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關燈
小
中
大
”通天教主曰:“如今在那?”金靈聖母曰:“在紫芝崖。
”通天教主吩咐擡将來。
少時将餘元擡至宮前,碧遊宮多少截教門人,看見餘元,無不動氣。
隻見金鐘聲響,玉磐齊鳴,掌教師尊來也。
到了宮前,一見諸大弟子。
齊言:“闡教門人,欺吾太甚!”教主看見餘元,這等光景,教主也覺得離堪。
先将一道符印,放餘元身上,教主用手一彈,隻見捆仙繩吊下來,古語雲:“聖人怒發不上臉。
”随命:“餘元跟吾進宮。
”教主取一物與餘元曰:“你去把懼留孫拿來見我,不許傷他。
”餘元曰:“弟子知道。
”正是: 聖人賜與穿心鎖,隻恐皇天不肯從。
話說餘元得了此寶,離了碧遊宮,借土遁而來;行得好快,不須臾已至汜水關,有報事人報入關中:“有餘道長到了。
”韓榮降階迎接到殿。
欠身言曰:“聞老師失利,被姜子牙所擒,使末将身心不安。
今得觀尊顔,韓榮不勝幸甚。
”餘元曰:“姜尚用鐵櫃,把我沈於北海;幸吾借小術,到吾師尊那所在,借得一件東西,可以成功。
可将吾五雲駝,收拾打點出關,以報此恨。
”餘元随上騎,至周營轅門,坐名隻要懼留孫。
報馬報入中軍:“啟元帥!餘元搦戰,隻要懼留孫。
”幸而懼留孫不曾回山。
子牙大驚,忙請懼留孫商議。
懼留孫曰:“餘元沈海,畢竟借水遁潛逃至碧遊宮,想通天教主必定借有奇寶,方敢下山。
子牙,你還與他說話,待吾再擒他進來,且救一時燃眉之急。
若是他先祭其寶,則吾不能支耳。
”子牙曰:“道兄之言有理。
”子牙傳令點炮,帥旗展動,子牙至軍前,餘元大呼曰:“姜子牙!我與你今日定見雌雄。
”催開五雲駝,惡狠狠的飛來直取。
姜子牙手提劍赴面交還,隻一合,懼留孫祭起捆仙繩,命黃巾力士将餘元拿下,隻聽下一聲響,又将餘元平空拿了去。
正是: 秋風未動蟬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
餘元不堤防暗中下手,子牙見拿了餘元,其心方安;進營将餘元放在帳前,子牙與懼留孫共議:“若殺餘元,不過五行之術,想他俱是會中人如何殺得他?倘若再走了,如之奈何?”正所謂:“生死有定,大數離逃。
”餘元正應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如何逃得?子牙在中軍,正無法可施,無籌可展,忽然報:“陸壓道人來至。
”子牙同懼留孫出營,相接至中軍。
餘元一見陸壓,隻吓得仙魂缥缈,面似淡金,餘元悔之不及。
餘元曰:“陸道兄!你既來,還求你慈悲我。
可憐我千年道行,苦盡工夫,從今知過必改,再不敢幹犯西兵。
”陸壓曰:“你逆天行事,天理難容,況你是封神榜上之人,我不過代天行罰。
”正是: 不依正理歸邪理,仗你胸中道術高;誰知天意扶真主,吾今到此命難逃。
陸壓謂曰:“取香案。
”陸壓焚香爐中,望昆侖山下拜,花籃中取出一個葫蘆,放在案上,揭開葫蘆蓋,面一道白光如線,起在空中;現出七寸五分,橫在白光頂上,有眼有翅。
陸壓口道:“寶貝請轉身。
”那東西在白光之上,連轉三匹轉,可憐餘元鬥大一顆首級,落将下來。
有詩單道斬将封神飛刀,有詩為證: “先煉真元後運功,此中玄妙配雌雄;惟存一點先天訣,斬怪誅妖自不同。
” 話說陸壓用飛刀斬了餘元,他一道靈魂,進封神台去了。
子牙欲要号令,陸壓曰:“不可,餘元原有仙體,若是暴露,則非體矣!用土掩埋。
”陸壓與懼留孫辭别歸山。
且說韓榮打聽餘元已死,在銀安殿,與衆将共商曰:“如今餘道長已亡,再無可敵周将者,況兵臨城下,左右關隘俱失與周家。
子牙麾下,俱是道德術能之士,終不得取勝;欲要歸降,不忍負商朝之爵位,如不歸降,料此關難守,終被周人所擄。
為今之計,奈何奈何?”旁有偏将徐忠曰:“主将既不忍有負成湯,決無獻關之理。
吾等不如将印绶挂在殿庭,文冊留與府庫,望朝歌拜謝皇恩,棄官而去,不失盡人臣之道。
”韓榮聽說,俱從其言,随傳令衆軍,卻将府内資重之物,打點上車,欲隐迹山林,埋名邱壑。
此時衆将官,各自去打點起行,韓榮又命家将,搬運金珠寶玩,扛擡細軟衣帛。
紛绁喧晔,忽然驚動韓榮二子在後園中,設造奇兵,欲拒子牙。
弟兄二人,聽得家中紛紛然哄亂,走出庭來,隻見家将扛擡箱籠,問其緣故?家将把棄關的話,說了一遍。
二人聽罷曰:“你們且放,我自有道理。
