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将取汜水關

關燈
萬刀車兇勢莫當,風狂火驟助強梁;旗着焰皆逢劫,将士遭殃盡帶傷。

    白晝已難遮半壁,黃昏安可護三鄉;誰知督運能催命,二子逢之刻下亡。

     話說韓榮坐在後廳,吩咐将士亂紛紛的,搬運物件,早驚動長子韓升,次子韓變。

    二人見父親如此舉動,忙問左右曰:“這是何說?”左右将韓榮前事,說了一遍;二人忙至後堂,來見韓榮曰:“父親何故,欲搬運家私,棄此關隘,意欲何為?”韓榮曰:“你二人年幼,不知世務,快收拾離此關隘,以避兵燹,不得有誤。

    ”韓升聽得此言,不覺失聲笑曰:“父親之言差矣!此言切不可聞於外人,空把父親一世英名污了。

    父親受國家高爵厚祿,衣紫腰金,封妻蔭子,無一事不是皇恩。

    今主上以此關,托重於父親,父親不思報國酬恩,捐軀盡節,反效兒女子之計;貪生畏死,遺譏後世,此豈大丈夫舉止,有負朝廷倚任大臣之意。

    古雲:‘在社稷者死社稷,在封疆者死封疆。

    ”父親豈可輕議棄去。

    孩兒兄弟二人,曾蒙家訓,幼習弓馬,遇異人頗習異術,未曾演熟,連日正是習演。

    今日方完,意欲進兵,不意父親有棄關之舉,孩兒願效一死,盡忠於國。

    ”韓榮聽罷,點頭歎曰:“忠義二字,我豈不知?但主上昏聩,荒滢無道,天命有歸。

    若守此關,又恐累生民塗炭,不若棄職歸山,救此一方民耳。

    況姜子牙門下,又多異士,餘化、餘元,俱罹不測,又何況其下者乎?此雖是你們兄弟二人,忠肝義膽,我豈不喜?隻恐畫虎不成,終無補於實用,恐徒死無益耳。

    ”韓升曰:“說那的話來,食人之祿,當分人之憂。

    若都是自為之計,則朝廷養士何用?不肖孩兒,願捐軀報國,萬死不辭。

    父親請坐,俟我弟兄二人,取一物來與父親過目。

    ”韓榮聽罷,心中也自暗喜:“吾門也出此忠義之後。

    ”韓升到書房中,取出一物,乃是紙做的風車兒,當中有一轉盤,一隻手執定中間一竿,周圍推聽,如推轉盤,上則四首,上有符有印,又有地、水、火、風,四字,名為萬刃軍。

    韓榮看罷,問曰:“此是孩兒玩耍之物,有何用處?”韓升曰:“父親不知其中妙用,父親如不信,且下教場中,把這紙車兒試驗試驗,與老爺看。

    ”韓榮見兒子之言,甚是鑿鑿有理,随命下教場來,韓升弟兄二人上馬,各披發仗别,口中念念有詞,隻見雲霧陡生,陰風飒飒,火焰沖天,半空中有百萬刀飛來,把韓榮吓得魂不附體。

    韓升收了此車,韓榮曰:“這是何人傳你的?”韓升曰:“那年父親朝觐之時,俺弟兄閑居無事,在府前玩耍,來了一個頭陀,叫做法戒,在我府前化齋。

    俺弟兄就與了他一齋,他就叫我們拜他為師。

    我們那時見他體貌異常,就拜他為師,他說道:‘異日姜尚必有兵來,我秘授你此法寶,可破周兵,可保此關。

    ”今日正應我師之言,定然一陣成功,姜尚可擒也。

    ”韓榮大喜。

    随令韓升收了此寶,又問曰:“我兒還可用人馬,你此車約有多少?”韓升曰:“此車有三千輛,那怕姜尚雄師六十萬耶,管教一陣殺他片甲不存。

    ”韓榮忙點三千精銳之師,與韓升弟兄二人,在教場躁演,三千萬刃車。

    正是: 餘元相阻方才了,又是三軍屠戮災。

     話說韓升用三千人馬。

    俱穿皂衣,披發赤足,左手執車,右手仗刀,任意誅軍殺卒。

    躁練有二七日期,軍士精熟。

    那日韓榮父子,統精兵出關搦戰。

    話說子牙隻因破了餘元,打點設計取關;隻聽得關内炮響,少時探馬報入中軍禀曰:“汜水關總兵韓榮,領兵出關,請元帥答話。

    ”子牙忙傳令,與衆門人将士,統大隊出營。

    子牙會過韓榮一次,那知道有這場虧累,去堤防他?子牙問曰:“韓将軍!你時勢不知,天命不順,何以為将?速速倒戈,免緻後悔。

    ”韓榮笑曰:“姜子牙你倚着兵強将勇,不知你等死在咫尺之間,倘敢耀武揚威,數白道黑。

    ”子牙大怒曰:“誰與我把韓榮拿下!”旁有魏贲急搖槍沖殺過來。

    韓榮背後有兩員小将,乃韓升、韓變二人,搶出陣來,截住了魏贲。

    魏贲大呼曰:“來者二将何人?”韓升曰:“吾乃韓總兵長子韓升,次子韓變是也。

    你等特強,欺君罔上,罪惡滔天,今日乃爾等絕命之地笑。

    ”魏贲大怒,縱馬搖槍飛來,直取韓升、韓變。

    兩騎赴面交還,未及數合,韓升撥轉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