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隊裡。
着他驢前馬後。
者一着最能。
又。
獨行獨坐。
快活無那。
凡事無心。
佛也不做。
萬裡雷陽。
一擲便過。
若有相逢問是誰。
兜率殿中第一座。
又。
心不在道。
形不入俗。
腳無幹絆。
口無拘束。
如風行空。
如響答谷。
一味癡憨。
千般埋沒。
幸籍菩提樹一枝。
此生千足與萬足。
又。
少小出家。
老大還俗。
裝憨打癡。
有皮沒骨。
不會修行。
全無拘束。
一朝特地觸龍顔。
貶向雷陽作馬足。
而今躲懶到曹溪。
學墜石頭舂米谷。
又。
此老無狀。
是何模樣。
打之不痛。
抓之不癢。
罵之不羞。
謗之不枉。
兀坐不會參禅。
一味胡思亂想。
作佛無分。
作祖有障。
隻好發付無事甲裡。
做個老軍隊長。
又。
俗不知名。
僧不在數。
佛祖隊裡不容。
衆生界中不住。
白手操戈。
赤身露布。
怕死入地無門。
要活上天無路。
都道是沒伎倆的阿師。
誰知是不識字的大措。
又。
霜鬓鬔松。
冰心冷淡。
鉗口結舌。
奔雷卷電。
作東西南北之人。
受百千萬億之難。
号是憨僧。
呼為鐵漢。
形影相看瘴海濱。
莫道斯人無侶伴。
又。
出世六十年。
當軍三千日。
住山二十秋。
畢竟沒巴鼻。
為僧不解修行。
涉俗又無拘忌。
是何等業緣。
作者般蟲豸。
最喜是一片癡心。
把佛祖門庭。
當自己家事。
煩惱無邊。
苦海無際。
曆盡風波。
随行逐隊。
荊棘林裡橫身。
戈戟場中作戲。
到如今不肯回頭。
閻老子豈不生氣。
想待彌勒下生。
那時方才理會。
咄。
春山夜雨子規啼。
聲聲叫人且歸去。
又。
其狀龍鐘。
其中空空。
佛祖界中不住。
衆生隊裡難容。
諸緣不會。
一法不通。
隻将尋常茶飯。
當作豎立門風。
枉費癡心沒底。
落得煩惱無窮。
不若貶向無生國土。
披白雲以高卧。
抱明月而長終。
一切不顧。
依稀成就個真正憨翁。
又。
為六祖而來。
因讓師而去。
來去雖似奔忙。
法門本來無住。
隻為撐支父子門庭。
不是妄生閑氣。
曆盡艱難。
參殘竹篦。
落得滿面風塵。
當作西來祖意。
到底一片金剛心。
尚留再布曹溪地。
又。
兀兀無知。
百無所思。
全沒伎倆。
一味憨癡。
豈是人天眼目。
原來粥飯阿師。
隻有一種奇特處。
皎皎月上珊瑚枝。
又。
曾向缽中。
見有萬衆。
問是文殊。
被他掉弄。
直到五台。
親承奉重。
聞說淨土法門。
恰似開眼作夢。
想是此老前身。
今日重來打哄。
又。
七十年來。
夢遊人世。
随身叢林。
空花佛事。
不顧危亡。
全無避忌。
一朝觸犯龍顔。
拶得虛空粉碎。
擲向萬裡炎荒。
依舊逢場作戲。
隻至弓折箭盡。
那時方才歇氣。
而今正眼看來。
落得一覺熟睡。
又。
月挂長松。
影沉秋水。
有相可窺。
無物堪比。
不可得而親。
豈可得而取。
引萬裡之長風。
縱洪波之一葦。
大似少室岩前。
不是毗盧城裡。
清絕塵埃。
了無渣滓。
聲吼泥牛。
花開碓嘴。
從他相識滿乾坤。
脫體承當能幾幾。
又。
如鏡現像。
似雲浮空。
虛谷聲響。
止水魚蹤。
有眼不見。
有耳如聾。
既無可以贊歎。
又何可以形容。
喚作一物即不中。
此其所以為憨翁。
又。
威威堂堂。
澄澄湛湛。
不設城府。
全無崖岸。
氣蓋乾坤。
目撐雲漢。
流落今事門頭。
不出威音那畔。
無論為俗為僧。
肩頭不離扁擔。
若非佛祖奴郎。
定是覺場小販。
不入大冶紅爐。
誰知他是鐵漢。
隻待彌勒下生。
方了者重公案。
又。
五台冰雪枯。
東海波濤惡。
炎荒瘴疠深。
曹溪緣分薄。
隻待心疲力倦。
赤身走歸南嶽。
七十峰頭睡正濃。
醒來兩眼空落落。
坐倚長松獨自看。
白雲一片生幽壑。
又。
不屬聖凡。
本來面目。
從何處來。
向毫端出。
水澄月照面。
雲開山露骨。
要知淵默雷聲。
大似響傳空谷。
有人若問西來的意。
但向伊道即心即佛。
又。
面闊口窄。
