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學典禮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化之源,人材所出之地,職教者,可不謹其選欤?近年以來,委任不得其人,教養之道寂然無聞,侵蠹之風相扇成俗。
其視學?不啻己物,營私規利,侵破不存,坐視廟學陏頹,不顧祭器損阙,經闆散失,略不修完,在學有聖像、書籍,盜移馳送官員。
甚者将學舍拆毀,田糧隐瞞,枵腹而來,飽載而去,任滿得替,結托本處官司,饋賂提舉司官吏,樁?虛文褒美,濫行保舉,欺诳上司,别求選用。
且如教授、學正,提舉司保申,學錄以下,自行委用,為提舉者,不問其壽幾何,學業優劣,德行有無,以苞苴之多寡,為職事之高低,以緻僥幸躁進之流,無才有力者,得以濫處師席,老成前輩有科名者,恥與此曹為伍,介然自守,不可出仕。
此等之人,營幹之時,既有所費,到任之後,窺伺學?,惟務吞圖,是以禮義風衰、廉恥道喪,欲求其教行俗美、作成人材也難矣。
向者石國【英】【秀】【[一五]據卷一《省台複石國秀尹應元所獻學田》條改。
】陳言以為學糧無益,可以拘沒入官,遂緻詹玉之徒,恣行慘酷,迫脅教官緻死,亦此曹有以自取之也。
且教授之職,例曆兩考,轉入流官,既為師儒,已有侵盜之名,一朝理民,鮮不為貪婪者矣。
推原其由,蓋因有司不以吾道為念姑息之過,任滿不行,依例給由,雖有過惡,無由上聞,所以肆無忌憚。
欽惟聖天子即位之初,渙頒明诏,首以教養人材,議行貢舉為急務。
為今之計,必欲學校修明,在選舉儒師為重。
今後宜嚴責各道廉訪司文資官從實體察,及戒約提舉司以每歲舉用當否,定為黜陟之例,仍從國子監命題引試相應,綜名核實,然後注授。
已後考滿,須要将仕内收支錢糧、教養生員、月書季考課業實迹,又廟學房舍、經史書籍、圖志版文、祭器一切系官對象交割明白,依例開寫,從本處官司給由,廉訪司體察相同,别無侵欺黏帶過犯,方許求仕。
如此庶望職教得人,僥幸冒濫之弊可以少革,禮義廉恥之風得以複明,其于國家化民成俗、作養人材之意,未必無少補也。
牒請照驗。
準此。
申【訖】【乞】【[一六]據行文體例改。
】照詳事。
得此,憲台:除選注學官,移咨禦史台照驗,外據其餘事理,合下仰照驗,體察施行。
【劄浙東廉訪司。
】 設立随省儒學提舉司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貞元年月劄付:準中書省咨:元貞元年五月初七日奏準:江南儒學提舉司,各省各存留一個,其餘宣慰司有的罷了者。
欽此。
除欽依外,劄付禮部鑄造到下項印信。
都省:除已責付本省儒學副提舉陳友龍收管前去,咨請收管,依例發落,就追舊印,咨發施行。
準此。
除外,今将發到本司從五品銅印一顆,就令副提舉陳友龍收領前去,合下仰照驗,收管行用施行。
【劄江浙儒學提舉司。
】 歲貢知吏事儒人 元貞元年七月日,聖旨條畫内一款:議行貢舉,前诏已嘗及之,比及設科以來,自元貞二年,諸路有儒知吏事、吏通經術、性行修謹者,各路薦舉,廉訪司試選,每道歲貢二人,省台委官立法考試,必中程序,方許錄用。
如所貢不公,罪及選舉官司。
完顔簽事請令文資正官兼提舉學校職銜 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分司,元貞元年十一月牒該:準本道肅政廉訪司牒該:近準本道監治台、慶分司牒該,本道簽事完顔承務牒,照得至元六年立按察司欽奉聖旨條畫内一款節該:所至之處,勸課農桑,問民疾苦,勉勵學校,宣明教化。
又至元三十一年五月内欽奉诏書内一款節該:學校之設,所以作成人材,仰各處正官、教官欽依先皇帝聖旨,主領敦勸,嚴加訓誨,務要成材,以備擢用。
又欽奉聖旨節該:本路總管府、提舉儒學、肅政廉訪司宣明教化,勉勵學校。
凡廟學公事,諸人毋得沮壞。
欽此。
除欽依外,竊照學校乃人材之所出,張國家之治具也,内而朝廷,外而路、府、州、縣,設為庠序,樂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正欲将來以備擢用。
聖天子即位之初,首以學校頒降诏條,不為不重也。
