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俞仲舉題詩遇上皇
關燈
小
中
大
士向前唱個喏,問道:“解元吃甚麼茶?”俞良口中不道,心下思量:“我早飯也不曾吃,卻來呵我吃茶。
身邊銅錢又無,吃了卻捉甚麼還他?”便道:“我約一個相識在這裡等,少間客至來問。
”茶博士自退。
俞良坐于門首,隻要看一個相識過,卻又遇下着。
正悶坐間,隻見一個先生,手裡執着一個招兒,上面寫道:“如神見”。
俞良想是個算命先生,且算一命看。
則一請,請那先生人到茶坊裡坐定。
俞良說了年月日時,那先生便算。
茶博士見了道:“這是他等的相識來了。
”便向前問道,“解元吃甚麼茶?”俞良分付:“點兩個椒茶來。
”二人吃罷。
先生道:“解元好個造物!即目二日之内,有分遇大貴人發迹,貴不可言。
”俞良聽說,自想:“我這等模樣,幾時能勾發迹?眼下茶錢也沒得讓。
”便做個意頭,抽身起道:“先生,我若真個發迹時,卻得相謝。
”便起身走。
茶博士道:“解元,茶錢!”俞良道:“我隻借坐一坐,你卻來問我茶,我那得錢還?先生說我早晚發迹,等我好了,一發還你。
”掉了便走。
先生道:“解元,命錢未還。
”俞良道:“先生得罪,等我發迹,一發相謝。
”先生道:“我方才出來,好不順溜!”茶博士道“我沒興,折了兩個茶錢!”當下自散。
俞良又去趕趁,吃了幾碗餓酒。
直到天晚,酩酊爛醉,踉踉跄跄,到孫婆店中,昏述不醒,睡倒了。
孫婆見了,大罵道:“這秀才好沒道理!少廠我若幹房錢不肯還,每日吃得大醉。
你道别人請你,終不成每日有人請你?”俞良便道:”我醉自醉,幹你甚事!别人請不請,也不幹你事!”孫婆道:“老娘情願折了許多時房錢,你明日便請出門去。
”俞良帶酒胡言亂語,便道:“你要我大,再與我五貫錢,我明日便去。
”孫婆聽說,笑将起來道:“從不曾見恁般主顧!白往了許多時店房,到還要詐錢撒潑,也不像斯文體面。
”俞良聽得,罵将起來道:“我有韓信之忐,你無漂母之仁。
我俞某是個飽學秀才,少不得今科不中來科中。
你就供養我到來科,打甚麼緊!”乘着酒興,敲台打凳,弄假成真起來。
孫婆見他撒酒風,不敢惹他。
關了門,白進去了,俞良弄了半日酒,身體困倦,跌倒在床鋪上,也睡上了。
五更酒醒,想起前情,自覺慚愧。
欲要不别而行,又沒個去處。
正在兩難。
卻說孫婆與兒子孫小二商議,沒親何,隻得破兩貫錢,倒去陪他個不是,央及他動身。
若肯輕輕撤開,便是造化。
俞良本侍不受,其親身無半文。
隻得忍着羞,收了這兩貫錢,作謝而去。
心下想道:“臨安到成都,有八千裡之遙,這兩貫錢,不勾吃幾頓飯,卻如何盤費得回去?”出了孫婆店門,在街坊蔔東走兩走,又沒尋個相識處。
走到飯後,肚裡又饑,心中又悶。
身邊隻有兩貫錢,買些酒食吃飽了,跳下西湖,且做個飽鬼。
當下一徑走出湧金門外西湖邊,見座高樓,上面一面大牌,朱紅大書:“豐樂樓。
”隻聽得笙簧締繞,鼓樂喧天。
俞良立定腳打一看時,隻見門前上下首立着兩個人,頭戴方頂樣頭巾,身穿紫衫,腳下絲鞋淨沫,叉着手,看着俞良道:“請坐!”俞良見請,欣然而入,直走到樓上,揀一個臨湖傍檻的閣幾坐下。
隻見一個當日的酒保、便向俞良唱個喏:“覆解元,不知要打多少酒?”俞良道,“我約一個相識在此。