眉橫鼻直。
任爾描模。
全無氣息。
文彩未露時。
那個知端的。
不向人天路上來。
問君何處曾相識。
又。
此老其中。
空無一物。
不聖不凡。
非心非佛。
兔角杖撈水月蹤。
龜毛繩縛虛空骨。
喚作憨山則背。
不喚作憨山則觸。
仔細撿點将來。
恰以枯樁榾柮。
隻是别有一種惺惺。
畢竟描模不出。
咄咄咄。
月落不離天。
鳥歸樹上宿。
又。
坐五台之冰雪。
聽東海之波濤。
飲炎荒之瘴毒。
卧南嶽之高峰。
拈雙徑之竹篦。
吹雲栖之布毛。
且看者些行腳。
恰似月上松梢。
若問大人作略。
全沒半點。
求其衲僧巴鼻。
絕無一毫。
隻有一副肝膽。
痛癢不在皮毛。
再三扪摸。
仔細抓搔。
求之不得。
切處難撓。
且道畢竟如何。
咦。
巫峽猿啼霜夜月。
斷腸聲使夢魂銷。
又。
四十七年前。
曾向江心住。
今過七十二。
重來第二度。
如空雲去來。
竟莫知其故。
相逢舊時人。
請問歸家路。
識破夢幻身。
便是第一步。
若問末後句。
看燈籠露柱。
又觀海圖贊 巨石長松。
洪波冥壑。
仰之彌高。
望之彌闊。
中有一人。
神情軒豁。
時聽潮音說普門。
親證耳根真解脫。
又行腳贊 錫杖無環。
草鞋沒締。
十方往來。
随足所至。
世出世閑。
兩不相似。
水月道場。
空花佛事。
若問生涯。
如是如是。
胡中丞像贊 僧不僧。
俗不俗。
一樣心腸。
兩般豐骨。
若問宰官比丘。
恰似生米作粥。
今朝狹路相逢。
依舊二三如六。
不拘南北東西。
觸着如釘入木。
往來生死路頭。
不知何處歸宿。
但願同生兜率天。
此心千足與萬足。
王宗伯像贊 水月襟懷。
空花眼界。
鐵石肝腸。
風雲氣概。
記得未入胞胎。
不是者個褦襶。
就中沒處描模。
看來有些古怪。
當初不合杜口毗耶。
今日卻來酬償夙債。
塵勞中轉無盡法輪。
毛端上現百千三昧。
舍己為人。
将金博塊。
時人盡道宰官身。
我說是名觀自在。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三十五
着他驢前馬後。
者一着最能。
又。
獨行獨坐。
快活無那。
凡事無心。
佛也不做。
萬裡雷陽。
一擲便過。
若有相逢問是誰。
兜率殿中第一座。
又。
心不在道。
形不入俗。
腳無幹絆。
口無拘束。
如風行空。
如響答谷。
一味癡憨。
千般埋沒。
幸籍菩提樹一枝。
此生千足與萬足。
又。
少小出家。
老大還俗。
裝憨打癡。
有皮沒骨。
不會修行。
全無拘束。
一朝特地觸龍顔。
貶向雷陽作馬足。
而今躲懶到曹溪。
學墜石頭舂米谷。
又。
此老無狀。
是何模樣。
打之不痛。
抓之不癢。
罵之不羞。
謗之不枉。
兀坐不會參禅。
一味胡思亂想。
作佛無分。
作祖有障。
隻好發付無事甲裡。
做個老軍隊長。
又。
俗不知名。
僧不在數。
佛祖隊裡不容。
衆生界中不住。
白手操戈。
赤身露布。
怕死入地無門。
要活上天無路。
都道是沒伎倆的阿師。
誰知是不識字的大措。
又。
霜鬓鬔松。
冰心冷淡。
鉗口結舌。
奔雷卷電。
作東西南北之人。
受百千萬億之難。
号是憨僧。
呼為鐵漢。
形影相看瘴海濱。
莫道斯人無侶伴。
又。
出世六十年。
當軍三千日。
住山二十秋。
畢竟沒巴鼻。
為僧不解修行。
涉俗又無拘忌。
是何等業緣。
作者般蟲豸。
最喜是一片癡心。
把佛祖門庭。
當自己家事。
煩惱無邊。
苦海無際。
曆盡風波。
随行逐隊。
荊棘林裡橫身。
戈戟場中作戲。
到如今不肯回頭。
閻老子豈不生氣。
想待彌勒下生。
那時方才理會。
咄。
春山夜雨子規啼。
聲聲叫人且歸去。
又。
其狀龍鐘。
其中空空。
佛祖界中不住。
衆生隊裡難容。
諸緣不會。
一法不通。
隻将尋常茶飯。
當作豎立門風。
枉費癡心沒底。
落得煩惱無窮。
不若貶向無生國土。
披白雲以高卧。
抱明月而長終。
一切不顧。
依稀成就個真正憨翁。
又。
為六祖而來。
因讓師而去。
來去雖似奔忙。