今随路雖有設立學校,所在官司,敦勸之道視以為常,各處學官與夫提舉司官,務以濫保人員,分差教谕,專為己任,于人品之賢否,學校之興廢,何嘗究心。
是故學校之設,似有若無,生員之盛,雖多奚益。
參詳學校風化之源,衣食農桑之本。
朝廷尚恐農桑之事,有司正官不為用心勉勵,且于職銜兼管勸農以專其任至于學校,似緩而實急者也,若照兼管勸農例,令路、府、州、縣文資正官兼提舉學校職銜,以遵典故,庶使中外究心,申明教化,期有成效。
終任之後,于解由開寫,以定優劣,似望學校不緻虛設,作成人材,豈曰小補。
牒請照驗,移牒本道肅政廉訪司更為會議,申覆行禦史台照詳施行。
準此。
牒請照驗,更為會議,備申施行。
準此。
備申行禦史台照詳。
去後,今回奉行禦史台劄付:照得勉勵學校,已有定例,更為行移有司,常切用心提調,無緻隳廢。
承此,除外,牒請行移監治路分,依上施行。
準此。
牒可照驗,依上施行。
【牒紹興路。
】 儒戶不同諸色戶計當役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貞二年四月日劄付該:欽奉聖旨節該:據中書省奏,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章特穆爾、穆爾布哈等陳說,有力富強之家,往往投充諸王位下,及運糧水手、香莎糯米、财賦、醫人、僧、道、火佃、舶商等諸項戶計,俱各影占,不當雜泛差役,止令貧難下戶承充裡正,錢糧不辦,偏重生受。
乞降聖旨。
準奏内一款:江浙錢糧,為數浩大,元系富戶催辦。
今富強者苛避差役,下戶承充裡正、主首,以緻靠損貧民,錢糧不能辦集。
仰照勘不以是何投下諸色影蔽有田納稅富豪戶計,從本省分揀,與其餘富戶一例輪當裡正、主首,催辦錢糧,應當雜泛差役。
于内若有疑惑不能與決者,具申中書省定奪,?不得因而動搖違錯。
欽此。
已經遍行各處,欽依施行去訖。
省府議得:托克托哈噶拉克齊【[一七]噶拉克齊,元代文獻常作「哈剌赤」,參見《元史》卷九五《食貨志三》。
】、布琳濟達平章養老戶計,并财賦佃戶、生帛戶,另行定奪。
外,今照勘分揀到合當合免各色戶計并合行事理,開坐前去,仰照依聖旨事意施行。
于内若有疑惑不能與決者,具申中書省定奪,?不得因而那上趱下,放富差貧,一概動搖違錯。
一合免裡正、主首、雜泛差役項下一件,儒籍内自來委系儒人戶。
【劄付紹興路。
】
其視學?不啻己物,營私規利,侵破不存,坐視廟學陏頹,不顧祭器損阙,經闆散失,略不修完,在學有聖像、書籍,盜移馳送官員。
甚者将學舍拆毀,田糧隐瞞,枵腹而來,飽載而去,任滿得替,結托本處官司,饋賂提舉司官吏,樁?虛文褒美,濫行保舉,欺诳上司,别求選用。
且如教授、學正,提舉司保申,學錄以下,自行委用,為提舉者,不問其壽幾何,學業優劣,德行有無,以苞苴之多寡,為職事之高低,以緻僥幸躁進之流,無才有力者,得以濫處師席,老成前輩有科名者,恥與此曹為伍,介然自守,不可出仕。
此等之人,營幹之時,既有所費,到任之後,窺伺學?,惟務吞圖,是以禮義風衰、廉恥道喪,欲求其教行俗美、作成人材也難矣。
向者石國【英】【秀】【[一五]據卷一《省台複石國秀尹應元所獻學田》條改。
】陳言以為學糧無益,可以拘沒入官,遂緻詹玉之徒,恣行慘酷,迫脅教官緻死,亦此曹有以自取之也。
且教授之職,例曆兩考,轉入流官,既為師儒,已有侵盜之名,一朝理民,鮮不為貪婪者矣。
推原其由,蓋因有司不以吾道為念姑息之過,任滿不行,依例給由,雖有過惡,無由上聞,所以肆無忌憚。
欽惟聖天子即位之初,渙頒明诏,首以教養人材,議行貢舉為急務。
為今之計,必欲學校修明,在選舉儒師為重。
今後宜嚴責各道廉訪司文資官從實體察,及戒約提舉司以每歲舉用當否,定為黜陟之例,仍從國子監命題引試相應,綜名核實,然後注授。
已後考滿,須要将仕内收支錢糧、教養生員、月書季考課業實迹,又廟學房舍、經史書籍、圖志版文、祭器一切系官對象交割明白,依例開寫,從本處官司給由,廉訪司體察相同,别無侵欺黏帶過犯,方許求仕。
如此庶望職教得人,僥幸冒濫之弊可以少革,禮義廉恥之風得以複明,其于國家化民成俗、作養人材之意,未必無少補也。
牒請照驗。
準此。
申【訖】【乞】【[一六]據行文體例改。
】照詳事。
得此,憲台:除選注學官,移咨禦史台照驗,外據其餘事理,合下仰照驗,體察施行。
【劄浙東廉訪司。
