迷,不知與時盡見太平天日耶?」那人又曰,「今日摻勞寶心多矣廣俟暇時再行求教,請辭。
」幹王恐多論難誌,故命伊偕僕射告退,囑以留心思悟,求天父化醒祝福可也。
過了二天,於王想此人留心問察各事,悲喜出於自然,^^似非貪位慕勢者所可比,倘得聖神感化,真誠獻曝,將來可作天朝名人。
乃命傳新來之張某進來旁殿有所諭也。
俄間進來行禮畢,賜坐。
幹王諭問曰:「前天諭弟各款,不知弟有所疑否?抑是別有所疑?不妨壹壹問明,以便出京理事,放膽施行,不緻有乖禮法也。
」那人起而稟曰:「昨蒙寶諭所教,愚弟細思確是真命天子真聖主乃有此正大綱常名教,又確是開朝創業方能有此因革損益,倘非真蚤主何能有此識高力卓,任那衆口紛紛,而命名定份則堅確不移也。
惟是真命天子故任那千磨百折,妖崽圍攻,總不能有損真主之絲毫耳。
前所領教者,實無所疑也。
但有拜天父上帝不拜邪鬼壹事,愚弟固知天之當敬,而事屬高遠,鬼之不當諂,應宜崇德報功,奈何見有木偶泥像概行毀之乎?」幹王諭曰:「此正見我天朝事業非常,非他人所易曉也。
仰弟寬心細聽,吾將分言諭爾。
所謂天父上帝者,萬邦人之靈魂、靈性由天父所生,《書》曰『天降下民,,『天生蒸民\『維皇上帝,降衷下民,,昭昭古訓,旬非虛語也。
萬邦人之肉身,是當初天父甄土以造之,故人死仍歸土也,靈魂則升降也。
天父養之,故以日月風雨化生谷果鳥獸以供食,使絲麻草木以資衣被,倘非天父之寒暑造化,安知不頃刻饑寒而死乎?眼無三光,則茫然莫辨,鼻無呼吸,則片刻難存。
人生在世,又安能壹刻忘天父上帝衣食之恩,風光之德,視聽之妙乎?弟謂高遠,雖亦高而不可攀,遠而不可到,究其無所不在,寔在弟之上下左右也。
爾肯接之,且可在爾心耳。
又何高遠之有乎?其為天父,較爾肉父恩尤大,即自己之始祖遠孫亦沾其教育大恩也。
其為上主,即為萬邦之君,萬邦之皇,而萬邦皆其權能也。
無言無聲,伊之言出於全地,伊之聲至於地極,四時流行,萬物化生,令人觀感漸摩而自化也&上帝之高深廣遠,全智全能,全榮全福,自然而然,顯然易見,灼然易知也,高遠雲乎哉丨況吾真聖主於天酉年蒙天父召上天,親口命吾主為太平天於,『天下之人,盡是食朕,衣朕,用著,看著,聽著都是朕畀的,但無壹有本心者,爾勿效之可也。
,此吾主親承天父天命,親覲天父天顏,字字句句,都是切近真實的,不可須臾離得,豈高遠雲乎哉!至於邪神偶像,原無靈爽式憑,但人心既為財妖色鬼所惑,或為煙鬼酒魔所迷,眼才見其事,耳才聽其音,而心魂遂為魔鬼所拘纏矣。
及至事過形亡,有不遂其所欲者,卒至廢寢忘餐以求之,久而神思焦勞,恍恍忽忽,如有所見聞者,遂疑為有所式憑也。
試分言之如讀書士子不思學堯、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義道德,而徒以牲醴敬孔、孟,以院宇祀諸賢,或拜文昌妖、魁星妖以為功名可必顯達,此是士人癡心妄想,功名念切,不知聰明智識陚之自天,名之成敗定之上主,豈既死聖賢能與人以功名聰明乎?不知有少年即上進者,有白發未見舉者,是聖賢有私心乎?抑敬拜有誠不誠乎?諒是限之以聰明,定之於主宰也。
又耕田農民,拜妖社、妖稷、妖田祖,以求逐螅蟲,免水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俗不可耐之見,誠為可笑可憐之極。