你可将兩雙箸放在桌上,鋪下兩隻盞,等一等來問。
”酒保見說,便将酒缸、酒提、匙、著、盞、碟,放在面前,盡是銀器,俞良口中不道,心中自言:”好富貴去處,我卻這般生受!隻有兩貫錢在身邊,做甚用?”少頃,酒保又來問:“解元要多少酒,打來?”俞良便道:“我那相識,眼見的不來了,你與我打兩角酒來。
”酒保便應了,又問:“解元,要甚下酒?”俞良道:“随你把來。
”當下酒保隻當是個好客,折莫甚新鮮果品,可口肴馔,海鮮,案酒之類,鋪排面前,般般都有。
将一個銀酒缸盛了兩角酒,安一把杓兒,酒保頻将酒燙。
俞良獨自一個,從晌午前直吃到日哺時後。
面前按酒,吃得闌殘。
俞良手撫雕欄,下視湖光,心中愁悶。
喚将酒保來:“煩借筆硯則個。
”酒保道:“解元借筆硯,莫不是要題詩賦?卻不可污了粉壁,本店自有詩牌。
若是污了粉壁,小人今日當直,便折了這一日日事錢。
”俞良道:“恁地時,取詩牌和筆硯來。
”須臾之間,酒保取到詩牌筆硯,安在桌上。
俞良道:“你自退,我教你便來。
不叫時,休來。
”當下酒保自去。
俞良拽上閣門,用凳于頂住,自言道:“我隻要顯名在這樓上,教後人知我。
你卻教我寫在詩牌上則甚?”想起身邊隻有兩貫錢,吃了許多酒食,捉甚還他?不如題了詩,推開窗,看着湖裡隻一跳,做一個飽鬼。
當下磨得墨濃,蘸得筆飽,拂拭一堵壁于幹淨,寫下《鵲橋仙》詞: 來時秋暮,到時春暮,歸去又還秋暮。
豐樂樓上望西川,動不動八千裡路。
青山無數,白雲無數,綠水又還無數。
人生七十古來稀,算恁地光陰,能來得幾度! 題畢,去後面寫道:“錦裡秀才俞良作。
”放下筆,不覺眼中流淚。
自思量道:“活他做甚,不
身邊銅錢又無,吃了卻捉甚麼還他?”便道:“我約一個相識在這裡等,少間客至來問。
”茶博士自退。
俞良坐于門首,隻要看一個相識過,卻又遇下着。
正悶坐間,隻見一個先生,手裡執着一個招兒,上面寫道:“如神見”。
俞良想是個算命先生,且算一命看。
則一請,請那先生人到茶坊裡坐定。
俞良說了年月日時,那先生便算。
茶博士見了道:“這是他等的相識來了。
”便向前問道,“解元吃甚麼茶?”俞良分付:“點兩個椒茶來。
”二人吃罷。
先生道:“解元好個造物!即目二日之内,有分遇大貴人發迹,貴不可言。
”俞良聽說,自想:“我這等模樣,幾時能勾發迹?眼下茶錢也沒得讓。
”便做個意頭,抽身起道:“先生,我若真個發迹時,卻得相謝。
”便起身走。
茶博士道:“解元,茶錢!”俞良道:“我隻借坐一坐,你卻來問我茶,我那得錢還?先生說我早晚發迹,等我好了,一發還你。
”掉了便走。
先生道:“解元,命錢未還。
”俞良道:“先生得罪,等我發迹,一發相謝。
”先生道:“我方才出來,好不順溜!”茶博士道“我沒興,折了兩個茶錢!”當下自散。
俞良又去趕趁,吃了幾碗餓酒。
直到天晚,酩酊爛醉,踉踉跄跄,到孫婆店中,昏述不醒,睡倒了。
孫婆見了,大罵道:“這秀才好沒道理!少廠我若幹房錢不肯還,每日吃得大醉。
你道别人請你,終不成每日有人請你?”俞良便道:”我醉自醉,幹你甚事!别人請不請,也不幹你事!”孫婆道:“老娘情願折了許多時房錢,你明日便請出門去。
”俞良帶酒胡言亂語,便道:“你要我大,再與我五貫錢,我明日便去。
