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宋玉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

    故宜城有宋玉冢。

    始事屈原,原旣放逐,求事楚[王於]友景差。

    景差懼其勝己,言之於王,王以為小臣。

    玉讓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為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親。

    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

    ”玉曰:“若東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裡而卒不免韓盧之口。

    然在獵者耳。

    夫遙見而縱(洩)[绁]耶?”友謝之,複言於王。

     玉識音而善(友)[文],襄王好樂而愛賦,旣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

    [乃謂之]曰:“子盍從[楚之]俗,使楚人貴子之德乎?”對曰:“昔楚有善歌者,[王其聞與?]始而曰《下裡》《巴人》,[國中(唱)[屬]而和之者數萬人;中而曰《陽阿》《采菱》,]國中屬而和之者數百人,旣而曰《陽春》《白雪》,《朝日》《魚離》,國中屬而和之者不至十人;含商吐角,絕(倫)[節]赴曲,國中屬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也。

    ” 習融 子郁 習融,襄陽人。

    有德行,不仕。

     子郁,字文通,為黃門侍郞。

    [其為侍中時,從光武幸黎丘,拜大鴻胪;錄其前後功,]封襄陽(公)[侯]。

    [於岘山南依範蠡養魚法作魚池。

    池邊有高堤,皆種竹及長楸,芙蓉覆水,是遊宴名處。

    當中築一釣台。

    将亡,敕其兒曰:“必葬我近魚池。

    ”] 王逸 王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人。

    元初中,擧上計吏,為校書郞。

    累至侍中。

    著《楚詞章句》行於世。

    其賦、诔、論及雜文凡二十一篇。

    作《漢詩》百二十三篇。

    子延壽。

     王延壽 王延壽,字文考。

    作《靈光殿賦》。

    蔡邕亦造此賦,未成,及見甚奇之,遂辍翰。

    曾有奇夢,惡之,作《夢賦》以自勵。

    後溺死。

     龐德公 龐德公,襄陽人。

    居岘山之南[沔水上],未嘗入城府。

    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止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

     荊州牧劉表,數延請,不能屈。

    乃自往候之,謂公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公笑曰:“鴻鹄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亀鼉穴於深泉之下,夕而得所宿。

    夫趨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

    但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每)[因]釋耕隴上,妻子耨於前。

    表(詣)[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之閑,而不肯當祿,然後世将何以遺子孫乎?”公曰:“時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

    雖所遺不同,亦不為無所遺也。

    ”表曰:“何謂?”公曰:“昔堯、舜擧海内授其臣,而無所執愛,委其子於草莽,而無矜色。

    丹朱、商均至愚下,得全首領以沒。

    禹、湯雖以四海為貴,遂以國私其親,使桀徙南巢、纣懸首周旗,而族受其禍。

    夫豈愚於丹朱、商均哉?其勢危故也。

    周公攝政天下,而殺其兄。

    向使周公兄弟食藜藿之羮,居蓬蒿之下,豈有若是之害哉!”表乃歎息而去。

     諸葛孔明每至公家,獨拜公於牀下,公殊不令止。

    司馬德操嘗造公,値公渡沔,祀先人墓。

    德操徑入堂上,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元直向言,有客卽來就我與公談論。

    ”其妻子皆羅列,拜於堂下,奔走供設。

    須臾,德公還,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

     德操少德公十歲,以兄事之,呼作龐公也。

    故世人遂謂“公”是德公名,非也。

     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托言采藥,因不知所在。

     《先賢傳》雲:“鄕裡舊語,目諸葛孔明為卧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德公之題也。

    ” 其子仙民,亦有令名,娶諸葛孔明小姊,為魏黃門吏部郞,早卒。

    子煥,字世文,晉太康中,為牂牁太守。

    去官還鄉裡,[居荊南白沙鄕。

    ]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