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趙太祖千裡送京娘

關燈
絕其後患。

    此恩如重生父母,無可報答。

    倘蒙不嫌貌醜,願備鋪床疊被之數,使妾少盡報效之萬一。

    不知恩人允否?”公子大笑道:“賢妹差矣!俺與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實出恻隐之心,非貪美麗之貌。

    況彼此同姓,難以為婚,兄妹相稱,豈可及亂?俺是個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你豈可學縱欲敗禮的吳孟子!休得狂言,惹人笑話。

    ”京娘羞慚滿面,半晌無語,重又開言道:“恩人體怪妾多言,妾非淫污苟賤之輩,隻為弱體餘生,盡出恩人所賜,此身之外,别無報答。

    不敢望與恩人婚配,得為妾婢,伏侍恩人一日,死亦瞑目。

    ”公子勃然大怒道:“趙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一生正直,并無邪佞。

    你把我看做施恩望報的小輩,假公濟私的好人,是何道理?你若邪心不息,俺即今撒開雙手,不管閑事,怪不得我有始無終了。

    。

    ”公子此時聲色俱厲。

    京娘深深下拜道:“今日方見恩人心事,賽過柳下惠、魯男子。

    愚妹是女流之輩,坐井觀天,望乞恩人恕罪則個!”公子方才息怒,道:“賢妹,非是俺膠柱鼓瑟,本為義氣上于裡步行相送。

    今日若就私情,與那兩個響馬何異?把從前一片真心化為假意,惹天下豪傑們笑話。

    京娘道:“恩兄高見,妾今生不能補報大德,死當銜環結草。

    ”兩人說話,直到天明,正是: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自此京娘愈加嚴敬公子,公子亦愈加憐憫京娘。

    一路無話,看看來到蒲州。

    京娘雖住在小樣村,卻不認得。

    公子問路而行。

    京娘在馬上望見故鄉光景,好生傷感。

     卻說小祥村趙員外,自從失了京娘,将及兩月有餘,老夫妻每日思想啼哭。

    忽然莊客來報,京娘騎馬回來,後面有一紅臉大漢,手執杆棒跟随。

    趙員外道:“不好了,響馬來讨妝查了!”媽媽道:“難道響馬隻有一人?且教兒子趙文去看個明白。

    ”趙文道:“虎口裡那有回來肉?妹子被響馬劫去,豈有送轉之理?必是容貌相像的,不是妹子。

    ”道猶未了,京娘已進中堂,爹媽見了女兒,相抱而哭。

    哭罷,問其得回之故。

    京娘将賊人鎖禁清油觀中,幸遇趙公子路血不平,開門救出,認為兄妹,千裡步行相送,并途中連誅二寇大略,叙了一遍。

    “今恩人見在,不可怠慢。

    ”趙員外慌忙出堂,見了趙公子拜謝道:“若非恩人英雄了得,吾女必陷于賊人之手,父于不得重逢矣!”遂令媽媽同京娘拜謝,又喚兒子趙文來見了恩人。

    莊上宰豬設宴,款待公子。

     趙文私下與父親商議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裡。

    妹子被強人劫去,家門不幸。

    今日跟這紅臉漢子回來,”人無利己,準肯早起’?必然這漢子與妹子有情,千裡送來,豈無緣故?妹子經了許多風波,又有誰人聘他?不如招贅那漢子在門,兩全其美,省得傍人議論。

    ”趙公是個随風倒舵沒主意的老兒,聽了兒子說話,便教媽媽喚京娘來問他道:“你與那公子千裡相随,一定把身子許過他了。

    如今你哥哥對爹說,要招贅與你為夫,你意下如何?”京娘道:“公子正直無私,與孩兒結為兄妹,如嫡親相似,并無調戲之言。

    今日望爹媽留他在家,管待他十日半月,少盡其心,此事不可題起。

    ”媽媽将女兒言語述與趙公,趙公不以為然。

     少間筵席完備,趙公請公子坐于上席,自己老夫婦下席相陪,趙文在左席,京娘右席。

    酒至數巡,趙公開言道:“老漢一言相告:小女餘生,皆出恩人所賜,老漢閱門感德,無以為報。

    幸小女尚未許人,意欲獻與恩人,為箕帚之妾,伏乞勿拒。

    ”公子聽得這話,一盆烈火從心頭掇起,大罵道:“老匹夫!俺為義氣而來,反把此言來污辱我。

    俺若貪女色時,路上也就成親了,何必千裡相送!你這般不識好歹的,枉費俺一片熱心。

    ”說罷,将桌子掀翻,望門外一直便走。

    趙公夫婦唬得戰戰兢兢。

    趙文見公子粗魯,也不敢上前。

    隻有京娘心下十分不安,急走去扯住公子衣據,勸道:“恩人息怒!且看愚妹之面。

    ”公子那裡肯依,一手栖脫了京娘,奔至柳樹下,解了赤以鱗,躍上鞍辔,如飛而去。

     京娘哭倒在地,爹媽勸轉回房,把兒子趙文埋怨了一場。

    趙文又羞又惱,也走出門去了。

    趙文的老婆聽得爹媽為小姑上埋怨了丈夫,好生不喜,強作相勸,将冷語來奚落京娘道:“姑姑,雖然離别是苦事,那漢子千裡相随,忽然而去,也是個薄情的。

    他若是有仁義的人,就了這頭親事了。

    姑姑青年美貌,怕沒有好姻緣相配,休得愁煩則個!”氣得京娘淚流不絕,頓口無言。

    心下自想道:“因奴命奏時乖,遭逢強暴,幸遇英雄相救,指望托以終身。

    誰知事既不諧,反涉瓜李之嫌。

    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諒,何況他人?不能報恩人之德,反累恩人的清名,為好成歉,皆奴之罪。

    似此薄命,不如死于清油觀中,省了許多是非,到得幹淨,如今悔之無及。

    千死萬死,左右一死,也表奴貞節的心迹。

    ”捱至夜深,爹媽睡熟,京娘取筆題詩四句于壁上,撮土力香,望空拜了公子四拜,将白羅汗中,懸梁自缢而死。

     可憐閨秀千金女,化作南柯一夢人。

     天明老夫婦起身,不見女兒出房,到房中看時,見女兒缢在梁間。

    吃了一驚,兩口兒放聲大哭,看壁上有詩雲: 天付紅顔不遇時,受人淩辱被人欺。

     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名天地知。

     趙媽媽解下女兒,兒子媳婦都來了。

    趙公玩其詩意,方知女兒冰清玉潔,把兒子痛罵一頓。

    兔不得買棺或殓,擇地安葬,不在話下。

     再說趙公子乘着千裡赤顧鱗,連夜走至太原,與趙知觀相會,千裡腳陳名已到了三日。

    說漢後主已死,郭令公禅位,改國号曰周,招納天下豪傑。

    公于大喜,住了數臼,别了趙知觀,同陳名還歸汴京,應募為小校。

    從此随世宗南征北讨,累功至殿前都點檢。

    後受周禅為宋大祖。

    陳名相從有功,亦官至節度使之職。

    大祖即位以後,滅了北漢。

    追念京娘昔日兄妹之情,遣人到蒲州解良縣尋訪消息。

    使命尋得囚句詩回報,太祖甚是嗟歎,敕封為貞義夫人,立祠于小祥村。

    那黃茅店溜水橋社公,敕封太原都土地,命有司擇地建廟,至今香火不絕。

    這段話,題做“趙公子大鬧清油觀,千裡送京娘”,後人有詩贊雲: 不戀私情不畏強,獨行千裡送京娘。

     漢唐呂武紛多事,誰及英雄趙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