法門本來無住。
隻為撐支父子門庭。
不是妄生閑氣。
曆盡艱難。
參殘竹篦。
落得滿面風塵。
當作西來祖意。
到底一片金剛心。
尚留再布曹溪地。
又。
兀兀無知。
百無所思。
全沒伎倆。
一味憨癡。
豈是人天眼目。
原來粥飯阿師。
隻有一種奇特處。
皎皎月上珊瑚枝。
又。
曾向缽中。
見有萬衆。
問是文殊。
被他掉弄。
直到五台。
親承奉重。
聞說淨土法門。
恰似開眼作夢。
想是此老前身。
今日重來打哄。
又。
七十年來。
夢遊人世。
随身叢林。
空花佛事。
不顧危亡。
全無避忌。
一朝觸犯龍顔。
拶得虛空粉碎。
擲向萬裡炎荒。
依舊逢場作戲。
隻至弓折箭盡。
那時方才歇氣。
而今正眼看來。
落得一覺熟睡。
又。
月挂長松。
影沉秋水。
有相可窺。
無物堪比。
不可得而親。
豈可得而取。
引萬裡之長風。
縱洪波之一葦。
大似少室岩前。
不是毗盧城裡。
清絕塵埃。
了無渣滓。
聲吼泥牛。
花開碓嘴。
從他相識滿乾坤。
脫體承當能幾幾。
又。
如鏡現像。
似雲浮空。
虛谷聲響。
止水魚蹤。
有眼不見。
有耳如聾。
既無可以贊歎。
又何可以形容。
喚作一物即不中。
此其所以為憨翁。
又。
威威堂堂。
澄澄湛湛。
不設城府。
全無崖岸。
氣蓋乾坤。
目撐雲漢。
流落今事門頭。
不出威音那畔。
無論為俗為僧。
肩頭不離扁擔。
若非佛祖奴郎。
定是覺場小販。
不入大冶紅爐。
誰知他是鐵漢。
隻待彌勒下生。
方了者重公案。
又。
五台冰雪枯。
東海波濤惡。
炎荒瘴疠深。
曹溪緣分薄。
隻待心疲力倦。
赤身走歸南嶽。
七十峰頭睡正濃。
醒來兩眼空落落。
坐倚長松獨自看。
白雲一片生幽壑。
又。
不屬聖凡。
本來面目。
從何處來。
向毫端出。
水澄月照面。
雲開山露骨。
要知淵默雷聲。
大似響傳空谷。
有人若問西來的意。
但向伊道即心即佛。
又。
面闊口窄。
眉橫鼻直。
任爾描模。
全無氣息。
文彩未露時。
那個知端的。
不向人天路上來。
問君何處曾相識。
又。
此老其中。
空無一物。
不聖不凡。
非心非佛。
兔角杖撈水月蹤。
龜毛繩縛虛空骨。
喚作憨山則背。
不喚作憨山則觸。
仔細撿點将來。
恰以枯樁榾柮。
隻是别有一種惺惺。
畢竟描模不出。
咄咄咄。
月落不離天。
鳥歸樹上宿。
又。
坐五台之冰雪。
聽東海之波濤。
飲炎荒之瘴毒。
卧南嶽之高峰。
拈雙徑之竹篦。
吹雲栖之布毛。
且看者些行腳。
恰似月上松梢。
若問大人作略。
全沒半點。
求其衲僧巴鼻。
絕無一毫。
隻有一副肝膽。
痛癢不在皮毛。
再三扪摸。
仔細抓搔。
求之不得。
切處難撓。
且道畢竟如何。
咦。
巫峽猿啼霜夜月。
斷腸聲使夢魂銷。
又。
四十七年前。
曾向江心住。
今過七十二。
重來第二度。
如空雲去來。
竟莫知其故。
相逢舊時人。
請問歸家路。
識破夢幻身。
便是第一步。
若問末後句。
看燈籠露柱。
又觀海圖贊 巨石長松。
洪波冥壑。
仰之彌高。
望之彌闊。
中有一人。
神情軒豁。
時聽潮音說普門。
親證耳根真解脫。
又行腳贊 錫杖無環。
草鞋沒締。
十方往來。
随足所至。
世出世閑。
兩不相似。
水月道場。
空花佛事。
若問生涯。
如是如是。
胡中丞像贊 僧不僧。
俗不俗。
一樣心腸。
兩般豐骨。
若問宰官比丘。
恰似生米作粥。
今朝狹路相逢。
依舊二三如六。
不拘南北東西。
觸着如釘入木。
往來生死路頭。
不知何處歸宿。
但願同生兜率天。
此心千足與萬足。
王宗伯像贊 水月襟懷。
空花眼界。
鐵石肝腸。
風雲氣概。
記得未入胞胎。
不是者個褦襶。
就中沒處描模。
看來有些古怪。
當初不合杜口毗耶。
今日卻來酬償夙債。
塵勞中轉無盡法輪。
毛端上現百千三昧。
舍己為人。
将金博塊。
時人盡道宰官身。
我說是名觀自在。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