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的海黑的海
關燈
小
中
大
,我要躺在利加子身上死去。
而且我想,如果開始就靠在利加子身上的話,由于自殺時過度的痛苦我會在掙紮中離開她的,所以我計劃着,在這種姿勢下将刀刺進胸膛,一感到難以忍受時就向利加子身上倒去。
可是,怎麼回事呢?當我猛地一下将短刀插進去的時候,我計劃好的姿勢就全毀了,開始向前倒去,“啊——那是利加子的體溫。
”我這樣喊叫着跳了起來。
開始倒向利加子身體上的時候,我是感覺到利加子的體溫而跳了起來的,是利加子的體溫将我彈開了。
利加子的體溫傳到我的身體上的那一瞬間的恐怖——這到底是什麼呢? 總之那也許是本能的火花,是深藏在人深處的憎惡。
或者是一個人從另一個人身上感受到的可怖的愛吧。
或者是生命與生命的閃電在肉眼看不到的世界中沖撞了吧?那時我叫了些什麼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我想象得出來恐怕沒有什麼比那叫聲更怕人的了。
跳起來之後我又側身倒下了,疼痛和痛苦的感覺馬上就消失了。
一種似乎是被疾風刮下陡峭的斜坡似的感覺在我體内擴散開來。
旋即,我感到世界變成了一種強烈的節奏。
世界的心髒和我的一起在劇烈地跳動着。
我全身的肌肉都在聽着這跳動的聲音。
我剛想着“好熱啊!”時,就感到視力所及之處是一片黑暗。
在這黑暗中飄着兩三個金色的圈,然後是利加子,站在我故鄉的橋上眺望着水面——利加子是活着的。
她的臉慢慢地大起來,腿漸漸變小,她成了三角形的了。
一個像我父親一樣的男子腳朝上,倒懸着身體,如流星一般從河底飛快地浮了上來。
花瓣如鳥翅膀的大麗花,像風車一樣地旋轉着。
那花瓣變成了利加子的唇。
月光斜射下來,發出叮叮的聲音。
——像這樣一些東西,如果我将它們全寫出來的話,那簡直就沒有盡頭。
總之,我是乘着高速幻想車,像子彈超過草木似的,超越了時間。
在這個幻想的世界裡,顔色變成了聲音,聲音變成顔色,隻有氣味一點都沒能感覺到。
并且這些自由而豐富的幻想片斷,無一不像我在前面談到的那樣,讓我感到“利加子活着”。
這種感覺的背後,“我要死了”的感覺像湛藍的夜空一樣在伸展着——盡管這樣,在刺我的胸部前,我是認為“利加子死去了”的。
不,死了還是沒死,我連懷疑都沒有懷疑過。
事後想起這一點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一般來說應該是首先确認一下利加子的生死吧。
盡管我在刺自己的胸部之前一直都認為利加子死了,但在我逐漸衰弱下去的意識片斷中卻感到“利加子活着”。
如果說不可思議的話,這種感覺也是不可思議的。
還有,等我一恢複意識,“利加子死了”這樣的話馬上就很老實地冒了出來,這也是不可思議的。
是的,利加子毫無疑問是死了。
然而我的複生不正是對利加子的死的證明嗎? 如果我沒有複生,那會怎樣呢?對于我來說這世界不是曾經是“活着的利加子”的廣袤的大海嗎? 還有,利加子在沉重的呼吸中用清晰的聲音說出來的那句“不,不,不能死”也是不可思議的。
她是在對一起情死的人說“不能死”嗎?還是在對自己說?還是既非我亦非利加子而是對利加子心中浮現出來的什麼東西說的呢? 另一方面,在用短刀刺自己的胸部之前,我對這句話沒有作任何的考慮,這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在對待死這一點上太懦弱了嗎?所以才像機器似的不想懷疑自己的動作的吧?然而對于死,我真的是很害怕的嗎?如果害怕的話那又有什麼必要去死呢? 利加子不是也說過嗎,“不,不,不能死。
” 我的死不正是“利加子活着”這樣一個象征的世界嗎? 而我的生不就是“利加子死了”這樣一個明白的意思嗎?是說生并不隻是這些?還是說“正因為如此,你複生了”呢? ——到了明天我要試着考慮許多的問題。
窗外的松林筆直地站立着,如果這松林能夠看起來像是一邊發着水車那樣的聲音一邊旋轉着的大麗花,我能夠活在“利加子生存的象征世界”中嗎?是為了将那征服了時間與空間、豐富而自由的大好世界擁有片刻,人才生下來,然後又死去的吧? 啊,真是不明白。
我不是眼前這蔚藍的大海,這是一種不幸嗎?不,那時我和利加子不都是眼前那黑色的大海嗎? 著者的話 著者在這兩篇文章上附上了“第一遺言”“第二遺言”這樣的題目,因為作者是在情死之前寫了第一篇文章,在第二次自殺前寫了第二篇文章,而這一次他再也沒有醒過來。
所以我們不能再聽他講有關“生與死”的話了。
可是他一定會再次活在“利加子生存的象征世界”裡。
不用說,他愛利加子,然而著者以為,即使他愛的是“一枝野菊”,死在野菊的幻想之波上,這篇遺言也不必改寫。