”二人齊來見父親。
不知是何吉兇?且看下回分解。
”通天教主吩咐擡将來。
少時将餘元擡至宮前,碧遊宮多少截教門人,看見餘元,無不動氣。
隻見金鐘聲響,玉磐齊鳴,掌教師尊來也。
到了宮前,一見諸大弟子。
齊言:“闡教門人,欺吾太甚!”教主看見餘元,這等光景,教主也覺得離堪。
先将一道符印,放餘元身上,教主用手一彈,隻見捆仙繩吊下來,古語雲:“聖人怒發不上臉。
”随命:“餘元跟吾進宮。
”教主取一物與餘元曰:“你去把懼留孫拿來見我,不許傷他。
”餘元曰:“弟子知道。
”正是: 聖人賜與穿心鎖,隻恐皇天不肯從。
話說餘元得了此寶,離了碧遊宮,借土遁而來;行得好快,不須臾已至汜水關,有報事人報入關中:“有餘道長到了。
”韓榮降階迎接到殿。
欠身言曰:“聞老師失利,被姜子牙所擒,使末将身心不安。
今得觀尊顔,韓榮不勝幸甚。
”餘元曰:“姜尚用鐵櫃,把我沈於北海;幸吾借小術,到吾師尊那所在,借得一件東西,可以成功。
可将吾五雲駝,收拾打點出關,以報此恨。
”餘元随上騎,至周營轅門,坐名隻要懼留孫。
報馬報入中軍:“啟元帥!餘元搦戰,隻要懼留孫。
”幸而懼留孫不曾回山。
子牙大驚,忙請懼留孫商議。
懼留孫曰:“餘元沈海,畢竟借水遁潛逃至碧遊宮,想通天教主必定借有奇寶,方敢下山。
子牙,你還與他說話,待吾再擒他進來,且救一時燃眉之急。
若是他先祭其寶,則吾不能支耳。
”子牙曰:“道兄之言有理。
”子牙傳令點炮,帥旗展動,子牙至軍前,餘元大呼曰:“姜子牙!我與你今日定見雌雄。
”催開五雲駝,惡狠狠的飛來直取。
姜子牙手提劍赴面交還,隻一合,懼留孫祭起捆仙繩,命黃巾力士将餘元拿下,隻聽下一聲響,又将餘元平空拿了去。
正是: 秋風未動蟬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
餘元不堤防暗中下手,子牙見拿了餘元,其心方安;進營将餘元放在帳前,子牙與懼留孫共議:“若殺餘元,不過五行之術,想他俱是會中人如何殺得他?倘若再走了,如之奈何?”正所謂:“生死有定,大數離逃。
”餘元正應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如何逃得?子牙在中軍,正無法可施,無籌可展,忽然報:“陸壓道人來至。
”子牙同懼留孫出營,相接至中軍。
餘元一見陸壓,隻吓得仙魂缥缈,面似淡金,餘元悔之不及。
餘元曰:“陸道兄!你既來,還求你慈悲我。
可憐我千年道行,苦盡工夫,從今知過必改,再不敢幹犯西兵。
”陸壓曰:“你逆天行事,天理難容,況你是封神榜上之人,我不過代天行罰。
”正是: 不依正理歸邪理,仗你胸中道術高;誰知天意扶真主,吾今到此命難逃。
陸壓謂曰:“取香案。
”陸壓焚香爐中,望昆侖山下拜,花籃中取出一個葫蘆,放在案上,揭開葫蘆蓋,面一道白光如線,起在空中;現出七寸五分,橫在白光頂上,有眼有翅。
陸壓口道:“寶貝請轉身。
”那東西在白光之上,連轉三匹轉,可憐餘元鬥大一顆首級,落将下來。
有詩單道斬将封神飛刀,有詩為證: “先煉真元後運功,此中玄妙配雌雄;惟存一點先天訣,斬怪誅妖自不同。
” 話說陸壓用飛刀斬了餘元,他一道靈魂,進封神台去了。
子牙欲要号令,陸壓曰:“不可,餘元原有仙體,若是暴露,則非體矣!用土掩埋。
”陸壓與懼留孫辭别歸山。
且說韓榮打聽餘元已死,在銀安殿,與衆将共商曰:“如今餘道長已亡,再無可敵周将者,況兵臨城下,左右關隘俱失與周家。
子牙麾下,俱是道德術能之士,終不得取勝;欲要歸降,不忍負商朝之爵位,如不歸降,料此關難守,終被周人所擄。
為今之計,奈何奈何?”旁有偏将徐忠曰:“主将既不忍有負成湯,決無獻關之理。
吾等不如将印绶挂在殿庭,文冊留與府庫,望朝歌拜謝皇恩,棄官而去,不失盡人臣之道。
”韓榮聽說,俱從其言,随傳令衆軍,卻将府内資重之物,打點上車,欲隐迹山林,埋名邱壑。
此時衆将官,各自去打點起行,韓榮又命家将,搬運金珠寶玩,扛擡細軟衣帛。
紛绁喧晔,忽然驚動韓榮二子在後園中,設造奇兵,欲拒子牙。
弟兄二人,聽得家中紛紛然哄亂,走出庭來,隻見家将扛擡箱籠,問其緣故?家将把棄關的話,說了一遍。
二人聽罷曰:“你們且放,我自有道理。
”二人齊來見父親。
不知是何吉兇?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