使上帝不施五穀,後稷何以教稼穡?不生絲麻,軒轅何以縫袍裳?此明明日由天照,雨自天施,乃兇旱水溢,不雲天怒示懲,而曰旱魃為虐,田祖有神。
癡哉,蠢哉,壹迷至此乎I又有工商所奉,雜教所崇,千奇百怪,鬼樣邪形,無非欲懼嚇人靈,以便服魔役使,捉該靈魂下地獄,阻該靈魂上天堂,而世人不知,磨懵然以為崇德報功,向龜蛇而叩皆,對木石而鞠躬,此多是滑聰詭譎,妖佛妄為,卑卑不足道者也。
即儒教之前賢後賢,忠傑英豪,人與人相較,確有功業可觀,然究其德性善良,實由天賦,但能不自失耳。
推其心之所得,發而為事功,非盡是己力,實賴有時勢以佐之矣。
俗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該等磊落英明者,豈敢冒天之功為己力,豈敢貪天之德為己能哉?在有誌有為者,亦以為彼丈夫也,我丈夫也,特欲法彼之仁義忠信孝弟廉節而已,獨何必效婦兒之行而拜彼哉!不意今之拜妖鬼者,非為崇德報功起見,實為名利不遂,妻兒有虧,疾病多累,故妄^求福免禍之念,遂不計該泥妖有眼不能見,有口不能言,有手不能作,有足不能跑矣。
且因有此慕福懼禍之心,即該木石死妖不知避雨避焚,不知馬蟻作飯,鼠作巢,細蛛掛網,亦在所不計矣。
若果該木石等像果能保佑世人,何芒不能自保自護乎?而邀福避禍之心可以醒矣。
《書》雲、『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樣,作不善降之百殃。
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豈木石泥妖能與人以禍福哉!若雲彼生時有功德,則法彼行善事足矣,表彰其事功足矣,又何卑卑屈屈而邀媚求福,反緻獲罪於天無所禱乎!爾其醒之,無以木石泥塑死妖為畏可也。
」那人曰:「天朝天歷並無眷犯兇煞生克休咎,莫非凡事倚賴天父主張,天兄擔當,就百無禁忌乎?」幹王諭曰:「此事亦非壹言明透。
」即將所作之天歷序文授之使閱,其略雲:「原夫真道行而左道必絕,天情正而天歷宜明。
荷蒙天父、天兄大開天恩,親命我真聖主天王降凡作主,掃蕩妖氛,凡壹切制度考文無不革故鼎新,所有邪說異端自宜革除凈盡,聿彰美備之休。
故夫歷紀壹書,本天道之自然,以運行於不息,無如後世之人各騁私智,互鬥異談,創支幹生克之論,著日時吉兇之言,甚至藉以推測,用之占候,以緻異議愈多,失真愈遠。
我天朝開國之初,百度維新,烏可不亟為訂正以醒愚俗而授民時哉?嘗考後世法勝於古而屢改益密者,惟歷為最。
唐誌又謂天為動物,久則差忒,不得不屢變其法以求之。
殊不知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
蓋天行至健,確然有常,本無古今之異。
其歲差盈縮遲疾諸行,古無而今有者因其數甚微,積久始著,古人不覺而後人知之,而非天行之忒也。
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智力有限,持尋尺之儀表,仰測穹蒼,安能洞悉而無疑?況屢經更改,屢失常度。
周秦歷凡六改,漢凡四改,魏迄隋十五改,唐迄五代十五改,宋十七改,妖元五改,明亦數改不定,是皆無知妄作,反緻歲失其次,日行失度,諸弊紛紛叢起焉。
若夫選擇日時,緻分黃道黑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