而且我想,如果開始就靠在利加子身上的話,由于自殺時過度的痛苦我會在掙紮中離開她的,所以我計劃着,在這種姿勢下将刀刺進胸膛,一感到難以忍受時就向利加子身上倒去。
可是,怎麼回事呢?當我猛地一下将短刀插進去的時候,我計劃好的姿勢就全毀了,開始向前倒去,“啊——那是利加子的體溫。
”我這樣喊叫着跳了起來。
開始倒向利加子身體上的時候,我是感覺到利加子的體溫而跳了起來的,是利加子的體溫将我彈開了。
利加子的體溫傳到我的身體上的那一瞬間的恐怖——這到底是什麼呢? 總之那也許是本能的火花,是深藏在人深處的憎惡。
或者是一個人從另一個人身上感受到的可怖的愛吧。
或者是生命與生命的閃電在肉眼看不到的世界中沖撞了吧?那時我叫了些什麼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我想象得出來恐怕沒有什麼比那叫聲更怕人的了。
跳起來之後我又側身倒下了,疼痛和痛苦的感覺馬上就消失了。
一種似乎是被疾風刮下陡峭的斜坡似的感覺在我體内擴散開來。
旋即,我感到世界變成了一種強烈的節奏。
世界的心髒和我的一起在劇烈地跳動着。
我全身的肌肉都在聽着這跳動的聲音。
我剛想着“好熱啊!”時,就感到視力所及之處是一片黑暗。
在這黑暗中飄着兩三個金色的圈,然後是利加子,站在我故鄉的橋上眺望着水面——利加子是活着的。
她的臉慢慢地大起來,腿漸漸變小,她成了三角形的了。
一個像我父親一樣的男子腳朝上,倒懸着身體,如流星一般從河底飛快地浮了上來。
花瓣如鳥翅膀的大麗花,像風車一樣地旋轉着。
那花瓣變成了利加子的唇。
月光斜射下來,發出叮叮的聲音。
——像這樣一些東西,如果我将它們全寫出來的話,那簡直就沒有盡頭。
總之,我是乘着高速幻想車,像子彈超過草木似的,超越了時間。
在這個幻想的世界裡,顔色變成了聲音,聲音變成顔色,隻有氣味一點都沒能感覺到。
并且這些自由而豐富的幻想片斷,無一不像我在前面談到的那樣,讓我感到“利加子活着”。
這種感覺的背後,“我要死了”的感覺像湛藍的夜空一樣在伸展着——盡管這樣,在刺我的胸部前,我是認為“利加子死去了”的。
不,死了還是沒死,我連懷疑都沒有懷疑過。
事後想起這一點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一般來說應該是首先确認一下利加子的生死吧。
盡管我在刺自己的胸部之前一直都認為利加子死了,但在我逐漸衰弱下去的意識片斷中卻感到“利加子活着”。
如果說不可思議的話,這種感覺也是不可思議的。
還有,等我一恢複意識,“利加子死了”這樣的話馬上就很老實地冒了出來,這也是不可思議的。
是的,利加子毫無疑問是死了。
然而我的複生不正是對利加子的死的證明嗎? 如果我沒有複生,那會怎樣呢?對于我來說這世界不是曾經是“活着的利加子”的廣袤的大海嗎? 還有,利加子在沉重的呼吸中用清晰的聲音說出來的那句“不,不,不能死”也是不可思議的。
她是在對一起情死的人說“不能死”嗎?還是在對自己說?還是既非我亦非利加子而是對利加子心中浮現出來的什麼東西說的呢? 另一方面,在用短刀刺自己的胸部之前,我對這句話沒有作任何的考慮,這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在對待死這一點上太懦弱了嗎?所以才像機器似的不想懷疑自己的動作的吧?然而對于死,我真的是很害怕的嗎?如果害怕的話那又有什麼必要去死呢? 利加子不是也說過嗎,“不,不,不能死。
” 我的死不正是“利加子活着”這樣一個象征的世界嗎? 而我的生不就是“利加子死了”這樣一個明白的意思嗎?是說生并不隻是這些?還是說“正因為如此,你複生了”呢? ——到了明天我要試着考慮許多的問題。
窗外的松林筆直地站立着,如果這松林能夠看起來像是一邊發着水車那樣的聲音一邊旋轉着的大麗花,我能夠活在“利加子生存的象征世界”中嗎?是為了将那征服了時間與空間、豐富而自由的大好世界擁有片刻,人才生下來,然後又死去的吧? 啊,真是不明白。
我不是眼前這蔚藍的大海,這是一種不幸嗎?不,那時我和利加子不都是眼前那黑色的大海嗎? 著者的話 著者在這兩篇文章上附上了“第一遺言”“第二遺言”這樣的題目,因為作者是在情死之前寫了第一篇文章,在第二次自殺前寫了第二篇文章,而這一次他再也沒有醒過來。
所以我們不能再聽他講有關“生與死”的話了。
可是他一定會再次活在“利加子生存的象征世界”裡。
不用說,他愛利加子,然而著者以為,即使他愛的是“一枝野菊”,死在野菊的幻想之波上,這篇遺言也不必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