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扛恩師的靈柩
關燈
小
中
大
深。
當然,學校對于我們應該如何等等,必有命令。
我們當然認真地執行命令,但是,如果可能,我們是不是應該為倉木老師主動地幹些什麼?” “就該這樣!” 松木老師這時插話。
他接着說: “你們是最高年級學生。
所以,你們的态度好壞都會影響全校學生,因此,你們要慎重對待。
”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 “再過兩個月我們就畢業了。
倉木老師來不及歡送我們畢業,這實在是遺憾之至,我們在學校隻能呆上五六十天了,所以,在這期間我們必須遵守老師的教導,做老師最後負責的學生,每個人都以很好的成績畢業。
即使畢業之後也決不忘倉木老師教誨之思畢業之後才能報師恩,我們從現在起商量一下畢業以後的事好不?” “主席!” “主席!” 舉手的人不少。
有的建議,他們畢業之後的同窗會起名叫“倉木會”。
有的說,是否借用倉木老師的名字,給學校留下一項紀念事業。
有的學生提議,倉木老師雖然遠離大家,但是希望老師的遺囑永遠住在這裡,雖然畢業了,凡是本街的人,在此地有家的人,要通力合作照顧好老師家屬。
這項提義的贊成者較多。
也有人提議在此地給老師立碑。
總而言之,方案不少。
也有單憑一個中學生無法辦到的提議。
一個學生站起來喊着說: “我想再見一次倉木老師。
” “可是老師不在了!” “不,在!” “不是已經去世了麼?” “去世啦!但是還在。
還沒有火葬嘛!” 會場突然靜下來。
“想不想再見老師一面作一次告别?” “想,想啊!” “同感!” “如果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我到倉木老師家吊唁一下,就能見到老師,但是這種願望誰都有,五年生想集體前去告别!” “松木老師,讓我們到倉木老師家上香去吧!” 有一個提出這個建議。
“方才談的,從師生之情來說,我以為是合情合理的。
” 松木老師說這麼說。
他接着說: “但是,你們上百人哪,這得問問家屬才能定。
我和校長商量一下,然後向遺族提出要求吧。
你們的願望大概能得到滿足。
” 這時,名叫岡島的落後生站起來說: “我們大家擡老師的棺材好不好?” 大家一笑。
“笑什麼!” 岡島喊了一聲。
他說: “擡老師之棺,難道不是弟子之禮麼?日本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是因為我一直挨倉木老師的申斥說這話可笑呢,還是擡棺這件事本身可笑呢?” 人們是因為他突發奇想而公之于衆所以才笑的。
可是此刻他得到了聲援: “根本不可笑!” “堅持你的意見!” 岡島接着說: “擡棺,是和逝者關系密切的人,或者受過他恩惠的人幹的事。
但老師的親屬都遠在外地。
有資格擡棺,老師也樂于接受的,難道不是隻有我們這些人麼?” “對!對!” 激動的波浪在我們中間湧起。
有人站起來發言。
“讓和老師本來沒有因緣的殡儀工人擡棺,是我們這些人的恥辱啊。
岡島君确有獨到的見解。
” “對!倉木老師的葬禮所用勞力,全由我們擔任吧,不用别人動一手指頭。
” “松木老師的意見如何?” “你們美好的願望使人為這感動。
單憑這些言詞,倉木老師就很滿意了。
不過我不能擅自作主,還必須和學校商量,也得征得家屬的同意。
總而言之,我一定竭盡全力使你們的美好希望如願以償。
” 這樣,松木老師作了許諾。
六 學生宿舍例來的習慣是每晚就寝之前,大家集合于一室,靜坐30分鐘。
目的是讓心沉下來,也讓心清淨。
當晚的值班舍監是校長。
“今天晚上不論怎麼想傳這顆心達到無念無想的境界,但是依舊止不住眼淚。
” 校長說到這裡又抽泣起來。
他說: “從早晨起來到現在淚就沒有斷過!” 随後他就談起對倉木老師的回憶。
——校長在某中學任物理,化學教員時,倉木老師是那個學校的學生。
座位号是二号,校長記得倉木老師比首席學生的成績還好。
因為倉木老師家境并不富裕,即使畢了業也上不起更高的學校,就當了校長的物理化學教室的助手。
不久,倉木老師當了小學教員,經過自學考試,取得了中學教員資格。
校長調到我們中學任職的時候,他這位校長第一個招聘的教員就是倉木老師。
從那以後22年,倉木老師一直是校長的左右臂。
倉木老師有機會出任師範學校的校長,也曾有機會被上一級的學校招請去作教師,但倉木老師始終末動。
“倉木老師說,校長有恩于他,所以他安于鄉居野處。
今天的五年級會提出希望,葬禮的勞動他們全部承擔下來。
自己教的學生擡自己的棺,作為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是無比高興的事。
這也許就是倉木老師在我們這裡忍耐下去一直沒動的收獲吧。
” 說到這裡校長又落淚了。
第二天,從早晨就開始下雪。
冬天的風在天空不停地吼叫。
我們兩個建議全被采納了。
所有的課上完之後,我們站好隊列,低着頭走出校門。
杉樹籬笆裡面就是倉木老師簡陋的家。