”孫婆聽說,笑将起來道:“從不曾見恁般主顧!白往了許多時店房,到還要詐錢撒潑,也不像斯文體面。
”俞良聽得,罵将起來道:“我有韓信之忐,你無漂母之仁。
我俞某是個飽學秀才,少不得今科不中來科中。
你就供養我到來科,打甚麼緊!”乘着酒興,敲台打凳,弄假成真起來。
孫婆見他撒酒風,不敢惹他。
關了門,白進去了,俞良弄了半日酒,身體困倦,跌倒在床鋪上,也睡上了。
五更酒醒,想起前情,自覺慚愧。
欲要不别而行,又沒個去處。
正在兩難。
卻說孫婆與兒子孫小二商議,沒親何,隻得破兩貫錢,倒去陪他個不是,央及他動身。
若肯輕輕撤開,便是造化。
俞良本侍不受,其親身無半文。
隻得忍着羞,收了這兩貫錢,作謝而去。
心下想道:“臨安到成都,有八千裡之遙,這兩貫錢,不勾吃幾頓飯,卻如何盤費得回去?”出了孫婆店門,在街坊蔔東走兩走,又沒尋個相識處。
走到飯後,肚裡又饑,心中又悶。
身邊隻有兩貫錢,買些酒食吃飽了,跳下西湖,且做個飽鬼。
當下一徑走出湧金門外西湖邊,見座高樓,上面一面大牌,朱紅大書:“豐樂樓。
”隻聽得笙簧締繞,鼓樂喧天。
俞良立定腳打一看時,隻見門前上下首立着兩個人,頭戴方頂樣頭巾,身穿紫衫,腳下絲鞋淨沫,叉着手,看着俞良道:“請坐!”俞良見請,欣然而入,直走到樓上,揀一個臨湖傍檻的閣幾坐下。
隻見一個當日的酒保、便向俞良唱個喏:“覆解元,不知要打多少酒?”俞良道,“我約一個相識在此。
你可将兩雙箸放在桌上,鋪下兩隻盞,等一等來問。
”酒保見說,便将酒缸、酒提、匙、著、盞、碟,放在面前,盡是銀器,俞良口中不道,心中自言:”好富貴去處,我卻這般生受!隻有兩貫錢在身邊,做甚用?”少頃,酒保又來問:“解元要多少酒,打來?”俞良便道:“我那相識,眼見的不來了,你與我打兩角酒來。
”酒保便應了,又問:“解元,要甚下酒?”俞良道:“随你把來。
”當下酒保隻當是個好客,折莫甚新鮮果品,可口肴馔,海鮮,案酒之類,鋪排面前,般般都有。
将一個銀酒缸盛了兩角酒,安一把杓兒,酒保頻将酒燙。
俞良獨自一個,從晌午前直吃到日哺時後。
面前按酒,吃得闌殘。
俞良手撫雕欄,下視湖光,心中愁悶。
喚将酒保來:“煩借筆硯則個。
”酒保道:“解元借筆硯,莫不是要題詩賦?卻不可污了粉壁,本店自有詩牌。
若是污了粉壁,小人今日當直,便折了這一日日事錢。
”俞良道:“恁地時,取詩牌和筆硯來。
”須臾之間,酒保取到詩牌筆硯,安在桌上。
俞良道:“你自退,我教你便來。
不叫時,休來。
”當下酒保自去。
俞良拽上閣門,用凳于頂住,自言道:“我隻要顯名在這樓上,教後人知我。
你卻教我寫在詩牌上則甚?”想起身邊隻有兩貫錢,吃了許多酒食,捉甚還他?不如題了詩,推開窗,看着湖裡隻一跳,做一個飽鬼。
當下磨得墨濃,蘸得筆飽,拂拭一堵壁于幹淨,寫下《鵲橋仙》詞: 來時秋暮,到時春暮,歸去又還秋暮。
豐樂樓上望西川,動不動八千裡路。
青山無數,白雲無數,綠水又還無數。
人生七十古來稀,算恁地光陰,能來得幾度! 題畢,去後面寫道:“錦裡秀才俞良作。
”放下筆,不覺眼中流淚。
自思量道:“活他做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