】 設立随省儒學提舉司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貞元年月劄付:準中書省咨:元貞元年五月初七日奏準:江南儒學提舉司,各省各存留一個,其餘宣慰司有的罷了者。
欽此。
除欽依外,劄付禮部鑄造到下項印信。
都省:除已責付本省儒學副提舉陳友龍收管前去,咨請收管,依例發落,就追舊印,咨發施行。
準此。
除外,今将發到本司從五品銅印一顆,就令副提舉陳友龍收領前去,合下仰照驗,收管行用施行。
【劄江浙儒學提舉司。
】 歲貢知吏事儒人 元貞元年七月日,聖旨條畫内一款:議行貢舉,前诏已嘗及之,比及設科以來,自元貞二年,諸路有儒知吏事、吏通經術、性行修謹者,各路薦舉,廉訪司試選,每道歲貢二人,省台委官立法考試,必中程序,方許錄用。
如所貢不公,罪及選舉官司。
完顔簽事請令文資正官兼提舉學校職銜 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分司,元貞元年十一月牒該:準本道肅政廉訪司牒該:近準本道監治台、慶分司牒該,本道簽事完顔承務牒,照得至元六年立按察司欽奉聖旨條畫内一款節該:所至之處,勸課農桑,問民疾苦,勉勵學校,宣明教化。
又至元三十一年五月内欽奉诏書内一款節該:學校之設,所以作成人材,仰各處正官、教官欽依先皇帝聖旨,主領敦勸,嚴加訓誨,務要成材,以備擢用。
又欽奉聖旨節該:本路總管府、提舉儒學、肅政廉訪司宣明教化,勉勵學校。
凡廟學公事,諸人毋得沮壞。
欽此。
除欽依外,竊照學校乃人材之所出,張國家之治具也,内而朝廷,外而路、府、州、縣,設為庠序,樂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正欲将來以備擢用。
聖天子即位之初,首以學校頒降诏條,不為不重也。
今随路雖有設立學校,所在官司,敦勸之道視以為常,各處學官與夫提舉司官,務以濫保人員,分差教谕,專為己任,于人品之賢否,學校之興廢,何嘗究心。
是故學校之設,似有若無,生員之盛,雖多奚益。
參詳學校風化之源,衣食農桑之本。
朝廷尚恐農桑之事,有司正官不為用心勉勵,且于職銜兼管勸農以專其任至于學校,似緩而實急者也,若照兼管勸農例,令路、府、州、縣文資正官兼提舉學校職銜,以遵典故,庶使中外究心,申明教化,期有成效。
終任之後,于解由開寫,以定優劣,似望學校不緻虛設,作成人材,豈曰小補。
牒請照驗,移牒本道肅政廉訪司更為會議,申覆行禦史台照詳施行。
準此。
牒請照驗,更為會議,備申施行。
準此。
備申行禦史台照詳。
去後,今回奉行禦史台劄付:照得勉勵學校,已有定例,更為行移有司,常切用心提調,無緻隳廢。
承此,除外,牒請行移監治路分,依上施行。
準此。
牒可照驗,依上施行。
【牒紹興路。
】 儒戶不同諸色戶計當役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貞二年四月日劄付該:欽奉聖旨節該:據中書省奏,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章特穆爾、穆爾布哈等陳說,有力富強之家,往往投充諸王位下,及運糧水手、香莎糯米、财賦、醫人、僧、道、火佃、舶商等諸項戶計,俱各影占,不當雜泛差役,止令貧難下戶承充裡正,錢糧不辦,偏重生受。
乞降聖旨。
準奏内一款:江浙錢糧,為數浩大,元系富戶催辦。
今富強者苛避差役,下戶承充裡正、主首,以緻靠損貧民,錢糧不能辦集。
仰照勘不以是何投下諸色影蔽有田納稅富豪戶計,從本省分揀,與其餘富戶一例輪當裡正、主首,催辦錢糧,應當雜泛差役。
于内若有疑惑不能與決者,具申中書省定奪,?不得因而動搖違錯。
欽此。
已經遍行各處,欽依施行去訖。
省府議得:托克托哈噶拉克齊【[一七]噶拉克齊,元代文獻常作「哈剌赤」,參見《元史》卷九五《食貨志三》。
】、布琳濟達平章養老戶計,并财賦佃戶、生帛戶,另行定奪。
外,今照勘分揀到合當合免各色戶計并合行事理,開坐前去,仰照依聖旨事意施行。
于内若有疑惑不能與決者,具申中書省定奪,?不得因而那上趱下,放富差貧,一概動搖違錯。
一合免裡正、主首、雜泛差役項下一件,儒籍内自來委系儒人戶。
【劄付紹興路。
】