白木的寝棺已經停放在走廊上
當然,學校對于我們應該如何等等,必有命令。
我們當然認真地執行命令,但是,如果可能,我們是不是應該為倉木老師主動地幹些什麼?” “就該這樣!” 松木老師這時插話。
他接着說: “你們是最高年級學生。
所以,你們的态度好壞都會影響全校學生,因此,你們要慎重對待。
”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 “再過兩個月我們就畢業了。
倉木老師來不及歡送我們畢業,這實在是遺憾之至,我們在學校隻能呆上五六十天了,所以,在這期間我們必須遵守老師的教導,做老師最後負責的學生,每個人都以很好的成績畢業。
即使畢業之後也決不忘倉木老師教誨之思畢業之後才能報師恩,我們從現在起商量一下畢業以後的事好不?” “主席!” “主席!” 舉手的人不少。
有的建議,他們畢業之後的同窗會起名叫“倉木會”。
有的說,是否借用倉木老師的名字,給學校留下一項紀念事業。
有的學生提議,倉木老師雖然遠離大家,但是希望老師的遺囑永遠住在這裡,雖然畢業了,凡是本街的人,在此地有家的人,要通力合作照顧好老師家屬。
這項提義的贊成者較多。
也有人提議在此地給老師立碑。
總而言之,方案不少。
也有單憑一個中學生無法辦到的提議。
一個學生站起來喊着說: “我想再見一次倉木老師。
” “可是老師不在了!” “不,在!” “不是已經去世了麼?” “去世啦!但是還在。
還沒有火葬嘛!” 會場突然靜下來。
“想不想再見老師一面作一次告别?” “想,想啊!” “同感!” “如果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我到倉木老師家吊唁一下,就能見到老師,但是這種願望誰都有,五年生想集體前去告别!” “松木老師,讓我們到倉木老師家上香去吧!” 有一個提出這個建議。
“方才談的,從師生之情來說,我以為是合情合理的。
” 松木老師說這麼說。
他接着說: “但是,你們上百人哪,這得問問家屬才能定。
我和校長商量一下,然後向遺族提出要求吧。
你們的願望大概能得到滿足。
” 這時,名叫岡島的落後生站起來說: “我們大家擡老師的棺材好不好?” 大家一笑。
“笑什麼!” 岡島喊了一聲。
他說: “擡老師之棺,難道不是弟子之禮麼?日本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是因為我一直挨倉木老師的申斥說這話可笑呢,還是擡棺這件事本身可笑呢?” 人們是因為他突發奇想而公之于衆所以才笑的。
可是此刻他得到了聲援: “根本不可笑!” “堅持你的意見!” 岡島接着說: “擡棺,是和逝者關系密切的人,或者受過他恩惠的人幹的事。
但老師的親屬都遠在外地。
有資格擡棺,老師也樂于接受的,難道不是隻有我們這些人麼?” “對!對!” 激動的波浪在我們中間湧起。
有人站起來發言。
“讓和老師本來沒有因緣的殡儀工人擡棺,是我們這些人的恥辱啊。
岡島君确有獨到的見解。
” “對!倉木老師的葬禮所用勞力,全由我們擔任吧,不用别人動一手指頭。
” “松木老師的意見如何?” “你們美好的願望使人為這感動。
單憑這些言詞,倉木老師就很滿意了。
不過我不能擅自作主,還必須和學校商量,也得征得家屬的同意。
總而言之,我一定竭盡全力使你們的美好希望如願以償。
” 這樣,松木老師作了許諾。
六 學生宿舍例來的習慣是每晚就寝之前,大家集合于一室,靜坐30分鐘。
目的是讓心沉下來,也讓心清淨。
當晚的值班舍監是校長。
“今天晚上不論怎麼想傳這顆心達到無念無想的境界,但是依舊止不住眼淚。
” 校長說到這裡又抽泣起來。
他說: “從早晨起來到現在淚就沒有斷過!” 随後他就談起對倉木老師的回憶。
——校長在某中學任物理,化學教員時,倉木老師是那個學校的學生。
座位号是二号,校長記得倉木老師比首席學生的成績還好。
因為倉木老師家境并不富裕,即使畢了業也上不起更高的學校,就當了校長的物理化學教室的助手。
不久,倉木老師當了小學教員,經過自學考試,取得了中學教員資格。
校長調到我們中學任職的時候,他這位校長第一個招聘的教員就是倉木老師。
從那以後22年,倉木老師一直是校長的左右臂。
倉木老師有機會出任師範學校的校長,也曾有機會被上一級的學校招請去作教師,但倉木老師始終末動。
“倉木老師說,校長有恩于他,所以他安于鄉居野處。
今天的五年級會提出希望,葬禮的勞動他們全部承擔下來。
自己教的學生擡自己的棺,作為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是無比高興的事。
這也許就是倉木老師在我們這裡忍耐下去一直沒動的收獲吧。
” 說到這裡校長又落淚了。
第二天,從早晨就開始下雪。
冬天的風在天空不停地吼叫。
我們兩個建議全被采納了。
所有的課上完之後,我們站好隊列,低着頭走出校門。
杉樹籬笆裡面就是倉木老師簡陋的家。
白木的寝棺已經停放在走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