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八

關燈
中黃獨初煨熟。

    把似君前不易餐。

     示大智禅人 竹杖芒鞋過萬山。

    遠從南嶽扣松關。

    石頭路滑難移步。

    莫道參方是等閑。

     題别峰相見卷 百城南望盡煙波。

    峰頂相逢事若何。

    不是善财無面目。

    隻緣知識信誵訛。

     訊專愚衡公病 四大久觀如泡影。

    病魔何處可潛蹤。

    古人自有安閑法。

    隻在無生一念中。

     示若拙禅人 行遍天涯覓此心。

    從來都向外邊尋。

    縱然未出門前路。

    須信漫漫草更深。

     寄徐菶莪 時問維摩病裡身。

    門開不二露天真。

    飽餐香飯忘言後。

    方信離情道始親。

     示心聞禅人 本來自性量如空。

    見色聞聲樹過風。

    但使浮雲消散盡。

    幾曾一物着其中。

     示三昧真禅人遊峨嵋 曆遍諸方好歇心。

    不虛名字挂叢林。

    歸來滿面峨嵋雪。

    雲白山青何處尋。

     示徑山靜主 電光石火豈為真。

    瞥地相逢未可親。

    若是本來消息斷。

    大千随處現全身。

     若野音禅人從黃梅走南嶽複參雙徑示之以偈 遠行南嶽覓行蹤。

    喜得黃梅一線通。

    别向五峰相見處。

    萬山雪擁白頭翁。

     示無瑕禅人 策杖遙來雙徑深。

    别峰相見是知音。

    故人若問餘生事。

    萬疊雲山一片心。

     示念西居士 南詢煙水百城過。

    知識相逢事若何。

    更向五峰深處覓。

    須知佛法本無多。

     示勤如禅人禮峨嵋 遠從雙徑禮峨嵋。

    涉水登山為阿誰。

    傥見普賢真面目。

    莫教辜負一雙眉。

     示徑山堂主 雙徑單傳佛祖心。

    蒼崖翠竹古叢林。

    應知正令常新處。

    鐘鼓時宣妙法音。

     挽幻予師 寒岩凍餓有誰知。

    絕後重蘇賴阿師。

    今日五峰窺塔影。

    恍然猶對坐談時。

     示仁安法師 身心一片似冰壺。

    試看其中是有無。

    妄想不來消息斷。

    何須此外覓工夫。

     過菩提庵喜逢智河禅友 原是菩提樹下人。

    到來恍忽見前身。

    溪聲常說無生法。

    可惜時人聽不真。

     樹下相逢舊有緣。

    别來不記幾生前。

    入門一笑心相契。

    始信無言是秘傳。

     示詢南禅人看病 出世何為最勝因。

    目前看破病中身。

    知他痛癢相關處。

    萬行無如此念真。

     示德門禅人校經 海眼從來絕點塵。

    大光明藏可安身。

    隻須仔細從頭看。

    才着纖塵便失真。

     示非玄曉禅人 曾向慈恩理教綱。

    釣竿抛卻曆諸方。

    于今若識娘生面。

    不必将心問法王。

     過甘露接待寺 登山涉水總迷途。

    未審前邨是有無。

    蓦直忽逢甘露灑。

    才沾一滴破焦枯。

     示承拙禅人持明密行 烈火炎炎妄想流。

    醍醐須灌頂門頭。

    會教一滴周毛孔。

    始是持明秘密修。

     澹泊齋示雲山居士 廛中一室冷如冰。

    趺坐長明午夜燈。

    來往應真時滿座。

    人人知是在家僧。

     示蓮西居士 妄想生時當下休。

    了無一念挂心頭。

    忘機便是真安養。

    極樂何須向外求。

     題達大師書經墨光亭 聞道蓮華筆底生。

    墨光猶自照虛明。

    閑來為問華中主。

    滿耳秋濤說法聲。

     示曹生錫卿 丈夫立志豈尋常。

    刺股懸梁苦備嘗。

    但使六根無垢濁。

    管教心地自生光。

     遊浮山于妙高峰下聞智燈禅人誦法華經因題于壁 水上蓮華舌上經。

    一庵深鎖萬峰青。

    松風日夜常宣說。

    可惜時人不解聽。

     示真嗣沙彌 生死無常一息閑。

    好将心志在青山。

    但能不作紅塵業。

    嬴得終身物外閑。

     匡山喜陳赤石大參過訊 萬疊青山一片心。

    目前處處是雲林。

    不須更問西來意。

    水鳥時宣妙法音。

     示修六逸公掩關金輪峰 萬仞峰頭獨坐時。

    身心放下是全提。

    銀山鐵壁須鑽透。

    徹底分明不許知。

     送悟心融首座還京口 空山拟伴老餘年。

    何意東歸上法船。

    好待海門孤月上。

    話頭一為老僧圓。

     示達本禅人 勘破塵凡萬劫心。

    歸來遙向白雲深。

    金輪峰下松濤急。

    日聽無生妙法音。

     示本懷禅人 身心久在白雲中。

    何事随緣任轉蓬。

    收拾歸來全放下。

    萬山高卧日頭紅。

     示行素侍者 抛卻身心禮法王。

    前程不必問行藏。

    但能識得娘生面。

    草木叢林盡放光。

     示頓利禅人遊五台 一條拄杖曳單瓢。

    參禮休辭萬裡遙。

    傥遇曼殊齋會日。

    休教惡水蓦頭澆。

     示寂知慧林二禅人 學人不必苦馳求。

    妄想消時得自由。

    但自披衣閑處看。

    心心不斷是誰流。

     空山寂寂絕諸緣。

    不學諸方五味禅。

    參者不須求向上。

    但能放下自天然。

     示恒一禅人 此事從來不外求。

    見聞知覺有來由。

    但知日用頭頭現。

    莫落随緣第二籌。

     示克文禅人 空華起滅本無端。

    争奈人人翳眼看。

    須信晴空無處覓。

    丈夫切莫被他瞞。

     示巨壑禅人 坐斷千峰不問禅。

    爐香經卷是生緣。

    但能此外無餘事。

    自是塵中極樂天。

     若惺炯首座遠來相訊因示 苦海相從二十年。

    重從廬嶽禮枯禅。

    相看莫問餘生事。

    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